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当前的共识认为,接受氯吡格雷+阿斯匹林治疗的患者应该接受PPI治疗预防胃肠道出血。氯吡格雷通过细胞色素P450改变其活性代谢物。使用氯吡格雷伴有CYP2C19功能下降的患者血小板凝集功能下降,并增加了心血管事件。因为PPI会影响CYP2C19,因此有学说提出PPI可能会干预氯吡格雷的作用。奥美拉唑,而非其他PPI,使氯吡格雷疗效的生物学  相似文献   

2.
氯吡格雷是噻吩类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氯吡格雷本身不具有抗血小板活性,但它能通过在肝脏内的CYP450酶系(主要是CYP2C19)氧化水解成活性代谢产物产生抗血小板作用。而质子泵抑制剂(PPIs)在肝脏中氧化代谢也是由CYP450酶系(主要是CYP2C19、CYP3A4)催化。由于二者代谢都通过CYP2C19酶,所以理论上同时使用氯吡格雷和PPIs会产生竞争性抑制。  相似文献   

3.
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疗效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影响氯吡格雷药效的因素较多,遗传变异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细胞色素P450酶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的代谢活化有重要影响。功能缺失等位基因携带者使用氯吡格雷可能增加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临床基因型检测可用于检查是否存在CYP2C19突变等位基因,预测患者的代谢表型,并可能有助于指导临床医师调整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本研究从CYP2C19基因型与临床结局的关系、功能缺失基因携带者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选择、基因型指导下抗血小板治疗与传统治疗的临床结局比较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证据,并整理了临床指南共识、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指导意见,为抗血小板治疗策略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药学进展》2010,34(8):382-382
百时美施贵宝和赛诺菲安万特近日在血小板聚集抑制剂Plavix(氯吡格雷)的说明书中增加了“黑框警告”,警示部分CYP2C19肝药酶变异患者,由于氯吡格雷在此类人群体内产生的活性代谢物较少,导致药效减弱。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酶2C19基因(CYP2C19)681G/A多态性对氯吡格雷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的影响。方法选取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CADH患者274例,其中130例口服氯吡格雷,选取佛山市111例调查的自然人群为对照组,口服氯吡格雷患者中52例进行了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比较氯吡格雷治疗后患者各基因型与实验室氯吡格雷抵抗之间的关系,并分别比较不同基因型组间血小板聚集率、实验室氯吡格雷抵抗和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再发生情况。结果氯吡格雷治疗后CYP2C19681AA型平均血小板聚集率降低幅度最小,GA型次之,GG型最高;PCI患者CYP2C19681A等位基因携带者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发率高、平均血小板聚集率降低幅度小、实验室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高。结论 CYP2C19681G/A突变是CAHD患者口服氯吡格雷治疗疗效及预后欠佳的主要影响因素,它减弱了氯吡格雷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药物代谢酶系统中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患者主要临床资料与服用氯吡格雷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变化(氯吡格雷药物抵抗)的相关性。方法入选拟行冠脉造影检查或支架植入治疗患者35例,根据围手术期应用氯吡格雷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将患者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和非抵抗组。检测CYP2C19基因型,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烟酒史、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临床资料,分析基因水平及临床水平各因素对血小板聚集及氯吡格雷药物抵抗的影响。结果检测出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15例,CYP2C19慢代谢基因型患者4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P2C19基因型是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OR=1.236,95%CI:0.273~5.599,P=0.049)。结论 CYP2C19基因型在基因水平与氯吡格雷抵抗相关,临床水平资料未见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7,(11):1448-1452
目的:探讨对氯吡格雷不同反应的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基因型的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1月于我院心内科就诊的CAD患者159例,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至少1年。采用光比浊法测定各患者治疗前后经腺苷二磷酸(ADP)、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百分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其细胞色素P450(CYP)2C19、CYP3A5、野生型亮氨酸33等位基因(PLA1)/脯氨酸33等位基因(PLA2)的多态性。结果:共检出CYP2C19基因型3种(*2/*2、*2/*1、*1/*1)、CYP3A5基因型3种(*3/*3、*3/*1、*1/*1)、PLA1/PLA2基因型3种(A1/A2、A2/A2、A1/A1),各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159例患者中,有81例为氯吡格雷"半反应",占50.9%;有78例为氯吡格雷"反应",占49.1%。氯吡格雷"半反应"患者CYP2C19基因缺失(*2/*2或*2/*1基因型)和*2等位基因的频率均显著高于氯吡格雷"反应"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半反应"患者PLA1/PLA2基因缺失(A2/A2或A1/A2基因型)和A2等位基因的频率均显著高于氯吡格雷"反应"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氯吡格雷"半反应"患者CYP3A5基因缺失(*3/*3或*3/*1基因型)和*3等位基因的频率虽略高于氯吡格雷"反应"患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基因型患者经ADP、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百分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CYP2C19基因缺失型、CYP3A5基因缺失型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百分率均显著高于其基因表达型(*1/*1基因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A1/PLA2基因缺失型与其基因表达型(A1/A1基因型)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半反应"在CAD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CYP2C19、PLA1/PLA2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氯吡格雷"半反应"有关,而CYP3A5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之无关。CYP2C19、CYP3A5基因缺失可能会降低氯吡格雷对CAD患者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氯吡格雷是临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常规抗血小板药物之一,该药为前体药物,经细胞色素酶 CYP450转化为具有活性的硫醇衍生物。然而临床工作中发现仍有部分患者存在氯吡格雷抵抗,未能从抗血小板治疗中获益,同时有多项研究表明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等其他药物在药物代谢途径方面互相影响,并存在争议。本文就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机制及在临床应用中常见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皖南地区CYP2C19基因型分布及其多态性对PCI术后患者氯吡格雷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7年10月行冠脉造影检查和PCI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采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YP2C19基因型,采用TEG血栓弹力图仪检测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比较CYP2C19不同基因型及相关指标对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结果及结论:结果表明,CYP2C19弱代谢型是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氯吡格雷抵抗与CYP2C19弱代谢型相关。  相似文献   

10.
<正>华法林具有治疗窗窄、患者个体差异大等因素导致临床用药剂量难以评估。研究发现~([1]),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1(VKORC1)和细胞色素P450(CYP) 2C9基因与华法林体内代谢密切相关,在亚洲人群中,CYP2C9基因的突变型主要存在于CYP2C9*3(包括野生AA型、杂合突变AC型和纯合突变CC型),而VKORC1的突变型主要是VKO-RC1-1639 (包括野生GG型、杂合突变GA型和纯合突变AA型)。硫酸氢氯吡格雷在体内主要依赖CYP2C19酶活化后转化为活性产物而发挥抗血小板作用,CYP2C19酶存在多种突变等位基因,CYP2C19×2和CYP2C19×3两种类型是中国人群主要变异类型,且CYP2C19×2出现频率  相似文献   

11.
刘启明  张志  廖华  李州 《中国药房》2014,(20):1915-1918
目的:为提高氯吡格雷的疗效,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参考国内外关于氯吡格雷的疗效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氯吡格雷是前体药物,需要体内CYP2C19和CYP3A酶的活化,这两种酶在患者体内存在差异,从而会影响氯吡格雷的疗效;患者的联合用药所引起的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影响氯吡格雷的疗效;患者自身的性别、疾病、体质量等都会影响氯吡格雷的疗效。结论:克服氯吡格雷疗效的差异,可通过慎重选择联用的药物、适当增加氯吡格雷的剂量,联合使用抗血小板药、选用新型的血小板P2Y12受体拮抗药等措施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与他汀类药物对氯吡格雷作用的影响。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综述氯吡格雷与PPI或他汀类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结果:PPI和部分他汀类药物对氯吡格雷的影响体现在代谢过程中对CYP2C19和CYP3A4的竞争和抑制,以及CYP450的基因多态性上。同时服用此3类药物的患者抗血小板作用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就氯吡格雷、PPI和他汀类药物三者之间相互作用而言,建议错时服用或选用对氯吡格雷影响较小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邸晓辉  边佳明  徐娟  张梅 《中国药房》2014,(20):1872-1874
目的:探讨影响我国北方汉族冠心病人群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425例首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根据血小板聚集率结果将患者分为氯吡格雷抵抗(CRG)组和氯吡格雷敏感(CSG)组。检测其基因型,分析其CYP2C19*2等位基因携带状态,并分析血小板聚集率等实验室指标和冠心病易感指标等与其是否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结果:CYP2C19基因G681A突变携带者(GA、AA)在CRG组与CSG组的分布率分别为64.4%和33.1%,携带突变基因与否在两组间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而其他非遗传性指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2C19*2等位基因的携带与氯吡格雷抵抗有显著的相关性,G681A突变基因的携带是导致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其他非遗传因素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联不大。  相似文献   

14.
吴晓峰 《安徽医药》2019,23(4):679-682
目的 探究CYP2C19*2和CYP2C19*17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病人氯吡格雷反应性的关系。方法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于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招募了347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支架植入病人。采集经氯吡格雷(75 mg/d)治疗至少7 d的病人血液样品,用VerifyNow P2Y12测定法测量血小板活性(PRU)和(%)抑制性。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CYP2C19*2(rs4244285)和CYP2C19*17(rs12248560)基因多态性,比较氯吡格雷应答组和无应答组病人CYP2C19*2(rs4244285)和CYP2C19*17(rs12248560)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以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结果 分组时,PRU>208的病人对氯吡格雷治疗无反应;104例(30%)病人为无应答者,243例(70%)病人为应答者。243例氯吡格雷应答组和104例无应答组CYP2C19*2(rs4244285)基因型分布频率野生型GG为80.7%/54.8%,杂合型GA为17.3%/38.5%,突变型AA为2.1%/6.7%,两组比较χ2=7.04,P<0.001;等位基因频率野生型G为89.3%/74.0%,突变型A为10.7%/26.0%,两组比较χ2=5.25,P<0.001。CYP2C19*17(rs12248560)基因型分布频率野生型CC为67.9%/75.0%,杂合型CT为30.5%/23.1%,突变型TT为1.6%/1.9%,两组比较χ2=0.81,P=0.388;等位基因频率野生型C为83.1%/84.1%,突变型T为16.9%/13.1%,两组比较χ2=0.68,P=0.416。结论 CYP2C19*2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治疗无反应相关,CYP2C19*17多态性增强了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活性。根据这两种多态性的单倍型,氯吡格雷治疗的病人可以被保护或不受支架血栓形成和缺血事件的威胁。  相似文献   

15.
氯吡格雷抵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氯吡格雷抵抗包括对氯吡格雷无反应和对氯吡格雷低反应。氯吡格雷抵抗者血小板聚集率高,易发生心血管事件。氯吡格雷抵抗原因主要包括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影响CYP 3A4的活性,P2Y12受体和CYP 3A4基因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药房》2017,(26):3604-3609
目的:探讨外周动脉疾病(PAD)患者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PAD患者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相关性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与结论:目前已发现多种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相关的基因,包括细胞色素P_(450)(CYP)2C19、腺苷三磷酸结合盒B亚家族成员1(ABCB1)、对氧磷酶1(PON1)和腺苷二磷酸P2Y12受体(P2Y12)等。其中,CYP2C19~*2、~*3等位基因可能会减弱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两者的相关性已被多项研究证实,且结果具有广泛的一致性;ABCB1 C3435T、PON1 Q192R位点发生突变,可能会导致患者对氯吡格雷的反应性变低,增加MACE发生的风险,但缺乏大规模的前瞻性临床研究,且现有结果并不一致;尚未发现PAD患者P2Y12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疗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更好地发挥氯吡格雷的疗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药学监护水平。方法: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检索,分析影响氯吡格雷疗效和安全的因素,确定药学监护的内容。结果:CYP2C19的多态性、CYP2C19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是影响氯吡格雷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结论:氯吡格雷药学监护的重点是遗传多态性与药物相互作用,同时也应关注其不良反应和特殊人群。  相似文献   

18.
蒋蔚茹  钟良 《上海医药》2013,(21):16-19
氯吡格雷能够降低冠心病患者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故广泛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经皮冠脉介入术后的患者。临床相关指南建议,氯吡格雷应与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合用以减少氯吡格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但是,氯吡格雷需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的同功酶CYP2C19代谢才能转化为活性产物发挥作用,而PPI同样主要由CYP2C19代谢。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氯吡格雷与奥美拉唑合用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由此降低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而泮托拉唑与氯吡格雷的相互作用不明显。发表于2009年的系列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表明,氯吡格雷与PPI合用会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但这一研究结果并未得到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和荟萃分析的证实。因此,目前仍需进行大规模的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来分析氯吡格雷和PPI合用与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间的相关性。鉴于临床上有大量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需合用PPI来降低胃肠道出血风险,建议现最好选用与氯吡格雷相互作用较小的泮托拉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ADP抑制率间的临床关系,以期为个体化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提供用药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患者术前均进行CYP2C19基因型测定并完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患者按基因型分为慢代谢组、中等代谢组及快代谢组,每组40例。入院当天给予患者过量氯吡格雷和标准剂量阿司匹林,之后按规律常规给予氯吡格雷75 mg/d,于第1天和第7天测定患者ADP抑制率,并根据结果筛选出抗氯吡格雷患者,加大氯吡格雷用量后7 d再次测定患者ADP抑制率,并进行前后差异比对。结果与服用前相比,服用氯吡格雷7 d后3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下降,其中快代谢型患者显著优于中间代谢型和慢代谢型者(P<0.05)。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增加药物剂量后7 d,ADP抑制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采用适时的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对于指导选用药物治疗具有一定临床意义,但仅通过基因分型还无法完全预测氯吡格雷的给药剂量,对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单纯增加氯吡格雷剂量不能同时达到提高血小板抑制率的效果,治疗方案还需进一步探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细胞色素P450 C19(CYP2C19)等位基因功能缺失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应用的抗血小板疗效。方法选取行PCI的ACS患者,筛选CYP2C19等位基因功能缺失患者,包括*2/*2、*2/*3以及*3/*3。共入选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替格瑞洛组于PCI术前给予替格瑞洛180 mg负荷量后90 mg,po,bid;氯吡格雷组术前给予氯吡格雷300 mg负荷量后75 mg,po,qd。若是急诊PCI手术,替格瑞洛组于术前给予替格瑞洛180 mg负荷量后90 mg,po,bid;氯吡格雷组术前给予氯吡格雷600 mg负荷量后75 mg,po,qd维持。观察患者术后1年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出血情况及其他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药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年,替格瑞洛组MACCE发生率为8%(2/26),低于氯吡格雷组(31%,8/26,P<0.05)。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2%和8%,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CYP2C19等位基因功能缺失患者给予替格瑞洛治疗可改善临床预后,基于CYP2C19基因型的个体化方案可考虑在行PCI术的ACS患者中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