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 )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 )治疗后Tp-ec、Tp-e/QT比值及心率震荡( HRT)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70例STEMI患者(观察组)急诊PCI术后24 h内、1周、1个月、3个月的心电信息,测算各时间段Tp-ec、Tp-e /QT比值及HRT(震荡起始( TO)和[震荡斜率( TS)]值。并与同期未行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56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并随访3个月内的恶性心律失常事件( MAE)的发生情况。结果发生MAE患者的Tp-ec、Tp-e /QT比值均较无MAE者明显延长,TO值明显高于无MAE者,而TS值明显低于无MAE者( 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p-ec、Tp-e /QT比值及HRT值在PCI术后24 h内即可获得显著改善,Tp-ec、Tp-e /QT比值明显缩短,TO值明显降低,而TS值明显升高( P <0.05),且这种趋势在随后的3个月中得以持续保持。结论 Tp-ec、Tp-e /QT比值及心率震荡可能成为STEMI患者预测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及评估PCI术预后的具有前景的无创心电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CI治疗对AMI患者HRT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0例AMI患者,按PCI治疗及药物治疗分为2组,PCI治疗组40例(直接PCI治疗组与延迟PCI治疗组各20例),药物治疗组20例;分别计算各组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进行对比分析.再观察单分支病变23例及多分支病变17例HRT指标的区别.结果 PCI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心率震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直接PCI治疗组与延迟PCI治疗组心率震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MI多支病变组TO高于单支病变组,而TS明显低于单分支病变组.结论 PCI治疗对AMI患者HRT各参数改善均优于药物治疗.直接PCI治疗比延迟PCI治疗HRT明显改善,说明越早开通梗死相关动脉心功能改善越明显.AMI多支病变组较单支病变组HRT现象明显减弱,预示急性心肌梗死时多分支病变比单支病变猝死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3.
王歆月  张颖轩  陆芳 《河北医药》2008,30(9):1296-1297
目的 通过对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现象的研究,分析HRT现象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46例患者同期行CAG和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按CAG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CAG阳性72例,阴性74例,并对Holter所获得的HRT参数震荡起始(TO)及震荡斜率(TS)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AG阳性组震荡起始(TO)值高于阴性组(P<0.05),CAG阳性组震荡斜率(TS)值低于阴性组(P<0.05);CAG阳性组内双支或三支病变亚组震荡起始(TO)值高于单支病变亚组(P<0.05),CAG阳性组内双支或三支病变亚组震荡斜率(TS)值低于单支病变亚组(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TO升高,TS下降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是预测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及危险性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窦性心率震荡现象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关系。方法将68例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46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无狭窄或狭窄〈50%,冠心病组先按血管狭窄程度分为2组:狭窄组(狭窄50%~99%),阻塞组(完全闭塞),然后根据主要冠状动脉受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每例患者均做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获得心率震荡(HRT)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同时获取心率变异(HRV)的时域性指标:(1)24h全部正常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2)24h内每5分钟时间段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比较冠心病组、对照组不同TO、TS、SDNN、SDANN值。结果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比较TO值增高(P〈0.01),TS值下降、SDNN、SDANN值减少(P〈0.01);冠脉狭窄程度越重,病变范围越大,TO越高、TS及SDNN、SDANN就越低。结论冠心病患者HRT的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狭窄程度有关,提示HRT对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狭窄程度评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心率振荡(HRT)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远期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8例,对其心肌梗死后7~21d进行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计算HRT的2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并分析TO、TS与恶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TO值越高,聪值越低(P〈0.05);TO值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正相关(r=0.575,P〈0.05);TS值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负相关(r=-0.589,P〈0.05)。结论HRT可能对急性Q波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2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窦性心率震荡各指标与冠心病患者病变累及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行冠脉造影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93例,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分为阳性组(69例)、阴性组(24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累及程度分为单支血管病变组(23例)、双支血管病变组(21例)和三支血管病变组(15例),均于入院时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计算震荡初始值和震荡斜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阳性组HRT值[TO:(0.0463±0.0310)、TS:(3.9257±3.8741)ms/RR],阴性组值[TO:(-0.0393±8.9786),TS:(12.9972±8.9786)ms/RR],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支病变组HRT值[TO:(0.0069±0.0058)、TS:(6.6098±3.9966)ms/RR]、双支病变组HRT值[TO:(0.0369±0.0213)、TS:(3.6867±2.4173)ms/RR]、三支病变组HRT值[TO:(0.0985±0.0769)、TS:(0.7897±0.7327)ms/RR],HRT值除TO在单支病变组与双支病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窦性心率震荡是一种评价自主神经功能的简便的无创检测方法;窦性心率震荡与冠心病患者病变累及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冠脉病变累及程度越重,窦性心率震荡现象越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率震荡现象(HRT)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将200例拟诊为心绞痛的患者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病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每例患者均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取得心率震荡(HRT)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和ST—T改变的情况,比较两组间TO、TS以及ST—T改变对诊断冠心病的各个评价指标。结果TO的各个评价指标与ST—T改变相当,TS对冠心病诊断的特异度(97%)和阳性预测(90%)值明显高于sT—T改变(分别为62%和63.1%)。结论心率震荡现象的指标TO、TS可能成为诊断冠心病的一个新的指标,在诊断价值上甚至有可能高于ST—T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Tp-ec、Tp-e/QT比值的动态变化及对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 比较75例STEMI患者(观察组)PCI术前及术后24 h及2周各时段、不同导联的Tp-ec、Tp-e/QT比值,并与同期65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仪记录PCI术后24 h内每小时的Tp-e/QT比值的动态变化.并随访1个月内的恶性心律失常事件(MAE)的发生情况.结果 发生MAE患者的Tp-ec、Tp-e/QT比值均较无MAE者明显延长(P<0厖.05).MAE组及无MAE组PCI术后24 h内每小时测得的Tp-e/QT比值均有显著下降,并分别于术后3 h和4 h达到最低点.MAE组每小时Tp-e/QT比值明显高于无MAE组,而且与无MAE组稳定下降的曲线趋势不同,MAE组曲线在降至最低点后又有回升趋势.(3)观察组PCI术前梗死及非梗死相关导联Tp-ec、Tp-e/QT比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PCI后24 h、2周的Tp-ec及Tp-e/QT比值较前一时段相同导联明显降低(P<0.05),且各个时段梗死和非梗死相关导联间有显著差异(P<0.05).除2周时Tp-ec恢复正常,其余心电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p-ec,尤其是Tp-e/QT比值可能成为STEMI患者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及评估PCI术预后的具有前景的无创心电指标.  相似文献   

9.
王超豪  吴继雄 《安徽医药》2014,18(4):641-645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QTd及QTcd)的变化、冠状动脉严重狭窄行PCI术后及PCI术时应用替罗非班其QTd及QTcd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份至2013年6月份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312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分析其心电图QT离散度的变化.把已行PCI术患者的QT离散度与其PCI术前的QT离散度进行对比,观察其变化.对行PCI术的36例未用替罗非班患者的QT离散度与30例行PCI术时应用替罗非班的患者的QT离散度对比分析.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数值比冠状动脉正常组明显增大.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中二支病变组比一支病变组增大,三支病变组大于双支病变组,心肌梗死组较冠状动脉正常组显著增大.PCI术后其QTd及QTcd较PCI术前明显降低,近似接近正常组.PCI术组应用替罗非班后其QTd及QTcd值较未用替罗非班组小,能够显著降低缺血性心肌的QT离散度,改善预后.结论 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的改变对判断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及心肌急性缺血状态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脉压的变化对患者窦性心律振荡(HRT)及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108例,按照其脉压的差值(以40mmHg为临界值)大小分为A、B两组,A组患者脉压值在40mmHg以上,共55例,B组患者脉压值不超过40mmHg,共53例。对两组患者的HRT的振荡初始(TO)及震荡斜率(鸭)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值比较两组患者的HRT情况。结果经检测,A组患者的HRT情况:TOI〉0及TS≤2.5ms/RR28例,TO〈0及TS〉2.5ms/RR27例;B组患者的HRT情况:TO≥0及TS≤2.5ms/RR48例,TO〈0及TS〉2.5ms/RR5例;当TS高于中性值时,表示窦性心律出现减速。经比较,A、B两组的HRT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0.36,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脉压增大时能够引起窦性心律减弱或消失,从而导致HRT异常,并可以导致患者出现自主神经紊乱或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术前Tp-e/QT比值与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行PCI的STEMI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前第1次心电图结果测量计算出Tp-e/QT比值,观察PCI术后院内病死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出院后死亡发生情况及原因.结果 Tp-e/QT比值≥0.25患者院内病死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出院随访6个月病死率均高于Tp-e/QT比值<0.25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Tp-e/QT比值对STEMI患者行PCI后的预后有一定影响,可作为STEMI行PCI术后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2.
邱赟  洪浪 《江西医药》2013,48(1):26-29
目的探讨Tp-e/QT比值在猝死高危患者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30例猝死高危患者、3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分别测量其入院24 h内的第1份心电图QTc、QTd、、Tp-e,并计算Tp-e/QT比值,分析其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结果与健康组相比,猝死高危患者心电图上QTd、Tp-e、QTc、Tp-e/QT比值较对照组均明显延长。30例猝死高危患者中,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有10例(33.3%),心电图上QTd、Tp-e及QTc、Tp-e/QT值均较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者有所延长,但只有Tp-e/QT比值显著增加。结论猝死高危患者中Tp-e/QT比值较健康成人明显延长,Tp-e/QT比值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可能是心脏性猝死的一个重要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柳丽珍 《中国基层医药》2013,(23):3599-3601
目的探讨窦性心率震荡(HRT)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90例AMI患者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9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定量测量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并获取心率变异(HRV)参数、24h内R-R期间的标准差(SDNN)、QT间期变异度(QTV)、QT问期变异系数(QTC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传统指标。结果观察组TS、SDNN值分别为(12.54±8.61)ms/RR间期、(93.24±23.02)ms,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2.193、4.130,均P〈0.05)。对观察组90例AMI患者作12~24个月随访,期间死亡14例,存活76例。存活组TS、LVEF值分别为(6.73±5.12)ms/RR间期、(0.574-0.15)cm,较死亡组显著性升高(t=7.956、4.590,均P〈0.05)。通过单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S(RR=0.624,P=0.013)、LVEF(RR=0.825,P=0.011)、QTV(RR=0.754,P=0.030)三个指标均对高危AMI患者的预测具有统计学意义;将TO与TS相结合作为单一变量进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O与Ts相结合对AMI有着更佳的预测价值(RR=2.984,P=0.029),优于LVEF(RR=0.208,P=0.052)、QTV(RR=0.158,P=0.074)等指标。结论HRT作为新的心电学指标,对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明显优于传统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对心肌梗死后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及窦性心率震荡与交感神经的关系.方法 入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卡维地洛治疗12个月,对照组则常规予以美托洛尔治疗12个月,所有病例于β-受体阻滞剂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行24 h Holter检查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量的检测,随访新的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用ECGLAB TOP版HOLTER软件取得窦性心率震荡参数:震荡起始(TO)及震荡斜率(TS)值,分析比较两组各阶段数值、新的心脏事件发生率及TO、TS值与血浆NE和E间相关性.结果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前,两组TO、TS、血浆NE和E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对应阶段观察组NE、E量、TO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E、E及TO值逐步显著下降,TS逐步显著上升,三个阶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NE和E有所下降,TS有所上升,但三个阶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中,观察组新的心脏事件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O、TS与NE、E指标之间的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卡维地洛可阻滞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分泌,可能更有效地预防心肌梗死后新的心脏事件发生;交感神经分泌的变化在窦性心率震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窦性心率震荡的变化可能对新的心脏事件发生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扩张性心肌病(DCM)患者心率震荡(HRT)的变化规律及预测价值。方法74例DCM患者和52名正常对照均接受动态心电图(Holter)、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记录临床资料,分别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并分3组:HRT0、HRT1、HRT2组。DCM患者按随访结果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各变量对死亡是否有预测意义,评判各自预测能力。结果DCM患者TO明显高于对照组,T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DCM死亡组TS明显低于生存组(P<0.05);TO、TS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变异性无明显相关(P>0.05)。单变量分析显示HRT2对死亡具有最强的预测意义;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LVEF、HRT2对终点事件有预测价值。结论DCM患者HRT现象明显减弱,HRT可作为判断DCM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率震荡(HRT)及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心衰患者82例及对照组36例进行24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检查及CA125测定,比较2组患者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及CA125水平的差异,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下的TO、TS值及CA125水平并分析TO、TS及CA125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 心衰组的TO值高于对照组[(-0.31±0.07)%比(-1.31±0.13)%],TS值低于对照组[(2.05±0.21) ms/R-R间期比(7.76±1.86) ms/R-R间期],CA125高于对照组[(80.2±9.8) U/ml比(21.3±5.3) U/ml,均P<0.05];按照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分级水平越高,TO值越高、TS值越低、CA125水平越高;TO、TS及CA125与LVEF显著相关.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受损,CA125表达明显增多,并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