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梳理我国已上市治疗用生物制品的整体情况,提炼出存在的问题,为行业提供参考信息,同时为完善我国治疗用生物制品注册管理制度体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基于我国已上市治疗用生物制品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分析。结果:对我国已批准治疗用生物制品信息进行了整合,并从批准上市产品的发展历程、创新程度、技术类别等不同维度进行了全方位深入分析。结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治疗用生物制品的研发和产业化相对较晚,市场规模较为有限,但增速显著高于全球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美国FDA紫皮书制度进行研究,结合我国生物制品监管现状与发展,探讨构建我国"生物制品已上市产品目录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文献研究和对比研究法。结果:对美国紫皮书的内容和作用、美国紫皮书的制度支持及其关键要素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生物制品已上市产品目录集"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论:我国现阶段构建"生物制品已上市产品目录集"已具备一定的实施基础,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找出我国治疗用重组蛋白多肽类产品存在的不足,明确未来努力方向。方法:基于我国已上市治疗用重组蛋白多肽类产品批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分析。结果:对我国已上市的重组蛋白多肽类产品的基本情况、技术代次、治疗领域等进行了回顾梳理。结论:我国重组蛋白多肽类药物在新一代产品的开发上,由于企业创新不足及技术落后,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近年来在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国已上市治疗用单抗类产品存在的差距,明确努力方向。方法:基于我国已上市治疗用单抗类产品批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分析。结果:对我国单抗类药物的发展历程、上市时间、批准品种以及我国已批准上市的单抗类药物与FDA单抗类药物的批准情况进行了对比梳理。结论:单抗类药物在生物技术制药中占有重要地位,并逐渐成为生物医药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单抗类药物中国产品种与进口品种存在差距,整体上与FDA存在差距。但随着近年来的改革,发展潜力及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百日咳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的改良情况为例,分析监管政策对预防用生物制品技术改良的影响。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和文献研究,对我国已批准疫苗的技术改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技术改良是促进疫苗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结论:监管机构需要通过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促进疫苗的技术改良。  相似文献   

6.
辛中帅  张彦彦  晋小雁  邵颖 《中国药事》2019,33(9):998-1002
目的:分析我国已上市治疗用提取分离类和菌体制剂类产品存在的差距,明确努力方向。方法:基于我国已上市治疗用提取分离类和菌体制剂类产品批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分析。结果:对我国已上市治疗用提取分离类产品中的血液制品和多组分生化药物以及菌体制剂类产品的批准数量、企业数量进行了梳理,并与FDA批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论:治疗用提取分离类和菌体制剂类产品都是早期的治疗用生物药物,血液制品目前仍发挥着重要的临床价值,但重复申报情况严重。多组分生化药物和菌体制剂重复申报情况很少,但在临床上应用很少。FDA批准的两类产品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7.
邓雯姬  许广宁 《中国药事》2024,38(4):381-387
目的:为我国已上市中药制剂备案变更提供指导与建议。方法:通过整理2023年广东省已上市中药制剂备案变更的受理审评情况,分析持有人申报变更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从变更的事前事中事后提出可行建议。结果与结论:对213个已上市中药制剂备案变更品种进行梳理,发现持有人在备案变更方面主要存在申报程序不合规、备案内容不标准、研究验证不充分的问题。建议持有人变更前合理确立变更事项、变更时科学开展研究验证、变更后持续关注风险管理,提升中药制剂备案变更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2020年新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颁布前后我国纳入药品加快上市注册程序并已批准上市的药品信息进行分析,为完善我国药品加快上市注册程序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的2019-2021年度药品审评报告,对通过优先审评和药品加快上市注册程序而上市的相关药品数据资料进行信息整理和汇总分析。结果:通过药品加快上市注册程序的上市药品数量逐年增多,优先审评审批资源向临床优势药品和创新药品倾斜。结论:药品加快上市注册程序可为临床价值显著的药品提高审批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制药企业研制热情,但药品加快上市注册审批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细化实施要求,加快专业指南出台,鼓励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品的研发创制, 不断提升药品监管部门的服务和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9.
周朋  任思宁  张楠  刘媛 《中国药事》2023,(12):1398-1407
目的:为规范生物制品早期研发工作,提高早期研发质量管理水平提供建议,提升生物制品的研发质量与效率。方法:汇总我国现行与生物制品研发质量管理相关的法规,分析法规要求与生物制品研发现状的契合度,根据生物制品早期研发阶段的特点,概括早期研发过程中存在的研发质量管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结果:现阶段我国已颁布的与生物制品研发质量管理相关的法规主要涉及研发中后期,对于早期阶段的质量管理,缺少明确、细致、可执行的法规文件。生物制品早期研发过程中在组织架构/人员设置、职能划分、管理制度、制度执行与培训、研究资料、物料和供应商管理以及样品管理7个方面存在问题。结论:加强生物制品早期研发过程的研发质量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1)建立权责明确的生物制品研发质量管理部门;(2)建立层次分明的生物制品研发质量管理文件体系;(3)采取“纵横交错、贴合实际”的原则来制定研发质量管理文件;(4)加强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5)采用项目管理模式开展生物制品早期研发质量管理;(6)建立与健全研发项目代码编号管理制度,加强早期研发阶段的样品管理;(7)建立与完善研发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0.
黎静  武志昂  杨燕  唐密  何江江 《中国药事》2020,34(6):693-699
目的: 研究英国药学服务现状,为我国药学服务的发展与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从政策指南、服务内容、技术支持等方面了解英国药学服务的发展现状,探究对我国药学服务的启示。结果与结论: 英国药学服务在制度指南、内容规范、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建设较为完善,对我国药学服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结合我国国情,从促进药学服务规范化、鼓励社会药房参与公共健康管理、加强信息系统建设3方面提出适合我国药学服务发展的建议,促进我国药学服务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孙程洁  成殷  俞佳宁 《中国药事》2023,37(5):504-512
目的:为我国申请加入药品检查合作计划(PIC/S),建立与国际统一的检查标准,提出细胞治疗产品GMP检查亟需关注的差异点。方法:对我国细胞治疗产品指南与PIC/S先进治疗产品GMP附录进行整体梳理和对比分析,并就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我国与PIC/S GMP附录原则及考虑要素基本是一致的,但从法规体系、框架结构、适用范围、具体要求均有所区别。结论:分别从质量风险管理、起始生物材料的检查、与国际检查标准的统一三个方面提出了对此类产品GMP检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完善儿童用药研发的激励制度提出相应建议。方法:收集我国近几年关于儿童用药研发的相关政策、法规和规章进行梳理和研究。结果与结论:国家应当进一步完善保障儿童用药的法律法规;建立设置儿童用药审评审批的专门程序;设立国家层面的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适当延长儿科新药的新药监测期;颁布更多的儿童用药相关技术指导原则;给予儿科新药研制更多的财政支持;鼓励药品生产企业主动修订药品说明书。  相似文献   

13.
朱嘉  翁志洁  阮秀芳  张清 《中国药事》2019,33(12):1335-1340
目的: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引入了国际通行的药品监管理念并吸纳了近几年来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果,这些新变化给药品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变化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可行的应对举措和建议,推动药品监管模式创新。方法:针对目前药品监管中的实际问题和预期风险,将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中的新变化、新要求与ICH相应指导原则中的相关理念、技术要求进行对照分析,并结合上海市药品审评审批改革中积累的相关试点经验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药品监管部门以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为切入点,探索建立以品种为主线的全链条监管新模式,落实新修订《药品管理法》中的监管要求,实现对药品的全生命周期监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根据国有医药企业所具有的经济效益、社会责任和政治任务的特殊性,分析其在实施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提出提升国有医药企业创新能力的路径。方法:基于医药所有制改革和创新政策的阐述,采用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生产效率变化测算)指数,动态分析国有医药企业的创新绩效。采用Panel data(面板数据)模型对国有医药企业创新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与结论:国有医药企业在生物产品制造业子领域取得了较好的创新绩效;国有企业是基于创新活动实现我国医药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但还存在着研发资源过于集中和过剩现象。提升国有医药企业创新能力的路径,包括发挥其整合辐射作用、微观合作、组织结构调整和跨区域整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