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针对给药间隔因素分别对临床进行干预,观察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旨在提高门诊抗菌药物注射剂的用药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07年1月-2007年12月的门诊中使用抗菌药物注射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采用培训教育、资料整理和发放、行政监督等干预措施,针对给药间隔因素进行干预并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给药间隔明显更加合理(P〈0.01),干预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对给药间隔的干预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大降低,对该因素干预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依据抗菌药物的药代/药效综合参数制定合理给药方案,并对门诊注射剂给药间隔进行干预,观察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提高门诊抗菌药物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选取茂名市人民医院2010年1~12月门诊中使用抗菌药物注射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门诊抗菌药物注射剂的给药间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给药间隔合理性分别为93.18%、70.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2%和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院实施的给药间隔的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对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联合用药干预对门诊抗菌药物注射剂应用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门诊抗菌药物注射剂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07年应用抗菌药物注射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针对联合用药因素,采用宣传教育、行政干预、监督检查等措施进行临床干预,观察干预前、后的联合用药合理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联合用药合理性明显提高(P<0.01),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结论:针对联合用药因素进行干预,可提高门诊抗菌药物注射剂应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控制门诊抗菌药物注射剂的给药间隔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接诊的9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一系列的干预措施控制给药间隔,对照组患者则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给药间隔合理性及其ADR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给药间隔合理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001)。结论:对患者的给药间隔进行干预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得到了有效控制,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根据临床抗菌药物的药效参数,设计给药方案、间隔时间,探讨药品产生的不良反应率,为门诊抗菌药物提供应用参考.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方法,对我院2016年02月~2017年01月使用抗菌药物的68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统计两组给药间隔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给药合理性分别为91.17%、64.71%,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更低,有统计学差别(P<0.01).结论 给药间隔的控制,能提升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找出影响我院门诊静脉应用抗菌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从而制定相关对策并进行干预。方法:将我院2006年3月~2007年3月门诊静脉应用抗菌药物病例分为试验组(有药品不良反应)和对照组(随机抽取无药品不良反应),各为105例。从患者因素、处方及护理因素、发药因素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有显著性差异的因素。结果:影响门诊静脉应用抗菌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为选用药物的适应证、静脉滴注速度、给药剂量、给药间隔是否合理,是否联合用药,有无用药指导。结论:我院门诊静脉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一些不合理性,需进一步干预。  相似文献   

7.
中药注射剂应用适应证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提高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法,选取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10月~2007年5月的住院病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采用宣传教育、行政干预、监督检查等干预措施,针对适应证因素对中药注射剂应用进行干预,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对干预组与对照组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中药注射剂使用的适应证更加合理(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临床疗效也显著提高(P<0.01),平均住院费用有所下降。结论:适应证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大降低,干预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医院门诊静脉滴注的给药间隔时间不同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4月接受门诊静脉滴注的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两组门诊静脉滴注的给药间隔时间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给药间隔合理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有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有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7%;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在给药上实施一定的干预措施可使治疗效果显著,对于门诊用药的合理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 探索一套较系统的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4~9月使用中药注射剂的门诊处方1 000张、出院病历300份为对照组,2014年4~9 月门诊处方1 000张、在院病历300份为干预组,其中2014年4~9月我院实施基于辨证施治的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模式;以中药注射剂各项目合理使用率、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人均中药注射剂费用等作为观察指标,考察实施的效果。结果: 纳入研究中的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干预组适应证符合率、辨证用药符合率、用法用量合格率、用药疗程合格率、联合用药合格率、中西药联用合格率、用药适宜性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中药注射剂相关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及人均中药注射剂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中探索出的基于辨证施治的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模式,可有效提高临床用药中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波依定与石斛养阴方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10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在给予波依定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服石斛养阴方,连续观察8周。结果 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92.3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头痛、眩晕、心悸、烦躁、腰膝酸软等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临床症状积分也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副作用发生率仅为7.69%,与对照组(23.0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波依定与石斛养阴方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病能提高降压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郑顺富 《中国药师》2012,15(2):250-251
摘 要 目的:探讨药师在门诊药房处方调剂过程中干预抗菌药物应用的工作方法,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 选取该院实施干预前(2007~2008年)及干预后(2009~2010年)门诊抗菌药物处方1 080份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干预后该院门诊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性有明显的提高(66.8%vs91.1%,P<0.01)。结论:药师在门诊干预抗菌药物使用行之有效,对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高医疗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新型控暴剂辣椒素中毒模型,评价比较A, B两种单药单独及联合应用条件下对辣椒素中毒所致咳嗽、哮喘等呼吸道刺激症状的治疗效果,筛选并确定新型刺激性毒剂中毒治疗药物处方。方法 96只豚鼠随机分为12组,每组8只动物,包括:空白对照组,模型组,A单药组(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B单药组(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F2007复方组(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并以我军装备的原有刺激性毒剂治疗药物K作为阳性药物对照组。模型建立方法:将豚鼠置入多功能诱咳引喘仪,以0.15 ml·min-1喷雾0.2 mmol·L-1的辣椒素溶液5 min,停止染毒后继续观察10 min。给药方式:染毒前雾化给药3 min,药物作用3 min。观察指标:记录从染毒起至观察结束15 min内的咳嗽次数、抓嘴抓鼻数、流涎、紫绀、抽搐、呼吸困难等症状;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分离气管及肺组织,计算肺湿干比并进行病理学检查。试验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包one-way ANOVA分析,方差齐者采用LSD检验进行比较,方差不齐者采用Games-Howell检验比较。结果 ① A单药组药效评价结果:与模型组相比,A单药各剂量组均可显著减少辣椒素中毒所致抓嘴抓鼻次数(P<0.01),且高剂量组对抓嘴抓鼻抑制作用要明显优于阳性对照药K(P<0.05);但A单药各剂量组对辣椒素引起的咳嗽、呼吸困难、紫绀及肺水肿等症状均无明显改善作用。② B单药组药效评价结果:B单药各剂量组对辣椒素诱发的咳嗽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且各剂量组镇咳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药物K(P<0.01);此外,B单药中、高剂量给药组对辣椒素中毒引起的哮喘、紫绀、流涎、抽搐、呼吸困难及肺组织损伤等症状均有明确治疗效果,但对辣椒素刺激引起的抓嘴抓鼻无明显抑制作用。③ F2007药效评价结果:由A单药及B单药以一定比例组成的F2007复方对辣椒素诱发的咳嗽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每只动物用药后咳嗽数均为0,较对照药物K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对辣椒素刺激诱发的抓嘴抓鼻数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其中中、高剂量组对较对抓嘴抓鼻的抑制作用要明显优于对照药物K(P<0.05),动物几乎已无扎嘴抓鼻现象出现;此外,F2007复方各剂量给药组对辣椒素刺激引起的哮喘、紫绀、流涎、抽搐、呼吸困难、肺组织损伤等症状均有显著治疗作用,中毒动物症状表现与正常动物相当。结论 我军装备的原有刺激性毒剂防治药物K可显著抑制新型控暴剂辣椒素中毒所致的、以抓嘴抓鼻为主要表现的呼吸道刺激症状,但对辣椒素诱发的咳嗽、呼吸困难及紫绀等症状无任何改善作用;由A单药及B单药组成的F2007既可很好地控制辣椒素引起的抓嘴抓鼻刺激症状,又能显著改善咳嗽、呼吸困难、紫绀、肺组织损伤等症状,因而从药效学角度提示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药杏香兔耳风片对宫颈糜烂合并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80例分成2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2组均在临睡前阴道注入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1 g,1次·d-1,共60 d;治疗组加用口服杏香兔耳风片4片·次-1,3次·d-1,共60 d;结果 宫颈糜烂治疗1月后,治疗组有效率94%,对照组80%,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月后,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9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阴道排液量、出血量明显减少,排液时间及出血时间亦明显缩短,2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盆腔炎治疗1月后治疗组有效率92%,对照组46.6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杏香兔耳风片治疗宫颈糜烂和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邢红云  徐新娟  王伟 《中国现代医药》2009,26(Z1):1188-1191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对原发性高血压(EH)伴焦虑抑郁(AD)患者降压疗效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83例EH伴AD情绪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降压 +抗AD剂:帕罗西汀)和对照组(常规降压+安慰剂), 并随访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定(SAS、SDS)、动态心电图、坐位血压、动态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情况,并对两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后SAS、SDS评分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HRV时域指标明显提高(P<0.05),但实验组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明显;实验组降压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24 h平均血压、白昼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实验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并且尤以实验组夜间平均血压降低更为明显(P<0.001);两组治疗后非勺型的血压昼夜节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但实验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抗AD剂帕罗西汀有利于EH伴AD患者AD情绪、血压及HRV的控制,提高降压疗效,改善自主神经功能,改善血压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赤芍总苷退黄降酶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赤芍总苷低、中、高剂量组和苯巴比妥钠组;灌胃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小鼠黄疸模型,分别在实验第6天和第12天观察各组药物对小鼠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胆汁酸(TBA)、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等血清学指标及对小鼠胆汁分泌量和肝组织中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酸转移酶(UDPG-T)活性的影响,实验第6天观察各组药物对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除第6天赤芍总苷中剂量组ALT、第12天低剂量组AST无显著差异外,赤芍总苷3个剂量组血清学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赤芍总苷中、高剂量组胆汁分泌量显著增加(P<0.01或P<0.05);3个剂量组和苯巴比妥钠组睡眠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赤芍总苷组肝组织UDPG-T活性明显提高(P<0.05)。结论 赤芍总苷具有退黄降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胆汁分泌量、提高肝药酶及UDPG-T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给药间隔因素对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样,选取天津市一、二、三级医院各10家进行研究。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对象其他因素进行合理干预的前提下,按给药间隔合理与否分为非暴露组和暴露组,分析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别。结果:非暴露组和暴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86%和1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给药间隔因素对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影响,正确的给药间隔可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陈华良  邓倩 《中国现代医药》2009,26(12):967-971
目的 研究抗衰老胶囊的药理作用。方法 用复杂水迷路法测试小鼠的学习记忆状况。分别建立记忆获得障碍病理模型、记忆巩固障碍病理模型和记忆再现缺失病理模型。将抗衰老胶囊分散于鼠饲料中制成颗粒型,定量喂食,作为治疗模型。分别测定小鼠的用药后药物对外周血管与脑血管的扩张作用;和药物的抗衰老状况。结果 抗衰老胶囊对记忆获得障碍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意义,治疗组与病理组(P<0.01),病理组与空白组(P<0.01)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对记忆再现缺失有非常显著意义,治疗组与病理组(P<0.01),病理组与空白组(P<0.01),治疗组与空白组(P<0.01)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果表明抗衰老胶囊能扩张外周循环,脑内微循环,能减少小鼠脑部的脂褐质量。结论 抗衰老胶囊能使小鼠提高学习记忆的能力,能扩张外周循环,能增加对脑部的供血量,减缓衰老程度。  相似文献   

18.
用功能大分子复合体表观靶体积幅射失活法,比较二醋吗啡(海洛因)成瘾者,非吸毒志愿者及成功戒毒3个月以上者,其红细胞阿片受体与G蛋白耦联状态的异同. 结果表明,对照组,成瘾组和康复组的阿片μ-受体复合体的大小(表观分子量)依次为: (347±2) u(n=11); (228±5) u(n=16)和(279±11) u(n=9). 成瘾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值得注意的是康复组虽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明显高于成瘾组(P<0.01). 上述3组的阿片δ-受体复合体的大小(表观分子量)则分别为:(308±4) u(n=11), (224±4) u(n=16)和(299±7) u(n=9). 成瘾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康复组明显高于成瘾组(P<0.01), 而且非常接近对照组(P>0.05). 结果提示:(1) 二醋吗啡成瘾时红细胞阿片μ-和δ-受体均可能与G蛋白发生解耦联现象; (2) 这种现象在红细胞是可逆转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药师对门诊抗菌药物注射剂联用实施干预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合理用药比例、日均费用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干预前门诊输液中心记录中符合入选标准的500例患者为对照组;药师对门诊抗菌药物注射剂联用进行干预后,收集符合入选标准的500例患者为试验组。建立数据库,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用药不合理例数对照组52例,试验组21例;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对照组18例,试验组9例;日平均费用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29.84元。结论:通过药师实施抗菌药物注射剂联用干预措施,可减少其不合理应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药费。  相似文献   

20.
李锐  刘福 《中国药事》2018,32(1):150-155
目的:调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药师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选取2014年1-12月出院的997例(干预前组)和2016年1-12月出院的958例(干预后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对其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统计,并对干预措施实施前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干预,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干预后较干预前下降了9.87%;药物品种选择方面,干预后组预防性使用1、2代头孢菌素者比例明显高于干预前组(81.46% vs.62.12%,P < 0.01);用药时机及疗程方面,干预后组术前0.5 ~ 1 h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以及术后用药疗程≤ 24 h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干预前组(96.15% vs.85.10%,P < 0.01;68.18% vs.29.55%,P < 0.01);适应证方面,干预后组的合理性用药比例也明显高于干预前组(84.62% vs.73.67%,P < 0.01);另外,在用法用量、药物联用等方面干预后较干预前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临床药师对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能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对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地应用抗菌药物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