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多药联合应用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抗菌药物单用和联合应用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效果。方法检测3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基因,测定不同抗菌药物对其中1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BC),然后用该浓度的不同单种抗菌药物及抗菌药物组合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小鼠,观察各药对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3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基因均为OXA-23型。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特治星)、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利福平、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多粘菌素E的MBC分别为64,512,64,250,2 048,2 048,150,2μg.mL-1;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56μg.mL-1)使阿米卡星MBC从2 048μg.mL-1下降到64μg.mL-1,头孢哌酮/舒巴坦(32μg.mL-1)可使利福平从128μg.mL-1下降到8μg.mL-1,头孢哌酮/舒巴坦(32μg.mL-1)与阿米卡星(1 024μg.mL-1)联合应用具有抑菌效应,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32μg.mL-1)与阿米卡星(1024μg.mL-1)联合无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56μg.mL-1)与利福平(128μg.mL-1)、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32μg.mL-1)与利福平(128μg.mL-1)联合均无效;多粘菌素E[0.1 mg.(24 h)-1]、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40.4 mg.(24 h)-1]、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0.2 mg.(24 h)-1]与阿米卡星[7.8 mg.(24 h)-1]、头孢哌酮/舒巴坦[41.6 mg.(24 h)-1]与阿米卡星[7.8 mg.(24 h)-1]联合治疗对感染小鼠的保护率(%)分别为100.0%,30.0%,90.0%,90.0%,头孢哌酮/舒巴坦[83.2 mg.(24 h)-1]、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83.2 mg.(24 h)-1]治疗组小鼠全部死亡。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MBC均显著增加。合理的多药联合不仅对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有效,而且可以减少药物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舒巴坦与常用第三代头孢菌素联用对本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影响,为临床联合用药治疗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本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39株分为三组。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单药不同浓度梯度亚胺培南、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对各组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这四种药物分别与相同浓度梯度的舒巴坦联用后对各组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琼脂稀释法测得各药物与舒巴坦联用后比其单独使用时对细菌的MIC有明显变化,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MIC为259.1μg/ml,头孢哌酮MIC为21.0μg/ml,头孢他晓/舒巴坦MIC为143.7μg/ml,头孢他啶MIC为24.0μg/ml,头孢曲松/舒巴坦MIC为157.3μg/ml,头孢曲松MIC为23.0μg/ml。亚胺培南/舒巴坦MIC没有显著变化。结论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试验显示,舒巴坦与三代头孢菌素联合应用能有效的降低第三代头孢菌素对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MIC值,对于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菌株,在达到一定药物浓度的情况下联合制剂可使其MIc降至敏感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2:1,1:1)与米诺环素(四环素类抗生素)联合用药,对39株临床分离的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效应.方法 将不同浓度2种抗菌药用棋盘法设计,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抗菌药对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判定标准:HCI≤0.5为协同作用;0.54为拮抗作用.结果 2种不同配比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同米诺环素联用后,HCI均于0.5~4.0,未观察到协同作用,亦无拮抗作用;2种组合的HCI分布情况相当.结论 2种不同配比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同米诺环素联合对本组亚南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表现为无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探讨米诺环素等16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抗感染药物研究室分离自临床感染患者的115株非重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进行16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体外抗菌活性测定.结果 米诺环素和多黏菌素B对鲍曼不动杆菌有很好的抗菌活性,MIC50分别为4μg/mL与0.25μg/mL,MIC90分别为16μg/mL与4μg/mL,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也有较强的抗菌活性,MIC50为2μg/mL,MIC90为32μg/mL.结论 米诺环素、多黏菌素B、亚胺培南对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可作为治疗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5.
安新  王少林  徐元宏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2):3364-3365
目的 了解淮南地区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选择淮南地区3家医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6月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160株,应用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头孢哌酮/舒巴坦药敏试验使用纸片扩散法检测.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对10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50.0%,其中对氨曲南的耐药率达到90.1%;仅对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低于50.0%,其中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为23.4%,其次为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6.0%和31.2%.结论 淮南地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可做为临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 2 Compact系统进行细菌鉴定,K-B法进行药敏试验,使用WHONET 5.4软件进行细菌的耐药性分析。结果我院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为6.62%,出现最多是痰标本,占81.16%;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主要以康复科、神经科及ICU最多,其次为呼吸内科。该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的敏感性最高,均在80%以上,对美洛培南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均在60%以上,对其它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50%以上。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其对抗生素耐药率高,且多重耐药,美洛培南和亚胺培南是首选的经验性治疗鲍曼不动杆菌的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是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最敏感的抗菌药物,对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MDR-AB)感染,可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联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亚胺培南联合头孢派酮舒巴坦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与单药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疗效比较。方法将ICU收位的46例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4例)给予亚胺培南+头孢哌酮巴坦舒巴坦治疗,B组(22例)给予单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结果 A组治愈18例,无效6例,其中死亡2例。B组治愈12例,无效10例,其中死亡6例。结论对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含舒巴坦制剂的头孢哌酮舒巴坦疗效肯定,应作为一线用药,而联合亚胺培南,能明显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磷霉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作为基础药物,二者联用及分别与亚胺培南、米诺环素的联合用药方案,用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联合抗菌效应对比。方法 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株30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棋盘法,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抗生素联用最低抑菌浓度,并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 FICI)判定联合效应。将不同联合用药配伍方案进行对比,评价优劣。结果 磷霉素联合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亚胺培南、磷霉素联合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磷霉素,FIC指数分布分别为:FICI≤0.5占56.7%(17/30)、10%(3/30)、36.7%(11/30)、50%(15/30)、6.7%(2/30);0. 5<FICI≤1占43.3%(13/30)、83.3%(25/30)、63.3%(19/30)、40%(12/30)、50%(15/30);1<FIC<4占0、6.7%(2/30)、0、10%(3/30)、43.3%(13/30);FIC≥4均为0。磷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分别使联用后的亚胺培南MIC50降为单用时的1/16、1/2,MIC90降为单用时的1/8、1/2;均使联用后的米诺环素MIC50、MIC90降为单用时的1/8和1/4。结论 联合用药方案对比,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最具优势,协同作用最强,优于磷霉素联合米诺环素,但提高米诺环素抗菌活性的能力相当。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亚胺培南以相加、无关效应为主,试验结果可见联用后效果逊于磷霉素联合亚胺培南,且磷霉素提高亚胺培南抗菌活性的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9.
漆坚  邓连瑞  周淑梅  梁林 《中国药房》2012,(42):3977-3979
目的:对我院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与耐药性进行分析,并检测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联用对其的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用药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142株非重复的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采用Micro Scan Walk Away 40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部分药物及联用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结果:2011年我院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占鲍曼不动杆菌的80.7%,检出率最高的标本是痰(78.9%),其次为伤口分泌物(7.7%)。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广泛,ICU检出率最高(45.8%),其次为神经外科(14.1%)、呼吸科(12.0%)。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12.0%),其次为米诺环素(31.7%)。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联合对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以协同和相加作用为主,二者无拮抗作用。结论: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严重,为多重耐药菌株。临床在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时,应慎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以免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产生及扩散;建议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抗感染药学》2017,(1):17-20
目的:比较丁香酚和大蒜素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in,AB)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根据临床药敏结果选取33株AB多重耐药菌株作为实验对象;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AB多重耐药菌株对丁香酚、大蒜素分别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用的抑菌效应。结果:丁香酚和大蒜素分别对多重耐药AB的MIC平均值为162.9μg/mL和651.6μg/mL,MIC_(50)为128.0μg/mL和512.0μg/mL;丁香酚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用对54.5%样本菌株表现为协同作用,36.3%表现为相加作用,9.2%表现为无关作用;大蒜素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用对45.4%样本菌株表现为协同作用,54.5%表现为相加作用。结论:丁香酚和大蒜素分别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用后对多重耐药AB的抗菌活性大多表现具有协同和相加作用,其可能对多重耐药AB的治疗及降低抗生素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1998-2010年13年间抗菌药的使用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水平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利用不同的统计方法,用SPSS 13.0统计软件统计抗菌药使用与细菌耐药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同期比较显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的DDDs与鲍曼不动杆菌对各自的耐药率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非同期相关性统计结果显示,只有美洛培南的DDDs与其耐药率之间有正相关关系(P<0.05).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与不同类抗菌药物累计DDDs之间相关性分析,其中Bivariate 相关性统计结果显示,头孢类抗生素的使用对亚胺培南、头孢噻肟及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复方制剂的使用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噻肟及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Panial相关性统计结果显示,复方制荆的使用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氨曲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不同的统计方法,相关关系结果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国西部地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 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17年,中国西部地区10家三甲医院微生物实验室细菌培养中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情 况、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数据统计及药敏分析采用WHONET 5.6软件。结果 2016—2017年送检菌株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8847 株,检出率7.43%,其中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5768株,检出率4.84%,占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的65.20%;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 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80.97%)、分泌物(6.12%)及血液(2.08%),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室(14.6%)、急诊科(11.94%)、呼吸科 (11.62%)为主;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中,70岁以上的患者最多,共1688例(29.26%),明显多于其他年龄段;多重耐 药鲍曼不动杆菌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普遍较高,其中有7种大于90%,耐药率最低的是阿米卡星为55.7%,其次是妥布 霉素与复方磺胺甲噁唑,分别为67.40%和68.25%。结论 中国西部地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尤其是 碳青霉烯类耐药菌,且分布及耐药性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经验治疗可首先考虑选用 阿米卡星,其次是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妥布霉素。各地区医院应加强监测,督促临床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多重耐 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产生,其次各医院实验室要进一步加强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系统性分析研究,为临床及医院感染提供 更加科学有效的实验室数据。  相似文献   

13.
Lee NY  Wang CL  Chuang YC  Yu WL  Lee HC  Chang CM  Wang LR  Ko WC 《Pharmacotherapy》2007,27(11):1506-1511
Infections caused by 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have become a therapeutic challenge for clinicians worldwide. Although colistin and tigecycline have been successful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these infections, these agents are not available on a worldwide basis. We describe four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Taiwan who were diagnosed with 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bacteremia. All bacterial isolates from these patients were resistant to commonly available antibiotics, including carbapenems and sulbactam; however,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a carbapenem and sulbactam led to favorable clinical outcomes in all four patients. We also conducted an in vitro study using isolates from these patients that showed that this drug combination had a synergistic effect with enhance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the isolates. Thus, a carbapenem-sulbactam combination may be a therapeutic alternative for 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bacteremia in countries where colistin and tigecycline are not available for clinical use.  相似文献   

14.
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颅脑手术及颅脑外伤后颅内感染最常见致病菌之一,其所致颅内感染的临床治疗困难,抗菌药物选择有限,治疗效果往往欠佳。本文通过对1例经治疗后好转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颅内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过程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重症监护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预后和耐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磊  张卫星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3):1748-1750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科(ICU)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预后和菌株耐药情况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84例,根据30 d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59例)和死亡组(25例),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立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对病死率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Charison基础疾病评分、APACHEII评分、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耐碳青酶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性休克和抗菌药物不恰当治疗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死亡有关(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AB和Charison基础疾病评分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OR值分别是3.360(95%CI:1.563~7.223)和1.633(95%CI:1.201~2.221).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预后与菌株的耐药性密切相关,CRAB明显增加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表型,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Microscan WalkAway 40对我院2007-2010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菌种鉴定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所有数据应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共174株,主要来源于痰标本(149株,占85.6%);病房主要集中于重症监护病房(61株,占35.1%),其次是呼吸内科(46株,占26.4%);患者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患者(83株,占47.7%)。其对14种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对亚胺培南耐药率逐年上升,从17.6%上升到64.5%;还发现88株(50.6%)泛耐药菌株,并且检出率不断增加。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多重耐药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逐年增高;我们应警惕并高度重视该菌感染及耐药监测,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播散。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粘菌素对临床分离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协和医院3家医院分离的非重复分离鲍曼不动杆菌70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粘菌素与其他12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CLSI标准判断其敏感率。结果:7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为71.4%~82.9%,对碳青霉烯类(关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耐药率为75.7%~77.1%,对氨基糖苷类(奈替米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71.4%~75.7%,对氟喹酮类的耐药率(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为32.9%~82.9%。共筛选出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55株,对粘菌素全部敏感,MIC50和MIC90均为1μg/mL。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本研究的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粘菌素对于鲍曼不动杆菌有很高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曹伟  刘礼  姚冬梅  郑荣  王敏  周晓岚 《中南药学》2011,9(4):313-316
目的了解某院2006~2010年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和耐药率变化。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试验,观察其耐药率变化,并分析其科室分布特征和标本来源情况。结果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比例从2006~2010年逐年升高,2010年的分离比例达19.3%,显著高于2006年(8.0%)。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自于呼吸内科和ICU,其次为老年病科和神经外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伤口和腹腔感染。2006~2010年,鲍曼不动杆菌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除氨基糖苷类药(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复方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外,鲍曼不动杆菌2010年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2006年。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引起患者呼吸道感染,其分离比例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鲍曼不动杆菌是非发酵的革兰阴性细菌,一种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体,可以引起血流、伤口感染和机械相关性肺炎并 能引起院内ICU科室的暴发感染,因其极强的获得耐药的能力成为全球棘手的病原体。近些年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CRAB)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MDRAB)逐渐增加,日渐成为临床上治疗的难题,其耐药机制主要是由于碳青霉烯酶的产 生。迄今为止,已在鲍曼不动杆菌中发现多种类型的碳青霉烯酶,本文就主要的碳青霉烯酶和流行分布特点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20.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icacy of systemic colisti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caused by 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or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to study related adverse events. We prospectively studied 78 infections caused by multidrug-resistant A. baumannii or P. aeruginosa that were treated with colistin. The sites of infection were pulmonary infection (78.2%),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7.7%), primary bloodstream infection (11.5%) and meningitis (2.6%). The mean daily dose of colistin was 5.5+/-1.1 MU/day (range 2-9 MU/day) and the mean duration of colistin therapy was 9.3+/-3.8 days (range 5-21 days). A favourable clinical response to colistin occurred in 60 cases (76.9%). Renal failure occurred in only seven cases. We conclude that colistin can be a safe and effective salvage therapeutic option for nosocomial infections caused by multidrug-resistant A. baumannii or P. aeruginos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