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3 毫秒
1.
三种黄芪质量比较及山西道地黄芪的产业化发展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山西应县黄芪、内蒙武川黄芪、河北安国黄芪的显微结构、微量元素和黄芪甲甙含量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在性状外观显微结构方面,山西应县黄芪与内蒙古武川黄芪有相近之处,与河北安国黄芪差异很大;微量元素和黄芪甲甙测定显示,山西应县黄芪优于内蒙武川黄芪及河北安国黄芪。文中对山西地道黄芪的历史沿革、地域资源、生长环境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并对山西黄芪的开发利用及产业化发展进行 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甘利欣与黄芪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素萍  旺胜 《中国药业》2006,15(8):37-37
目的 考察甘利欣与黄芪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5%GS)中配伍稳定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在温度23℃条件下,于6 h内不同时间点考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和含量.结果 甘利欣与黄芪注射液在5%GS中配伍后,外观、pH值、主要成分含量基本无变化.结论 甘利欣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可在5%GS中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3.
刺五加黄芪片薄膜包衣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改进刺五加黄芪片包衣的质量和稳定性。方法采用羟丙甲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Ⅱ号为薄膜包衣主材对刺五加黄芪片进行薄膜包衣,并将其薄膜衣片与糖衣片进行质量和稳定性比较。结果薄膜包衣制备工艺可行,薄膜衣片外观、硬度、崩解时限、水分、稳定性、抗热性等均优于糖衣片。结论薄膜包衣可以改进刺五加黄芪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任天舒  褚征  高声传 《中国药师》2011,14(7):1017-1018
目的:考察黄芪注射液与五种t1盘床常用输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外观观察法、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pH检测法、不溶性微粒检查法比较黄芪注射液与五种输液配伍后的外观pH、吸收光谱及微粒变化。结果:黄芪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及木糖醇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外观、pH和紫外吸光度无明显变化,微粒数合格;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外观、pH、紫外吸光度无明显变化,但微粒数有突变;与果糖配伍后外观无明显变化,微粒数合格,但pH及紫外吸光度变化幅度较大。结论:黄芪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及木糖醇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性质稳定;不建议与果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中药材品种资源丰富,同一药材有不同的产地,因自然气候及土壤环境的影响,致使同一药材具有不同的性状,表现为各产区中药材外观性状的不同,也由此形成了道地药材特有的外观及独有的内在质量。如山西浑源县产的蒙古黄芪,分叉少,成品绵性大,柴性小,粉性足,味甜,豆腥味足,是我国优质道地黄芪。栽培膜荚黄芪根系发达,主根短,侧根多,柴性大,质量不及蒙古黄芪;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黄芪的绵性在解剖学特征上与韧皮纤维相关,体现为不易折断,柴性与木纤维和石细胞相关,体现为易折断,而粉性与淀  相似文献   

6.
黄芪注射液与4种输液的配伍实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黄芪注射液与 0 9%氯化钠、5 %葡萄糖、1 0 %葡萄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变化。方法 :观察配伍后的输液外观、pH值以及微粒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配伍后的药液外观无明显变化 ,pH值均有所改变 ,输液中的微粒数明显增加。结论 :黄芪注射液最适于与 0 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  相似文献   

7.
黄芪注射液在全营养混合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考察黄芪注射液与全营养混合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按临床使用的配伍方案,将黄芪注射液与全营养混合液配伍,通过光阻法、显微计数法两种方法同时测定混合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数量、pH值.结果 黄芪注射液与全营养混合液配伍后,外观及pH值无变化,混合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数量符合药典标准.结论 黄芪注射液在全营养混合液中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蜜炙黄芪工业化大生产的工艺,优选主要设备工艺技术参数,缩小不同生产批次炮制品的质量差异,确保产品质量的均一性和稳定性。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以炮制品外观性状和黄芪甲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进行机械化炮制与传统手工炮制对比研究,确定最佳工艺技术参数。结果用XCYD-750型炒药机进行黄芪蜜炙,最佳炮制工艺技术参数为炒炙温度设定100℃,炒炙时间设定25min,投料量16kg。结论最佳炮制工艺所得的产品符合传统蜜炙黄芪炮制品的要求,且黄芪甲苷含量较生饮片有所提高;XCYD-750型炒药机适用于黄芪的蜜炙工艺,且操作简单、节省人力。  相似文献   

9.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大鼠的长期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浸膏)长期用药对大鼠所产生的毒性反应。方法连续给药13周,试验期间对大鼠的外观、行为、体质量以及摄食等各项指标进行观察检测,并分别于给药结束和恢复期结束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在黄芪桂枝五物汤(浸膏)给药期间、给药结束后以及恢复期,大鼠体质量、摄食、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和病理组织学等均未见毒理学意义的异常改变。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黄芪桂枝五物汤(浸膏)24.0g/(kg·d)(相当于临床拟用日剂量109倍)为无毒反应剂量,表明该药物具有相当大的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广州市黄芪商品药材进行质量调查.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市售药材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展开剂:氯仿-乙酸乙酯-甲醇-水(20∶40∶22∶10),10℃以下放置后的下层溶液;显色剂:5%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测定波长500nm;扫描方式:反射式锯齿扫描.结果 9批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在0.71~3.02mg/g之间.结论广州黄芪商品药材质量差异较大,使用时应配合外观检查,选择饮片较整齐、完整,颜色偏黄的样品.  相似文献   

11.
膜荚黄芪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离鉴定膜荚黄芪正丁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HPLC柱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膜荚黄芪中分离得到7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stragalosideⅣ(1)、astragalosideⅤ(2)、astragalosideⅥ(3)、cyclocanthoside E(4)、没食子酸(5)a、stragalosideⅦ(6)、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 4,γ-′di-O--βD-glucopyranoside(7)。结论化合物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川产家种与野生膜荚黄芪的生药学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四川家种与野生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unge)根的性状、组织构造、化学成分预试薄层层析定性、游离氨基酸种类和含量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家种膜荚黄芪与野生膜荚黄芪质量基本一致,为发展四川黄芪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蒙古黄芪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蒙古黄芪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Sephadex LH 20和HPLC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氢谱、碳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蒙古黄芪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7,4′三羟基异黄酮(1)、4,2′,4′,羟基查尔酮(2)(、3R)-8,2′二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烷(3)、(6αR,11αR)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4)、2′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葡萄糖苷(5)。结论其中化合物1、2为首次从黄芪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蒙古黄芪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豆科黄芪属植物蒙古黄芪的化学成分及结构.方法 用硅胶柱和C18反相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等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蒙古黄芪根中分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epehinone(Ⅰ)、黄芪皂苷Ⅱ(Ⅱ)、黄芪皂苷甲(Ⅲ)、异黄芪皂苷(Ⅳ)、(6aR,11aR)-9,10-二甲氧基紫檀烷葡萄糖苷(Ⅴ)、2'-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葡萄糖苷(Ⅵ)、芒柄花素(Ⅶ).结论 化合Ⅰ为首次从黄芪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从金翼黄芪中分离出金翼黄芪甙A(Ⅰ),绵毛黄芪甙XV (Ⅱ),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葡萄糖甙(Ⅲ),大豆皂甙Ⅰ,胡萝卜甙及β-谷甾醇。Ⅰ为新化合物,确定其结构为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D-木吡喃糖基]-环黄芪醇。并应用二维核磁共振相关谱对Ⅱ和Ⅲ的1H和13C化学位移信号进行了全面归属。  相似文献   

16.
膜荚黄芪毛状根中异黄酮成分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膜荚黄芪毛状根中6种异黄酮成分进行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Nucleosil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3∶2和3∶1,v/v),检测波长为254nm和280nm。6种异黄酮成分为:10-羟基-3,9-二甲氧基紫檀烷,(3R)8,2’-二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烷,芒柄花素(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8,3’-二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酮,2’-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葡萄吡喃糖甙,毛蕊异黄酮(7,3’-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异黄酮浓度在2.5~12.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6.47%~103.33%;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为2.57%~6.52%;测得黄芪毛状根中6种异黄酮成分的含量在0.0005%~0.0065%之间。  相似文献   

17.
HPLC法测定黄芪中的黄芪甲苷含量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用HPLC法测定了黄芪甲苷含量.样品从东北黄芪中提取,用色谱纯甲醇溶解并稀释,采用YWG C18 柱,流动相为甲醇,在205 nm 下检测,灵敏度为0-1 AUFS,测定了黄芪甲苷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6-1 % ,RSD 为2-15 % ,结果表明,样品浓度在0-01 ~0-2 mg/mL 之间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蒙古黄芪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贺正全  王宝琹 《药学学报》1990,25(9):694-698
从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单体,分别鉴定为棕榈酸(Ⅰ),羽扇醇(Ⅱ),β-谷留醇(Ⅲ),黄芪皂甙Ⅳ(astragaloside Ⅳ,Ⅳ),黄芪异黄烷甙(3S-(—)mucronulatol-7-D-glucopyranoside,Ⅴ),胡萝卜甙(Ⅳ),α-联苯双酯(dimethyl 4,4-dimethoxy-5,6,5′,6′-dimethylenedioxybiphenyl-2,2-dicarboxylate,(Ⅶ),天冬酰胺(Ⅷ),γ-氨基丁酸(Ⅸ),蔗糖(Ⅹ)。其中Ⅰ,Ⅱ和Ⅸ首次由蒙古黄芪巾分得,联苯双酯(Ⅶ)为已知合成物,但在天然药物黄芪中属首次分出,黄芪异黄烷甙(Ⅴ)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膜夹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unge)茎叶中首次分离出两个黄酮甙化合物,经化学反应和光谱分析确定了结构。为鼠李柠檬素3-葡萄糖甙(Rhamnocitin-3-glucoside,Ⅰ)及檞皮素3-葡萄糖甙(quercetin-3-glucosiclc,Ⅱ)·  相似文献   

20.
蒙古黄芪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蒙古黄芪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分析法结合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蒙古黄芪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中共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aR,11R)-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1),(3R)-2′-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葡萄糖苷(2),5′-羟基-3′-甲氧基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3),芒柄花苷(4),(6aR,11R)-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5),(3R)-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6),5′,7-二羟基-3′-甲氧基异黄酮(7),芒柄花素(8),黄芪甲苷(9),黄芪皂苷II(10),蔗糖(11),腺嘌呤核苷(12),十六烷酸单甘油酯(13),十六烷酸(14)。结论化合物5,7,11~14为首次从黄芪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为首次从蒙古黄芪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