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8 毫秒
1.
目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深层感染进行处理,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某院在2017年10月~2019年2月之间收治的33例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深层感染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16)与观察组(n=17),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换药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引流时间、切口干燥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引流量与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引流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干燥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与传统换药治疗相比,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深层感染中应用的优势更为明显,可显著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建议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预防闭合性跟骨骨折术后皮瓣坏死、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 60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经外侧"L"形切口入路骨折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2~5个月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皮瓣坏死、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进行2~5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3个月。治疗组出现2例皮瓣坏死,经3~4周换药后愈合;无切口感染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出现5例皮瓣坏死,坏死层次较深,将坏死组织清除,并经4~5周换药后愈合;3例切口感染,经行细菌培养,据药敏用药及换药5~7周后愈合;并发症发生率为26.7%。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能确切降低闭合性跟骨骨折术后皮瓣坏死及切口感染发生几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湿性敷料换药护理对普通外科常见切口感染患者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普通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16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敷料与换药护理,观察组接受湿性敷料换药护理,术毕应用湿润络合碘纱布覆盖伤口,换药时将切缘湿润,换药后应用藻酸盐敷料进行覆盖,比较两组切口感染、临床康复时间、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湿性敷料换药护理应用于普通外科常见切口感染患者,可加快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并减少切口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纳米银抗菌敷料应用于外科手术切口的临床效果及机理探讨。方法将96例外科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常规切口敷料)和观察组48例(纳米银抗菌敷料),观察组以生理盐水清洗切口后使用纳米银抗菌敷料覆盖,对照组以碘伏消毒切口后使用常规无菌敷料覆盖,对照两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时间、感染情况、切口换药频率、切口细菌培养数量、1年后随访两组患者疤痕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时间(10±0.8)d、感染率(5例;10.41%)、切口换药频率(2±0.5)、切口周围细菌浓度(18±2cfu/g);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时间(6±0.2)d、感染率(0例;0%)、切口换药频率(1±0.2)、切口周围细菌浓度(5±0.11cfu/g);及切口周围细菌培养率;术后1年回访对照组疤痕发生率(3例,6.25%);观察组疤痕发生率(1例,2.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米银抗菌敷料可以大大促进外科手术部位伤口甲级愈合时间、增加愈合程度,并减少切口感染及瘢痕化发生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应用于跟骨骨折术后皮肤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42例手术治疗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应用VSD技术)及对照组,观察术后两组患者皮肤愈合情况.结果 术后12 d实验组手术创面20例治愈,1例显效,平均愈合时间12.19 d;对照组11例创面痊愈,8例显效,2例无效,平均愈合时间18.72 d.结论 VSD技术对于跟骨骨折术后皮肤愈合,预防感染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负压引流配合局部有效加压包扎技术在跟骨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接受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手术伤口分别采用常规包扎及负压引流配合局部有效加压包扎,比较其伤口愈合相关指标、手术前后体温变化、伤口愈合不良概率等差异.结果 观察组切口平均干燥时间(3.21±1.03)d,切口平均愈合时间(8.34±2.05)d,体温术后1 d (36.88±0.24)℃、术后3 d(37.81±0.32)℃,切口延迟愈合发生率(4.08%)、切口感染发生率(2.04%)明显低于对照组,切口平均引流量(157.17±28.43) ml明显多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负压引流配合局部有效加压包扎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跟骨骨折患者的术后伤口愈合及引流,减少术后发热及不良愈合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闵智蓉 《抗感染药学》2019,16(8):1468-1469
目的:探究万古霉素与硫酸钙人工骨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的跟骨骨折术后感染患者82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即根据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感染控制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万古霉素与硫酸钙人工骨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随访18月的优良率和术后临床指标(如感染、病原菌清除和骨折愈合)复常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临床指标(如感染、病原菌清除和骨折愈合)复常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万古霉素与硫酸钙人工骨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感染患者,有效促进了临床指标的复常,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新型抗菌剂——洁悠神在包皮环切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96例行包皮环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换药,常规服用抗生素3d,术后隔日换药直至术后7~9d;观察组术后48h换药,换药拆除敷料后用洁悠神喷涂切口及内裤等与切口可能接触的部位,3~4次/d直至术后5~7d,比较两组切口处愈合情况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愈合时间是5~7d,平均(5.4±0.6)d;对照组愈合时间是7~10d,平均(7.9±0.8)d,两组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2例,观察组1例发生切口感染,所有患者经过口服抗感染药物治疗后,切口均愈合良好,两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皮环切术后应用洁悠神局部喷涂缩短了术后愈合时间;与传统换药一样,对预防术后感染,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跟骨内固定术后切口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经验.方法 2006年12月至2009年8月,收治了58例(68足)跟骨骨折患者,年龄21~ 60岁,平均36岁.按Sanders分型,Ⅱ型10足,Ⅲ型43足,Ⅳ型15足,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观察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发生局部切口并发症3例(4.4%),其中2例拆线后,伤口裂开,经换药后愈合1例,行清创缝合后愈合1例;皮肤表浅感染,经换药后愈合1例.结论 术前充分消肿,术中仔细操作,减少对皮瓣及周围软组织血运的破坏.以及术后充分引流是减少术后切口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抗感染药学》2017,(4):758-760
目的:比较抗菌药物不同给药时间对普外科手术患者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普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122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观察组患者术前1 h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切口感染率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简称VAS)的疼痛评分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VAS疼痛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抗菌药物术前1 h用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低于术后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案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70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个月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评分、术后2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  相似文献   

12.
《抗感染药学》2017,(2):458-459
目的:评价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对乳腺和甲状腺术后患者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乳腺和甲状腺术后患者10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未给予广谱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用药,观察组患者给予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和切口愈合情况,以及住院期间药费和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住院期间药费、住院费用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可有效地降低乳腺和甲状腺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了切口甲级愈合率,二者的治疗未影响患者住院期间期间的药费和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术后皮缘坏死感染形成因素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32例36足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出现皮缘坏死感染并发症,总结出现并发症出现因素及预防方法。结果 32例36足患者中20例伤口愈合好,6例8足感染坏死,其中4例6足经伤口换药后愈合,1例取出内固定,换药1-2个月后愈合,1例控制感染后行小腿逆行腓肠营养神经皮瓣修复术后愈合。结论跟骨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应掌握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技巧及围手术期护理,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4.
魏海利  赵丽  钟成跃 《抗感染药学》2019,16(6):1081-1084
目的:评价0.5%聚维酮碘稀释液术中冲洗辅助抗菌药物对腰椎固定融合术患者预防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94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患(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患者行腰椎固定融合术术中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后常规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术后感染,而观察组患者行腰椎固定融合术术中给予0.5%聚维酮碘稀释液冲洗后常规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术后感染,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术区皮肤菌落数目的变化情况,以及用药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切口愈合率的差异。结果:术后两组患者术区皮肤菌落数目培养结果均少于手术前,且观察组患者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的感染发生率(2.13%)低于对照组(17.02%)(P<0.05),切口甲级愈合率(76.60%)高于对照组(55.32%)(P<0.05)。结论:腰椎固定融合术患者,采用0.5%聚维酮碘稀释液术中冲洗辅助抗菌药物预防术后感染,显著减少患者术区皮肤菌落数目,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了术后切口的愈合,促进了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跟骨骨折采用外侧微创切口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94例跟骨骨折患者分组比较,依次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外侧微创切口治疗和传统L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各组47例患者。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比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中无切口并发症病例,对照组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1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降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加快骨折的愈合,建议临床采用外侧微创切口治疗跟骨骨折。  相似文献   

16.
龙生  彭艺 《中国当代医药》2014,(16):173-175
目的探讨自制皮下引流管联合持续负压吸引预防肥胖患者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60例肥胖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自制皮下引流管联合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碘仿纱布换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换药次数低于对照组,异物感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脂肪液化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切口裂开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皮下引流管联合持续负压吸引预防肥胖患者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切口不愈合的原因,为临床手术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分析我科自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57例63侧跟骨骨折,经跟骨外侧L形切口行切开复位异形锁定板内固定术+植骨术,其中30侧(观察组)跟骨骨折术后引流条放置在切口拐角处,33侧(对照组)跟骨骨折放置引流条于切口远端(约第五跖骨基底部)。分别对两组患者年龄、伤后至手术时间、切口干燥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等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7例患者切口迟缓愈合,切口干燥时间为10.69 d,切口迟缓愈合平均天数为20.89 d;对照组2例患者切口延迟愈合,切口干燥时间为2.89 d,切口迟缓愈合平均天数为10.16 d。结论对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的解剖特点认识不足,术前皮肤及软组织损伤的评估不足,手术者操作不当,排异反应等均可导致手术切口不愈合,而引流条的放置也可致皮肤不愈合。术中正确放置引流条可明显降低跟骨外侧手术切口不愈合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抗感染药学》2018,(2):240-242
目的:比较头孢唑啉与阿莫西林对急诊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1月间收治的急诊外科手术患者112例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头孢唑啉预防切口感染,对照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预防切口感染,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和切口创面甲级愈合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切口创面甲级愈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头孢唑啉预防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优于阿莫西林,有效降低了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加速了切口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硝唑用于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行手术治疗的150例阑尾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术后采用生理盐水冲洗,观察组采用甲硝唑清洗.比较两组切口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伤口愈合拆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甲硝唑用于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效果理想,可明显降低感染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加压包扎法对跟骨骨折行外侧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接收的36例单足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外侧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其中观察组采用加压包扎法处理切口,对照组单纯采用引流管处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踝与后足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不同切口处理方案实施后,观察组踝与后足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83.33%,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44.44%,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跟骨骨折患者在接受外侧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后,采用加压包扎法处理切口,能够提高整体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