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浓度为分别为0.15%和0.25%的罗哌卡因用于腰大肌肌沟阻滞治疗坐骨神经痛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ASA Ⅰ~Ⅱ的神经根性坐骨神经痛为主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神经刺激仪定位下分别给予A组0.15%的罗哌卡因和B组0.25%的罗哌卡因进行腰大肌肌沟阻滞,观察患者在阻滞后72h内各时间点的阻滞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A组患者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且VAS评分在48h、72h低于B组(P<0.05).结论 在相同剂量下,低浓度大容量的罗哌卡因扩散范围广,有效作用于感觉神经纤维,阻滞效果较好,且对运动神经纤维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早期的功能锻炼,促进其早日康复,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浓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椎旁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将医院2012年10月-2014年3月收治的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的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31例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的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28例进行比较,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传统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5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按显露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椎旁肌间隙入路组28例与传统入路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参数、影像学指标及远期疗效.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及VAS疼痛评分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旁肌间隙入路组优于传统入路组;在Cobb角矫正、伤椎高度恢复、远期疗效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效果肯定,椎旁肌间隙入路具有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潘奇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5):177+179-177,179
目的 观察腰大肌间沟神经阻滞配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75例.Ⅰ组采用腰大肌间沟神经阻滞+电疗治疗,Ⅱ组采用臭氧注射+电疗+药物治疗,Ⅲ组采用腰大肌间沟神经阻滞+臭氧注射+电疗+药物治疗.3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3组病例均进行随访,随访率达100.00%,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4.6个月,均无血管损伤和椎间盘炎等并发症发生.Ⅰ组、Ⅱ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高于Ⅰ组、Ⅱ组,与Ⅰ组、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大肌间沟神经阻滞配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臂丛神经阻滞两点入路双重阻滞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阐述臂丛神经阻滞两点入路双重阻滞法在临床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108例分两组,S组采用肌间沟和腋路两点入路进行阻滞,D组采用单一入路阻滞,或肌间沟、或腋路、或锁骨上,选择哪一种入路根据伤情来定。两种方法注入相同浓度的药物。结果S组与D组中的各组比较,各分支神经阻滞完善所需要的时间均缩短P〈0.05,完善率普遍增高P〈0.05,并发症未见增加。结论臂丛神经阻滞两点入路双重阻滞法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段静 《中国医药指南》2013,(19):149-150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坐骨神经痛患者给予上述方法治疗。结果本组50例。治愈45例,好转5例,治愈率87.5%,有效率100%。结论神经阻滞疗法配合电针治疗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蒙丽宇  招国宝 《中国当代医药》2013,(17):107-108,112
目的研究肌间沟-腋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患者上肢手术中的神经阻滞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16—60岁,无明显臂丛神经阻滞禁忌证,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3组:斜角肌间沟法组(A组)、腋路法组(B组)、肌间沟-腋路联合法组(C组)。3组均使用0.5%利多卡因和0.5%罗哌卡因混合局麻药液25~40mL。比较3组间阻滞效果、阻滞持续时间、不良反应情况及麻醉满意度。结果臂丛各支神经阻滞完善时间C组短于A、B组,且阻滞时间显著延长,主要分支阻滞完善率C组高于A、B组,C组未出现任何并发症,阻滞满意度提高。结论肌问沟一腋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法阻滞效果完善,可以满足各种上肢手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利多卡因对0.375% 罗哌卡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80 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前臂或手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D 4 组,每组20 例.A组0.375%罗哌卡因,B、C、D 组分别为0.375% 罗哌卡因复合0.33%、0.66%、0.99% 利多卡因,均采用肌间沟入路进行臂丛神经阻滞,注射容量均为0.4 ml/kg.记录神经阻滞所需时间、运动阻滞程度、麻醉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80 例患者有73 例获得满意效果,有7 例因尺侧阻滞不全补加麻醉顺利完成手术.4 组间神经阻滞所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 组较A 组明显加快(P<0.05).运动阻滞程度4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持续时间A 组最长,与C、D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 组有7 例发生头晕,其中1 例伴有耳鸣,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多卡因能明显缩短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时的起效时间,但不能延长罗哌卡因对神经阻滞作用的持续时间,C 组麻醉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颈5横突入路肌间沟臂丛阻滞在肩部手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肩部手术60例,其中进行锁骨骨折手术32例,肩关节脱位手术8例,肱骨头及肱骨外髁颈骨折手术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为传统肌间沟阻滞;B组为改良肌间沟阻滞,经颈5横突水平入路。记录阻滞后30分钟各感觉神经阻滞情况,并评价阻滞效果,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B组优良率93.3%,A组优良率63.3%,B组较A组显著提高(P〈0.05);B组对腋神经和C4神经阻滞效果较A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经颈5横突入路的肌间沟臂丛阻滞,定位简单,较传统肌间沟法对肩部手术阻滞的优良率明显提高,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臂丛阻滞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骶管阻滞药物疗法治疗腰骶痛及骶尾部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分析5年来收治的150例粳腿疼痛及骶尾部疼痛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骶管阻滞药物疗法治疗腰腿痛及骶尾部疼痛效果显著,总有效率达到97.33%。结论骶管阻滞药物疗法确系治疗腰腿疼痛及骶尾部疼痛的首选方法,方法简便易行,收效迅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肌闻沟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上肢手术效果观察.方法 180例ASA Ⅰ-Ⅱ级上肢手求患者随机分为肌间沟组、腋路组、及联合阻滞组(肌间沟+腋路组),每组病例60例.记录3纽麻醉效果比较.结果 联合组优于肌间沟纽与腋路组;而肌闯沟组和腋路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肌间沟和腋路高低两点处分别穿刺分次注药,有利于局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骨科手术的可行性。方法12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上肢骨科手术(肩关节及肩关节以下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良锁骨上臂丛麻醉组(A组)和肌间沟臂丛麻醉组(B组),观察不同的臂丛神经阻滞法的麻醉效果、阻滞范围、对止血带的耐受及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间的入针深度、止血带痛发生率、麻醉操作时间以及感觉运动的阻滞成功率。结果A组止血带痛的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P〈0.05),A组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的感觉阻滞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运动阻滞的成功率也明显高于B组,B组有尺神经阻滞不全的例数,而A组则没有1例阻滞不全的情况,两组均无气胸和局麻药中毒。结论改良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高,麻醉效果好,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上肢手术的临床麻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痛点神经阻滞在急性腰部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60例急性腰部痛病人随机分为T、B两组每组30例。T组采用传统口服维生素B片、布洛芬胶囊及外敷壮骨麝香止痛膏;B组采用传统治疗及痛点神经阻滞的平衡镇痛治疗法。按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法测定治疗效果、显效时间及治疗期的不良反应。结果B组治疗有效率优于T组(P<0·05),显效时间明显优于T组(P<0·01)。结论按需痛点神经阻滞可以阻断或加速减轻急性腰部疼痛病人的疼痛,有利于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14.
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早期处理不当后期容易引起驼背畸形,腰背部顽固性疼痛,部分患者需要二次手术截骨矫正畸形和椎管减压。本科自2008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46例,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应用椎旁-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髋关节手术的高龄患者30例,年龄69 102岁,ASAⅡ或Ⅲ级.将30例患者分为硬膜外麻醉组(Ⅰ组)和椎旁-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Ⅱ组),每组15例.观察两组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效果、血压、心率变化和麻醉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均满意.Ⅰ组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较Ⅱ组明显(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患者切口处感觉消失时间和“4”字试验疼痛消失时间短,恶心呕吐发生率和留置导尿率低(P<0.05).结论 老年患者髋关节手术选择椎旁-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或硬膜外麻醉均可获得满意效果.椎旁-腰丛-坐骨阻滞麻醉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注射治疗腰骶痛的疗效。方法70例腰骶痛患者采取自愿选择的方式分为注射组和针刺组,各35例。注射组在病变脊神经后支出孔注射消炎止痛液配方10 ml,针刺组在注射组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注射组总有效率85.7%,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4.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注射治疗腰骶痛疗效肯定,安全方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下肢手术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与单侧蛛网膜下隙阻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琳  王国林 《天津医药》2003,31(10):636-639
目的 :观察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与单侧蛛网膜下隙阻滞用于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及芬太尼用于外周神经阻滞时对镇痛的影响。方法 :52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 ,A、B组采用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混合液行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A组神经阻滞前静脉给予100μg 芬太尼 ,B组将100μg 芬太尼均分2份用于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C组采用重比重布比卡因10mg行单侧蛛网膜下隙阻滞。结果 :A、B2组神经阻滞后平均动脉压 (MAP)无显著改变 ,C组阻滞15min和20min时MAP较基础值明显下降 (P<0 .01)。A、B组感觉神经阻滞范围小于C组 ,镇痛时间长于C组 (P<0 .01)。B组镇痛时间长于A组 (P<0 .01)。A、B组镇痛时间长于运动阻滞时间 (P<0 .05 ,P<0 .01) ,术中麻黄碱用量和术后24h内要求镇痛的人数少于C组 (P<0 .01)。结论 :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比单侧蛛网膜下隙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镇痛时间长 ,无不良反应 ,芬太尼用于下肢外周神经阻滞 ,可使镇痛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结合骶管阻滞治疗慢性肛门直肠痛的临床价值。方法60例慢性肛门直肠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结合骶管阻滞治疗,对照组采用坐浴、口服及外用药物等综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上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结合骶管阻滞治疗慢性肛门直肠疼痛,操作简单、安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腰骶神经硬膜外药物注射封闭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患者120例(2016年1月~2017年1月),依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一组采取黛力新口服,另外一组采取腰骶神经硬膜外药物注射封闭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简氏Mc Gill疼痛问卷与不良情绪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各个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患者采取腰骶神经硬膜外药物注射封闭治疗方案便于改善不良情绪,缓解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小切口治疗胸腰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53例,按手术入路分为椎旁肌间隙入路(A组,28例)和后正中入路(B组,25例)两组。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资料。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引流量、术后3d、1个月和6个月的VAS疼痛评分分别为(78.75±7.53)min、(97.86±37.76)ml、(95.71±34.90)ml、(3.28±0.90)分、(1.71±0.94)分和(1.57±0.92)分,明显低于B组的(85.80±6.87)min、(258.00±65.64)ml、(185.20±62.26)ml、(3.96±0.68)分、(2.28±0.89)分和(2.16±0.99)分(P<0.05);而两组后凸角(Coob角)纠正率和椎体塌陷纠正率相仿(P>0.05)。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小切口与后正中入路相比,具有手术野清晰、置钉容易、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