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
栀子环烯醚萜类通过犬血脑屏障后成分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鹏  孟硕  李欣志  刘建勋 《中国药房》2011,(47):4419-4421
目的:通过对栀子环烯醚萜类进入脑脊液的移行成分分析,阐明栀子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潜在的活性成分。方法:给予犬静脉注射栀子环烯醚萜类成分,并采集3个不同时间点的脑脊液,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检测并鉴定脑脊液中的栀子环烯醚萜类成分,通过MS和核磁共振(NMR)检测余下的栀子环烯醚萜成分。结果:在脑脊液中存在3种栀子环烯醚萜类成分。利用LC-MS分析确认其中1种成分为栀子苷;而采用MS和NMR数据确证的其他2种栀子环烯醚萜类成分分别为去乙酰基车叶草苷酸甲酯和京尼平-β-D-龙胆双糖苷。结论:栀子环烯醚萜类成分中栀子苷、去乙酰基车叶草苷酸甲酯和京尼平-β-D-龙胆双糖苷能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其透过的机制和药理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茵栀黄颗粒中栀子苷、山栀苷、去乙酰车叶草苷酸甲酯和京尼平-1-β-D-龙胆二糖苷的一测多评法,验证该方法在茵栀黄颗粒质量控制应用中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栀子苷为内参物,建立该成分与山栀苷、去乙酰车叶草苷酸甲酯和京尼平-1-β-D-龙胆二糖苷的相对校正因子,利用相对校正因子来计算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同时用外标法测定茵栀黄颗粒中栀子苷等4个成分的质量分数,对一测多评的计算值和外标法实测值进行比较,验证一测多评法在茵栀黄颗粒中应用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结果 各相对校正因子重复性良好,一测多评法测定结果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缺少对照品的情况下,以栀子苷为内标同时测定栀子苷、山栀苷、去乙酰车叶草苷酸甲酯和京尼平-1-β-D-龙胆二糖苷的一测多评法可用于茵栀黄颗粒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栀子中3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色谱条件:Dikma Diamonsil® C18柱(10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1%乙酸水(A)-0.1%乙酸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柱温40℃;进样量2 μl。质谱条件:电喷雾离子化电离源(ESI),正/负离子检测,雾化气流量3 L/min,干燥气流量15 L/min,脱溶剂管温度240℃,加热块温度400℃,碰撞气压力230 kPa,以多反应监测模式(MRM)配对离子方式进行定量,山栀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选择的离子对质荷比分别为m/z 391.10→149.30,m/z 573.40→365.05,m/z 447.30→225.15。结果 回归方程为:山栀苷Y=243.810X-289.957,r=0.999 9;京尼平龙胆双糖苷Y=137.125X+2 092.76,r=0.999 6;栀子苷Y=2 030.32X+823 213,r=0.999 8;线性范围分别为10.76~2 152 ng/ml、516~4 128 ng/ml、2 000~20 000 n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均符合要求。结论 此方法可快速、准确、灵敏地测定栀子中3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含量,为栀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徐晓  钟贞  徐凯 《中国药师》2022,(11):1944-1952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一测多评(HPLC-QAMS)法同时检测前列安栓中虎杖苷、白藜芦醇、山栀子苷、羟异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毛冬青皂苷B2、毛冬青皂苷A1、毛冬青皂苷B1和冬青素A的含量,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构建其质量控制体系。方法:采用Venusil XBP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290 nm(检测虎杖苷和白藜芦醇)、238 nm(检测山栀子苷、羟异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和栀子苷)和210 nm(检测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毛冬青皂苷B2、毛冬青皂苷A1、毛冬青皂苷B1和冬青素A);以栀子苷为内参物,建立其余11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RCF),计算各成分含量;并运用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单变量分析对12种成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2种成分分别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98%~100.08%(RSD<2.0%);HPLC-QAMS法所测结果与外标法(ES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化学计量学分析,确认虎杖苷、白藜芦醇、栀子苷、吴茱萸碱、羟异栀子苷和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是影响前列安栓产品质量的差异性标志物。结论:所建立的HPLC-QAMS多指标成分定量控制及化学计量学模式识别专属性强,可用于前列安栓质量控制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栀子总苷缓释片多组分体外释放度评价方法。方法采用转篮法测定释放度,HPLC法测定羟异栀子苷、京尼平龙胆二糖苷、栀子苷的释放速率,UV法测定栀子总苷释放速率,采用相似因子法和释放机制评价多组分释放的同步性。结果羟异栀子苷、京尼平龙胆二糖苷、栀子总苷与栀子苷释放速率相近,与栀子苷释放度的相似因子分别为81%、72%、91%,释放机制均符合Higuchi方程,说明栀子总苷缓释片多组分是均衡释放的。结论本法可用于栀子总苷缓释片多组分体外释放度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样品中栀子苷和灯盏花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并研究栀灯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为其剂量设置提供依据。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栀灯注射液高、中、低3个剂量后检测不同时间血浆中栀子苷和灯盏花素的浓度,并估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所建立的测定方法对灯盏花素的线性范围为0.2~40μg/mL,对栀子苷的线性范围为0.5~200μg/mL,回收率大于85%,日内及日间RSD均小于10%。静注给予栀灯注射液后,灯盏花素和栀子苷的平均消除半衰期分别为21.6和72.6 min,分布容积分别为0.23~1.24和0.37~1.05 L/kg。结论建立的大鼠血浆中灯盏花素和栀子苷HPLC测定方法适合于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10批栀子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的10批栀子药材中栀子苷、京尼平龙胆二糖苷及总环烯醚萜苷含量。方法 采用HPLC测定栀子苷、京尼平龙胆二糖苷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环烯醚萜苷含量。结果 江西产栀子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含量高。结论 不同产地栀子药材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含量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研究栀子不同炮制品化学成分与肝肾毒性的关联度。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栀子、炒栀子、姜栀子、焦栀子、栀子炭不同炮制品中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酸、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西红花苷I和西红花苷Ⅱ 6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栀子不同炮制品水提液(7.5 g/kg)连续3 d大鼠ig给药,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清肌酐(CREA)、尿素氮(BUN)的含量,使用Origin 9.1软件中的PLS算法分析栀子不同炮制品化学成分与肝肾毒性的关联度。结果 栀子炮制后栀子苷、西红花苷I和西红花苷Ⅱ的含量不同程度的降低,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和栀子苷酸含量在部分炮制品中升高;栀子及炮制品对正常大鼠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肝、肾损伤(生栀子>炒栀子>姜栀子>焦栀子>栀子炭);PLS分析表明6种主要化学成分中栀子苷与西红花苷I的变量重要性值均超过0.8。结论 栀子苷与西红花苷I可能是栀子肝肾毒性的物质基础,通过炮制降低栀子肝肾毒性的作用可能与炮制后栀子苷与西红花苷I含量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9.
龙胆苦苷在健康受试者尿中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中药龙胆苦苷(保肝、利胆中药活性成分)在健康受试者尿中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筛选12名健康受试者按双拉丁方设计,分别静脉滴注龙胆苦苷80、240、400 mg,用LC/MS/MS法测定各时段的尿药浓度,用WinNonlin软件计算尿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3个剂量下原药的最大尿排速率分别为20.5、60.8、105.5 mg·h-1(tmax为0.75 h),尿排速率-时间曲线下面积分别为51.1、144.7、269.8 mg;25.5 h累积尿排量分别为61.3、172.7、319.1 mg,经统计均与剂量呈正比;t1/2分别为2.96、2.90、2.90 h,消除速率常数k分别为0.25、0.26、0.25 h-1;3个剂量的平均25.5 h累积尿排率为76.1%,其中0~7.5 h占总排泄量的96.2%.结论 龙胆苦苷在人体内主要以原形经肾脏快速排泄,在80~400 mg内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秦竞开  许伟 《中国药师》2020,(8):1639-1643
摘要: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小儿明目丸中栀子新苷、羟异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大车前苷、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gilent XDB C18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流速为0.9 ml·min-1,柱温为30℃。以栀子苷为内参物,建立其它6种指标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其含量。结果:栀子新苷、羟异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大车前苷、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分别在0.89~22.25μg·ml-1、2.66~66.50μg·ml-1、4.58~114.50μg·ml-1、8.26~206.50μg·ml-1、0.69~17.25μg·ml-1、14.82~370.50μg·ml-1、3.58~89.5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97.74%(0.95%),98.91%(1.25%),99.27%(0.86%),98.53%(1.17%),97.12%(1.11%),100.03%(0.72%)和98.48%(0.91%)(n=9),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无明显差异。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同时测定小儿明目丸中7种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曲美他嗪浓度的方法,并研究其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色谱柱为Shimadzu Shim-pack VP-ODS,流动相为甲醇-0.2%甲酸(12∶88),流速为0.8 mL·min-1,柱温为室温;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源),选择正离子监测(SIM)质荷比(m/z)为267.25(曲美他嗪,[M+H]+)和338.05(法莫替丁,[M+H]+)的正电荷的准分子离子峰。结果:曲美他嗪血药浓度在2~25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 8),方法的定量下限为2 ng·mL-1;日内、日间RSD均≤9.3%,提取回收率在71.1%~75.8%之间(RSD≤5.4%)。22名受试者单剂量口服盐酸曲美他嗪片40 mg后曲美他嗪的平均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156.2±24.4)μg·L-1、tmax(2.16±0.36)h、t1/2(5.44±0.75)h、AUC0~24(1 191±205)μg·h·L-1、AUC0~∞(1 260±212)μg·h·L-1。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专属性强,适用于人血浆中曲美他嗪浓度的测定及其药动学研究,对于评价盐酸曲美他嗪疗效和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氯沙坦及其代谢物E-3174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浆酸化后用乙醚提取,采用同位素内标(氘3-B3174)进行测定。色谱柱:CAPCELLPACKC18Ⅲ(100mm×2.0mm,5μm),流动相:0.02%甲酸乙腈-水溶液(53:47,v/v);等度洗脱;流速0.3mL·min-1;进样体积5μL;电喷雾离子化,正离子MRM扫描。结果氯沙坦和E-3174线性范围均为5—500μg·L-1(r〉0.999),最低定量限均为5μg·L-1,平均提取回收率均〉50%,批内、批间精密度RSD均〈8%。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专一性好、操作简单,适用于氯沙坦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利培酮及其代谢物9-羟基利培酮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浆经特丁基甲醚提取,采用同位素内标(氘4-利培酮、氘4-9-羟基利培酮)进行测定。色谱柱:CAPCELL PACK C18Ⅲ(100mm×2.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5mmol·L^-1醋酸铵氨水缓冲液(pH=8)(50:50,11/V),等度洗脱;流速0.4mL·min^-1;进样体积lO皿;电喷雾离子化,正离子MRM扫描。结果利培酮及9-羟基利培酮线性范围均为0.1—50μg·L^-1(r〉0.9999),定量下限均为0.1μg·L^-1,平均提取回收率均〉80%,批内、批间精密度RSD均〈10%。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专一性好、操作简单,适用于利培酮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王珵  宋敏  王玉  阙小亭  文爱东  杨林  杭太俊 《药学进展》2010,34(11):511-517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氨基葡萄糖的浓度,并研究该药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乙腈沉淀蛋白和邻苯二甲醛/3-巯基丙酸(OPA/3-MPA)衍生化法对血浆样品进行前处理,LC-MS/MS法测定受试者血浆中氨基葡萄糖的浓度,并用BAPP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色谱分离采用Phenomenex ODS柱(150mm×4.6mm,5mm),流动相为甲醇-0.2%醋酸铵溶液(含0.1%甲酸),梯度洗脱;待测样品通过电喷雾正离子化以选择性反应离子监测方式进行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384→118(氨基葡萄糖衍生物)和m/z326→147(内标酒石酸托特罗定)。结果:血浆中氨基葡萄糖在0.012~8.272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0),绝对回收率为87.9%~106.5%,批内、批间精密度RSD分别为4.4%~5.4%和9.8%~19.8%,定量限为0.012mg.L-1。其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为(1.03±0.47)mg.L-1,AUC为(4.32±1.41)h.mg.L-1,AUC0-∞为(4.34±1.41)h·mg·L^-1,Tmax为(2.80±1.37)h,t1/2为(1.20±0.32)h,MRT为(3.74±0.63)h。结论:衍生化LC-MS/MS法可增强氨基葡萄糖在反相色谱系统中的保留,改善与内源性干扰物的分离,有效降低电喷雾质谱检测的基质效应,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准确度,适用于氨基葡萄糖的临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特比萘芬浓度的LC-MS/MS测定方法,并评价特比萘芬的药动学特征及2种制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比较.方法:采用LC-MS/MS法测定特比萘芬的浓度,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20mmol·L-1醋酸铵溶液(含0.1%甲酸)=80:20,质谱采用MRM模式,检测离子为特比萘芬292.2→140.8,克霉唑为277.2→164.9.2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交叉给予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各0.25 g,估算特比萘芬的药动学参数并评价2种制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结果:人血浆中特比萘芬在2~2 0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2.0 ng·ml-1,批内及批间精密度RSD<15%.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1.2±0.6)和(1.7±0.8) h,Cmax分别为(904.4±272.7)和(831.3±307.0) ng·ml-1,t1/2分别为(20.9±3.4)和(27.1±6.6) h,用梯形法计算AUC(0~∞)分别为(3 951±894.7)和(4 764±2 501) ng·h·ml-1.结论:该方法适用于血浆中特比萘酚的检测.结果显示2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6.
马忠英  乔逸  林琳  文爱东 《中国药师》2011,14(3):353-355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甲磺酸雷沙吉兰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色谱法(LC-MS/MS),研究甲磺酸雷沙吉兰在健康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LC-MS/MS测定人血浆中甲磺酸雷沙吉兰浓度,选择监测的离子为m/z 172→117.15(甲磺酸雷沙吉兰)和m/z 340.1→324.1(罂粟碱)。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2%醋酸胺+0.25%氨水)(85:15)。结果:雷沙吉兰在0.010~40 n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最低检测浓度为0.010 ng·ml-1,应用此法测得0.5、1.0、2.0 mg剂量组不同给药方式、多个时间点的雷沙吉兰血药浓度,结果呈线性动力学特征。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准确、简便,适用于甲磺酸雷沙吉兰片的人体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依地普仑浓度的LC-MS/MS测定方法,并研究其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以吲哒帕胺为内标,色谱柱:Inspire-C18(150 mm×4.6 mm,5 μm,Dikma),流动相:甲醇-10 mmol·L-1的醋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85:15),流速:0.6 ml·min-1;质谱检测依地普仑和内标吲哒帕胺离子对分别为m/z 325.2→109.1,366.1→132.1.20名健康受试者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低(10 mg)、高(20 mg)单次给药,其中低剂量单次给药结束后继续进行多次给药的药动学试验.结果:依地普仑的线性范围为0.102 1~102.1 ng·ml-1(r=0.999,n=5),定量下限为0.102 1 ng·ml-1,提取回收率>82.9%,日内和日间RSD≤4.2%.依地普仑单剂量给药后t1/2分别为(47.42±7.87)和(41.51±6.34)h;tmax分别为(5.70±1.64)和(5.50±2.37)h;Cmax分别为(15.35±2.71)和(34.39±2.16)ng·ml-1;AUC0-144分别为(723.61±191.77)和(1 683.37±242.29)ng·h·ml-1;呈线性动力学特征.多剂量给药后Cmax为(16.60±4.21)ng·ml-1;AUCss为(253.89±44.22) ng·h·ml-1;Cav为(10.58±1.84) ng·ml-1和DF(0.95±0.19).结论:该方法适用于依地普仑血药浓度测定及人体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LC-MS/MS法测定美托拉宗血浓度及其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测定人血浆中关托拉宗浓度的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色谱法,用以研究美托拉宗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色谱柱:TC—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去离子水(70:30),质谱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化(ESI)源,选择性离子检测方式检测;血浆样品在0.05~100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0.05ng·ml^-1,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均符合生物分析要求。健康受试者口服3个单剂量(0.5,1,2mg)进行药物动力学研究,采用DAS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服用0.5,1,2mg美托拉宗后的药动学参数,t1/2分别为(8.6±2.6)、(7.0±1.2)、(7.6±1.9)h;tmax,分别为(1.7±0.9)、(1.6±0.6)、(1.5±1.3)h;Cmax分别为(9.3±1.9)、(18.4±3.6)、(36.8±7.1)μg·ml^-1;AUC0-48分别为(52.17±14.00)、(96.51±19.15)、(162.4±26.9)ng·h·ml^-1;呈线性动力学特征。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准确、简便,适用于美托拉宗的人体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伪麻黄碱含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法,并对其进行人体药动学研究。方法血样用甲醇沉淀、离心后进行质谱分析,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 C18(100 mm×3.5 mm,3.0μm);流动相:甲醇-水(含10 mmol.L-1乙酸铵,0.05%甲酸)=28∶72(v/v);质谱条件:气动辅助电喷雾离子化(ESI),正离子检测,选择性多反应检测(SRM):伪麻黄碱,166.1〉148.1;内标:帕罗西汀,330.1〉192.1。测定20名健康受试者口服受试制剂(单剂量、多剂量)后血浆中伪麻黄碱浓度。结果线性范围1-600μg.L-1,最低定量限(LLOQ)为1.0μg.L-1,绝对回收率为85.8%-87.6%。单剂量口服伪麻黄碱(120、240 mg)后药动学参数:t1/2为(6.8±0.9)、(6.6±1.3)h,tmax为(6.1±1.6)、(7.4±3.8)h,Cmax为(210.44±41.59)、(465.26±87.65)μg.L-1,V为(398.12±91.05)、(353.52±102.34)L,CL为(42.57±9.02)、(39.69±8.87)L.h-1,AUC0-48为(3 256.12±711.26)、(6 954.52±1 955.27)μg.h.L-1,MRT0-48为(11.71±0.89)、(11.87±1.26)h;伪麻黄碱多剂量(120 mg,bid)药动学参数:Cmax为(398.08±102.56)μg.L^-1,V为(309.66±82.37)L,CL为(37.51±7.23)L.h^-1,AUC0-48为(5 463.24±2 256.39)μg.h.L^-1,Cav为(282.11±92.19)μg.L-1,DF为(0.61±0.15),AUCss为(3 372.85±1 328.78)μg.h.L^-1。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灵敏,伪麻黄碱主要药动学参数与国内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小型猪血浆中二丙酸倍他米松及其代谢物倍他米松的LC-MS/MS法,并研究小型猪皮肤外用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后,二丙酸倍他米松及倍他米松的药动学特征。方法:血浆样品经酸化后以乙醚-环己烷(4∶1)提取,LC-MS/MS分析,以Hedera ODS-2(150 mm×2.1 mm,5μm)为分析柱,流动相为5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含0.1%乙酸)–甲醇,梯度洗脱。二丙酸倍他米松、倍他米松及内标布地奈德的监测离子对分别为m/z 563.2([M+CH3COO]-)→483.1、m/z 451.2([M+CH3COO]-)→361.0和m/z 489.3([M+CH3COO]-)→357.1。对小型猪外用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后其血浆中二丙酸倍他米松及代谢物倍他米松的浓度进行测定,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二丙酸倍他米松血药浓度在26.85~644.4 n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倍他米松血药浓度在10.62~637.2 n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简便、灵敏,可用于血浆样本中二丙酸倍他米松及其代谢物倍他米松的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