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黄连粉针在5种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本实验应用系数倍率法测定双黄连粉针与5种输液及青霉素配伍时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的含量,并考察pH值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双黄连粉针可与其中4种输液配伍,亦可与青霉素配伍,不宜与含钾盐的复方葡萄糖注射液配伍。  相似文献   

2.
双黄连粉针与其它药物的配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双黄连粉针与其它八种药物在两种输液中的澄明度、PH值、紫外图谱、微粒变化、溶血现象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双黄连粉针与青霉素等七种药物可以配伍使用,不宜与乳酸环丙沙星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3.
双黄连粉针与几种抗生素伍用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双黄连粉针与抗生素联合使用的临床意义。方法:用试管稀释法测定几种抗生素单用及与双黄连伍用对细菌的体外最低抑茵浓度(MIC)。结果:双黄连粉针与青霉素、头孢唑啉及红霉素配伍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明显增强(P<0.05);头孢噻肟和头孢唑啉与双黄连配伍后对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增强(P<0.05)。结论:对于不同的细菌感染,选用对其敏感的抗生素与双黄连配伍使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双黄连粉针和头孢呋辛钠粉针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氯化钠溶液作为溶媒,考察双黄连粉针与头孢呋辛钠粉针在室温下配伍后外观、pH值和微粒变化,并采用HPLC法考察配伍液中黄芩苷含量的变化.结果:双黄连粉针与头孢呋辛钠粉针配伍产生白色沉淀,含量下降,有白色沉淀产生,微粒数增多.结论:双黄连粉针不宜与头孢呋辛钠粉针配伍...  相似文献   

5.
双黄连注射液主要用于病毒、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临床上常与有关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但据报道其不良反应较多。由于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对人体产生危害,引起不良反应,而注射用双黄连与常用输液或与其他药物配伍后是否引起不溶性微粒的改变,这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对双黄连粉针与临床上常用的青霉素在四种输液中配伍前后的微粒变化进行考察,为临床合  相似文献   

6.
双黄连粉针与5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考察了临床上5种常用药物与双黄连粉针配伍。结果表明,在室温(25℃)下,双黄连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氢化可的松、头孢噻肟钠在生理盐水中配伍,4h内pH值、外观及紫外吸收光谱特征基本无变化。而与硫酸阿米卡星配伍产生沉淀,与氨苄青霉素钠配伍溶液颜色变深,吸收值降低,pH值下降。本实验结果可供临床配伍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双黄连粉针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3味中药的提取物制成,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的作用,常与青霉素类药物合用,广泛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扁桃体炎,效果显著.1992年2月,双黄连粉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中医医院急诊首批必备中成药.但是,随着应用时间的延长,有关双黄连粉针不良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应引起医药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潘Ting 《天津药学》2000,12(3):42-42
目的:研究氨苄青霉素与双黄连针剂配伍增强疗效的作用。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氨苄青霉素与双黄连配伍后,氨苄青霉素的血药浓度及单用氨苄青霉素的血药浓度。结果:用药2小时后,氨苄青霉素钠与双黄连地剂配伍应用血中氨苄青霉素的浓度明显高于单用氨苄青霉素钠,结论:双黄连与氨苄青霉素配伍,可竞争性抑制氨苄青霉素从肾小管分泌,从而提高氨苄青霉素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9.
双黄连与3种不同药物配伍前、后微粒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考察双黄连与青霉素、头孢拉定、地塞米松3种不同注射剂配伍前、后的不溶性微粒变化。方法 :利用ZWF -4D型注射液微粒分析仪分别计数双黄连与3种注射剂配伍前后≥2 0、≥5 0、≥10 0和≥25 0μm的微粒数 ,并进行比较。结果 :双黄连与青霉素配伍后的不溶性微粒数明显多于配伍前 ,≥5 0μm、≥10 0μm、≥25μm分别增加2、23、94倍 ,而头孢拉定、地塞米松与双黄连配伍后的不溶性微粒也明显多于配伍前 ,但低于青霉素与双黄连配伍后的不溶性微粒数。结论 :临床在用双黄连与这些药物联合应用时 ,宜分别放入2个输液瓶内应用 ,以避免不溶性微粒数的增加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上升。  相似文献   

10.
双黄连粉针是临床治疗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的有效药物之一,有广谱抗菌、抗病毒等作用,本文根据近期临床及有关文献报道,对双黄连粉针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作了简要介绍。双黄连粉针是由双花、黄芩、连翘等制成的天然药物注  相似文献   

11.
双黄连粉针与输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粒计数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将双黄连粉针与输液配伍,考察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对混合溶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方法:模拟临床操作方法,将双黄连配成不同的输液,分别测定不溶性微粒的数量.结果:(1)同一试验,不同批号的双黄连的微粒计数有较大差异(P<0.01).(2)双黄连与复方氯化钠配伍的输液微粒计数明显高于其他液体.(3)输液的pH约为4.98~5.45时,微粒最少.结论:双黄连粉针不能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时浓度不得超过720mg·100ml-1,输液的pH在4.98~5.45附近最佳.  相似文献   

12.
注射用双黄连粉针剂与氨苄青霉素钠配伍血药浓度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氨苄青霉素与双黄连粉针剂配伍增强疗效的作用,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氨苄青霉素与双黄连配伍后,氨苄青霉素的血药浓度及单用氨苄青霉素的血药浓度。结果:比较配伍组与单用氨苄青霉组组的血药浓度,结果表明,前者在用2h后,血中氨苄青霉素的浓度明显高于后者,结论:双黄连与氨苄青霉素配伍,可竞争性抑制氨苄青霉从肾小管分泌,从而提高氨苄青霉素的血药浓度,达可能是增强疗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双黄连粉针致心脏不良反应2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病例1,男,58岁,本院职工。主因上呼吸道感染而静脉输注青霉素,应用2d后,体温仍未降至正常,遂于第3天加输双黄连粉针(哈尔滨中药二厂生产,批号980209)3.6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输完青霉素后,患者无任何不适,当静脉滴注溶有双黄连的输液约60ml时,患者主诉胸闷、心悸、气短,立即停止输液,心电图显示“房颤”,心房率350次·min-1,立刻静脉推注心律平140mg,约30min,患者自觉症状减轻,心电图恢复窦性心率.停用双黄连粉针,继用青霉素治疗2d后痊愈,未出现上述症状。病例2,女,67岁,工人。主因直肠癌术后放疗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综述国内有关氟罗沙星注射液与35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检索文献资料,观察外观、PH值.含量变化。结果氟罗沙星注射液与氨基己酸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肾上腺色腙注射液.阿昔洛韦注射液、头孢唑啉钠、注射用磷霉素、穿琥宁粉针、双黄连注射液、甲硝唑注射液、替硝唑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产生沉淀,与其他23种药物配伍无显著变化。结论氟罗沙星注射液不宜与氨基己酸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肾上腺色腙注射液、阿昔洛韦注射液、头孢唑啉钠、注射用磷霉素、穿琥宁粉针、双黄连注射液、甲硝唑注射液、替硝唑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可与其他23种药物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15.
双黄连粉针与头孢曲松钠临床应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双黄连粉针在治疗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消化系统感染时与头孢曲松钠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197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应用双黄连粉针100例 ,应用头孢曲松钠97例。分别用药约1疗程后 ,对比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双黄连粉针组总有效率89% ,头孢曲松钠组总有效率88 6% ;呼吸系统细菌转阴率双黄连粉针组为86 9% ,头孢曲松钠组为83 3% ;泌尿系统感染细菌转阴率双黄连粉针组为86 6% ,头孢曲松钠组为85 %。结论 :两者的疗效、细菌转阴率及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数量及大小是衡量输液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通过对几种粒针剂溶于大输液后微粒的考察,结果表明,药物溶于大输液后不溶性微粒的数量明显增多,绝大部分超过药典标准,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IWF-4B注射液微粒分析仪,0.5%葡萄糖注射液,青霉素粉针,氨等青霉素粉针,头抱叹琳钠粉针,双黄连粉针.实验方法:在净化区内,使药物充分溶解,使其浓度分别为:青霉素钠1.6万μ/ml,氨卡青霉素0.12g/ml,头孢唑啉钠0.01g/ml,双黄连0.0072g/ml,平行操作20瓶,测定每瓶溶药后的微粒数,计算20瓶的平均微…  相似文献   

17.
注射用双黄连与13种常用药物配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对注射用双黄连与临床上常用的13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苯唑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维生素B6,三磷酸腺苷,三氮唑核苷,辅酶A,甲硝唑与双黄连配伍无显著性变化;双黄连与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维生素C,丁胺卡那霉素,氢化可的松则不宜配伍。  相似文献   

18.
注射用双黄连与几种抗生素联合体外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注射用双黄连与抗生素联合使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参考中国药典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测定注射用双黄连与头孢拉定等6种抗生素配伍使用后对金葡菌及克雷白氏肺炎杆菌的抑菌圈直径的变化。结果:注射用双黄连与氨苄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头孢唑啉钠及红霉素配伍后对金葡萄的体外抑菌效果明显增强;与头孢拉定、头孢唑啉钠及普鲁卡因青霉素配伍后对克氏肺炎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增强。结论:对于不同的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黄连粉针的临床安全应用。方法:通过对562例应用双黄连粉针静脉滴注患者进行分组临床观察,评价其安全性。A组选择无双黄连过敏史者180例给予常规剂量应用双黄连粉针,其静脉滴注速度为每分钟40~80滴。B组选择无任何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并排除年老体弱者382例给予常规剂量应用双黄连粉针,其静脉滴注速度为每分钟30~40滴。结果: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黄连粉针的临床安全性与病例的选择及静脉滴注速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小儿双黄连粉针临床不良反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定平  谢平 《医药导报》1999,18(6):449-449
我们于1994年~1998年为监测儿科双黄连粉针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做了以下工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随机对儿科门诊及住院使用双黄连粉针的1000例小儿进行监测,年龄1~12岁,男女比例随机,原发疾病随机。1.2 方法 严格按照注射用双黄连粉针说明,浓度小于10mg/ml,剂量60mg/(kg·d),溶于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不与任何药物配伍使用。专人记录ADR发生时间、持续时间、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并详细记录年龄、性别、原发疾病名称、预后、对原发疾病影响及药品生产批号、厂家名称,及时将监测结果上报。2 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