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健康中国2030”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昌盛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传统中医养生已全方位融入“健康中国”建设,中医养生文化思想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以传统中医养生文化思想及伦理理念的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对《吕氏春秋》中包含的中医养生文化思想进行分析,进而探讨、概括其所蕴含的伦理理念,希望能够全面、系统地促进中医养生文化发展,为人们运用养生伦理理念来实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延年益寿,提供理论基础与依据。  相似文献   

2.
“医道相通”启示我们道教文化对中医养生思想有一定影响。中医养生学与道教文化的同源性表现在阴阳哲学、先秦道家哲学、原始宗教的巫术、方仙道的神仙方术等几方面。延年益寿的价值取向成为医道相通的纽带,历代道医的修道行医活动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养生文化。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中医药文化创新为导向,将中医养生理念、中医药文化知识和书法练养结合在一起,强调"天人合一,和谐共生",使人体小宇宙适应天地大宇宙,求得天人和谐,把书法养生和辽宁道地药材、四季寒暑结合在一起,来调节起居、情志,以促进人们身心健康,传播中医健康知识,提高艺术修养,促进辽宁健康产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贵州省政府推进大健康战略发展规划的背景下,贵阳中医学院中医养生学科以贵阳中医学院中医文化学学科、贵州省科技厅养生文化与产业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教育厅"治未病"工程中心建设为契机,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围绕贵州养生文化、养生机理研究、养生产品产业化三个研究方向开展研究工作。同时,积极培养引进相关专业人才,建设学科队伍;改革教学方法,探索培养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的专业人才的教学模式。希望以科学发展带动贵州省大健康产业的协同发展,打造贵州省养生文化及产业名片。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得到迅速发展,国家给予了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高度的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推广和普及。在提升公民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城乡地区差异导致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差距较大、文化程度与职业影响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不同年龄段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能力存在差异和健康状况导致对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了解度不同等。因此建议规范中医养生保健的知识和传播、不同地区个性化的制定相关策略和措施、针对不同人群有不同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的传播方式、加强中医养生保健文化知识的宣教和科普工作,这对于我国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宣传和教育,提升我国公民的中医养生素养不仅有着理论意义,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析先秦道家“贵生”思想启蒙下的中医养生源流和承袭思想,为现代中医养生找寻理论依据和借鉴意义。[方法] 围绕“贵生”思想,查阅相关古籍和现代研究,探究“贵生”思想内涵与中医养生之道的关系。[结果] “贵生”内涵可分为“气化自然”“重生轻物”“全生全德”三个方面:“气化自然”的思想与中医基础理论“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一脉相承;“重生轻物”的理念则将中医养生原则分为顺应自然、顺应规律、顺应自我;“全生全德”的养生方法是中医养生的方法论,在饮食、生活起居、运动导引等各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结论] 中医养生之道受先秦道家“贵生”思想的启发,对先秦道家思想的探究可更好地传承古人养生之道,为现代中医养生提供更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和”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颇具特征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理念,它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中医养生的各个环节,也是中医养生的最终目的。“天人和”、“心身和”、“饮食和”、“形体和”等,都是“和”在中医养生观的重要体现。通过以“和”为目的的各种调摄保养,包括内以增强人的体质,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可以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使机体的生命活动处于内外和谐、阴阳协调、体用和谐、身心健康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8.
论道教文化对中医调神养生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静无为”、“守一”、“存思”、“内丹修炼”是道教独具特色的意念修炼思想和方术,其目的是追求延年益寿。深受道教文化影响的中医养生思想沿用道教的意念修炼思想,强调调神在养生中的基础性作用,开创制了许多实用有效的调神养生之术。  相似文献   

9.
中医养生理论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首次运用发生学原理,从传统文化、思维和哲学角度探讨中医养生理论体系的建构。提出,以诸子为代表的古代哲学是中医养生理论体系建构的思想基础,决定和影响着中医养生学的走向;中国传统思维中的整体思维、取象思维和辩证思维则渗透入中医养生理论之中,使之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内经》首次站在医学的角度来探讨养生,将散见于各家的养生文化进行归纳、总结和发挥,并最终升华为系统的中医养生理论,从而成为中医养生理论进一步发展的根干。  相似文献   

10.
在推动"一带一路"与文化产业结合的大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在海外英语国家得到了很好的传播,但很多时候还是处于补充医学的地位。文化、语言、注册标准的差异和中医体制自身还有待提高等原因制约着中医文化在英语国家的发展和传播。很多策略可以在英语国家中促进中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如文化内涵建设、教育体系完善、利用互联网手段来扩宽中医传播渠道、语料平台、关注目标语言等。每个策略都有着具体的操作方法和促进中医文化传播的现实意义。在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其一定会有效促进中医文化在海外快速传播和中医英语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药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百年来。西方文化的快速移入和多元文化共存的影响,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领域内受到冲击,甚至遭受严重的破坏,中医的发展出现了些许危机。因此,大力弘扬中医的传统文化是目前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阐述陕西中医学院在传承和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过程中所采取的重要措施,并以“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承和教育研究基地”项目为建设目标,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进一步强化高校在探索和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医学的发展均依赖于"证"的研究。从汉代张仲景伤寒"六经辨证"到明清温病学派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从近代医家"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到当代"辨病与辨证结合",都是历代中医临床发展的创新成果。针对目前的现状,认为应重视"病中求证,证中求病",而且应当是中医临床医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全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和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和地区取得了姣好的成绩。本文通过分析福建省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适合福建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福建省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学子如何学好《方剂学》.[方法]通过对新中国建国以来不同时期出版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方剂学》教材的研究,爰举浙江名医朱丹溪、张景岳等的学术观点,并以作者本人教学和临证经验为例,阐发《方剂学》在学习中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结果]《方剂学》是沟通《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中医基础和临床学科的桥梁课程,学好方剂学就能为学好中医各科学科打下坚实基础;学好《方剂学》是“博采众方”,学好不同医家学派医方及其学术思想的基础;是中医临床各家辨证、立法、遣药、组方的基础,是正确进行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前提.[结论]对《方剂学》课程作用和意义的揭示,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方剂学》重要性的认识,对学好《方剂学》及中医各专业课程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临床辨证用药亦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尝试“基于方药解读”的临床带教。“以方为纲”、“以药为目”,通过递进式提出问题进行单方单药内涵解析,横向面提出问题进行类方类药的比较鉴别,再予序贯引导、阐释病机。实践表明,对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实现方药载体与临床的有机衔接,以及提高临证处方的准确率有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近9年来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法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分类总结,证实不管是以“痰”、“瘀”、“痰瘀互结”,还是以“肺病治肠”、“肝气不舒”为切入点,进而拟方制方治疗小儿哮喘,皆可见中药在控制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时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治疗颅脑损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颅脑损伤中医药治疗的理论基础、治疗现状和临床经验的分析总结,系统的阐述了中医药治疗颅脑损伤的病因病机特点、临床分型,以及常见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提出了将颅脑损伤引起的一系列病变命名为“外伤性脑病”的观点,为中医药在临床治疗颅脑损伤的过程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朱南山暨其子朱小南、朱鹤皋创办的上海新中国医学院,是近代最具革新精神的中医院校。其附属研究院以“实现国医科学化,培养国医高深人才”为宗旨,开“中医科学化”实践之先河。“发扬国粹,融化新知”的教学设计、临床研究及学术组织在国内外形成一定影响。倡导广结名师与学习理论相结合,积极培养学生组织及学术社团,创办刊物,组织学生研究会,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研究与教学导向,其办学经验对现代中医院校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医香疗作为传统自然疗法,在疾病防治、养生康复中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随着现代社会对大健康产业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医香疗作为"治未病"的健康服务资源,其产业优势逐渐凸显,迎来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立足行业发展现状,概述了近年来中医香疗产业的发展优势及潜在问题,针对行业规范、产品定位、人才队伍、产业融合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从产业政策、科研创新、产品设计、行业监管、人才培养等角度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以期为中医香疗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耿樱  段安  杨淳  张维平 《中外医疗》2014,(27):161-163
针灸处方思路的形成是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和针灸学理论,强调整体与局部共治,强调病、证、症的整体把握。该文试从"病、证、症结合"和"经筋病、脏腑病、皮部病、络病辨位治疗"两个方面,初步探讨临床疾病针灸治疗处方的形成过程和理论依据,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一些针灸临证处方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