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养老机构的现状,为发展养老事业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广西地区32家养老机构及入住的50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制问卷,内容包括养老机构的规模、人员配备、整体环境、生活服务、医疗服务等,所得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51.74%的老年人对其居住的养老机构满意;87.50%的养老机构是公办的;43.75%的养老机构没有护士;46.88%的养老机构没有医生.[结论]养老机构应加强分级护理及引进全科医护人员,政府部门应重视资助民办机构和加强养老补助,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天津市养老机构康复治疗从业人员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层对天津市六区46家养老机构康复工作开展情况,老年康复从业人员配备情况、年龄情况、学历情况及专业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回收有效问卷46份,各区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1);在康复工作开展情况方面,73.9%养老机构未开展,且不同功能养老机构间存在差异显著(P<0.01);78.2%养老机构未配备老年康复从业人员;从业人员年龄40∽49岁占40%;50岁以上占60%;从业人员学历:大专10%,中专20%,无学历70%;结论养老机构内康复人员配备严重不足,从业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专业化程度低。不能满足现有老年康复需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贵州省养老现状及对机构养老需求。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在全省九个地区选择43个县,对60岁以上老人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受调查的2004名老人中,与家人同住者67%,独居25.5%,社区养老4.8%,机构养老2.6%。老年人中愿意入住养老院者37.27%,不愿意者40.22%。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老年人养老方式的主要因素有健康状况、子女数、对家人赡养满意度及有无医保。影响入住养老院意愿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子女数、收入、职业、有无医保、对家人赡养满意度等。结论:贵州省老年人养老方式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养老及机构养老程度低,应加强社会养老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对目前养老方式的满意度及去养老机构养老的意愿。方法采取偶遇抽样调查,对四川省不同地方的73名老人进行深入访谈,再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大部分老人对自己现在的养老现状比较满意,仅有个别老人不满意,其原因是子女无暇照顾自己或者子女还有各自的问题没有解决。73名老人中,25名老人愿意去养老机构养老,43名不愿意去,5名不确定。结论农村养老中家庭养老占主导地位,这与传统的孝养观念、养老院本身的不完善以及经济问题密切相关;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满意度较高,大部分农村老人对目前的养老状态表示满意;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的关键之一,在于改善农村地区养老机构面临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广西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典型发展模式,分析其现阶段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方法 2015年7—9月,采用典型调查的方法,选取广西南宁、桂林、北海、柳州作为项目调研地区,每市选取1家具有代表性的养老机构作为调研对象。综合运用问卷调查、知情人深度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在4家养老机构中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分别抽取20%~40%的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被调查养老机构的1~2名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调查内容包括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养老机构的性质、规模、资金来源和收费标准,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学历结构等。结果 广西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模式主要有3种,分别是在养老机构中创办医疗机构、在医疗机构设立“养老院”和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协作服务。机构性质主要有公建民营和民办民营两类,床位数逐年增多但总量不足,公建民营型养老机构房屋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养老机构床位费为400~1 200元/月,一、二、三级护理收费标准为400~1 400元/月,生活费为400~600元/月,加上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产生的康复理疗等服务费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综合服务收费总体偏高,老年人收入不足以支付。养老机构工作人员中,80%的管理人员为本科和大专学历;医生以大专和本科学历为主;近90.0%的护士为大专及以下学历;94.4%的护工为高中及以下学历;83.7%的后勤人员为高中及以下学历,学历层次整体偏低。结论 广西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存在床位数量不足且供给侧结构失衡、老年人支付能力不足影响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养老护理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建议从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增加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供给、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养老行业人才培训与激励机制等方面促进广西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遵义市城区老年人养老及投资观念,为制定养老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遵义市城区294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 294名老年人中,180名(61.2%)老年人认为最理想的养老方式为居家养老,156名(53.1%)认为最理想的居住方式为与子女同住,273名(92.9%)老年人选择公办机构养老,影响老年人选择养老机构的主要因素有医疗保健、绿化环境、服务价格、服务质量、交通便利、服务态度等。在养老投资观念上,计划每月投入养老的金额在2 000元以下者占65.3%,完全不投入者占28.9%;计划将月收入的1/5用于养老者占27.9%,2/5者占32.0%,3/5者占19.7%,4/5者占12.6%,7.8%的老年人计划将全部月收入用于养老。结论在经济欠发达的遵义地区,老年人养老观念较为传统,家庭养老依然是养老方式的主流,与子女同住依然是老年人最理想的居住方式。在选择养老机构时,医疗保健条件好、收费在2 000元/月以内的公办机构是老年人的首选。在今后的养老方式改革与发展中应注重医疗保健设置及亲情关怀,给老年人以健康保障及家的温馨感觉。在大力发展公办养老机构的同时,结合老年人的经济情况,建设一些优质的民营养老机构,以品牌效应带动养老产业的发展,满足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石河子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应用简明键康调查量表(sF-36),在石河子市11家养老机构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SF-36量表测得石河子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加权总平均分为56.57±19.71。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自理能力、居住意愿、智力状况、性别、对养老院满意度、退休前职业、健康变化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分较低者所占比重大,机构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个体、机构、家庭、社会的多方面关注。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调查养老机构老年人与工作人员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界定的差异。②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唐山市区36所养老机构中,随机抽取符合标准的养老机构老年人413人以及工作人员155人,应用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界定调查问卷进行调查。③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认为心理需要最重要的人数最多,占38%,认为养老机构设施最重要的人数最少,占8%;养老机构服务人员认为安全需要最重要的人数最多,占35%;认为养老机构设施最重要的人数最少,占12%;养老机构老年人与工作人员对于养老机构安全及心理方面服务质量的界定有显著差异( P <0.05)。④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与工作人员人对于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界定存在差异,工作人员应从养老机构的利用者-老人的角度思考如何提高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苏娅  黄志萍  陈秀红  梁培日 《海南医学》2016,(14):2388-2389
目的:了解海南省老年人对养老模式的需求,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选择海口周边地区70岁以上的357名机构养老老人及402名居家养老老人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种养老模式人群的性别、年龄、工作类型、收入、家庭平均收入以及老年人对养老模式的看法和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同时还比较老年人子女的健康状况及其与老人的相处情况,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组间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两种养老模式人群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构养老人群的脑力劳动者占57.4%(205/357),明显高于居家养老人群的48.5%(195/402),机构养老人群中有退休金者251名(70.3%),明显高于居家养老人群的164名(4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养老模式人群中老人退休收入超过3000元群体的居家养老者的子女健康状况较好,老人与子女及孙辈的关系比较融洽。本次调查的759名老人中仅有59名(7.8%)老人表示愿意享受机构养老生活。结论老年人文化程度及工作类型决定了老人的个人收入,子女的健康状况及人均家庭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老年人的养老去处,而老人的性格特点及与子女的相处情况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绝大部分海南老年人群希望居家养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专业护理人员介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智慧养老服务的发展状况及供需匹配情况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方法 应用线上问卷星平台和线下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中山东、浙江、山西、河南、云南、贵州六个省份的60岁及以上老人和养老机构的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卡方检验进行智慧养老服务的现状描述和供需差异分析。使用SPSS 22.0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果 在调查的1 328名老人中,有305名老人使用过智慧养老服务。其中对智慧养老服务非常满意的老人占使用人数的42.3%,比较满意的占33.8%。在调查的46家养老机构中,有7家养老机构提供智慧养老服务,占15.2%。供需匹配中,养老费用和服务类型,P<0.05。结论 智慧养老的满意度高,发展前景好。智慧养老服务供给比例不高,供给方式多样。智慧养老服务供需不匹配。养老费用在月1 000元以下的情况下,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大于机构的服务供给;在月3 000~5 000元的情况下,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小于机构的服务供给。对于医疗护理服务、生活照料服务、精神慰藉服务和老年教育服务,老年人服务需求大于养老机构服务供给。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群体健康状况及护理需求情况,为决策部门提供依据,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复保健及精神慰藉的需要,以期为养老机构的发展和相关部分的改进工作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养老机构老年人需求调查表,对90名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需求的情况。结果养老院老年人的护理需求位居前五项分别是:提高护工的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97.8%),家属或朋友探望(93.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定期提供医疗保健服务(90.0%),自身所患疾病相关知识的指导(87.7%),每天与护理人员沟通交流(84.4%)。结论老年人的护理需求主要集中在生理健康和情感需求方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保定市养老机构进行现况调查,了解机构养老的供需现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为保定市医养结合模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随机抽取保定市13家养老机构中的362位老人,以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为工具,了解其医疗与养老需求;通过访谈养老机构负责人,了解老年人养老和医疗需求供给状况。结果 保定市养老机构入住老人调查结果中,老年人对于日常照料需求中的“护理人员协助床椅/床与床转移”的需求最强烈(45.58%),对“护理人员协助进食”需求最弱(8.01%);医疗保健需求中,老人对“护理人员定期测量血压”的需求度最高,为55.52%;在心理需求中,高达95.58%的老人表达了希望儿女来探望,而对此条目的满意度却较低,为74.27%。在养老机构供给状况中,受访的13家养老机构中获得医疗经营许可的只有3家(23.08%);在医疗卫生服务内容上,53.84%的养老机构可提供“常规体检”和“健康咨询”服务,38.46%可提供“医疗诊断”,而能够提供“康复治疗”和“临终关怀”的机构最少,只占30.76%。结论 保定市养老机构需要加快建立医养机构合作机制、努力建设优质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石河子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合理配置社区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表收集2009—2011年石河子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与结构(社会性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7个);应用文献复习法获取东部、中部、西部全国重点联系城市及乌鲁木齐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数据;多组人力资源构成比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2009—2011年石河子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岗工作人员总数平均为58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05人,平均56.1人/中心,13.6人/站;2009年全科医师和护士岗位培训率分别为81.74%、65.49%,且2009—2011年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率增高(χ2=14.197,P=0.001);医师中预防保健人员所占比例为7.33%,2009—2011年临床医师、护士数增加,预防保健人员数减少(χ2=7.004,P=0.136);医护比为1:0.77,低于卫生部1:2的标准;医师的学历以本科和专科为主,护士以专科和中专为主,2009—2011年医生和护士中具有中专及以下学历比例均降低(χ2=25.778,P〈0.001;χ2=0.437,P=0.804);医护人员的职称以初级和中级为主,且高级职称比例减少,初级职称比例增加(轷=140.128,P〈0.001;χ2=226.550,P〈0.001)。结论石河子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已有=定数量规模,全科医师和护士岗位培训覆盖率较高,但医护比例不合理,人员学历、职称较低,预防保健人员数量少,政府部门应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北京市医疗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政府制定首都地区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及相关卫生改革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卫生人力数据库,采集医疗机构卫生人员信息,结合历史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2011年医疗机构各类卫生人员数呈逐年增长趋势,增量以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为主,医护比仅为1∶1.2,约76%的卫生人员集中在各级医院,远远超出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比例。结论医疗机构卫技人员总量相对充足,但高学历人才比例较低,医护比不合理,不同类别医疗机构卫生人员分布失衡。建议控制卫技人员总量,调整专业结构配置,增加各类医疗机构护理人员数量,加强对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卫生人员配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青海省海东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合理配置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海东地区乐都县、互助县、湟中县部分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在岗的卫生技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三县被调查乡镇每千人拥有卫生人员数为0.63人,卫生技术人员中女性居多,男女性别比例为1:1.60;平均年龄为(35.16±13.82)岁;平均从事专业时间为17.63±9.75年;学历层次乐都县卫生技术人员拥有中专及以下学历者占多数,互助县和湟中县则是拥有大专学历者占多数,三县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从业人员的职称以初级和无职称为主,均接近或超过60%,医护比为1:0.45。结论:海东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人员存在学历层次偏低、职称结构及医护比例不合理、全科医生和公共卫生人员严重短缺等问题,应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对门诊医疗服务的内容、专业培训和医疗质量管理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提出完善门诊医疗服务内容与质量管理的相关建议。方法:随机抽取武汉市6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整群抽样,对所有工作人员共31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建立健康档案、家庭医生服务、常见病多发病治疗和健康教育咨询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门诊医疗服务;对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和进修培训的满意度均低于70%,仅有46.2%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对自己有较大的提高;医疗质量管理中,药房划价准确率管理、医德医风教育和辅助检验科室报告准确率管理满意度最高,均高于82%,满意度最低的为工作流程及制度的建立、职责的落实和绩效考核制度,均低于70%。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医疗质量的管理中,要把握好门诊医疗服务的重点,对员工的培训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同时应将优化工作流程,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机制作为提高社区卫生机构门诊服务质量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老年人、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及养老机构工作者对医养结合的认知与态度,为制订医养结合实施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7-9月在河南省4市抽取3组人群共963人,包括老年人599人,医疗机构护理人员248人,养老机构工作者116人,使用自行编制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1 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63份,有效回收率为96.3%.3组人群对医养结合认知度均不高;对医养结合养老护理服务中各项内容需求各异,并且对中医药保健服务的需求一致偏低;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员能力需求最高的是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低的是管理者学历水平,老年人需求评分分别为(4.803±0.453)、(3.124±1.246)分,养老机构工作者分别为(4.819±0.468)、(2.698±1.346)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推行过程中,应注重对非城市老年人的宣传,提升生活设施和生活护理服务质量,逐步对护理人员与老年服务人员统筹管理、实施分层培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乡村医护人员对全科医学的需求,探讨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必要性.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部分乡镇及其所属村卫生室的医护人员以及部分家庭成员,采取调查问卷、座谈、走访等方式进行调查,了解医护人员的基本信息以及对全科医学教育的需求状况;了解群众参加新农合情况、就医地点、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满意度等.结果 临沂市乡村医护人员中,获得本科学历的医生只占9.86%,护士只有3.13%;具有高级职称的医生只占4.23%;年龄在30岁以下者只占13.04% ;88.35%的医护人员没有参加过全科医学培训.被调查的村民中,99.02%的家庭参加了新农合,73.53%的就医地点选在乡村卫生室,有45.10%的家庭对乡村医疗服务不满意.结论 乡村医护人员接受全科医学教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护士职业认同的现状及其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士职业认同的现状及特点,为提升护士职业认同水平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护士自我认知量表,对温州市医疗机构461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温州市医疗机构护士职业认同均值为(5.35±1.02),处于肯定略多于否定状态,其中监护室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低于其他科室护士;护师低于护士、主管护师及以上人员;26-30岁护士低于其他年龄组护士;而聘用护士高于正式护士;护士长高于临床护士;护士职业认同水平随着收入满意度的提升而提升。结论:温州市医疗机构护士的职业认同现状应引起重视,应根据职业认同的特点,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培育方法,以有效提升护理队伍的整体职业认同水平,提高护士收入满意度是提升护士职业认同水平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