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新型给药系统及其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述了近年来国际上新型给药系统——缓控释给药系统、靶向给药系统、透皮给药系统、黏附给药系统、无针粉末喷射给药系统、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等的特点及其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并扼要介绍了一些国际上应用前景良好的最新给药系统——药物涂层支架、基因治疗载体系统、生物芯片、分子马达、纳米陷阱等,以期为中药剂型改革与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药是中医治疗疾病最常用的一种手段,有效的给药,必须通过正确的给药途径和使用方法才能更好的发挥药效。护士是给药的直接执行者,但是,给药并不是护士简单执行医嘱的过程,为了达到合理、安全、有效的给药,护士应根据中医理论,并运用护理程序对中医给药进行评估、计划、实施,并做好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服用中药,及时评价给药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药灌肠法在儿科急重症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灌肠法是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3种重要给药途径。早在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就有记载用猪胆汁灌谷道治疗肠燥便秘,开创了中药直肠给药的先河。在儿科临床治疗中,常因小儿惧怕药苦或因病情危重普遍存在服用中药困难问题,采用直肠给药,作用迅速、温和、持久,  相似文献   

4.
中药现代化体现在剂型上,是给人们提供了一些安全实用,令人耳目一新的制剂品种。选择剂型的依据应当是:①满足医生临床用药的要求;②适应于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③方便生产、贮藏、运输、携带与应用。药物剂型与临床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给药间隔,血药浓度,生物利用度,以及临床疗效密的。还有微囊、微球、微孔膜包衣片、渗透泵型控释制剂、脉冲式和自调式释药系统,经皮、口腔、眼、鼻与直肠给药新剂型、以及植入型给药系统等,都可结合中药制剂特点加以研究,移植应用,以丰富中药剂型。制剂是药物作用于病人的载体,对药物在人体的…  相似文献   

5.
由于中药复方的特殊性,在体外试验中研究其作用及机制,存在困难,为此产生了中药血清药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实验方法学,尚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规范化。就近几年血清药理方法学方面的动物选择、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以及血清处理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传统剂型,还是中药给药系统都有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并由其决定药物成分的释放和疗效。本文从结构出发,结合组成、分类、释药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等,综述了中药现代给药系统的剂型特征,为其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决中药救治脑出血急性期口服给药难的问题。方法:采用中药制剂“冰黄液”直肠滴注给药配合西药静脉给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患者20例。结果: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较对照组为优。结论:此法操作简便、制剂可据证加减,抢救患者迅速、方便、显效,为发挥中药抢救脑出血患者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新剂型。  相似文献   

8.
中药直肠给药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直肠给药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袁毓敏,刘启荣(山东省成武县中医院273600)关键词中药直肠给药技术;保留灌肠法;直肠点滴法;栓剂塞入法;临床应用;综述把祖国医学的导药与现代医学的灌肠法相结合的给药方法称之为直肠给药。其方法有三:一是保留灌肠法,二是直...  相似文献   

9.
从内治法与外治法的角度探讨了张仲景对中药给药方法的灵活运用,着重介绍了给药剂型、服药时间、药后调理、用药部位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提出临床诊治应结合具体病情,重视给药环节。  相似文献   

10.
中药鼻腔给药是中医内病外治的主要手段之一。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鼻腔给药具有起效快、无肝脏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高及脑靶向等特点,目前已成为国际药剂药理学界的热门研究课题。近十年来,中药鼻腔给药研究在临床和实验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药靶向给药系统是指将中药或天然药物经提取分离得到有效部位或单体采用不同的载体制成的制剂,能直接定向浓集于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或细胞内。按载体分类综述了近年来的脂质体、微球、纳米粒、乳剂等几类中药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此外,由于中药对肠道疾病的特殊作用,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也是中药靶向给药的一个重要部分。中药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试探阶段,目前的研究大多数以天然有效成分为原料药物,而用中药有效部位及中药复方研制的靶向制剂屈指可数,这与制定中药有效部位及复方的质量标准及制剂工艺难度大有关,靶向给药系统是中药制剂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芳香中药精油在疾病治疗领域有着巨大的挖掘价值.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芳香中药精油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给药方式多样.现对古今文献中芳香中药精油在疾病治疗中的给药途径进行系统梳理,根据精油成分、给药部位、吸收特点等不同,发现大致可分为鼻腔给药、口腔给药、透皮给药、口服给药等,以期通过分析其给药途径的相关可能性,为临床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儿科中药给药发展与存在问题的探析等方面的阐述,以期让读者对儿科中药给药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从中发现儿科中药给药的不足,共同致力于儿科中药给药相关内容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固体分散技术在中药给药系统中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水飞蓟素滴丸和五仁醇固体分散体的研究为例,对固体分散技术在中药给药系统中的研究方法、技术优势及对中药给药系统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并根据文献资料以及研究过程中的体会,分析概括了研究的难点及发展趋势。随着固体分散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新型载体材料、新型制剂设备的不断出现,固体分散技术必将在中药给药系统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多途径给药治疗陈旧性宫外孕4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途径给药治疗陈旧性宫外孕45例刘瑞芬姜玉玫山东中医药大学附院250011关键词陈旧性宫外孕多途径给药临床观察中图法分类号R271·142近几年来,我们对45例陈旧性宫外孕患者采用中药多途径给药方式治疗,并与口服中药组25例比较,结果发现前者疗效优于...  相似文献   

16.
适合中药复方的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对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适合中药复方的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中药渗透泵片剂、胃内漂浮制剂、巴布剂、原位凝胶剂等方面。这些新型给药系统均能提高中药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便于中药临床应用。综述近年来几种适合中药复方的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现状,并展望其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药缓控释给药系统研究现状,结合相关文献概述了中药缓控释给药系统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中药基础研究不成熟、中药提取物理化性质复杂、中药缓控释制剂产业化困难等,并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为中药缓控释给药系统的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经皮给药,是药物通过皮肤进入体内发挥它的药理作用,药物的给药方式分三大类:即注射、口服和经皮给药。虽然在中医外治理论指导下,中药外用历史悠久,但古老的经皮给药,如帖膏药等只能局部作用,而近年来,学者们发现皮肤可作为药物全身治疗的一个给药入口。当药物通过皮肤首先被吸收到血液循环,然后转运到远离给  相似文献   

19.
中医经皮给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泰  葛磊 《医学综述》2009,15(15):2345-2348
中医经皮给药即中药外治,本文主要从中医经皮给药渊源、临床应用及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中医经皮给药应遵循辨证的原则、加大开发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临床给药应结合中医经络穴位理论、借助现代仪器促进透皮吸收、利用现代新的制剂技术等新观点。  相似文献   

20.
透皮给药系统是中药活性成分通过皮肤给药的有效途径,在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中,以中药透皮贴剂的研究较多。从中药透皮贴剂的发展与特点、常用基质及促进中药透皮吸收的方法等方面综述了中药透皮贴剂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目前中药透皮给药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药透皮贴剂的开发和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