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汪敬恒 《当代医学》2011,17(26):127-128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将福建省福鼎市医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时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IMT、斑块面积均显著减小,但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钙能够显著廷缓颈动脉硬化的进程,可以达到稳定与消退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0mg/d阿托伐他汀钙对颈动脉斑块患者血脂及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经颈动脉彩色超声证实合并有颈动脉斑块及血脂异常患者2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治疗组126例)及对照组(136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测定两组血脂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变化情况,并观察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疗12个月后血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在12个月观察期内无显著性差异(P>0.5)。治疗组颈动脉内膜厚度(IMT)、斑块面积从治疗12个月起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10mg/d阿托伐他汀钙及拜阿司匹林100mg/d治疗能够干预并降低血脂水平,显著改善颈动脉斑块患者颈动脉硬化的程度,减低颈动脉内膜厚度,降低心脑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脑心通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缺血性脑卒中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检测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脂(TC、TG、LDH-L)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颈动脉斑块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改变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血脂、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强化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9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饮食控制,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钙(10 mg/d)治疗,观察组采用强化阿托伐他汀钙(40 mg/d)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情况以及颈动脉斑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TC、TG、LDL-C水平、斑块大小、斑块厚度以及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DL-C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血脂异常和颈动脉斑块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戴健  肖瑾 《安徽医学》2010,31(10):1217-1219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58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总动脉内径,斑块数,性质及部位,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IMT明显增厚(P〈0.01),颈总动脉内径明显增大(P〈0.05),斑块检出率增高(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颈总动脉内径增大,颈动脉粥样化斑块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活血潜阳方治疗高血压、改善胰岛素抵抗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胰岛素抵抗血瘀阳亢痰浊型的患者,随机分为活血潜阳方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组和贝那普利对照组,均治疗12周;检测各组患者的血压、症状积分、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管阻力指数(RI)、斑块分级及斑块Crouse积分,通过组间比较进一步验证活血潜阳方的相关临床疗效。结果:活血潜阳方治疗组比对照组更有效降低患者收缩压(P0.05)、舒张压(P0.01)、症状积分(P0.01)、FPG(P0.05)、FINS(P0.01)、HOMA-IR(P0.01)、颈动脉RI(P0.01)、左侧IMT(P0.05);而治疗前后两组的颈动脉斑块分级和Crouse积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活血潜阳方可改善"血瘀-阳亢-痰浊"型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胰岛素抵抗及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阿托伐他汀钙用于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在本院选择10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53例对照组与53例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增加服用阿托伐他汀钙,比较两组患者的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斑块面积与内膜中层厚度并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斑块面积与内膜中层厚度远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6.79%)远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60.3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用于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适合大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7,(7):891-893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联合灌流对尿毒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颈动脉内膜的影响。方法:选取尿毒症患者82例,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Hcy、CRP、IL-6、TNF-α、甲状旁腺激素、血β2微球蛋白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Hcy、CRP、IL-6、TNF-α、甲状旁腺激素、血β2微球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原度(IMT)、粥样斑块面积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分别治疗后观察组IMT、粥样斑块面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联合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能显著降低Hcy,改善患者劲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利于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邝伟文  高艺青 《当代医学》2010,16(26):160-161
目的观察通脉降脂汤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 106例颈动脉斑块和血脂异常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3例应用通脉降脂汤治疗;对照组53例给予口服辛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体积、血脂的变化。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治疗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体积缩小,血脂、C-反应蛋白(CRP)较治疗前降低,且优于对照组,有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通脉降脂汤不仅有调整血脂的作用,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拟通络化浊汤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疗效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尼莫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通络化浊汤,比较两组患者疗程结束时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斑块面积、颈动脉中膜厚度、血脂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疗程结束时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斑块面积及颈动脉中膜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通络化浊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可有效缩小颈动脉粥样斑块、降低血脂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鳖甲煎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 纳入60例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常规抗血小板聚集、稳定血压、控制血糖等基础治疗上,采取随机分组研究方法,分为鳖甲煎丸微粉组30例,每次3 g,每日3次,口服;辛伐他汀钙对照组30例,每次20 mg,每晚餐后顿服。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观察两组研究对象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血管内径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的变化。[结果] 经过3个月到6个月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口服鳖甲煎丸治疗组与辛伐他汀治疗组同样对颈动脉IMT、颈动脉血管内径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0.05),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作用效果明显,早期治疗中鳖甲煎丸与辛伐他汀对血管内径的改变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后期治疗中鳖甲煎丸与辛伐他汀对粥样斑块的改变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早期使用鳖甲煎丸可与辛伐他汀对减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改善动脉血管内径有着同样明显效果,后期使用鳖甲煎丸可与辛伐他汀有同样的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托伐他汀(10mg/d)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96例患者常规降压治疗同时加1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为6个月。应用颈动脉多普勒彩超检测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斑块大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同时观察血脂变化。结果 1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6个月后,颈动脉粥样斑块缩小、IMT变薄(P<0.05),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度密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下降(P<0.05)。结论 10mg/d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消退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降低血脂,改善患者颈动脉硬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加减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轻中度抑郁症气郁化火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糖尿病抑郁症中医症状评分量表和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评分,选取2型糖尿病伴轻中度抑郁症气郁化火证且现口服二甲双胍血糖控制理想者64例,以简单随机对照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心理治疗,治疗组予化浊解毒加减方配合心理治疗。12周后评价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糖、中医症状评分、HAMD抑郁评分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抑郁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糖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浊解毒加减方对2型糖尿病轻中度抑郁症气郁化火证有良好的疗效,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氨氯地平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压、血脂、CRP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原发性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联用组和单用组各60例,单用组使用氨氯地平5 mg,1次/d;联用组在单用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10 mg,1次/晚,比较两组血压、血脂、CRP水...  相似文献   

15.
慕鹏莺  牛向宏 《安徽医学》2016,37(9):1124-1127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指标以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榆林市星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1、治疗组2及对照组,每组各33例。3组均常规行活血化淤等基础治疗,使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分别观察3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积分、血清血小板膜表面P选择素(CD62p)、血小板糖蛋白复合物(PAC-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血脂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1及治疗组2患者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显著改善(P<0.05)。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1及治疗组2患者CD62p、PAC-1及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1及治疗组2患者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使用10 mg/d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抑制血小板活化,减少炎性反应,同时具有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焦岩  徐江涛 《重庆医学》2012,41(6):550-55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变化、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颈动脉IMT变薄、斑块面积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减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缩小斑块面积,调节血脂,预防卒中事件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调肝导浊方对apoE-/-小鼠血脂及主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将apoE-/-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和调肝导浊组并予以高脂饮食12周,C57BL/6L小鼠作为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12周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油红O染色评估主动脉斑块的范围;小动物超声仪检测主动脉的斑块面积及狭窄程度。[结果] 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TC、TG、HDL-C、LDL-C均升高(P<0.05或P<0.01);调肝导浊组与模型组相比,LDL-C水平降低(P<0.05),TC、TG、HDL-C无明显差异。油红O染色显示模型组的斑块范围最大,其次是调肝导浊组,最后是对照组。B超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主动脉的斑块面积及狭窄程度明显增大(P<0.01);调肝导浊方干预后,斑块面积减小(P<0.05),狭窄程度明显减轻(P<0.01)。[结论] 调肝导浊方可以降低apoE-/-小鼠的血清LDL-C水平,减少主动脉的斑块面积,并改善血管的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芍药苷对ApoE-/-小鼠血脂及主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6周龄ApoE-/-雄性小鼠经普通饲料饲养4周,髙脂饲料饲养12周后,随机分为ApoE-/-模型组及芍药苷60 mg/kg、30 mg/kg剂量组,相同遗传背景的同龄正常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药物干预12周后,检测血脂的变化,并测量主动脉弓部、胸段、腹段斑块面积。[结果]ApoE-/-模型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着高于C57BL/6J组(P<0.01),芍药苷60 mg/kg、30 mg/kg组的血脂水平显着低于ApoE-/-模型组(P>0.05,P<0.01),并且不同程度减小主动脉各段斑块的面积。[结论]芍药苷具有降脂和抑制主动脉斑块形成的作用,表明芍药苷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强  凌芳  聂德云  熊涛 《重庆医学》2012,41(16):1598-1600,1603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7(IL-17)及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的影响,观察其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作用。方法 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稳定斑块组(n=68)和颈动脉易损斑块组(n=68)。抽血检查后再随机分为小剂量组68例(阿托伐他汀10mg/d,口服)和大剂量组68例(阿托伐他汀40mg/d,口服)。比较治疗前后血脂、血清hs-CRP、IL-17和MMP-8水平;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值)、斑块厚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回声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中血脂及血清hs-CRP、IL-17和MMP-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周及4周,大剂量组中血清LDL-C、TG、TC水平均低于小剂量组(P<0.01),治疗后4周,大剂量组血清hs-CRP、IL-17和MMP-8均低于小剂量组,且大剂量组下降幅度均大于小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6月,两组IMT值和斑块厚度较治疗前降低,且大剂量组两项指标低于小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剂量组低回声斑块回声增强例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能迅速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具有更强的抗炎作用,可逆转、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丹酚酸B对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栓形成的作用及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选取50只8周龄雌性ApoE-/-小鼠,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200 mg/kg联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将血糖水平>11.1 mol/L 40只ApoE-/-小鼠作为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丹酚酸B高剂量组(SalBH)、丹酚酸B中剂量组(SalBM)与洛伐他汀组(LVT)4组,每组10只。各组均连续灌胃8周。实验期满后,测定空腹血糖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斑块内组织因子(TF)的表达,利用Image-Pro Plus Version 6.0(IPP)图像分析系统计算结果。[结果]与MOD组比较,各治疗组TF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降低(P<0.05);与MOD组比较,SalBM组PAI-1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丹酚酸B能够降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TF的表达和血清PAI-1含量,提示丹酚酸B可能是通过以上机制来减少粥样硬化斑块内的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