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经旋股内、外动脉及闭孔动脉灌注溶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扩张血管、溶栓及改善微循环的药物直接注入缺血坏死股骨头的供血动脉旋股内、外侧动脉及闭孔动脉,7~10d后行第二次或第三次治疗。结果:疼痛缓解和改善是本组病例最有效的反应,影像学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及新骨形成。结论: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明显改善血供状况,血管再通率高,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开展有选择的经皮股骨头髓芯减压与股骨头供血血管即时及保留置管药物灌注微创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NFH)28例,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经皮股骨头髓芯减压术和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对侧股动脉穿刺插管,股骨头供血血管即时及保留置管药物灌注介入治疗。结果本组44髋介入治疗后,疼痛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关节功能除3例6髋晚期患者术后自述无明显改善外,其余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44髋中,X线复查阴性12髋,坏死骨吸收、骨质不同程度改善23髋,6髋与术前无明显变化,3髋坏死进一步加重。结论采用双介入治疗并保留置管使局部供血动脉持续灌注综合治疗,本组病例显示具有一定疗效,尤其对于病程短、症状轻的1~2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王长勇  李芳  晋华程 《四川医学》2012,(11):2006-2007
目的观察经股骨头供血动脉留管持续72h药物灌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缺血性坏死股骨头均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采用改良Seldinger穿刺技术经股动脉穿刺,置导管于髂外动脉的股骨头主要供血动脉内留置,持续72h药物灌注,灌注完毕后,再次造影,了解股骨头血供情况。结果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活动及行走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药物持续灌注介入治疗创伤小,可迅速改善股骨头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髋关节活动度增加,长期观察可见骨小梁重建,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各期病变均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扩张血管、溶栓及改善微循环药物直接注入缺血坏死股骨头的供血动脉。对比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并随访观察对比研究。结果介入治疗后疼痛缓解率为100%,髋关节功能恢复好转率为95%,DSA显示股骨头供血小动脉增粗,细小动脉增多,股骨头染色增强。X线、CT及MRI复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新骨形成。结论介入治疗早期ANF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申东峰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7):3714-3716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探索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采用介入插管的方法,超选择进入到股骨头营养血管旋股内、外侧动脉和闭孔动脉,造影观察其血液供应情况后,注入溶栓药物、扩血管药物及改善微循环药物,术后再次造影观察对比股骨头供血改变情况,并于12个月~36个月摄X光片与术前相片对比观察股骨头骨质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后血管造影对照显示治疗后血管增多,股骨头染色增强,12个月~36个月后平片显示骨密度增高者占97.2%,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通过介入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动脉插管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附6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导管经旋股内、外动脉 ,闭孔动脉灌注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 (ANFH)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自 2 0 0 0 - 12~ 2 0 0 4 - 0 3介入溶通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 6 8例 10 8髋 ,对治疗前后疼痛、关节活动度进行比较 ,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介入治疗后 6 8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髋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得到缓解或消失。治疗后X线复查坏死骨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 ,新骨形成及修复。结论 介入治疗能改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 ,是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有效治疗方法 ,Ⅰ、Ⅱ期的疗效优于Ⅲ和Ⅳ期。  相似文献   

7.
经动脉介入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经动脉给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观察临床效果和影像学的变化。方法对60例经临床及影像学确诊为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患者,应用复方丹参、尿激酶,川芎嗪等组方介入治疗,经1~5年的随访,观察临床效果和股骨头坏死区的影像变化。结果应用后患者疼痛症状减轻或消失,关节活动及行走有明显的改善,影像学表现为股骨头供血动脉分支增多、增粗,部分血管溶通 股骨头骨质破坏区边缘由模糊变清晰、硬化,破坏区内出现不规则的硬化至整个坏死区硬化,再出现骨质吸收,骨小梁塑型,呈现应力近正常骨纹理。结论药物灌注介入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快,而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临床介入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可行性、实用性。方法 对21例病人、34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介入手术及术后辅以一定疗程的高压氧治疗后2年左右跟踪随访,进行影像学对照比较,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从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改善及X线表现等几方面来评价。本组计34髋介入治疗后,临床有效率达100%。病人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但对一些晚期病例疗效欠佳。结论 股骨头无菌坏死在临床介入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能够使缺血坏死的股骨头供血血管再通,供血、供氧环境得以改善,促进股骨头坏死骨吸收,新生骨生成。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实用性,尤其对早期、病程短的病例疗效显。  相似文献   

9.
动脉插管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68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导管经旋股内、外动脉、闭孔动脉灌注治疗股头缺血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00年12月~2004年3月介入溶通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68例,108髋,对治疗前后疼痛、关节活动度进行比较,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介入治疗后68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髋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碍到缓解或消失。治疗后X线复查坏死骨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新骨形成及修复。结论 介入治疗能改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是股骨头缺血坏死有效的治疗方法,Ⅰ、Ⅱ期的疗效优于Ⅲ和Ⅳ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旋股内、外动脉插管介入溶栓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效果。方法28例33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对侧股动脉穿刺插管,将5FCobra导管超选择地送至旋股内,外动脉分别注入罂栗碱,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渗注射液,尿激酶,治疗后复行供血动脉造影检查,以观察股骨头的血供改善情况。结果28例患者共33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经介入治疗后疼痛缓解100%,疼痛消失占70%(23/33),髋关节能自如行走如54.5%(18/33),同时血管造影显示,股骨头供血小动脉增粗,增多,供血明显改善。结论血管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血管介入疗法结合依降钙素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方法 选取股骨头坏死患者103例,采用血管介入疗法结合依降钙素注射进行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各时点采用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并观察治疗前后治疗区域血管计数、血管直径及干骺动脉分型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管计数增多,旋股内、外动脉血管直径增大,Harris评分升高,VAS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达92.2%(95/103例).结论 应用血管介入疗法结合依降钙素注射治疗股骨头坏死可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减轻疼痛,延缓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12.
儿童股骨头骨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疗效。方法 :3 0例经X线、CT、MRI诊断明确的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 ,采用旋股内、外侧动脉及闭孔动脉插管介入性治疗。结果 :疼痛症状消失、减轻者为 2 8例 ,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或 1级者 2 6例 ,股骨头营养动脉增多 8例。经 1a至 3a的随访观察 ,股骨头坏死骨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结论 :该方法对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空心钉减压联合介入治疗对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内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早期患者65例,患者被随机划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34例予空心钉减压联合介入治疗;对照组31例予介入治疗.在手术结束后6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回访调查,内容包括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疼痛是否好转,血流是否改善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分布进行对比及分析.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77.4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5.795,P<0.05);实验组患者股骨头处血流改善情况为88.24%高于对照组41.94%,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16.27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rris评分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增加,与对照组相对比,实验组Harris评分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进行治疗时,空心钉减压联合介入治疗,可以使股骨头处血运得到有效改善,增强股骨头负重区的支撑作用,改善关节的功能作用,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凌冰  陈东民  王海  乔风雷  惠本军 《当代医学》2009,15(17):343-344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疗效。方法对38例ANFH的患者采用介入插管的方法,先常规行股骨头的供血动脉旋股内、外动脉和闭孔动脉造影,观察血液供应情况后,每支血管分别灌注溶栓并给予扩血管药物及改善微循环药物,术后再次造影,观察对比股骨头供血改变情况,并于1~20个月摄X线平片或\和CT及MRI随访以评估疗效。结果术后血管造影显示所有患者股骨头区血管增多,股骨头染色增强。随访1~20个月(平均10.5个月)影像检查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Ⅱ期以内的患者介入治疗后股骨头得以修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介入治疗ANF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西药联合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涛  杨美荣  李宏 《医学综述》2012,18(2):305-306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12月,我科收治的51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行中西药物(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联合介入治疗。结果采用中西药联合介入治疗后股骨头区血管数量增多,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结论中西药联合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应用导管技术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作用。方法:62例临床确诊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seldinger’s技术,分别将导管头端选择性置入病侧旋股内、外动脉,经导管灌注血管解痉药、血管扩张药及溶栓药,其中17例1次介入治疗、45例重复治疗。本组全部病例分别经介入术后1~24个月随访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行疗效评价。结果:本组62例共84只股骨头经介入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79.04%、明显缓解12.9%、部分缓解6.45%、未缓解1.61%。全部病例经X线平片、CT或MRI复查显示不同程度骨质修复,45例重复治疗者DSA检查显示股骨头供血动脉增粗,可见新生侧支小血管增多,股骨头较前染色变浓,以Ⅰ~Ⅲ期为著。结论: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改善局部血循环、促进骨质修复,是一种安全、微创、可重复且疗效显著的新疗法,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现嵩  王志刚  于春玲 《当代医学》2009,15(17):334-334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89例患者缺血性坏死的股骨头,采用Seldinger穿刺超选择将导管插入ANFH的供血动脉内,后经导管注入罂粟碱,尿激酶,复方丹参,注药后即刻行DSA造影,观察临床症状及股骨头血供改善情况。结果介入治疗后疼痛的缓解或消失占100%,三个月后X线、CT复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新骨形成。DSA显示股骨细小动脉增多,供血小动脉增粗,静脉显影时间缩短,无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通过介入方法治疗ANF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分析 5 9例 96只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用血管扩张溶栓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6 4只股骨头症状明显改善 (占 6 6 .7% ) ,32只股骨头症状略有缓解 (占 33.3% )。结论 使用正确的介入治疗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