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患者的基因突变位点,为此类疾病的诊断提供基因学参考.方法:通过临床先证者寻找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家系,根据各成员的临床表型和发病特点,绘制系谱图.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抽取家系成员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运用候选基因筛查法检测与缺牙密切相关的PAX 9、AXIN 2、MSX 1基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对2个维吾尔族先天缺牙家系绘制系谱图,分析家系遗传特征,并采集家系成员颊黏膜拭子,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结合DNA双向测序技术检测MSX1基因突变。结果 MSX1基因外显子1的353位点和外显子2的448位点检测出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结论 MSX1基因外显子1的353位点的改变可能与新疆维吾尔族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患者标本中轴抑制基因-2(AXIN2)的突变位点,为研究维吾尔族人群中先天缺牙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基因学参考和依据。方法通过临床先证者找到3个新疆维吾尔族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家系9例患者,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采集家系成员颊黏膜拭子,提取目的基因组 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分段纯化的 PCR 产物进行 DNA 双向测序检测患者的 DNA。结果3个维吾尔族家系的非综合型先天缺牙临床表型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患者出现不同数量的缺失牙或同时伴发锥形牙。测序后检测出病例Ⅰ、Ⅲ、Ⅳ、Ⅴ、Ⅵ的 AXIN2基因在外显子2的第264位和第547位、外显子6的第162位与外显子11的第922位和第1141位有突变。结论AXIN2基因片段中某些编码基因的改变可能与维吾尔族单纯型先天缺牙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确定一先天性无虹膜症家系的PAX6基因致病突变.方法 采集先证者及其患病女儿、表型正常父母和弟弟的外周静脉血,提取DNA,对先证者PAX6的全部外显子及外显子内含子接头处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发现异常后检测其他家庭成员的PAX6基因是否存在此改变;选取PAX6基因附近的STR进行亲缘关系检测和突变来源鉴定.结果 患者的PAX6基因c.219位缺失一个T的(c.219delT),造成移码突变,使肽链合成提前终止;其患病的女儿也有同样改变;先证者的父母和弟弟均无此改变.先证者发生突变的等位基因条带来源于其父亲,其弟获得同样的父源基因标记.结论 先证者PAX6基因的c.219delT改变为致病突变,且为新生突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研究配对盒4(PAX4)基因rs10229583位点和rs11420259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0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招募125例健康妊娠的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PCR-Sanger测序的方法检测所有受试者PAX4基因rs10229583位点和rs114202595位点基因型。使用Pearson"s Χ2检验和比值比(OR)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结果 PAX4基因rs10229583位点G等位基因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OR=1.485,95%CI=0.983~2.244,Χ2=3.907,P=0.048)。PAX4基因rs114202595位点A等位基因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OR=2.344,95%CI=1.054~5.368,Χ2=5.158,P=0.023)。PAX4 基因rs10229583位点和rs114202595位点SNPs基因型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孕周、BMI、血糖水平、HbAlc、甘油三酯水平等参数之间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 PAX4基因rs10229583位点和rs11420259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疑为MODY的中国人家族性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HNF-1alpha基因分子筛查,探求该基因的分子缺陷是否为中国人家族性早发2型糖尿病/MODY家系的主要致病基因;同时期望能寻找到HNF-1alpha致病基因新的突变位点.方法 对7个疑为MODY的中国人早发2型糖尿病家系先证者进行HNF-1alpha全基因外显子的突变筛查--DNA直接测序以明确具体的核酸突变及其编码的氨基酸突变.对测序明确的突变类型用DHPLC方法筛查出标准突变峰型,并用同样的条件对家系中其他成员进行HNF-1alpha相关位点基因扫描.结果 在7个家系先证者中分别发现HNF-1alpha基因编码区的Leu17Leu同义变异,I27L错义变异,E105V、E73K和G184W错义变异,Leu459Leu同义变异, Gln486Gln同义变异,S487N和S574G错义变异.家族性早发2型糖尿病人群I27L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A 0.70,C 0.30,其中4例I27L位点的CC基因型纯合变异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但家系内不同基因型频率关联分析无统计学意义(0.25<P<0.50).结论 尽管I27L变异在各家系中无典型共分离现象,但在两个家系中发现的4例该位点CC基因型纯合变异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因此推测HNF-1alpha基因I27L位点的CC基因型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致病过程.需要对在先证者中发现的E73K、E105G、G184W拟为突变的位点进行家系内其他成员的分子缺陷筛查,以期望证实为新致病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例儿童结节性硬化症(TSC)散发病例TSC1和TSC2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LPA)相结合的方式对两例TSC家系先证者外周血DNA行TSC相关基因(TSC1、TSC2)检测,确定基因突变位点,并针对突变位点设计扩增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Sanger测序法对先证者及其父母外周血DNA行二代测序验证。结果 家系1先证者存在TSC2基因(chr16),c.1228(外显子12)_c.1229(外显子12)insG(p.L410RfsX11)杂合突变,该突变为新发移码突变;家系2先证者存在TSC2基因(chr16),c.4925G>A(外显子38)(p.G1642D)杂合突变,该突变为新发错义突变。结论 检测出2例TSC患者均出现TSC相关基因新发突变,但这2个新发突变与疾病的关系还需经突变蛋白功能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的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促黄体生成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CGR)基因突变与空卵泡综合征(EFS)的关系,指导相关生殖疾病的诊治。方法 通过基因测序对一例EFS的不孕症患者进行LHCGR基因突变和家系分析。结果 该患者LHCGR 基因第11 外显子处存在纯合突变:chr2:48915113A>G,c.1823T>C,p.Leu608Pro,突变使LHCGR 蛋白在第 608 位由亮氨酸(Leucine, Leu)突变为脯氨酸(Proline ,Pro)。对该患者进行家系分析并对其家庭成员测序发现,父母在此位点属于杂合突变,先证者弟弟(46,XY。未育)属于纯合突变,先证者妹妹(育有一女孩、一男孩)属于杂合突变。结论 LHCGR基因突变可导致EFS,进而导致相关生殖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l例蛋白C错义突变(Met406Ile)导致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遗传表型和蛋白结构变化.方法 对1例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家系进行家系调查.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家系成员蛋白C活性.抽提外周血基因组DNA,聚合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PROC基因9个外显子,利用直接测序法进行基因序列分析.针对先证者突变位点,对其家系成员进行相应位点DNA测序.利用同源模建技术重建突变体PC三维空间构象,分析突变对其三维空间结构的影响.结果 先证者及4位家系成员蛋白C活性不同程度下降,分别为29.7%,42.2%,42.4%,67.3%和70.7%.其中先证者与3位家系成员携带相同突变类型(c.1218G>A,Met406Ile).另1家系成员携带PROC基因多态性(rs1799810).同源模建显示:Met406Ile突变导致氨基酸残基间VDW作用半径减小,其中Gly418:C与Ile406CG2,Gly418:C与Ile406HG23,Leu419:N与Ile406:HG23间距离分别减少至2.0733(a)、1.620 45(a)和1.446 52(a).突变后PC蛋白能量由-8.504 54 kcal/mol增加至1210.04 kal/mol,范德华相互作用能变化显著.结论 该PC突变家系的9号外显子c.1218G>A导致Met406Ile错义突变,突变后局部氨基酸互相碰撞,影响PC蛋白空间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Wilson病(WD)患者ATP7B基因外显子进行PCR扩增测序,研究其突变的特点。方法 对41例患者(WD组)、10例健康者(对照组)以及1个WD家系(先证者女儿及其父母3人)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外显子相关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结果 健康对照组未见异常,WD组发现11例患者存在外显子8点突变,其中6例患者呈Arg778Leu的复合杂合突变;4例患者存在外显子12点突变,其中2例存在Arg952Lys突变。在Wilson病家系中,先证者女儿携带2种杂合性突变,分别是父源的外显子8中Arg778Leu杂合性突变和母源的外显子13中Pro992Leu杂合性突变,其父母均为表型正常的杂合子携带者。结论 中国人WD患者中ATP7B基因外显子8、12为突变的热点区,但也存在其他外显子的突变,如外显子13。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先天性无虹膜( AN)家系进行PAX 6基因突变筛查,以确定其致病基因及致病突变.方法 收集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AN家系,采集该家系患者、家族健康成员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方法扩增PAX 6 基因exon 4 ~exon 13共11个外显子以及外显子-内含子拼接部,将纯化后的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运用DNAStar软件(综合性序列分析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序列分析,检测PAX 6基因的突变类型,并与80名随机抽取的与该家系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人PAX 6基因序列进行比对. 结果 该家系患者PAX 6 基因exon 11存在一个杂合突变c. 949 C>T(P. R 317 X),导致第317位精氨酸的密码子CGA被终止密码子UGA替代,造成编码PAX 6蛋白的过早终止,而该家系其他健康成员及80名与该家系无血缘关系的健康对照组成员均未检测到该突变. 结论 PAX 6基因c. 949 C>T( P. R 317 X)突变导致PAX 6蛋白提前编码终止是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天性无虹膜家系的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6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MEN1)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特点,研究MEN1基因突变特征?方法:收集患者及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提取6例患者及其各自家系成员(共13例)外周血DNA,对MEN1基因编码区9个外显子进行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结果:家系1中2例患者和2例家系成员MEN1基因第10外显子存在杂合突变c.1378C>T,家系2中1例患者MEN1基因第2外显子存在杂合突变c.80C>G,家系3中先证者及其母亲MEN1基因第9外显子存在杂合突变c.1225T>C,其余人员均未发现突变?其中MEN1基因突变c.80C>G和c.1225T>C为新发现的突变类型,c.1378C>T为已知突变类型?结论:MEN1基因突变分析有助于MEN 1患者早期诊断及其亲属的筛查?本研究发现2种新的MEN1突变类型能增加研究者对于MEN1遗传学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1 (MEN1) by germline mutations of the tumor suppressor gene MEN1. with MEN1. Methods A large Chinese family with MEN1 was collected MEN1 gene were amplified and sequenced. is an autosomal dominant cancer syndrome which is caused This study aimed to identify mutations in a Chinese pedigree All of the coded regions and their adjacent sequences of the Results In this family, a heterozygous cytosine insertion in exon 10 (c.1546_1547insC) inducing a frame shift mutation of MEN1 was found in the proband and the other two suffering members of his family. This mutation was linked to a novel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in intron 3 (IVS3+18C〉T). Conclusions The mutation in exon 10 of MEN1 gene might induce development of parathyroid hyperplasia and pituitary adenoma and cosegregate with MEN1 syndrom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new found IVS3+18C〉T of MEN1 needs a further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14.
X-连锁隐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分子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亮  邬玲仟  胡浩  潘乾  李娟  梁德生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2):133-137
目的探讨1个X-连锁隐性视网膜色素变性(X-linkedrecessiveretinitispigmentosa,XLRRP)家系先证者分子遗传学基础。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检测与XLRP相关基因视网膜GTP酶调节因子(retinitispigmentosaGTPaseregulator,RPGR)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和突变热区15号外显子开放阅读框(exonopenreadingframe15,ORF15)及其与内含子交界处序列。结果检测到2种新的同义突变,c.2166A>G(Glu722)和c.3396C>T(Asp1132),都位于ORF15;以及4种已知多态c.29-15G>A,c.469 63C>T,c.1227 67A>G和c.1675-101A>T。结论尚不能确定此XLRP家系的疾病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个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家系的临床特征 及基因诊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先证者及家系成员的病史资料并进行临床诊断。同时,对先证者进行致病基因突 变检测;鉴定出可能致病性变异后,对家系成员进行特定致病基因突变检测及基因诊断。结果:该家系中4代有5例 个体以鼻衄为突出临床表现。先证者临床诊断为HHT;2例在世家系成员为临床疑诊个体。ENG(endoglin)基因5'非编 码区c.1-127C>T突变见于先证者和2例临床疑诊个体,未见于其他家系成员;综合临床与基因突变分析2例临床疑诊个 体确诊为HHT。结论:HHT临床表现个体差异大,ENG基因c.1-127C>T突变是此HHT家系的可能致病性变异。临床 与基因诊断相结合可提高HHT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