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的常见中医证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方法:在查阅文献及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心力衰竭的专家咨询调查表,分别向国内9个省(市)13家大型中医医院的31位专家进行调查。结果:按重要程度排序,排在前面的依次为气虚血瘀水停、阳虚血瘀水停、气虚血瘀、心气亏虚等证型;从证型分布情况看,以本虚标实证为多,本虚为气虚、阳虚、阴虚,标实为血瘀、水停。结论:心衰的基本证型可概括为气(阳)虚兼血瘀和(或)水停、气(阴)虚兼血瘀和(或)水停。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多见于中老年人,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多发病。现将近几年中医药对冠心病的研究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研究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真心痛”等范畴。发病因素多与痰浊、瘀血、劳累、情绪等有关,根源于气,所谓“百病皆生于气”,病位在心,与脾肾肝肺有关,病机为本虚标实。张笑丽[1]报告1080例在虚证中以心气虚为主,依次为气阴两虚、阳气虚弱;实证以血瘀多见,依次为气滞、痰浊、水停。心绞痛、心肌梗塞多见气虚血瘀;心功能不全多见气虚血瘀、水停痰阻;心律失常多见气阴两虚兼血瘀,依次为心…  相似文献   

3.
袁肇凯教授辨证治疗心病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规律及遣方用药特色等几个方面介绍袁肇凯教授治疗心病(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的经验,疗效显著.袁教授认为冠心病的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责之于心气阴两虚、阳气不足为主,标实责之于寒凝、气滞、痰阻、血瘀,且诸邪每多夹杂,主张补通二法作为本病防治的重要原则.心律失常辨证的关键在于分清寒热属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辨证多为心气阴两虚证治以益气养阳,镇静安神;缓慢性心律失常辨证多为心阳气亏虚证,或心脾两虚证治以温阳养心,复脉安神;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机为心肾阳气虚衰,血瘀水停,临证以强心扶阳、温肾利水为法治疗.  相似文献   

4.
充血性心力衰竭 (以下简称心衰 )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 ,为多种心血管疾病严重或终末阶段。根据其临床表现 ,中医学认为其病机为心气亏虚、血瘀经脉、水湿停聚 ,终成气虚血瘀水停的气、血、水同病之证。临床上治疗大多依此病机立法而从气血水同病方面进行论治。本方拟就近年来从气虚血瘀水停论治心衰的现状作一综述。1 基础研究1 .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对心衰病因病机的认识 ,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心气亏虚 ,因虚致实 ,瘀水停聚而成本虚标实之证。韩氏 [1]认为 ,心衰的病理变化可概括为心气亏虚、瘀血阻滞及水液停留的气、血、水病变 ,以心气虚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1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治特点。方法采集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心血管科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信息,对其证候特征、中西药物治疗情况及病死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5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见基础病以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为主,中医证型主要为气血瘀、痰瘀互结、气阴两虚、水湿内停及阳虚型,年龄增长、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存在及其心功能的降低与慢性心力衰竭病死率呈正相关。中药治疗以益气活血、化痰、养阴为主要治法,静脉应用中药以生脉、丹参、三七、总皂甙、刺五加注射液为主结论患者中医证候以气虚、血瘀、痰阻、阳虚证为主,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类复杂临床综合征,反复住院率及病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学认为属本虚标实之证,即气(阴、阳)虚、痰饮、瘀阻、水停,气阴两虚证为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见症候,本文对益气养阴法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缓解中医症候、改善血流变、降低心肌能量代谢、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李满生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6):132-132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长期大剂量应用利尿剂导致气阴两虚,水停血瘀,据此病机采用益气养阴利水、病证结合的辨证论治方法,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是引起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属于中医学的“心悸”、“喘证”、“水肿”等范畴,本文运用中药治疗冠心病心衰48例,从气、血、水三方面入手,以调节气血水升降失调为枢机,攻补兼施,取得较好疗效,经与常规西药治疗组进行对照,结果证明该方药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增水行舟,顾名思义就是增补水液使水涨船行,在中医学为滋阴润燥治疗阴虚液亏便秘的一种方法,"增水行舟法"为临床医生所熟悉.清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是"增水行舟"之奠基人,并据此创立增液承气汤加以运用,现代增水行舟法已不再局限于热结便秘的治疗,已广泛用于脑卒中,冠心病,静脉血栓,糖尿病以及泌尿系统结石等疾病的治疗.舟无水则停,同理,便无水则不通,结石无水不下行.本文仅就临床应用增水行舟法治泌尿系统结石,取得满意效果,略谈管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刘红旭教授治疗冠心病合并失眠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刘红旭教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门诊治疗冠心病兼失眠的处方,通过筛选、收集病历建成数据库,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9、SPSS Modeler 18.0、SPSS 2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挖掘,以客观分析其治疗经验。结果最终共筛选出251首处方,得出高频药四气、五味、性味及归经、关联规则核心药对组合,及3首核心处方。结论刘红旭教授治疗冠心病合并失眠,以本虚(气)、标实(痰、瘀)为基本病机,以补气、豁痰、活血,配安神为法,以"参元益气活血胶囊""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安神定志汤"3首核心处方为主,并根据辨证随症加减,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前多数医家认为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乃心气不足、心阳不振、血瘀水停为患,治疗当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主要原则,但仍无法解决本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这一难题。结合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历程,文章进一步剖析了心力衰竭病因病机,发现痰与慢性心力衰竭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痰邪贯穿于慢性心力衰竭病程始终,因而推论伏痰是造成心力衰竭迁延反复的重要一环,认为以痰作为切入点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意义重大,可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通过对"伏痰"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过程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系统阐述从痰论治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在"痰"的层面找到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以及早期敏感的监测指标,总结肿瘤相关性心力衰竭的预防和管理策略.方法 在WHO官网、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NKI、Spring Link、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以"肿瘤""癌症""心力衰竭""肿瘤心脏病""心脏肿瘤学""心脏毒性""机制""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中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候规律。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心力衰竭、中医、喘证、心悸、水肿”作为检索词检索2002~2007年文献,筛选与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研究心力衰竭的有关文献。根据文献的研究内容,分为临床研究、理论研究、综述三类。从证型出现频率、病例数两个方面进行归类整理,按出现频率统计,分析其证候情况。结果临床与理论研究共15篇文献中出现证候名称11个,其中虚证7个,实证2个,虚实夹杂2个;出现频率较高的前5个证型依次为气阴两虚、阳虚水停、气虚血瘀、心肾阳虚、痰饮阻肺。基本方治疗的文献共24篇,心力衰竭的专方主要是真武汤、生脉散、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苓桂术甘汤等。以方测证,心力衰竭临床常见证型是以心肾阳虚、心脉瘀阻、水湿停留为主,气阴两虚者次之。出现频率较高的前10味药物依次为:黄芪、丹参、附子、葶苈子、人参、茯苓、红花、桂枝、白术、川芎。显示治疗心力衰竭时常用具有益气温阳活血作用的药物,主要针对气虚血瘀、阳虚之证。结论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以气阴两虚、阳虚水停、气虚血瘀、心肾阳虚为多,但文献资料的临床研究方法存在欠规范之处,心力衰竭中医辨证的规范化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中医证候与心功能分级及超声心动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 在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制定临床四诊信息采集表,对9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行超声心动检测,同时采集患者的四诊信息,判断其心功能级数和中医证候分型,将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气虚血瘀组、气虚血瘀兼痰浊组主要分布于心功能Ⅱ级,气虚血瘀兼水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与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方法]将2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气虚证(21例)、气虚血瘀证(98例)、气虚血瘀水停证(72例)、气虚阳虚血瘀证(56例)和气虚阳虚血瘀水停证(49例)5种类型,比较各型的LVEF和LVMI.[结果]按气虚证、气虚血瘀证、气虚血瘀水停证、气虚阳虚血瘀证、气虚阳虚血瘀水停证的顺序,LVMI呈递增趋势,而LVEF呈递减趋势.统计结果显示,气虚证、气虚血瘀证、气虚血瘀水停证3组间LVMI和LVEF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气虚阳虚血瘀证、气虚阳虚血瘀水停证2组间LVMI和LVEF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其他3组比较,LVMI和LVEF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左室质量指数和左室射血分数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的量化指标,这可能为该病的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程志清教授诊疗冠心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方法]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施治方面论述程志清教授诊疗冠心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对其遣方用药和康复调理方面的特色予以总结。[结果]本病的发病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以气阴两虚、阳虚多见,"标实"以血瘀、痰阻、水停多见,根据以上病因病机,形成了益气养阴,涤痰化瘀及温阳利尿,宽胸舒痹为主的治则。[结论]程志清教授诊疗冠心病的经验临床上行之有效,深得患者信任和好评,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印发13种中医护理方案,心衰病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临床表现为:胸闷气喘,心悸,咳嗽,咯稀白痰,肢冷,畏寒,尿少浮肿,自汗,汗出湿冷,舌质暗淡或绛紫,苔白腻,脉沉细或涩,结代[1]。且心力衰竭证型统计中,钱晶[2]等发现113例患者中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为67例,占约60%,治疗以温阳利水、益气活血为法。我科近年来采用于心腧穴进行中药封包联合烫熨  相似文献   

18.
心肺疾病常相互影响,肺虚则宗气虚,百脉皆瘀;肺失宣降则水瘀胶结、闭阻脉络、血瘀水停,逐渐形成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要将治肺贯穿始终,注重活血与益气并用,使补气而不壅中,攻伐而不伤正,破中有补、补中有行,通过"升补宗气,运化水瘀"恢复肺主气功能;通过"泻肺逐水,去宛陈莝,以利顽疾"使水邪有出路;通过"宣肺平喘,以畅气机,通血脉"畅通气血,恢复心主血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在心力衰竭的发病中,心气虚是病理基础,心阳虚是疾病发展的标志,心肾阳虚则是疾病的重笃阶段,瘀血、水停是病程中所必然出现的病理状态。心力衰竭的病位在心,却不局限于心。其病机可以概括为本虚标实,以心之阳气(或兼心阴)亏虚为本,瘀血水停为标。中医药辨证论治,专方治疗,单味药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候、证素分布规律。方法:对国内收载的名老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相关文献进行收集筛选,运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四诊信息、证素信息进行数据挖掘,探索慢性心力衰竭证候规律。结果: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证候主要包括气喘,浮肿,心悸、胸闷,神疲乏力,小便不利,畏寒等;舌象主要为苔薄白,舌紫暗,舌暗淡;脉象主要为脉细,脉沉,脉弦,脉结等;病位证素主要为心、脾、肾,病性证素主要为水停、阳虚、血瘀。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主要以阳虚为本,水停、血瘀为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