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9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纤维结肠镜高频凝电切除结肠息肉是一种不开腹、简便而又可靠的手术方式,但有时会出现大量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为预防之,我们对高频电凝结肠息肉摘除术进行了改进。现已治疗84例,切除息肉165枚,不仅容易切除,而且未发生穿孔和大量出血。 1.资料和方法:84例结肠息肉为本院1990年5月至1994年4月门诊患者。其中男56例,女28例;平均年龄43岁(5—69岁)。应用日本Olypums产PCF-20型纤维结肠镜。NM—IK内镜注射针,PSD型高频电源及圈套器。注射药物为15%氯化钠20ml、2%利多卡因20ml、蒸馏水20ml、肾上腺素3mg,配制成混合液(简称L-HS-E溶液)。  相似文献   
2.
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射MAA和32P胶体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瘤内注射MAA和32P胶体治疗不能手术肝癌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 方法B超引导下瘤内注射MAA和32P胶体治疗30例原发性肝癌(PHC),观察治疗前后病人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彩色多普勒超声、病灶体积变化、血清AFP水平以及肝肾功能、血常规和免疫指标。 结果治疗后,96.7%PHC临床症状减轻,血清AFP水平明显下降;肿块缩小率≥50%者占75.6%,平均肿块缩小率53.3%,彩色多普勒显示81.9%的肿块血供减少或消失。20例组织学检查发现治疗区内肿瘤组织出现完全或部分坏死、纤维化。30例PHC6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0%、76.7%、43.3%,平均生存期19.5月。局部无并发症,治疗前后ECG、肝肾功能、血常规和免疫功能均无变化。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瘤内注射MAA和32P胶体对不能手术的PHC是一种简单、安全和有效的新方法,副作用低,适应证广。  相似文献   
3.
我们将 1990 - 2 0 0 2年临床上遇到的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疾病 36例误诊情况进行总结 ,以供临床医师借鉴。1 临床资料36例患者 ,男 2 1例 ,女 15例 ,年龄 2 2~ 88岁。误诊情况 :流行性出血热 7例 ,缺血性肠病 4例 ,胸椎第 9~ 10椎管神经鞘瘤 1例 ,胸椎第 4和胸椎第 6椎体血管瘤 1例 ,椎间盘突出伴黄韧带肥厚 1例 ,腹主动脉瘤 2例 ,过敏性紫癜 6例 ,带状疱疹 2例 ,甲状腺机能亢进 2例 ,铅中毒 2例 ,急性心肌梗死 3例 ,急性心衰 2例 ,糖尿病酮症 2例 ,尿毒症 1例。误诊时间 3d~ 2年不等。2 讨 论2 .1 误诊疾病类型及分析2 .1.1 肾综合…  相似文献   
4.
5-氟尿嘧啶联合L-精氨酸治疗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联合L精氨酸对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BEL7402细胞株建立裸鼠人肝癌移植瘤模型,分别给裸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氟尿嘧啶,5氟尿嘧啶+L精氨酸,观察各组药物对肿瘤的抑制作用,病理学观察移植瘤的坏死程度和范围,免疫组化测定移植瘤组织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化学比色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瘤组织内的一氧化氮的浓度,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onewayANOVA,Bonferroni,KruskalWallisH检验。结果5氟尿嘧啶联合L精氨酸能明显增加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病理显示肿瘤的坏死范围增大,iNOS表达和活性增强,NO生成增加。结论5氟尿嘧啶联合L精氨酸能够抑制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诱导iNOS表达和活性增强,NO生成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5.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CCS)为伴有外胚层病变的非家族性错构瘤性胃肠道息肉病,其具有以下特点①息肉的分布累及全胃肠道;②外胚层变化,如 脱发、指甲营养不良,色素沉着;③不伴息肉家族史;④多在成年发病[1].1955年Cronkhite和Canada首先报道而得名,全世界目前约有300多例报告,国内1985年 首次报道,到目前为止不超过30例,发病年龄31-86岁,多数患者超过50岁发病,男女比例1.6:1,本病预后极差,病死率60%,生存期6-18个月.  相似文献   
6.
内镜下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4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注射肉毒毒素治疗,B组用小气囊扩张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周、3个月和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下食管插约肌的压力(LESP)、松弛率(LESRR)。结果:治疗后1周、3个月和1年的有效率及治疗前后LESP、LESRR的差值,注射肉毒毒素组均高于小气囊扩张组;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认为内镜下食管下括约肌内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近期疗效高,且患者痛苦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反义端粒酶RNA基因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探讨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治疗肝细胞癌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电穿孔法将携带正反义端粒酶RNA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PT67包装细胞,G418筛选获得稳定产病毒细胞株,收集逆转录病毒上清并感染人肝癌HepG2细胞,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细胞克隆并扩增培养,经PCR鉴定后,通过MTT法分别检测转染正反义端粒酶RNA基因组肝癌细胞(HepG2-hTR—EcoRⅠ和HepG2-hTR—BamHⅠ)以及未转染端粒酶RNA基因组细胞(HepG2)的生长,免疫荧光化学检测肝癌细胞增殖,TRAP—PCR—ELⅠSA法检测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所处的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结果:基因转染后经PCR扩增可于约500bp处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表达。转染反义端粒酶RNA基因的HepG2一hTR—BamHⅠ组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抗中性粒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表达减少;实验组端粒酶活性为(2.31±0.16),较HepG2-hTR—EcoRⅠ组(3.24±0.20)及HepG2组细胞(3.22±0.17)明显下降(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实验组细胞的凋亡率为(9.58±1.38)%,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具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细胞出现G2/M期阻滞。结论:端粒酶RNA是端粒酶活性表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反义技术下调其表达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治疗烧心、酸过多型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共入选229例受试者,其中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组(A组)114例,法莫替丁片组(B组)115例。结果进入符合方案数据分析(PP)的有218例(A组106例,B组112例),进入意向性分析(ITT)的有229例(A组114例,B组115例),进入安全性分析数据集(SA)的有229例(A组114例,B组115例)。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治疗烧心、反酸、腹部不适、上腹痛、嗳气及腹胀等症状的临床疗效与法莫替丁片相似,而烧心、反酸的临床缓解时间明显短于法莫替丁片,烧心、反酸症状总记分下降值和下降率亦大于法莫替丁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程度与法莫替丁片相似。结论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是治疗烧心和胃酸分泌过多型消化不良的安全有效药物,并且具有起效快、有效时间长等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顺铂等化疗药物对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端粒酶作为化疗敏感性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IC50剂量的顺铂,丝裂霉素C,阿霉素及5-氟脲嘧啶和甲酰四氢叶酸处理胃癌细胞,采用半定量TRAP-银染法检测药物处理前后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并应用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结果:顺铂,丝裂霉素C和阿霉素在诱导两细胞凋亡的同时,下调端粒酶活性,且其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关系;5-氟脲嘧啶和甲酰四氢叶酸对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化疗前后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变化,可作为化疗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
贲门失弛缓症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前后食管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食管动力特征及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后食管动力学的改变。方法28例患者内镜下局部注射肉毒毒素,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3个月时测定下食管括约肌的压力(LESP)、松弛率(LESRR)和食管体部的动力。结果治疗前,LESP为(42.68±17.16)mmHg,LESRR(38.69±3.66)%,吞咽时100%患者食管体部为同步收缩,无推进性蠕动波。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后1周和3个月时,LESP分别为(23.35±4.86)mmHg和(22.74±4.02)mmHg,LESRR分别为(79.98±4.16)%和(80.48±3.79)%,但吞咽时食管体部的动力无改善。结论内镜下LES内注射肉毒毒素,可减低LESP和提高LESR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