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北京市大学生与中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中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戴维斯在线认知量表(OCS)、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1018名北京市大、中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大、中学生的OCS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的网络成瘾与上网时间、性别、父母教养方式、家庭功能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学生的受教育程度、父亲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中学生及男生更易发展为网络成瘾,同时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功能不良在青少年网络成瘾中缸薯榴为啻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老年患者心脏介入术前焦虑状况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38例老年患者心脏介入术前进行评估。结果:患者的SAS标准分为42.95±725,显著高于国内常模组29.78±0.46(P〈0.01);领悟社会支持总均分与患者的焦虑标;住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589,P〈0.01)。结论:老年患者心脏介入术前存在焦虑,与领悟社会支持呈中等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社会支持及伴发焦虑、抑郁的现状,探讨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糖尿病人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社会支持量表(SSR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50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糖尿病对健康的损害率为95.64%,对心理、人际关系的影响率为76.19%、30.36%;伴发焦虑、抑郁的比例为11.31%、29.96%;生存质量与病程等因素显著相关(r=0.18~0.55,P〈0.01);社会支持与年龄等因素显著相关(r〉0.11,P〈0.01);焦虑、抑郁与并发症等因素显著相关(r〉0.20,P〈0.01);生存质量、社会支持、焦虑、抑郁在病程、并发症等变量的不同水平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并发症、伴发焦虑、抑郁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预防和控制并发症,改善不良情绪是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受艾滋病影响儿童领悟社会支持、自尊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建立良好的亲社会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河南省受艾滋病影响严重的地区抽取受艾滋病影响儿童300名,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亲社会行为量表进行测评,对数据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bcbootstrap检验等统计学处理.结果 (1)受艾滋病影响儿童领悟社会支持与自尊显著正相关(r=0.436,P<0.01),领悟社会支持与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r=0.457,P<0.01),自尊与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r=0.477,P<0.01).(2)回归分析发现,领悟社会支持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变异的解释率为20.8% (F=67.944,P<0.01).自尊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变异的解释率为22.8%(F=76.146,P<0.01).(3)自尊作为中介变量,领悟社会支持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显著,领悟社会支持对亲社会行为的直接效应估计值为0.272 (P=0.02),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与亲社会行为间的中介效应估计值为0.208(P<0.01).结论 领悟社会支持、自尊是影响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因素,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影响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择业期间焦虑水平及其相关因素,为开展就业心理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52名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采用自行设计的就业信息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袁(SA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以160名在校生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择业期间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在校非毕业生(P〈0.01),焦虑发生率为29.6%。相关分析揭示: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焦虑与神经质(N分)和精神质(P分)呈显著正相关(r=0.255和r=0.241,P〈0.01),与就业前景担忧呈正相关(r=0.191,P〈O.05);而与积极应对(PC)呈显著负相关(r=-0.218,P〈0.01),与内外向(E分)、领悟社会支持(PSSS)呈负相关(r=0.203和r=0.177,P〈0.05)。结论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择业期间焦虑水平明显增高,且与多种因素相关,情绪不稳定型人格、对就业前景担忧、消极应对、缺乏社会支持是影响毕业生焦虑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容纳、应付方式、焦虑对大学新生网络成瘾的影响。方法在人学军训2周后,对3380名大学新生进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容纳他人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和中文网路成瘾量表评定。结果1)女生容纳自我、他人以及自我感觉被他人接纳的程度较男生高,较多采用消极的应付方式,网络成瘾得分较低(P〈0.01);2)与网络成瘾低分组柏比,网络成瘾高分组的大学新生容纳自我、他人以及自我感觉被他人接纳的程度较低.较常采用消极的应付方式,较少采用积极的应付方式,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的得分较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消极应付方式、容纳自我他人的程度、状态焦虑、性别(男=1,女=2)四个指杯的影响有显著性(P〈0.05),回归系数分别为0.707、-0.026、0.023和0.549。结论大学新生网络成瘾存在性别差异,网络成瘾高分者存住一定形式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医学高职生的生活满意度与自尊、父母教养方法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自尊量表(SES)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对630名医学高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医学高职生的生活满意度在性别、专业、年龄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独生子女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f=2.614,P〈0.01)。(2)医学高职生的生活满意度与自尊、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r=-0.09~0.35);(3)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父母教养方式既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也通过自尊作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结论父母教养方式、自尊是影响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高正春  高飞  王岁霞 《西部医学》2011,23(9):1824-1826
目的探讨高职院校网络成瘾学生焦虑、抑郁与社会支持状况,为高职院校学生网络成瘾的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学生上网及相关因素调查表、网络成瘾测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两所高职院校一、二年级共775人进行调查。结果高职院校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为9.16%;网络成瘾学生中焦虑状况异常者占74.65%,非网络成瘾组学生中焦虑状况异常者占26.06%,网络成瘾学生抑郁水平高于非网络成瘾学生(P〈0.01),网络成瘾组学生焦虑水平高于非网络成瘾组学生(P〈0.01);网络成瘾学生社会支持总分及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均低于非网络成瘾学生(P〈0.01),网络成瘾组学生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低于非成瘾组学生。结论网络成瘾学生焦虑、抑郁水平较高,社会支持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深圳市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按比例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利用“广东省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深圳市初中、高中、中等职校及大学学生共3979人进行调查。结果深圳市青少年的上网率为80.1%,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9.4%,男生12.7%高于女生6.7%(x^2=39.90,P〈0.01)。不同学校类别、不同家庭类型的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个性特质中,网络成瘾者其内外向维度得分明显低于未成瘾者(P〈0.05)。此外,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学生其学习成绩和每周运动次数均低于未成瘾的学生。结论 深圳市大、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与性别、家庭、社会和心理因素关系密切,预防、干预和治疗要从多方面出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孤独感量表(UCLA)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98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手机依赖在性别、年级和恋爱状况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生源地和是否为独生子女在手机依赖总分及其4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孤独感水平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总分及其4个维度得分均高于低孤独感水平的大学生(P < 0.01);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呈正相关(P < 0.01),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其他支持因子呈负相关(P < 0.01);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P < 0.01)。结论孤独感是导致手机依赖的危险因素,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有助于降低大学生孤独感水平,从而降低手机依赖程度,社会和家庭应该给予大学生群体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焦虑、感知社会支持在孤独感和老年人形象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 2017年5—6月,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广西南宁市老年大学320例学员,采用老年人形象问卷、感知社会支持问卷、焦虑问卷和孤独感问卷进行调查,采用AMOS 20.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介效应。结果 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293份,有效回收率为91.56%。老年人形象问卷得分为(57.6±7.7)分,感知社会支持问卷得分为(22.8±4.0)分,焦虑问卷得分为(10.9±4.5)分,孤独感问卷得分为1(0,2)分。家庭经济状况一般者老年人形象问卷得分高于较差者(P<0.05)。感知社会支持与老年人形象、焦虑呈正相关(P<0.05);孤独感与老年人形象、感知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5);焦虑与孤独感呈正相关(P<0.05)。路径分析表明,孤独感对老年人焦虑具有正向影响(β=0.16,P=0.01),对老年人感知社会支持具有负向影响(β=-0.40,P<0.001);焦虑对老年人感知社会支持具有正向影响(β=0.18,P=0.006);感知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形象具有正向影响(β=0.30,P=0.003)。采用Bootstrap检验法检验中介效应,结果显示,“孤独感→感知社会支持→老年人形象”路径中,感知社会支持的估计值为-0.353 5〔95%CI(-0.685 6,-0.126 8)〕,表明感知社会支持在孤独感与老年人形象的部分中介效应成立;“孤独感→焦虑→感知社会支持→老年人形象”路径中,“焦虑→感知社会支持”的估计值为0.028 4〔95%CI(0.004 9,0.088 9)〕,表明感知社会支持与焦虑在孤独感与老年人形象的链式中介效应成立。结论 焦虑与感知社会支持在孤独感和老年人形象之间发挥着链式中介作用。孤独感不仅通过感知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对老年人形象产生间接效应,还通过焦虑预测感知社会支持并最终预测老年人形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网络成瘾倾向大学生在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方面的差异.方法 以分层按比例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396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评定.结果 网络游戏成瘾高、低倾向组在生活事件的学习压力、受惩罚及其他因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同时网络游戏成瘾高倾向组在客观社会支持、主观社会支持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方面[分别为(9.36±2.53)分,(19.95±3.48)分,(7.30±1.02)分],低于低倾向组[分别为(10.62±2.44)分,(22.85±3.46)分,(7.92±1.58)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网络人际关系成瘾高、低倾向组在生活事件的所有指标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同时网络人际关系成瘾高倾向组在客观社会支持及主观社会支持方面[分别为(8.38±3.57)分,(18.69±3.25)分],低于低倾向组[分别为(10.66±2.14)分,(23.12±3.18)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网络信息成瘾高、低倾向组在生活事件的丧失和其他因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网络信息成瘾高倾向组在主观社会支持方面[(21.75±3.33)分],低于低倾向组[(22.87±2.98)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不同类型网络成瘾倾向在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我同一性对于网络成瘾的影响作用及影响途径。方法:在珠海市4所大学一至四年级的学生中随机选取2275人,选用网络成瘾调查问卷、自我同一性测试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测查。筛选出的259名网络成瘾大学生作为实验组;随机抽取学校、年级、专业和性别匹配的非网络成瘾大学生259人作为对照组。结果:网络成瘾组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水平显著低于非网络成瘾组,如现在的自我投入(14.80±3.25)分与(17.39±3.74)分(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现在的自我投入、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和社会总支持三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P<0.01)。AMOS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现在的自我投入对网络成瘾有直接负向影响(β=-0.17,P<0.01),并且通过社会总支持间接影响网络成瘾(β=-0.06,P<0.01),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对网络成瘾有直接负向影响(β=-0.18,P<0.01)。结论:自我同一性是网络成瘾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支持在其中起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4.
齐玉龙  王岚  马嬿  高恒  赵静  薛芳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7(11):1461-1465
目的:建立以健康促进理论为指导、以学校为基础的大学生网络成瘾(IAD)行为综合干预模式,评价其对大学生IAD行为、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A校大学生216名(干预组)、B校大学生200名(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干预组实行健康教育讲座、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同伴教育及个体化辅导的综合干预,为期1年;对照组不实施任何干预措施。分别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IAD情况、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状况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大学生IAD倾向的发生率为4.63%,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AD的发生率为3.24%,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每次上网时间2 h的人数显著增加(P0.01),4 h以上的人数减少(P0.01),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1);干预后干预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消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健康促进理论制定以学校为基础的综合干预能有效减少大学生IAD及IAD倾向的发生率,改善IAD症状及个体对网络使用的认知,优化学生网络使用行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改善消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吉林省长春市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使用Young的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对长春市1551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长春市青少年网络成瘾发生率为5.5%,男生高于女生(χ^2=5.386,P<0.05),非重点中学高于重点中学(χ^2=5.068,P<0.05),家庭月收入<1000元的网络成瘾发生率高于其他组(χ^2=26.792,P<0.001)。低自我控制水平的网络成瘾发生率高于其他组(χ^=32.45,P<0.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和低自我控制是网络成瘾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教育者可从提高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方面对其网络成瘾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延边地区高中生网络使用与网络成瘾现状,为学校开展预防及干预网络成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延边地区4所全日制学校(各2所普通高中及职业高中)1 490名在校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中生总网络成瘾检出率为5.6%,男生高于女生(P<0.01);网络使用目的为玩游戏(9.0%)的高中生网络成瘾检出率最高;每天上网时间越长,网络成瘾检出率越高(P<0.01);职业高中生网络成瘾检出率显著高于普通高中生(P<0.01);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越好,网络成瘾检出率越低(P<0.01).普通高中生每天网络使用时间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长(P<0.01).[结论]高中生网络成瘾现象应引起全社会关注,应针对不同群体给采取有效的预防与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主题统觉试验(TAT)分析网络成瘾者的中的应用,分析其潜在人格特征,为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门诊就诊网络成瘾自测量表≥5分求诊者为实验组34例,与网络成瘾自测量表总分〈5分的同年龄同文化志愿者作为对照组34例进行主题统觉试验(TAT)测量及分析。结果在欲求项目上,网络成瘾组的躯体反社会攻击性欲求[(4.83±2.16)分]、财产破坏欲求[(2.56±1.61)分]、自我攻击欲求[(3.40±2.43)分]、消极欲求欲求[(2.65+2.29)分]高于对照组(P〈O.05);而成就欲求[(2.31±2.14)分]、支配欲求[(1.51±1.29)分]、教养欲求[(2.30±2.34)分]、援助欲求[(1.80±1.25)分]都低于对照组(P〈0.05~0.01)。在压力项目上,网络成瘾组的情绪性压力[(3.90±2.81)分]、情绪言语攻性击压力[(3.62±2.18)分]、躯体社会攻击性压力[(2.73±2.23)分]、躯体反社会攻击性压力[(3.95±1.88)分]、财产破坏性压力[(3.33±1.78)分]、教养压力[(4.53±2.57)分]、抵制压力[(2.18±2.19)分]、丧失压力[(4.01±2.41)分]、躯体伤害压力[(2.65±2.37)分]及总压力[(49.49+36.16)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网络成瘾组的潜在人格具有超我意识低、自我意识不足、原我意识过强的特点,在门诊治疗网络成瘾者时要注重分析心理治疗,改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内蒙古地区5所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探讨网络成瘾与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环境间的关系.方法 从我区5所高等学校中随机抽取5 000名学生填写网络成瘾量表,家庭环境中文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 网络成瘾大学生与正常大学生相比,亲密度、情感表达、组织性、控制性、父情感温暖、理解、父过分干预与母情感温暖、理解因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可能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行为抑制激活系统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考察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方法2019年5~6月,采用大学生网络成瘾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行为抑制激活量表,对天津市63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4.0以及PROCESS宏程序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调节效应检验。结果(1)大学生网络成瘾[(2.73±0.63)分]与社会支持各个维度均呈负相关[客观支持:(11.06±4.19)分,r=-0.35,P<0.01;主观支持:(22.14±4.26)分,r=-0.25,P<0.01;支持利用度:(8.22±2.26)分,r=-0.33,P<0.01],与行为抑制[(2.58±0.53)分]和激活系统[(2.55±0.43)分]呈显著正相关(r=0.63,0.53,均P<0.01)。行为抑制激活系统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网络成瘾行为(β=0.48,0.17,P<0.01)。(2)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在行为抑制系统、行为激活系统和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之间起调节作用(β=0.08~0.16,均P<0.05),其中客观支持的调节作用最大,支持利用度次之。结论行为抑制激活系统对大学生的网络成瘾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而社会支持在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