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谢新华  周惠尔  王珍  吴华 《安徽医学》2017,38(5):630-633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管理的意义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深圳市海华社区门诊收治的45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社区健康管理.干预后6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服药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率、生活质量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行为评分、焦虑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96.00%)与对照组(89.7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血压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率、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健康行为评分、焦虑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健康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认知和服药依从性,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方式,从而有效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张洁 《河北医学》2014,(5):869-870
目的:探讨药师干预对出院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普通组,每组各25例。干预组给予药师干预,如讲解高血压基本知识,每日需按时按量服药,服药禁忌等;普通组给予一般常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自我行为管理能力及血压控制情况等指标。结果:不同干预后,干预组服药依从性得分明显优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自我行为管理能力指标均优于普通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干预组血压控制明显较普通组好,差异明显( P<0.05)。结论:药师干预有利于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行为管理能力及对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控制及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178-180+184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科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123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2)和对照组(n=6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水平变化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5,P=0.000;t=3.762,P=0.000)。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01,P=0.000;t=10.716,P=0.000;t=8.261,P=0.000;t=7.095,P=0.000)。结论 优质护理在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良好,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与高血压慢性病个体化分层管理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措施,评价社区高血压管理效果,探索高血压慢性病的管理策略.方法收集乌市某社区高血压患者455例.应用试验对照研究,干预组234例和对照组221例,干预组采取为期一年的健康教育与个体化分层管理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措施,对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活习惯、医学体检、化验、随访血压、服药状况等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1诊断指标:两组患者舒张压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及收缩压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血压监测,依据低、中,高危分组,采用重复测量多元方差分析显示:低危组血压、中危组血压,高危组收缩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可控制危险因素:干预组规律性运动,素食为主的比例增加,摄盐量减少,首末腰围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糖指数降低明显.血脂各项无显著差异.3干预组规律性服药,长效降压药的比例比例增加.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和分层个体化管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血压的不稳定性,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改善了不良生活方式,服药规律性依从性提高,长效降压药使用率增高,加强了社区医生与患者的互动性.但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稳定性有待进一步长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家庭动力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和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符合条件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均给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及家属共同实施认知、心理、行为、血压监测等方面干预,对照组仅对患者本人实施上述干预.评价对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和血压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的血压控制率为21.66%(13/60),对照组的血压控制率为23.33(14/60),两组的血压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8,P=0.642);干预2年后,实验组的血压控制率为51.66%(31/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3%(2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6,P<0.01).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年后,实验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2年后,实验组戒烟、限酒、低盐饮食、低脂饮食、适量运动等生活方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家庭护理能够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生活行为,有效控制血压,是社区高血压病患者控制和防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压控制不佳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因血压控制不佳就诊及住院患者共1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8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血压和遵医行为.结果:患者用药依从性差、心理因素、环境压力和不良生活方式等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的主要因素.干预组血压及遵医行为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社区护理干预,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60名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行为、服药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并与对照组60例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在坚持规律服药、低盐和低脂饮食、戒烟戒酒、控制体重等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干预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覃艾新  叶翠红  杨秀美 《广西医学》2010,32(9):1149-1151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16例高血压患者按入院先后次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8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常规抗高血压治疗及常规高血压护理;干预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心理综合护理。结果干预组干预前SCL-90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均高于国内常模(P均〈0.05),干预后各因子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明显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能提高临床疗效,并能稳定患者情绪,纠正其不良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蔡志阳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1):209-210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干预组从入院至出院后10个月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讲解预防高血压的一般注意事项。结果:干预组血压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组81.25%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而对照组40%血压得到控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在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服药依从性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有效控制患者血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生活方式干预对肥胖或超重青年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将肥胖或超重青年高血压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口服降压药,观察组64例给予口服降压药的同时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患者空腹体质量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FPG)、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MI、TG、TC等指标无明显改变。观察组血压、BMI、TG、TC等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是肥胖或超重青年高血压改善的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张立恒 《医学综述》2014,20(18):3397-3399
目的评价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对患者高血压控制的干预效果,以期为建立高血压有效控制模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于2012年12月在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就诊治疗的高血压患者473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医院常规治疗的高血压患者387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立档案采用综合规范化治疗,定期到社区随访;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医院门诊治疗,即时健康教育、自行锻炼和饮食控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结果经过社区医院综合管理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经过社区医院综合管理后,观察组血压控制率、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分别由28.54%、38.48%、50.95%上升至57.93%、92.39%、9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管理后观察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明显改善,危险行为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的社区医院综合管理模式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其生活方式,是综合防治高血压的有效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以我院门诊162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社区干预措施,干预时间1年,比较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的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率及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①干预后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P<0.01);②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由45%升至84%,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均有明显改善,不良生活行为人次由54.3%下降为2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干预可增加患者依从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及重视程度,对有效控制高血压、改善患者生活方式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EISH)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广东省台山市人民医院治疗的EISH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根据医嘱采取随机对症治疗及指导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集体健康教育和个体强化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在健康评估的基础上从饮食、运动、心理、中医养生等方面制订个性化的体质调养方案及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EISH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后在按时服药、定量服药、改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方面各项评分及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EISH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后在按时服药、定量服药、改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方面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EISH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的有效率在按时服药、定量服药、改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EISH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张虹 《中国现代医生》2012,(35):121-12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32例患者根据医嘱随机采取对症护理,干预组32例患者采取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干预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后血压降低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能提高治疗依从性,明显降低血压,使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冠心病疾病管理计划的可行性和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影响。方法将397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疾病管理组203例,对照组194例。疾病管理组干预包括6次健康教育、电话随访、专科门诊等。对照组无上述干预,自行去专科门诊治疗。观察12月后两组患者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月,对照组吸烟率29.9%,体重指数(BMI)(23.7±1.34)kg/m^2,有氧运动比例31.9%。疾病管理组吸烟率3.4%,BM(I22.7±1.19)kg/m^2,有氧运动比例6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血压达标率77.8%,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66.5%,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下降(-18.4±23.5)%。疾病管理组血压达标率88.2%),HbA1C达标率85.7%,和LDL水平下降(-24.1±2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s)外,疾病管理组服药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疾病管理组总心血管病事件率20.2%显著低于对照组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疾病管理计划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血压、HbA1C、LDL达标率,增加服药依从性,显著降低远期心血管病事件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应用的效果.方法 我院老干部门诊老年人群中随机抽取90名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年龄≥65岁),对其进行一般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有计划的健康管理.观察1年、2年后患者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行为生活方式、服药依从性、疾病的知晓率和应对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入组患者1年、2年后体重指数、血压水平、行为生活方式、服药依从性、疾病的知晓率和应对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胆固醇总体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胆固醇管理1年、2年与建档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时间越久效果越明显,可促进其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掌握高血压相关知识,学会自我监测和管理,对控制高血压病、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等均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模式,为进一步做好高血压社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药物降压治疗,干预组在进行药物降压治疗的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收缩压从干预前的(164±10)mm Hg(1 mm Hg=0.133 kPa)下降为(132±7)mm Hg,舒张压从干预前的(98±12)mm Hg下降为(81±10)mm Hg,干预后血压下降效果明显(P〈0.01);干预后血压正常人数与高血压危险因素知晓人数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分别为29例和28例,而对照组分别为11例和8例,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后不良生活习惯或行为改变情况调查显示,干预组患者高盐高脂饮食和吸烟人数均为4例,而对照组分别为11例和21例,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规律运动例数、限酒与体重控制例数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药物治疗配合社区健康教育是高血压防治的有效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8.
张梦东 《海南医学》2014,(17):2625-2627
目的: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探讨高血压三级预防,控制高血压“三率”的持续有效方案。方法将我院服务社区中246例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访次数分为规范化管理组(观察组)和非规范化管理组(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高血压知识调查问卷,对两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服药依从率、知识知晓率和规范化管理率进行比较。结果246例高血压患者中规范化管理患者201例,规范化管理率达81.7%;非规范化管理患者45例,非规范化管理率为18.3%;观察组血压控制率为91.54%,对照组控制率为13.33%,两组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率为95.02%,高于对照组的88.89%,其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知识知晓率为93.03%,高于对照组的8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率,提高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19.
李鸿飞  张林 《西部医学》2014,(3):306-307,3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及血压的影响。方法66例老年高血压伴有明显焦虑情绪的患者被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接受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其中心理干预组给予常规降压治疗的同时增加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并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12周时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值进行评价。结果心理干预组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心理干预组HAMA分值的改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伴有明显焦虑情绪的患者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同时,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不仅能消除患者心理障碍,促进康复,改善患者对治疗的态度和依从性,还能明显提高血压控制率,改善患者HAMA分值,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