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环孢素A(CsA)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CsA联合EPO和单用CsA治疗。结果:治疗组起效时间(18±2天)与对照组(30±4天)差异有显著性(P〈0.01);缓解时间治疗组(90±10天)与对照组(18±20天)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0.00%、80.00%,差异无显著性(P〉0.05);复发率分别为33.33%、5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sA联合EPO治疗获得性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起效快,缓解快,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主要ABO血型不合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NST)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发生的机制及治疗对策。方法对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1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行NST治疗,2例患者血型均为O型,供体为HLA完全相合的同胞(血型均为A型)。结果2例患者NST获得成功,但分别于移植后2、3个月出现PRCA,经强的松、雄激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PRCA均无明显的改善。2例患者停用环孢菌素A(CsA)后均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经普乐可复(FK506)免疫抑制治疗后,cGVHD控制,同时抗A凝集素很快下降至0,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上升。结论EPO、大剂量丙球对该组病例治疗无效。NST后一旦发生PRCA,应尽早停用CsA,cGVHD控制与PRCA的恢复相关。  相似文献   

3.
聂丹丹  薛培丽  曾凤英  熊鹰 《四川医学》2010,31(10):1536-1537
目的观察环孢菌素A联合雄激素治疗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治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6例,6例患者均口服环孢菌素A(CsA)(商品名新赛斯平,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5mg/(kg.d),分3次口服;康力龙6mg/d,分3次口服;观察用药后输注红细胞量、血常规及骨髓象的变化。结果 6例PRCA患者,缓解2例,明显进步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CsA联合雄激素治疗PRCA疗效显著,尤其适用于PRCA经治疗后复发患者,且联合用药时可相应减少环孢菌素A的用药剂量,进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环孢素(CsA)联合雄激素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环孢素(CsA)联合雄激素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4例,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基本治愈6例,缓解8例,明显进步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9.2%;不良反应轻微。结论CsA联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5.
异常免疫介导的红系细胞造血抑制是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简称纯红再障)最常见的病理生理机制。目前免疫抑制剂已成为治疗PRCA的主要药物。为了进一步探寻治疗PRCA的合理方案,我们采用环孢霉素A(CsA)(田可胶囊:中国华北制药集团)联合红细胞生成素(Epo)(益比奥:沈阳三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PRCA均达到基本治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药物引起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ia,PRCA)的认识水平。方法报告并分析1例异烟肼引起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疾病特征及诊治经过。患者为94岁的高龄老年人,该患者主要诊断为肺结核和慢性肾脏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进行性贫血,通过骨髓活检诊断为PRCA,起初误诊为抗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抗体引起的PRCA。结果最后找到的真正原因为异烟肼引起的PRCA。结论本例患者为我们提供了临床实证,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无法解释的贫血,可能为异烟肼引起的PRCA。  相似文献   

7.
刘琦  李莹  陈昕  刘建  吴蔚桦  欧三桃 《重庆医学》2014,(25):3407-3408
终末期肾衰竭(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往往合并不同程度的肾性贫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0世纪80年代,人们首次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合成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成为肾性贫血治疗史上的里程碑。然而,在其使用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一些罕见的不良反应,如导致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s aplasia, PRCA)。本科发现1例使用 EPO诱发 PRCA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寻进一步降低复治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死亡率并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 采用前瞻性同期对照研究法,比较雄激素单用与雄激素并用环孢素联合造血生长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复治的CAA患者疗效。结果 雄激素并用环孢素联合造血生长因子者不仅有效率(64.0%vs30.4%)、感染率(16.0%vs56.5%)、死亡率(8.0%vs39.1%),而且在成分输血脱离时间及骨髓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方面均优于单用雄激素者。且治疗毒副作用轻,患者均能耐受。结论 雄激素并用环孢素和造血生长因子治疗复治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降低患者死亡率和感染率,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环孢霉素A(CsA)加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疗效。方法:观察环孢霉素A(CsA)加雄激素联合治疗21例重型AA(SAA-Ⅰ13例,SAA-Ⅱ8例)、25例慢性AA(CAA)的临床疗效和实验指标。结果:总有效率为65.2%,其中,SAA-Ⅰ占76.9%,SAA-Ⅱ占50.0%,CAA占64.0%,结论:CsA加雄激素治疗各型AA是有效的,SAA-Ⅰ型优于其他两型。  相似文献   

10.
环孢素A联合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环孢素A( CsA )联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和雄激素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8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HD-IVIG)和雄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CsA 3~5 mg/(kg·d),分两次口服,疗程不少于6~12个月.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A联合HD-IVIG和雄激素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有效的治疗方案,其不但安全可靠,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李荣 《中外医疗》2011,30(7):8-9
目的总结环孢素联合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997年1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208例,根据分型分为SAA组60例,CAA组148例。SAA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CSA治疗组和CSA+雄激素联合治疗组;CAA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CSA治疗组和CSA+雄激素联合治疗组。结果 60例重型再障治疗有效率为33.3%,单用环孢素(CSA)治疗有效率为16.7%,CSA和雄激素联合应用的治疗有效率为44.4%;148例慢性再障治疗有效率为73.0%,单用CSA治疗有效率为66.7%,CSA和雄激素联合应用的治疗有效率为76.0%。结论 CSA和雄激素联合应用为治疗AA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发生白血病病变的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再障发生白血病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结果:4例AA患者均接受雄激素治疗;1例患者同时接受环孢素、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TG)、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1例患者同时接受环孢素、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4例患者白血病病变后化疗效果差,生存期均未超过6个月。结论:AA患者体内存在有缺陷的HSC/HPC或预存的异常造血克隆,可能是其转变为白血病的根本原因。一旦转为白血病后,化疗多为无效,患者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ATG+CsA为主的免疫抑制剂综合疗法和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HDMP)为主的免疫抑制剂治疗对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及相应免疫功能影响。方法将43例SAA患儿分为两组,其中23例接受ATG为主的免疫抑制综合疗法(Ⅰ组),20例接受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为主的免疫抑制治疗(Ⅱ组)。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8+等T细胞亚群计数,同时行外周血象及骨髓象检查。结果Ⅰ组23例SAA患儿均缓解,有效率达100%;Ⅱ组20例患儿,有效率55.00%,Ⅰ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Ⅱ组(X2=4.40,P=0.029)。治疗后Ⅰ组血像各主要指标比Ⅱ组的相应指标有明显升高(t=2.31,2.06,2.77,P均〈0.05)。治疗后Ⅰ组患儿CD3+、CD4+、CD8+与Ⅱ组相比呈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5.79,5.41,P均〈0.01)。结论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仍是SAA患儿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ATG+CsA治疗效果优于HDMP+CsA。  相似文献   

14.
席壮新  吴天勤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11):1512-1514,1517
目的:分析雄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综合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前提下加载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观察组)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80例。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计数,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6、17、(IL-2、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以及疾病相关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进行检测,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治疗后第3、6个月,观察组患者Hb、WBC、RBC、PLT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炎症因子IL-2、IL-6、IL-17、TNF-α、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TGF-β1、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EPO、TPO、sVCAM-1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G联合环孢霉素、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有效抑制免疫反应,增加骨髓细胞的造血功能,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环孢霉素A(CsA)是近年来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常用药物,且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亦有明显疗效。本组用CsA治疗1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1例有效,总有效率为57.89%;其中8例SAA中2例治愈,2例缓解,1例明显进步,有效率62.5%。11例CAA中2例治愈,3例缓解,1例明显进步,有效率54.5%,疗效显著。全组未见肝、肾毒性和免疫抑制剂相关性感染。可做为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6.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ntithymocyte globulin,ATG)治疗2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患儿的疗效。方法应用ATG对患者进行治疗,辅以环孢霉素A(cyclosporine A,CSA)、雄激素等。结果3例基本治愈,6例缓解,9例明显进步,总有效率72%,其中17例重型再障(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总有效率76.5%。治疗疗效与分型、病儿的性别、年龄、治疗前后网织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骨髓增生程度以及T细胞亚群是否异常无关等指标无关,而与病程相关。结论ATG作为重要免疫抑制剂治疗再障疗效肯定,其相关不良反应可获得较好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用小剂量环孢素A及熟地多糖口服液联合康力龙治疗成人再生障碍性贫血.方法用联合康力龙治疗再障36例,疗程3个月,同时和18例单用康力龙的病例作对比.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6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联合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较对照组快.联合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外周血细胞明显升高,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中未发现熟地多糖有任何毒副作用.结论康力龙联合环孢素A及热地多糖口服液治疗再障,具有方法简便、安全经济的特点.能加速症状的改善,提高疗效,不增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环胞菌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对骨髓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环胞菌素A(CsA)治疗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Fas(CD95)抗原表达及调亡的影响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24例再障患者CsA治疗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MNC)Fas表达率及凋亡率,其中急性再障7例,慢性再障17例;同时以2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应用CsA治疗再障3个月时的总有效率58.3%.再障患者Fas表达率及凋亡率均高于正常对照(P<0.05);急性再障Fas表达率及凋亡率高于慢性再障,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用CsA治疗后,再障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CsA治疗可降低再障患者骨髓MNC的凋亡率,骨髓MNC的Fas表达率和凋亡率增高与再障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复方皂矾丸联合环孢素加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冉生障碍性贫血患者39例,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8例应用环孢素加雄激素治疗,治疗组21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皂矾丸治疗,观察及比较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19.05%,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治愈率5.56%,总有效率61.1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皂矾丸联合环孢素加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辅助治疗早产儿贫血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早产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在性别、胎龄、出生体重、血红蛋白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EPO治疗。结果治疗组早产儿贫血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PO能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医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