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核素肾动态显像在评价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8例,按照尿白蛋白含量的不同分为3组:正常白蛋白尿组(DM1)、微量白蛋白尿组(DM2)、临床白蛋白尿组(DM3),遴选健康人12名作为对照组(NC)。各组分别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及实验室UAER、Scr、尿β2-MG的测定。结果DM1组GFR较NC组有显著性升高(P〈0.01),DM3组GFR较NC组显著降低(P〈0.01),DM2组GFR与NC组无差异;DM2组肾功能参数T1/2、C20值较NC组明显增高(P〈0.05),DM3组肾功能参数TP、T1/2、C20值较NC组显著增高(P〈0.01),DM1组肾功能各项参数与NC组无差异。结论核素肾动态显像可早于UAER、β2-MG、Cr等实验室检测指标对2型DN作出准确诊断,可全面评价2型DN的肾功能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因素^[1]。本研究通过对近2年在我院住院的14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尿肾功四项(Alb、IgG、γl-MG、β2-MG,尿Alb、IgG升高主要反应肾小球功能损伤,尿γl-MC、β2-MG升高主要反应肾小管功能损伤情况^[3][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判断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的评价,为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7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蛋白排泄率分成正常尿蛋白组(DM1:22例)、微量白蛋白尿组(DM2:29例)和临床蛋白尿组(DM3:25例),另选择健康者23名作为对照组(NC)。所有受试者进行肾动态显像评价,比较各组肾小球滤过率(GFR)、肾功能曲线峰时(Tp)、20s残留率(C20)。结果 DM1组GFR较NC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DM3组GFR较NC组明显降低(P〈0.01);DM2组和DM3组Tp和C20与N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可早期了解糖尿病患者肾脏受损程度,判断肾功能受损情况,为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核素肾动态显像评价不同阶段糖尿病(DM)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肾功能受损情况。方法将72例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不同分为以下3组:(1)正常白蛋白尿组(DM1组)25例,UAER〈20μg/min;(2)微量白蛋白尿组(DM2组)24例,UAER为20~200μg/min;(3)临床蛋白尿组(DM3组)23例,UAER〉200μg/min。3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NC组,n=40)一起进行99Tcm-TcDTPA和99Tcm-EC肾动态显像,并同时测定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尿白蛋白(Alb)水平。结果 DM1组肾小球滤过率(GFR)及肾有效血浆流量(ERPF)明显高于NC组(P〈0.01);DM2组GFR、ERPF与N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99TcmDTPA法测定的肾功能曲线半排时间(T1/2)延长(P〈0.05),20min残留率(C20)增高(P〈0.05);DM3组GFR、ERPF明显下降(P〈0.01),肾功能曲线峰时(Tp)后延(P〈0.01),T1/2更加延长(P〈0.01),C20更加增高(P〈0.01),滤过分数(FF)、血Cr、尿Alb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核素肾动态显像可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并了解肾功能受损程度、进程以及为临床治疗和随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肾功能相关指标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为DR的早期诊治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T2DM在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患者资料。根据眼底检查情况,将收集的患者分为DR组(366例)和非DR两组(317例)。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病程、疾病史、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等。收集所有患者的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结果,并将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因素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肌酐(Cr)、肾小球滤过率(GFR)、ACR在DR组与非DR组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病程、Cr、GFR、ACR在T2DM患者中与DR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能帮助早期DR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不同并发症时的肾功能特征及糖尿病肾病(DN)患病的危险因素,为DN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3 149份T2DM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并发症情况分为单纯T2DM组、T2DM微血管病变组、T2DM大血管病变组和T2DM同时合并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组;分析4组患者肾功能(尿肌酐、双肾小球滤过率、血尿酸、血肌酐)的特征及差异,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N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单纯T2DM组、T2DM微血管病变组、T2DM大血管病变组、T2DM同时合并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组血肌酐、血尿酸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149例T2DM患者中DN患病率为(1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病程及肥胖是T2DM患者DN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T2DM患者同时出现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时肾脏的代谢功能可严重受损;年龄、病程及肥胖是DN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血清高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40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40例。结果尿mALB在DN早期即可升高,且随病情发展而进一步升高(P〈0.01);随着DM尿mALB增加,HbA1c水平逐渐增加(P〈0.05);DM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DN组又DM组,EDN组进一步升高(P〈0.01);DN患者Hs-CRP水平升高与24h尿mALB排泄量呈正相关(r=0.59,P〈0.05)。结论尿mALB和血清Hs-CRP作为两个独立的指标从不同方面反映2型DM患者肾功能的早期损害情况,是诊断2型DM早期肾损伤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肾功能,为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对132例T2DM患者和41例正常对照者(NC)进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同时获得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肾功能曲线。结果不同病期各组T2DM患者的GFR均显著低于NC(t=7.517-13.528,P〈0.01);不同病期各组患者的峰时均较NC明显后延(t=3.954-7.909,P〈0.01);不同病期10和20min残存率均升高。结论T2DM患者的肾脏滤过和分泌功能均受损,其程度随病期的延长而加重。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尿酸排泄分数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尿酸(SUA)水平与肾脏尿酸排泄分数(FEur)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430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SUA水平分为低、中、高3组;根据相关生化指标计算尿酸清除率(Cur)、FEur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高尿酸血症(HUA)者占12.6%;SUA水平越高,男性所占比例越大;SUA水平随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和糖基化血红蛋白(HbAlc)则相反:24h尿尿酸(UUA)定量随SUA水平的升高而升高,Cur和FEur则随SUA水平的升高而降低;相关分析显示:FEur与肌酐清除率(Ccr)、BMI和SUA呈负相关,与HbAlc和HOMA—IR呈正相关。结论:T2DM患者尿酸代谢紊乱存在低尿酸血症和HUA两种形式;FEur可更全面、真实的反映肾脏处理尿酸的状况。对易合并肾损害的T2DM患者而言,关注其FEur、避免高尿酸尿对肾脏的损害更具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99mTc-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99m Tc-DTPA)核素肾动态显像在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治2型糖尿病(T2DM)及预后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取100例T2DM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结果分为无白蛋白尿组(38例)和微量白蛋白尿组(62例),另选择同期健康者25例作为对照组。受试者均行核素肾动态显像获得分肾肾小球滤过率(GFR)、肾功能曲线,同时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无白蛋白尿组GFR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GFR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肾功能曲线半排时间(T1/2)延长,20 min残留率(C20)增高。微量白蛋白尿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素肾动态显像可以早期发现T2DM患者肾功能受损程度,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肾病患者血清色素上皮源因子(PEDF)、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其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例健康对照,126例T2DM患者,依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高低将患者分为尿白蛋白排泄正常组(NA)45例,微量白蛋白增高,尿蛋白定性阴性组(MA)50例,临床蛋白尿(尿蛋白定性阳性,PR)组31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IL-6、PEDF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结果T2DM患者血清PEDF、CRP、IL-6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O.05);MA组患者血清PEDF、CRP、IIL-6水平显著高于NA组(P〈0.05);PR组患者血清PEDF、CRP、IL-6水平显著高于MA组(P〈0.05).T2DM患者血清PEDF、CRP、IL-6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率成正相关.结论血清PEDF、CRP、IL-6水平在T2DM患者中显著增高,并随尿白蛋白的严重程度而逐渐升高.血清PEDF、CRP、IL-6水平的升高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尿毒清颗粒辅助治疗糖尿病(DM)肾功能衰竭近期疗效。方法选取DM肾功能衰竭患者122例,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首先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对照组口服爱西特,试验组口服尿毒清颗粒冲剂。治疗前后行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和24h尿蛋白定量检测,同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2组患者相关参数的异同。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BUN、SCr、24h尿蛋白定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CCr、Hb和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毒清颗粒效辅助治疗DM肾功能衰竭的近期疗效显著,是一种治疗DM肾功能衰竭患者较好的非透析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尿微量蛋白/肌酐(realb/Cr)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T2DM患者80例。设为T2DM组,再根据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A组)、早期DN组(B组)、蛋白尿组(C组),另于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设为空白组。检测各组患者的血清Cys—C、尿mAlb和Cr水平。计算malb/Cr值。并对早期DN组进行血清Cys—C与mAlb/Cr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T2DM患者UAER水平的升高。Cys—C、mAlb/Cr呈升高趋势(P〈0.01或P〈0.05),Cys—C、mAlb/Cr、Cys—C+mAlb/Cr在发现肾损伤方面.敏感性依次增高(P〈0.01或P〈0.05),以Cys—C+mAlb/Cr敏感性最高,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mAlb/Cr与Cys—C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蛋白/肌酐联合检测对于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的肾损伤是非常有必要的,能有效降低临床漏诊率,给予临床医师更多的临床诊断依据.对于T2DM患者早期肾损害的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经济的发展,2型糖尿病(T2DM)及其慢性并发症发病率逐年增高,研究表明皮肤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与糖尿病血管病变关系密切,但在我国缺乏在社区中的大型筛查及研究。目的 研究经皮无创检测AGEs与T2DM血管性并发症的相关性及在社区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5月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签署医联体协议的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30~75岁T2DM患者97例,其中44例T2DM未合并糖尿病并发症(单纯T2DM组),53例T2DM合并糖尿病并发症(T2DM伴并发症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27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受试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肌酐(Cr)、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皮肤AGEs水平。测定踝肱指数(ABI)作为下肢血管病变评估标准,并将T2DM患者分为无周围血管病变、轻度周围血管病变、中度周围血管病变。测定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比值),并将T2DM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大量白蛋白尿。测定神经缺陷评分(NDS)作为周围神经病变指标,并将T2DM患者分为无周围神经病变、轻度周围神经病变、中度周围神经病变、重度周围神经病变。结果 三组皮肤AGEs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纯T2DM组和T2DM伴并发症组皮肤AGEs水平高于对照组;T2DM伴并发症组皮肤AGEs水平高于单纯T2DM组(P<0.05)。同一年龄段,T2DM伴并发症组皮肤AGEs水平高于单纯T2DM组(P<0.05)。随着T2DM伴周围血管病变、白蛋白尿、周围神经病变程度加重及T2DM并发症数目增多,皮肤AGEs水平均逐渐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84,95%CI(0.73,0.97)〕和皮肤AGEs〔OR=1.35,95%CI(1.17,1.57)〕是T2DM伴周围血管病变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OR=0.14,95%CI(0.03,0.61)〕、FBG〔OR=1.49,95%CI(1.10,2.02)〕、皮肤AGEs〔OR=1.09,95%CI(1.02,1.16)〕是T2DM伴白蛋白尿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OR=0.23,95%CI(0.06,0.86)〕、HbA1c〔OR=1.68,95%CI(1.04,2.71)〕是T2DM伴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皮肤AGEs筛查T2DM并发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3〔95%CI(0.753,0.914)〕,AGEs最佳切点值为71.5 AU,灵敏度为71.7%,特异度为86.4%。结论 皮肤AGEs检测可作为T2DM伴周围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的预测指标,为其用于社区T2DM伴并发症的无创筛查提供理论依据,但在皮肤AGEs与周围神经病变关系中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因素[1]。本研究通过对近2年在我院住院的144例2型糖尿病[2]患者进行尿肾功四项(Alb、IgG、α1-MG、β2-MG,尿Alb、IgG升高主要反应肾小球功能损伤情况,尿α1-MG、β2-MG升高主要反应肾小管功能损伤情况[3])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对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价值。方法将80例T2DM患者根据其肾功能分为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异常组,各40例,同时选择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胱抑素C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T2DM患者CysC与HbA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肾功能异常组患者的CysC与HbAlc水平也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5);在T2DM患者中,CysC与HbAIc呈正相关(r=0.39)。结论CysC与HbAlc作为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更具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组织因子( 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PI)与2型糖尿病( T2DM)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分别测定58例T2DM无视网膜病变(DR)患者(T2DM组)、65例T2DM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T2DM+DR组)及40例正常人(NC)的血清TF、TFPI水平,分析TF、TFPI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T2DM组TF、TFPI、TF/TFPI比值较NC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DR组TF、TF/TFPI比值较NC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T2DM+DR组TFPI较N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DR组TF、TF/TFPI比值较T2DM组显著升高,TFPI较T2DM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F是D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DR患者TF、TF/TFPI升高,TFPI降低,提示TF、TFPI可能参与了DR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背景 随着血糖监测技术的发展,近些年来人们开始使用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S)"全景式"地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明确FGMS指标与T2DM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 目的 探究佩戴FGMS的T2DM患者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等指标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就诊并佩戴FGMS的T2DM患者79例,以尿液检查中UACR是否<30 mg/g将患者分为无白蛋白尿组(n=50)和白蛋白尿组(n=29)。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及FGMS指标等。采用Pearson相关、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TIR、高血糖时间(TAR)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分别采用Pearson相关、Spearman秩相关、偏相关分析探讨FGMS指标与lnUACR的相关性。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T2DM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IR对白蛋白尿的预测价值。 结果 白蛋白尿组T2DM病程长于无白蛋白尿组,三酰甘油(TG)、HbA1c、平均血糖(MBG)、TAR、平均血糖标准差(SDBG)、最大葡萄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葡萄糖波动幅度(MAGE)、连续每隔2 h血糖净作用(CONGA2)高于无白蛋白尿组,TIR低于无白蛋白尿组(P<0.05)。Pearson相关、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IR与HbA1c呈负相关(P<0.001),TAR与HbA1c呈正相关(P<0.001)。Pearson相关、Spearman秩相关、偏相关分析结果均表明,TIR与lnUACR呈负相关(P<0.001),MBG、TAR、SDBG、LAGE、MAGE、CONGA2与lnUACR呈正相关(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IR>70%〔OR=0.038,95%CI(0.003,0.467)〕是T2DM患者出现白蛋白尿的保护因素(P<0.05),TAR升高〔OR=1.046,95%CI(1.000,1.094)〕是T2DM患者出现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P<0.05)。TIR预测T2DM患者出现白蛋白尿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4〔95%CI(0.674,0.894)〕(P=0.003),灵敏度为78%,特异度为83%,最佳切点为69.71%。 结论 在FGMS指标中,TIR>70%是T2DM患者出现白蛋白尿的保护因素,TAR升高是T2DM患者出现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同时,SDBG、LAGE、MAGE、CONGA2等多种反映血糖波动的指标也与UACR密切相关。对TIR水平较低及TAR、SDBG、LAGE、MAGE、CONGA2水平较高的T2DM患者进行FGMS筛查有助于早期识别及预防白蛋白尿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肾功能指标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确诊的T2DM患者122例,根据抗体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胰岛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组(n=21)和胰岛自身免疫抗体阴性组(n=101),检测其空腹C肽(FCP)、餐后2hC肽(2h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hs-CRP和肾功能指标[尿素(UREA)、肌酐(Cr)、尿微量清蛋白(尿mALB),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22例老年T2DM患者检出至少有1种胰岛自身免疫抗体阳性者共21例,阳性率为17.21%。其中检出单项抗体GAD-Ab阳性14例(11.47%)、ICA阳性10例(8.19%)、IAA阳性1例(0.82%),检出2种抗体阳性患者4例(3.27%),未检出3种抗体均为阳性的患者。胰岛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组其hs-CRP、UREA、Cr水平高于胰岛自身免疫抗体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CP、2hCP、HbA1c、尿mALB、尿β2-MG水平与胰岛自身免疫抗体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的慢性炎症反应和胰岛自身抗体的出现与胰岛细胞功能的损伤密切相关;了解患者胰岛自身免疫抗体、炎症和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对老年T2DM患者及其并发症的监测和疗效观察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代谢指标,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的代谢紊乱特点HbA1c。方法:收集131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尿肾功能检查分为2型糖尿病无肾病并发症组(T2DM组)54例与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组(DKD组)77例,根据血尿酸水平再将DKD组分为高尿酸组和正常尿酸组,分别检测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及血肌酐等指标。结果:DKD组患者血清TC、LDL-C、肌酐及尿酸水平均高于T2DM组(P < 0.05~P < 0.01),而HDL-C水平低于T2DM组(P<0.05)。与正常尿酸组比较,高尿酸组的TC、LDL-C及肌酐水平均升高(P < 0.05~P < 0.01),而HDL-C水平明显较低(P<0.01),但2组患者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血糖、血脂及尿酸的代谢紊乱有关,积极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与尿酸的水平对防治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