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背景 随着血糖监测技术的发展,近些年来人们开始使用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S)"全景式"地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明确FGMS指标与T2DM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 目的 探究佩戴FGMS的T2DM患者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等指标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就诊并佩戴FGMS的T2DM患者79例,以尿液检查中UACR是否<30 mg/g将患者分为无白蛋白尿组(n=50)和白蛋白尿组(n=29)。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及FGMS指标等。采用Pearson相关、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TIR、高血糖时间(TAR)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分别采用Pearson相关、Spearman秩相关、偏相关分析探讨FGMS指标与lnUACR的相关性。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T2DM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IR对白蛋白尿的预测价值。 结果 白蛋白尿组T2DM病程长于无白蛋白尿组,三酰甘油(TG)、HbA1c、平均血糖(MBG)、TAR、平均血糖标准差(SDBG)、最大葡萄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葡萄糖波动幅度(MAGE)、连续每隔2 h血糖净作用(CONGA2)高于无白蛋白尿组,TIR低于无白蛋白尿组(P<0.05)。Pearson相关、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IR与HbA1c呈负相关(P<0.001),TAR与HbA1c呈正相关(P<0.001)。Pearson相关、Spearman秩相关、偏相关分析结果均表明,TIR与lnUACR呈负相关(P<0.001),MBG、TAR、SDBG、LAGE、MAGE、CONGA2与lnUACR呈正相关(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IR>70%〔OR=0.038,95%CI(0.003,0.467)〕是T2DM患者出现白蛋白尿的保护因素(P<0.05),TAR升高〔OR=1.046,95%CI(1.000,1.094)〕是T2DM患者出现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P<0.05)。TIR预测T2DM患者出现白蛋白尿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4〔95%CI(0.674,0.894)〕(P=0.003),灵敏度为78%,特异度为83%,最佳切点为69.71%。 结论 在FGMS指标中,TIR>70%是T2DM患者出现白蛋白尿的保护因素,TAR升高是T2DM患者出现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同时,SDBG、LAGE、MAGE、CONGA2等多种反映血糖波动的指标也与UACR密切相关。对TIR水平较低及TAR、SDBG、LAGE、MAGE、CONGA2水平较高的T2DM患者进行FGMS筛查有助于早期识别及预防白蛋白尿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已成为骨质疏松遗传学研究的热点,了解VDR基因多态性在中国老年男性中的分布,并进一步认识其与骨钙素及双羟维生素D3[1,25(OH)2D3]等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145例老年男性的VDR基因型,同时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骨钙紊(bone gla-containin gprotein,BGP)、Ⅰ型胶原前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procollagen,PINP)及1,25(OH)2D3。结果:VDR基因型分布频率为BB,0.014;Bb,0.117;bb,0.869。B,b等位基因分别占7.2%,92.8%。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为38.6%。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之间VDR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未发现VDR基因型与BGP,PINP及1。25(OH)2D3相关。结论:老年男性VDR基因型与骨钙素等骨转换升华指标及1,25(OH)2D3无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3.
选择40例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及心电图监测,计算24h全部正常心律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单位为毫秒,并与30例健康者比较.结果糖尿病组白天血压无明显改变,夜间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升高(P<0.01).且其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夜间下降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1),正常昼夜节律消失.取平均动脉压夜间下降百分率与SDNN作相关分析,示两者显著正相关.结论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已存在血压节律的改变,且此改变与心率变异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15例,非糖尿病患者122例。抽取空腹血测定血浆vWF水平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尿酸、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等生化及凝血指标,清晨留尿测定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按照有无糖尿病及糖尿病组中按有无冠心病分组比较各指标变化,分析相关性。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者血浆vWF水平明显升高〔(189.8±56.2)%和(140.3±35.6)%,t=3.579,P=0.000〕。在老年2型糖尿病者中,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或有明确心肌梗死病史的冠心病者较非冠心病者vWF水平明显升高〔(197.3±52.5)%和(172.8±54.5)%,t=1.925,P=0.032〕。vWF与各项临床指标无相关性。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反映内皮功能异常的vWF已有增高,且与2型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测定4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和62例正常老年人的血浆HCY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以及颈动脉(Carotid)、股动脉(Femoral)的斑块(Plaque)发生率.结果:糖尿病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颈动脉IMT及斑块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5),其中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者(IDN)与无并发症者(NIDN)相比,血浆HCY水平、颈动脉IMT及斑块发生率增加更明显(P均<0.05).结论:血浆HCY升高可能是老年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并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体质量指数(BMI)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住院的老年患者648例,根据MCI诊断标准分为MCI组216例,对照组432例。收集既往病史资料,计算BMI,其中低体质量45例,正常体质量279例,超重244例,肥胖80例,分析BMI与MCI的关系。结果 MCI组年龄、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病程、尿素、尿微量白蛋白/肌酐较对照组明显升高,BMI、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受教育年限、白蛋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正常体质量比较,低体质量患者MoCA评分明显降低,MCI患病率明显升高,超重和肥胖患者MoCA评分明显升高,MCI患病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质量、正常体质量、超重和肥胖患者MCI患病率分别为62.2%、41.6%、24.2%、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正常体质量比较,超重患者发生MCI的风险降低(OR=0.413,95%CI:0.200~0.851,P=0.016)。结论在一定范围内BMI可能为老年人MCI发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了解老年发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以期为老年糖尿病预防及早期康复措施的介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0-06/2004-06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门诊及内分泌科、老年科住院治疗的中年糖尿病患者111例(中年组),男69例,女42例。同期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老年门诊及老年科住院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72例(老年组),男41例,女30例。测定两组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各点血糖、胰岛素等指标,计算各项胰岛素抵抗指数及β细胞功能指数。并将年龄与各项指标作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①老年组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0,30,60,120min血糖值犤(7.6±2.9),(11.8±3.5),(15.4±4.4),(15.5±5.1)mmol/L犦均低于中年组犤(8.7±3.1),(14.1±3.7),(17.4±3.9),(17.0±4.2)mmol/L犦(t=2.225~3.270,P<0.05~0.01);老年组患者120,180min胰岛素水平均高于中年组(t=3.114,t=2.005,P<0.05)。老年组糖负荷后30min胰岛素增值与血糖增值的比值高于中年组(t=2.42,P<0.05)。②在老年2型糖尿病组中,年龄与稳态模式评估法评估β细胞功能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314,P<0.01),与其余指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老年发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中年发病者相比,具有相对较高的β细胞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8.
背景:护骨素基因是骨质疏松症的候选基因,其基因多态性存在种族差异。目的:探讨北京地区老年人群中护骨素基因启动子区域A163G位点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307名老年受试者,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吸收仪测定股骨近端、腰椎及前臂骨密度,取其外周血提取DNA,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测定护骨素基因A163G多态性,并进行基因测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基因型对应的骨密度变化,逐步回归法分析骨密度的相关因素。结果与结论:在绝经后老年女性受试者中,腰椎、股骨Inter区,AA型骨密度高于AG或GG型,老年男性受试者中,各基因型所对应的骨密度,没有明显差异。提示护骨素基因启动区域A613G多态性与绝经后老年女性骨密度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9.
背景:作为骨折发生的重要临床预测因子,骨密度在一定程度上由遗传因素决定。护骨素綦凶是骨质疏松症发病中的晕要候选摹闲。目的:探讨护骨索基因T245G多念性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09/2010-04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行常规查体的老年人281名,其中男182名,女99名。应用PCR-RFLP结合DNA测序榆测护骨素基因T245G多态件,使用-烈能X射线骨密度测量仪测定受试者腰椎、髋部标准位置及前臂的。旨密度。同时收集受试者的生化指标及临床观察项目。应用ANOVA方法分析护骨素基因T245G多态性与各检测指标的关系。结果与结论:在老年男性及绝经后女性中,T245G基因T,G等化基凶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苫性意义(P〉0.05)。在老年男性中,GG和TG基凶型具仃较高的腰椎骨密度,而TT基吲型的腰椎骨密度较低(P〈0.05),Ward'S三角区及前臂骨密度在各基因型问差异无显著件意义(P〉0.05)。北绝经后女性中,T245G多念性与骨密度无关,说明护骨索基凶与老年男性腰椎骨密度仃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168例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85.4±5.0)岁〕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动态血压监测,按Devereux公式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将患者分为左室肥厚组(n=74)和非左室肥厚组(n=94),对比分析两组间临床资料和动态血压参数的差异。以LVMI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左室肥厚组的高血压病程、三酰甘油、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尿酸、平均收缩压(24 h、白天、夜间)、脉压和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均明显高于非左室肥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非杓型血压节律者分别为56.7%和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脂、平均舒张压和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LVMI依次与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空腹胰岛素密切相关(R2=0.511,P<0.05)。结论高龄高血压病患者LVMI与多种因素相关,有效控制白天和夜间的收缩压,降低血压变异性和胰岛素抵抗,可能对改善左室肥厚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