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金属离子对牛蒡子苷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结合的影响.方法 采用同步荧光光谱法,在拟生理pH条件下考察不同的金属离子(Cu2+、Mg2+、Zn2+)对牛蒡子苷与BSA结合作用的影响.结果 在金属离子(Cu2+、Mg2+、Zn2+)存在下,随着体系中牛蒡子苷浓度增大,BSA荧光增强,两者间的结合力仍以静电作用力为主.金属离子存在时,牛蒡子苷与BSA的结合常数在25℃时,分别为7.899×104(无金属离子)、8.557×104(Cu2+)、6.724×104(Zn2+)、7.062×104(Mg2+);在37℃时,结合常数分别为5.962×104(无金属离子)、6.096×104(Cu2+)、5.915×104 (Zn2+)、5.612×104(Mg2+).结论 金属离子的存在会影响牛蒡子苷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Cu2+存在下,牛蒡子苷与BSA之间的结合常数增大;锌离子和镁离子存在下,两者的结合常数减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红细胞(human erythrocytes,HRC)和兔小肠刷状缘囊泡(rabbit intestinal brush-border membrane vesicles,BBMV)对稀土离子Ln3+的摄入,以及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柠檬酸根(Cit3-)和二价金属离子(M2+)的影响.方法:在溶液中有或无BSA (或Cit3-、Cu2+、Co2+、Zn2+、Cd2+、 Pb2+)的条件下,在HRC或提取的BBMV与Ln3+温育后,用ICP或ICP-MS测定HRC胞浆及膜或BBMV中Ln3+及M2+的含量.结果:被研究的Ce3+、Gd3+、Yb3+离子都能跨膜进入人红细胞,BSA 对Ce3+和Yb3+的跨膜输运有促进作用,但对Gd3+无影响.Pb2+、Cu2+、 Co2+、 Zn2+对HRC膜结合Ce3+量无影响,但Cu2+促进Ce3+跨膜进入细胞内.Ce3+促进细胞对Co2+摄入,但Co2+和Zn2+几乎完全抑制了Ce3+的跨膜输运.BBMV可以结合Ce3+、Gd3+、Lu3+和Cu2+、Pb2+、Cd2+ ; Cit3-抑制Ln3+的结合,抑制率随[Ln(Cit)2]3-稳定性增加而增加;Ce3+和Pb2+或Cd2+之间相互抑制其与BBMV的结合,但Cu2+促进Gd3+与BBMV的结合.结论:在HRC和BBMV对Ln3+和M2+的摄取中,Ln3+和M2+间存在着某些拮抗或协同作用,这些作用与Ln3+和M2+的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3.
滨蒿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研究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化学成分,阐明其药理作用物质基础.方法:薄层层析,硅胶反复柱层析,波谱分析技术和理化常数对照.结果:从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7-甲氧基香豆素(7-Methoxycoumarine,Ⅰ),Isosabandin(Ⅱ),6,7-二甲氧基香豆素(6,7-Dimethylesculetin,Ⅲ),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7-Methylesculetin,Ⅳ),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Scopoletin,Ⅴ),茵陈色原酮(Capillarisin,Ⅵ),绿原酸正丁酯(Chlorogenic acid butyl ester,Ⅶ),Isoscopoletin-β-D-glucopyranoside(Magnolioside,Ⅷ),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Ⅸ).结论:化合物Ⅰ、Ⅱ、Ⅵ、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Ⅶ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根据HMBC首次对Isosabandin(Ⅱ)和茵陈色原酮(Ⅵ)的碳谱数据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4.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Cu2+、Zn2+、Mn2+单独作用或共存时中和铁氧体法净化低浓度Co2+废水的工艺。中和铁氧体法对Co2+、Cu2+、Zn2+、Mn2+4种离子去除效果较好,Cu2+、Zn2+、Mn2+单独作用或共存均不同程度降低了Co2+的去除效果。在各最优组合条件下,Co2+净化系数均高于1.00×104,残留质量浓度为0.40~0.50 μg/L;Cu2+、Zn2+、Mn2+的残留质量浓度均低于5 μg/L。Cu2+、Zn2+、Mn2+单独作用时各离子净化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Co2+ > Mn2+ > Cu2+ > Zn2+,离子共存时各离子净化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Co2+ > Cu2+ > Mn2+ > Zn2+,共存离子之间相互作用对铁氧体的形成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加替沙星与DNA的相互作用及镁(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加替沙星与DNA的作用方式和镁(Ⅱ)对这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DNA的热变性实验、黏度测定等方法,研究加替沙星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及镁(Ⅱ)对加替沙星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和结论:加替沙星以沟槽键合方式与DNA相互作用,其猝灭常数为(4.63±0.11)×103 L/mol;Mg(Ⅱ)使加替沙星与DNA的作用增强,对加替沙星与DNA的结合起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胆固醇与Zn2+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TPPS4:α,β,γ,δ-四(对磺基苯基)卟啉(分子式Na4C44O24H34N4S4)分光光度法[1]测定在不同的条件下,在水溶液中胆固醇对Zn2+的吸附.[结果]胆固醇与Zn2+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物理吸附,最佳吸附条件为:吸附时间为60分钟,吸附温度37℃,pH值7~8,胆固醇的量约为0.1g.[结论]得出胆固醇与Zn2+相互作用主要是物理吸附,其他微量元素也影响胆固醇对Zn2+的吸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菲咯啉铜配合物与脂质体过氧化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紫外吸收法和TBA法研究了菲咯啉铜配合物启动的脂质体过氧化反应。结果 :发现菲咯啉 (Phen)与Cu2 + 螯合形成 (Phen) 2 Cu2 + ,还原剂是 (Phen) 2 Cu+介导的脂质体过氧化作用的重要条件。羟基清除剂及EDTA可抑制菲咯啉铜配合物介导的脂质体过氧化反应。结论 :Phen在还原剂存在下与Cu2 + 形成 (Phen) 2 Cu+ 后产生·OH ,·OH可能是 (Phen) 2 Cu+ 引起脂质体过氧化损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开发新的抗癌药物提供一定的理论研究依据.方法 在 Tris-NaCl (pH=7.2)缓冲溶液中,应用电化学实验、电子吸收光谱分析等技术研究了Cu(phen)22+(phen=1,10-邻菲咯啉)与6-羟基嘌呤(6-HX)及DNA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Cu(phen)22+与6-HX发生了较弱的相互作用,其作用产物与DNA间也存在较弱的相互作用.结论 在此作用体系中Cu(phen)22+、6-HX、Cu(phen)22+·6-HX复合物间可能存在如下平衡 Cu(phen)22++ 6-HX(=)Cu(phen)22+·6-HX复合物,少量DNA的存在可以加速Cu(phen)22+·6-HX复合物的解离.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小白蒿Artemisia frigida氯仿和醋酸乙酯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和LH-20柱色谱法进行分离,运用各种波谱法和标准品对照法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果 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Ⅰ)、木犀草素(Ⅱ)、5,7,3′-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Ⅲ)、5,7,3′-三羟基6,4′-二甲氧基黄酮(Ⅳ)、5,3′-二羟基-6,7,4′-三甲氧基黄酮(Ⅴ)、5,3′-二羟基3,6,7,4′-四甲氧基黄酮(Ⅵ)、对甲基苯酚(Ⅶ)、7-羟基香豆素(Ⅷ)、7-甲氧基香豆素(Ⅸ)、咖啡酸(Ⅹ)、β-谷甾醇(Ⅺ)、6,7-二羟基香豆素(ⅩⅡ)、7-羟基-5,6-二甲氧基香豆素(ⅩⅢ)。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测定精神病人血清铜离子 (Cu2 + )、锌离子 (Zn2 + )和锂离子 (Li+ )浓度 ,了解精神病人的血清Cu2 + 、Zn2 + 浓度与正常人比较是否存在差异 ,以及服Li2 CO3 的病人血锂浓度是否能达到治疗浓度。方法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788例精神病人和 188例健康人血清Cu2 + 、Zn2 + 浓度 ,以及 73例服Li2 CO3 的精神病人血清Li+ 浓度。结果 :精神病人的血Cu2 + 和Zn2 + 浓度与健康人群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但男女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血清Zn2 + 浓度在男性精神病人与男性健康人群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女性精神病人血清Zn2 + 浓度显著高于女性健康人群 (P <0 .0 5 )。 73例服Li2 CO3 的病人血Li+ 浓度平均值为 0 .4 1mmol/L ,能达到 0 .6 0mmol/L维持治疗浓度的有 19.2 %(14 / 73)。结论 :精神病人血清总Cu2 + 和Zn2 + 浓度测定没有临床意义 ,可能要分别测定血清中不同状态的Cu2 + 、Zn2 + 浓度才有临床价值 ;对服Li2 CO3 的病人应动态监测血Li+ 浓度 ,以掌握服药剂量和间隔时间 ,提高疗效和防止中毒。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γ-环糊精及其两种衍生物与两种肌松药的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了等温滴定量热法研究了γ-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奥美克松钠Aom0498-16(HS-7)、舒更葡糖(Sugammadex)与罗库溴铵、维库溴铵的相互作用并测定了热力学常数及结合常数,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γ-环糊精与罗库溴铵、维库溴铵的包合比与结合常数,并采用核磁共振谱二维相关谱和氢谱表征了γ-环糊精及其两种衍生物与罗库溴铵、维库溴铵的结合力大小。结果 Sugammadex与HS-7均以1:1结合肌松药,γ-环糊精以2:1结合肌松药,HS-7与罗库溴铵的结合常数k=(3.44±2.18)×107 L/mol、与维库溴铵的结合常数k=(5.80±1.83)×106 L/mol、Sugammadex与罗库溴铵的结合常数k=(1.04±3.41)×107 L/mol、与维库溴铵的结合常数k=(2.53±1.07)×106 L/mol、γ-环糊精与罗库溴铵的结合常数k=6.93×104 L/mol、与维库溴铵的结合常数k=5.17×104 L/mol。结论 HS-7包合肌松药的能力大于Sugammadex及γ-环糊精,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但能互相佐证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 (慢乙肝 )患者血清中各年龄组Fe3 + 、Mg2 + 、Cu2 + 、Zn2 + 的含量变化。方法 :用比色法检测 12 6例慢乙肝患者及 130名健康者血清Fe3 + 、Mg2 + 、Cu2 + 、Zn2 + 。结果 :12 6例慢乙肝患者的Fe3 + 、Mg2 + 、Cu2 + 、Zn2 + 与 130名健康者的含量进行比较 ,前者的Fe3 + 、Mg2 + 、Zn2 + 显著低于后者 (P <0 .0 1) ;而前者的Cu2 + 显著高于后者 (P <0 .0 1)。根据年龄分组把 12 6例分为青、中、老三组 ,结果显示各年龄组患者的Fe3 + 、Mg2 + 和Zn2 + 含量均较对照组低 (P <0 .0 1) ,而Cu2 + 则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检测血清Fe3 + 、Mg2 + 、Cu2 + 、Zn2 + 的含量 ,有助于慢乙肝的诊断及治疗 ,并可随时对患者进行动态的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研究稀土离子Eu3+、Dy3+与槲皮素配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方法:应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确定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同时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配体及配合物对HepG2肝癌细胞株的抗肿瘤活性.结果: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EuC15H8O7Cl10·6H2O和DyC15H8O7Cl2·6...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血清中各年龄组Fe3+、Mg2+、Cu2+、Zn2+的含量变化。方法:用比色法检测126例慢乙肝患者及130名健康者血清Fe3+、Mg2+、Cu2+、Zn2+。结果:126例慢乙肝患者的Fe3+、Mg2+、Cu2+、Zn2+与130名健康者的含量进行比较,前者的Fe3+、Mg2+、Zn2+显著低于后者(P<0.01);而前者的Cu2+显著高于后者(P<0.01)。根据年龄分组把126例分为青、中、老三组,结果显示各年龄组患者的Fe3+、Mg2+和Zn2+含量均较对照组低(P<0.01),而Cu2+则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检测血清Fe3+、Mg2+、Cu2+、Zn2+的含量,有助于慢乙肝的诊断及治疗,并可随时对患者进行动态的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解聚合法使β-四氟乙烷磺内酯分别与邻苯二胺、二氯-邻苯二胺合锌(Ⅱ)和二氯-邻苯二胺合镉(Ⅱ)开环缩聚,制备出邻苯二胺型和金属配位邻苯二胺型含氟聚酰胺磺酰胺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凝胶渗透色谱等手段,确定其分子链为同时含有酰胺、磺酰胺、氟碳基团、芳环和金属离子的特殊结构;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表明:邻苯二胺型含氟聚酰胺磺酰胺具有高荧光量子产率0.65,Cd2+配位后荧光量子产率保持0.65,而络合Zn2+的邻苯二胺型含氟聚酰胺磺酰胺的荧光量子产率降低为0.39,Zn2+对该类聚合物的荧光性能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离并鉴定高原植物椭圆叶花锚Halenia elliptica全草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元素分析(EA),核磁共振波谱(NMR),质谱(MS),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差示扫描量热(DSC)等分析方法,测定其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确证从椭圆叶花锚中所得到的两种针状结晶化合物,分别为1-羟基-3,7,8-三甲氧基Shan酮(1-hydroxy-3,7,8-trimethoxyxanthone)和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Shan酮(1,7-dihydroxy-3,8-dimethoxyxanthone)。结论 上述两种Shan酮衍生物为首次从藏药花锚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槲皮素-钼配合物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合成槲皮素.钼配合物,推测配合物的结构.方法:将钼酸铵与槲皮素按物质的量比4:3配比,在温度30℃pH 2.0条件下作用6 h,合成槲皮质-钼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热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法测定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结果与结论:紫外光谱显示在桂皮酰基处的3-羟基-4-酮基发生配合;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可能有水分子参与了配合;元素分析和热分析结果显示有11个H2O参与配合;等摩尔连续变化法和摩尔比法结果一致,确定槲皮素与钼是以物质的量比2:1配合.配合物化学式推测为C30H22O16Mo·11H2O.  相似文献   

18.
三种血清肿瘤标记物对肺癌诊断和病情判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了75例肺癌、54例非肿瘤性肺病及50例健康人血清癌胚抗原(CEA)、β_2—微球蛋白(β_2-MG)与铜/锌比值(Cu/Zn)。结果表明:肺癌患者血清CEA、β_2-MG、Cu/Zn 均显著升高(P<0.05),对肺癌的诊断和病情判断有一定价值。支气管镜检查结合血清CEA 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有参考价值。CEA、β_2-MG、Cu/Zn 三者联合检测,使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分别提高到84%和79.1%。  相似文献   

19.
目的:合成阿魏酸(FA)-7-羟基香豆素酯。方法: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N,N-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为缩合剂,使FA和7-羟基香豆素直接缩合。结果:合成标题化合物,结构经质谱、红外、核磁共振确证。结论:FA和7-羟基香豆素可一步合成,摒弃了保护FA的酚羟基、酰氯化、酯化、脱保护的繁冗步骤。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漆姑草中的酚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及RPC-18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波谱方法对所分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漆姑草中分得9个酚性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分别确定为:E-对甲氧基肉桂酸甲酯(Ⅰ)、伞形花内酯(Ⅱ)、7-甲氧基香豆素(Ⅲ)、5,7-二羟基香豆素(Ⅳ)、5,7-二甲氧基香豆素(Ⅴ)、7-O-β-D-葡萄吡喃糖-6-C-β-D-木糖吡喃糖-5,4′-二羟基黄酮(Ⅵ)、5,7,2′-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Ⅶ)、5,7-二羟基-8,2′-二甲氧基黄酮(Ⅷ)、5,7,3′,4′-四羟基-6-甲氧基黄酮(Ⅸ)。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