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电图正常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特点。方法对65例心电图正常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冠脉造影,以明确是否有冠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结果65例胸痛患者冠脉造影示单支病变者26例,双支病变者30例,三支病变者9例。结论常规心电图正常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可比较严重,多数为多支病变,临床上对怀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尽可能作冠脉造影证实,以便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2.
不同5F造影导管在经桡动脉冠脉造影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5F共用型造影导管与通用型Judldns导管在经桡动脉冠脉造影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两种共用型造影导管的优缺点。方法:171例疑诊冠心病患者分三组行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结果:三种造影导管操作时间、X线暴光时间、左右冠脉成功率、并发症方面无差别,不成功原因主要为主动脉窦扩张、升主动脉严重迂曲、冠脉开口低及开口异常。结论:5F Medtronic共用型造影导管能较好地适用于经桡动脉冠脉造影,通用型Judkins导管及AL1导管可作为备用导管,而AL1导管更适用于开口异常冠脉;三种造影导管适当备用可提高造影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心脏瓣膜病145例冠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心脏瓣膜病的冠脉造影及其中阳性病人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了解严重瓣膜病变尤其是风湿心瓣膜合并冠脉病变的情况,对瓣膜病外科换瓣手术前是否有必要常规作冠脉造影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收集三年来我院145例瓣膜病手术前冠脉造影资料。并对其中风湿性瓣膜病合并冠脉病变患存在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45例患中风湿性瓣膜病130例,合并冠脉病变5例,占其总数3.8%;非风湿性瓣膜病15例,合并冠脉病变3例,占其总数20%,两在统计学上有显差异(P<0.01),另外,风心合并冠心中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胆固醇血症的比例较风心冠脉造影正常明显增高,结论:风心病合并冠心病并不多见,即使存在也多合并较多冠心病易患因素,对于风心病患,可以根据是否存在这些易患因素判断冠脉造影的必要性,而对于非风湿性心瓣膜病,因其合并冠心病的比例明显增高,应在手术换瓣前常规作冠脉造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脉CT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鹤壁市人民医院行冠脉CT成像技术和冠脉造影的75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5例患者冠脉造影检查发现狭窄节段共670个,冠脉64层螺旋CT成像检查发现狭窄节段650个;与冠脉造影相比,冠脉64层螺旋CT成像检查无狭窄、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的评估率分别为97.92%、95.24%、95.71%、91.84%。二者发现狭窄节段及狭窄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CT成像技术能够准确地检测冠脉狭窄节段以及狭窄程度,且具有经济实用、无创、操作简单等优势,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罗菊英  王雪樵 《吉林医学》2013,(31):6521-6521
目的:观察冠脉造影检查对患者血浆N末端B型尿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5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于冠脉造影前及冠脉造影后24 h查血浆NT-proBNP的浓度,并观察其变化。结果:冠脉造影后血浆NT-proBNP较冠脉造影前无明显改变。结论:冠脉造影检查未对患者心功能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脉粥样硬化基础上血栓形成导致冠脉完全闭塞引起的心肌坏死,治疗上应尽早进行溶栓治疗以使冠脉再通。而冠脉造影正常的AMI在发病机制及治疗上则有所不同,本就11例冠脉造影正常的AMI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常规冠脉造影、冠脉造影计算机定量分析和冠脉内超声 ,探讨冠脉内超声在支架内再狭窄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对 4 1例病人的 4 5处病变置入支架治疗 ,术前、术后采用冠脉造影和冠脉内超声系列检查。结果 :术前、术后即刻以及术后 3个月、6个月冠脉造影病变狭窄程度分别是 87.4± 11.3% ,8± 9.2 % ,4 9.8±10 .7%和 5 7.2± 12 .3% ;QCA示狭窄程度分别为 6 1.4± 16 .0 % ,3.3± 13.3% ,2 4 .8± 2 0 .6 %和 2 8.9±18.8% ,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冠脉内超声示术后即刻以及术后 3个月、6个月的支架横断面积从 8.2 5± 1.83mm2到 95 8± 2 .5 9mm2 (P <0 .0 0 1)和 10 .4 6± 2 .6 9mm2 (P <0 .0 1) ,支架横断面积进行性扩大 ,前后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ICUS是研究支架内再狭窄的一个最直接、客观的方法 ,安全、易操作。  相似文献   

8.
冠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冠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临床诊断冠心病的53例病人进行冠脉血管造影,男41例,女12例,年龄43-77岁,其中心律失常组7例,心衰组3例,心绞痛24例,心梗组19例。结果:心律失常6例,心衰3例。女性10例冠脉造影结果均无固定性狭窄,18例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后16例效果满意,结论:心律失常,心衰及女性诊断冠心病须慎重,冠脉造影为冠心病诊断最可靠的方法及选择有效治疗的必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女性患者经桡动脉冠脉造影(CAG)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271例住院女性及与其年龄相当的273例男性接受经桡动脉冠脉造影,观察两组穿刺成功率、冠脉造影结果、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女性组穿刺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而女性患者桡动脉痉挛,术后前臂瘀斑、疼痛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女性患者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但术后发生疼痛等相关并发症较男性患者要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我院一年半期间开展冠脉介入性诊断与治疗的工作进行总结,探讨开展冠脉介入诊断与治疗的安全性及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冠脉造影组367例,男208例,女159例。年龄23-82岁,以常规方法行冠脉造影。PTCA组共123例,男77例,女46例,年龄23-82岁。其中择期或半择期PTCA89例,急诊PTCA34例也采用PTCA方法,以高压将支架置入。结果:冠脉造影阳性率45%,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择期PTCA成功率97.8%,急诊PTCA除2例手术失败外,其余全部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在85例接受临床随访的病人中,95.9%保持无症状。4例接受冠脉造影随访的病人中,2例有症状的病人有支架内再狭窄。结论:开展冠脉介入性诊断与治疗工作是安全可行的,介入性诊断与治疗方法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3h内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后临床与冠脉造影血管再通进行评价。方法42例发病3h内AMI患者,采用静脉给药溶栓治疗后7h-15d行冠脉造影,判定冠脉是否再通,同时与临床判断再通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临床判定冠脉再通率为76.19%,与冠脉造影判定再通率为83.3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3h内AMI静脉溶栓是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的有效方法,临床与冠脉造影判定冠脉再通率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冠脉造影经皮冠脉成形及支架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如何更好地在我地区开展推广此项技术。方法:选择住院的可疑或确诊冠心病的患者,用Judkins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有适应证者行经皮冠脉成形及支架术。结果:①冠状动脉病变特点:45例患者中,7例未见狭窄,38例患者47支血管发生病变。②PTCA及支架术的成功率:33例患者行PTCA术全部成功,同时33例患者置入40枚支架全部成功。并发症假性动脉瘤及亚急性血栓各1例。结论:在基层医院开展冠脉造影经皮冠脉成形及支架术是安全可行的,适合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青年人冠心病临床特点及冠脉造影结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资料和方法本院自1994年1月至1997年11月份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共709例,女性190例,符合青年人(年龄≤44岁)46例,均为男性,均符合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11冠脉造影方法冠脉造影采用Judkings法,选择性多体位左右冠...  相似文献   

14.
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以芳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9):1328-1329
目的:探讨冠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的内皮功能。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2例,分别给予急诊或择期的冠脉造影及进一步的支架置入术,健康对照32例。分别检测三组患者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冠脉造影正常和异常组血浆E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O.01),而血浆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冠脉造影正常及异常组血浆ET、NO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冠脉造影正常组合并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比率明显少于冠脉造影异常组,而吸烟者的比率明显高于冠脉造影正常组(P〈0.01)。结论:冠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与冠脉造影异常的心肌梗死患者同样都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临床应充分重视,做好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冠脉CT检察对冠心病诊断的意义。方法:以在2011年4月至2012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拟诊为冠心病的76例病例作为此次研究的样本,对该76例患者先进行了CT检查,然后对每位病人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依据,就两次检查的结果进行比对,得出CT检查在诊断冠心病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76例患者3支主要冠脉包括回旋支、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共228支均检查良好。其中冠脉造影检查显示病变冠脉共78支,显示无病变冠脉共150支;冠脉CT结果显示病变冠脉共83支,显示无病变冠脉共145支;冠脉CT检查与冠脉造影结果均为病变冠脉共72支,均为无病变134支。与冠脉造影结果相比,CT检查阳性结果正确的为72支,11支假阳性;阴性检查结果正确的有134支,假阴性11支。CT诊断敏感性为86.7%,特异度为85.9%,经SPSS13.0统计分析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脉CT检测敏感度和特异性较高,可以作为早期筛选冠心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与冠脉造影的对比,探讨心电图编辑后的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图像的可靠性。材料与方法收集18例在CT冠脉造影过程中出现心律失常且在一周内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将使用心电编辑功能进行后处理的CT冠脉图像与冠脉造影进行对比。结果心电编辑后的CT冠脉图像与冠脉造影两者在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方面,均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心电图编辑处理后的CT冠脉成像能很好反映冠状动脉的真实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选择性冠脉造影和冠脉介入治疗211例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以Judkin’s法行选择性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术后局部压迫止血、加压包扎、沙袋压迫。结果发生并发症15例,其中血管迷走神经反射5例,室颤1例,造影剂反应3例,穿刺部位血肿形成4例,动静脉瘘1例,栓塞并发症1例。选择性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是一项安全、有效的诊断治疗手段,其技术要求高,并发症发生少。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是对人类危害极大的一种心脏病,近年来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因此.如何治疗冠心病便成为医学领域中倍受关注的问题。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及观念的转变,接受冠脉造影的病人日渐增多,而经皮穿刺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因具有局部并发症少,术后易于止血,患者恢复快,卧床时间短的优点,易被患者接受。我院自2003年4月~2007年2月开展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约270例,由于护士正确的健康宣教及精心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使患者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这不仅减少了病人的住院日,节约了医疗费用,也为我科和医院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使医院整体治疗水平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冠心病患者血管内超声与冠脉造影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4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44例患者超声心动图诊断和冠脉造影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下的阳性检出率。结果与超声诊断相比,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准确率较高,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造影能客观准确地诊断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是可靠的检查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冠脉病变特点。方法:疑诊或确诊冠心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的病人371例。糖尿病组51例,非糖尿病组320例。比较两组病人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结果:两组病人主要动脉强祥硬化易患因素(吸烟,高血压和高血脂)及年龄无差异。糖尿病组冠脉造影阳性率(冠脉直径狭窄>50%)是非糖尿病组2.64倍。糖尿病组左主干,三支病变和右冠脉病变发生率分别为后1.25、1.48和1.39倍。与女性相比,男性糖尿病病人比非糖尿病病人冠脉病变更严重,尤其是单支,LM和右冠病变。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比率增高,且冠脉病变以三支病变,左主干和右冠脉受累多见,男性糖尿病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