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鹏飞  刘铜军  申震 《吉林医学》2009,30(19):2230-2231
目的:探讨可降解吻合环应用于犬的肠切除、肠吻合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20只本地杂种犬行肠切除、肠吻合术,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单一缝合组(对照组,n=10),应用可降解吻合环吻合组(实验组,n=10)。观察两组手术前后肠道内径的变化,记录缝合时间和总手术时间,观察术后1~10d肠瘘的发生率、支架降解情况,术后12周取吻合口处部分肠管组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术后胆漏的发生率(1/10)与对照组(0/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缝合时间(10.20±2.88)min多于实验组(2.02±1.03)min。术后第12周肠道吻合口病理学显示,实验组肠壁各层较好,炎性反应轻,无明显肉芽肿形成,浆膜层无纤维瘢痕,明显优于对照;对照组与实验组术后吻合口内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降解吻合环应用于肠切除、肠吻合在动物实验中是安全有效的,且优于线缝合组。  相似文献   

2.
王正  刘爽 《当代医学》2011,17(35):15-16
目的 探讨乳腺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2例发生于乳腺的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特点、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进行研究,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两例肿块,男、女各1例,主要由梭形或胖梭形细胞构成,排列成束状或交织状,伴有不同程度的增生的胶原纤维,间质见有水肿和黏液变性,伴红细胞外渗及炎细胞浸润,病变浸润周围脂肪组织.免疫表型为增生的梭形细胞Vimentin、SMA表达强阳性,部分细胞S-100表达阳性,CK、EMA、CD34表达阴性.结论 乳腺结节性筋膜炎是一种以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反应性增生为主的增生性、良性病变,很少复发,也不转移.  相似文献   

3.
用光镜和电镜对自然吸入茶尘的大鼠肺进行观察。可见茶尘在肺内沉着,形成气道炎、肺泡炎、间质肉芽肿、轻度纤维增生和较重的肺气肿。网状纤维增生发生于染尘后第6个月,胶原纤维增生发生于第9个月。Ⅰ型肺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数量减少。Ⅱ型细胞增多。肺泡隔增厚、毛细血管周围纤维母细胞和胶原纤维均有增生,提示茶尘可引起肺组织改变和损害。  相似文献   

4.
王维国 《当代医学》2021,27(4):42-44
目的 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85例S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2)和实验组(n=43).对照组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实验组行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6%,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SAP患者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丙交酯/乙交酯共聚材料支架的输尿管原位组织相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可生物降解材料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 80∶20)支架的输尿管原位组织相 容性。方法:16只雄性家犬左侧输尿管施以离断吻合术后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8)将PLGA支架植于输尿管吻合局部支撑引流,对照组(n=8)植入UROVISION支架,分别于术后2、4、8及12周取2只犬术侧输尿管行组织病理学切片检查,采用Lumiaho评分法进行组织学反应评价。结果:实验组PLGA材料在植入12周内完全降解,输尿管腔内无材料碎片残留;支架植入2~4周,术侧输尿管局部见移行上皮过度增生、固有层炎症细胞浸润;支架植入8~12周,随PLGA材料降解,术侧输尿管壁炎症消退,仅见极轻微的移行上皮增生。对照组早期病理表现与实验组相似,但局部炎症反应随植入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术后12周时输尿管移行上皮增生、固有层炎细胞浸润及组织充血、水肿等反应比实验组明显(P<0.05)。结论:PLGA材料支架植入犬输尿管后发生的输尿管炎症反应是可恢复的,PLGA材料具有很好的组织相容性,是加工可生物降解输尿管支架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种T型管支撑法在胆肠吻合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胆肠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分组原则分成T型管支撑胆肠吻合口组(研究组)及直接胆肠吻合组(对照组)两组,并随访1~2年,比较两组的减黄效果、胆漏及胆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具有相同的减黄效果;术后胆漏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第1年随访研究组胆肠吻合口狭窄率低于对照组(P〈0.05),第2年随访两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0.1〉P〉0.05)。结论:T型管支撑胆肠吻合口法能有效预防胆肠吻合术早期胆漏的发生,对远期胆肠吻合口狭窄的预防尚缺乏证据。  相似文献   

7.
曹洪  罗洁   《中国医学工程》2012,(4):32-33
目的利用一种拥有自主研发的可降解肠吻合支架进行犬肠吻合术,观察该吻合支架的可操作性及对吻合口并发症预防的作用。方法实验犬分实验组和对照组,麻醉后分别进行手工缝合及利用该吻合器进行拟定肠段的全层吻合,术后第7、14天时分批处死实验犬,对吻合口爆破压、吻合口周径、肠管周径、吻合口部位羟脯氨酸含量等项目进行观测。结果利用吻合支架进行的肠吻合,其吻合口爆破压、羟脯氨酸含量等观测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吻合口周径、肠管周径两组无差异。结论该吻合器操作简单、快速、安全,可有效预防及降低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承气合剂早期应用对大鼠结肠术后吻合口组织修复的影响及评估其安全性。方法 两组大鼠,均给予结肠吻合术后造模,实验组术后早期灌服小承气合剂,对照组灌服净化自来水,观察吻合口组织的修复情况。结果 存活大鼠均未见吻合口瘘,吻合口粘连分数评分:实验组:1.26±0.31;对照组:1.94±0.36。两者比较,P<0.05;吻合口急性压力负载试验 :术后第3、7天二者均可耐受高于40mmHg压力,二者均良好愈合。至术后第14天,两组吻合口破裂压:实验组为(139.47±7.05)mmHg,对照组为(96.71±4.73)mmHg, P<0.05;组织学观察,实验组大鼠吻合口组织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加,胶原量增加显著。结论 小承气合剂可以促进大鼠结肠吻合口组织的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加,胶原量增加显著,从而促进肉芽组织增生,有利于吻合口组织愈合;并提高结肠吻合口抗张强度,其早期应用是安全的,不会增加吻合口瘘的风险;且可以降低术后近期的并发症,特别是肠粘连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动态观察术后早期进食对兔胃肠吻合口愈合的影响,初步阐明胃肠道手术术后早期进食与兔胃肠吻合口瘘的形成及愈合时间的关系。方法:将48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4只,均行胃肠吻合术,实验组家兔于术后24 h进全流食,对照组家兔术后全程禁食水,予以静脉提供能量。分别于术后36 h、72 h、5 d、7 d、10 d和15 d每组取2只家兔行剖腹探查,观察2组家兔吻合口愈合率、吻合口破裂压力、吻合口抗张力强度和吻合口羟脯氨酸水平。结果:对照组家兔吻合口愈合率为91.6%(22/24),实验组家兔吻合口愈合率为95.8%(23/24),2组家兔吻合口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 2组吻合口破裂压力明显降低,为各自最低值,术后5 d 2组吻合口破裂压力明显上升,实验组破裂压力略低于对照组,术后7 d对照组达到峰值,术后10 d对照组破裂压力较术后7 d略微下降,实验组此时达到峰值,各时间点2组吻合口破裂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 2组吻合口抗张力强度差异不明显,2组均达到最低值。术后10 d 2组吻合口抗张力强度均显著上升,达到各自最大值,各时间点2组间吻合口抗张力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实验组吻合口羟脯氨酸水平略低于对照组,术后7 d 2组均达到峰值,各时间点2组间吻合口羟脯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进食不会延长吻合口的愈合时间,不会增加吻合口瘘发生的几率。  相似文献   

10.
徐象周  廖润斌  张世华  蔡树泓 《浙江医学》2017,39(13):1088-1090
目的探讨改进型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慢性泪囊炎患者50例,按手术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行改进型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对照组行单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及吻合口面积。结果术后12个月时实验组治愈27只眼,好转5只眼,有效率100.00%;对照组治愈25只眼,好转7只眼,无效2只眼,有效率94.1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吻合口面积分别为(8.31±0.56)和(7.18±0.58)mm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进型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较单纯术式好,手术组织损伤小,术后吻合口不易粘连,能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甘中华  高杰  唐波  王洪飞 《重庆医学》2018,(23):3061-3063
目的 探讨声带鳞状细胞癌术后纤维/肌纤维母细胞假肉瘤样增生的病理特征.方法 对1例声带鳞状细胞癌术后发生的纤维/肌纤维母细胞假肉瘤样增生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进行研究,并文献复习.结果 该病变发生于声带鳞状细胞癌术后8d,声带表现为白色新生物,质韧;肿瘤由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组成,间质少量炎细胞浸润,向周围累及横纹肌,肿瘤细胞强表达波形蛋白、弱表达肌红蛋白和肌动蛋白,未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AE1/AE3)、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等;增殖指数达10%~20%.结论 该病形态上易与恶性肿瘤混淆,需做免疫组织化学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铜绿假单胞菌(PA)注射液与5-Fu腹腔化疗对大鼠结肠吻合口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即模型对照组、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皮下注射组(PA皮下注射组)、PA注射液皮下注射+术中腹腔喷洒组(皮下注射+腹腔喷洒组)、5-Fu腹腔化疗组(5-Fu组),每组10只,均行结肠部分切除再吻合术。术后7 d检测吻合口的破裂压、病理学形态、胶原纤维含量、转化生长因子(TGF-β)及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结果:PA皮下注射组和PA皮下注射+腹腔喷洒组脏器粘连程度与模型对照组大鼠相近,吻合口破裂压、炎性细胞数量、胶原纤维沉积及TGF-β和FN表达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和5-Fu组。结论:PA注射液可提高机体免疫状态,增加吻合口炎性细胞数量,促进结肠吻合口早期愈合,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而且不会加重粘连程度。  相似文献   

13.
张军祥  刘章锁 《中原医刊》2007,34(16):45-46
目的对比食管-胃黏膜吻合术与传统的食管胃端端吻合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减少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胃食管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312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实验组164例,行食管-胃黏膜吻合术;对照组148例,行常规食管胃端端吻合术。术后观察临床症状,并进行X线钡餐检查和食管24 h连续pH检测,了解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胃食管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胃食管反流发生率分别为0、2.4%和5.5%,而对照组为2.0%、6.1%和25.0%(P〈0.05)。结论食管-胃黏膜吻合术与传统术式对照,能有效地预防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胃食管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钠制剂对吻合口的影响。方法 实验家兔30只(1.9~2.5kg),分为实验室组(15只)和对照组(15只)两组。对每只家兔行空肠横断后再行端端吻合,实验组吻合口周围涂布国产透明质酸钠制剂3ml;对照组不涂。术后10d切取吻合段小肠作病理检查。结果 实验组对合缘成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数量较少,有胶原纤维形成,浆膜面被覆单层间皮细胞;对照组吻合口对合缘有急、慢性炎症细胞,成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增生活跃,部分浆膜面有炎症渗出物,肠粘连组织为炎性肉芽组织。结论 透明质酸钠制剂在抗腹腔粘连的同时,对吻合口的愈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我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都给予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组选择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对照组选择传统胰肠吻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不过治疗组的吻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胰肠吻合口瘘的发病率为3.1%,对照组为15.6%,治疗组胰肠吻合口瘘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临床应用简单易行,且在预防术后胰肠吻合口瘘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前,胆道感染仍是胆肠吻合术后一个较常见的并发症。虽有不少作者强调吻合口须足够大,但这并不能有效地防止术后胆道感染的发生。时连权等曾对20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后的病人用纤维胃镜检查吻合口的情况,有胆管炎症状者14例,其中仅2例发现有吻合口狭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小肠侧侧置夹吻合术的技术可行性.方法:选取健康Wistar大鼠20只,雌雄各半.随机均分为2组.开腹后,一组以传统的丝线完成肠肠吻合术(丝线组),一组以钛夹完成肠肠吻合术(钛夹组).术后7 d处死2组动物,观察吻合口的愈合情况,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镜下所见病变的差异性.结果:钛夹组手术时间较丝线组明显缩短,吻合口爆破压较丝线组明显降低,P均<0.05.2组吻合口均生长良好,但丝线组较钛夹组炎症反应重.丝线组未见吻合口瘘,钛夹组2例发生吻合口瘘.结论:以钛夹完成小肠侧侧吻合术是完全可行的,待优化改进后有可能应用于腹腔镜肠吻合术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复发性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1例乳腺IMT复发前后的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进行对比观察,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乳腺IMT主要由梭形或胖梭形细胞构成,排列成束状或漩涡状,可见不同程度的胶原纤维增生,间质水肿、黏液变性,慢性炎细胞浸润.复发后仍可生长缓慢,但梭形肿瘤细胞较前丰富,核分裂像增多.Ki67增殖指数增加(复发前为3%,复发后为20%).结论 乳腺IMT是以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为主的肿瘤性病变,可复发,极少数情况发生转移,属低度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紫外LED照射仪进行兔眼角膜交联后角膜组织结构的变化。方法日本大白耳兔16只,1只为正常对照组,15只随机取一眼为实验组,另一眼为对照组,实验组刮除角膜上皮,进行角膜胶原交联术,对照组仅行角膜上皮刮除;术后1d、3d、7d各取5只兔子处死,取角膜行HE染色、VG染色和电镜观察。观察角膜胶原纤维等组织结构的改变。结果 HE染色显示术后第1天,实验组较对照组角膜水肿明显,术后第3天实验组上皮愈合,水肿减轻,术后第7天,角膜无明显水肿。VG染色后将胶原纤维按照不同灰度进行定量分析,术后第3天实验组和对照组角膜灰度图有统计学差异,术后第1天和第7天两组之间灰度图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实验组术后第1天与第3天、第7天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第3天和第7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电镜结果显示术后第1天至第7天,实验组细胞肿胀减轻、纤维密集。结论紫外LED照射仪进行兔眼角膜交联后早期角膜厚度增加,组织肿胀明显,至第7天时角膜无明显肿胀,纤维排列紧密;角膜外层较内层纤维更密集。  相似文献   

20.
生长抑素联合加贝酯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燕燕  李静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2):1670-1672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生长抑素联合加贝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生长抑素联合加贝酯)23例和对照组(加贝酯)23例,对两组之间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腹痛缓解天数、血淀粉酶正常天数、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生长抑素联合加贝酯对SAP治疗有重要意义,可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