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汪宏梅 《西部医学》2012,24(7):1377-1378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肿大针吸细胞学检查的意义。方法对133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通过询问病史、触摸肿块并用10毫升一次性注射器及7号针头取材、涂片、染色、镜检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结果淋巴结转移癌72例(54.1%),淋巴结炎41例(30.8%),淋巴结结核10例(7.5%),淋巴瘤4例(3%),未分化癌3例(2.3%),难以诊断3例(2.3%)。结论针吸细胞学检查对颈部淋巴结肿大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通过颈部肿大淋巴结针吸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对比,回顾性地分析312例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特点。结果:1220例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中,有312例组织学对照,正确292例,正确率93.58%。其中慢性淋巴结炎正确率94.27%,化脓性淋巴结炎正确率100%,结核性淋巴结炎正确率95.6%,转移性癌正确率97.6%,非霍奇金淋巴瘤75%,霍奇金淋巴瘤50%。结论: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诊断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查方法。对化脓性炎、转移性癌、结核诊断正确率高,对淋巴瘤诊断正确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针吸细胞学检查对淋巴结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常规消毒穿刺部位,抽吸取材涂片,湿片用95%乙醇干燥固定,然后用瑞氏染液染色,阅片并将其结果与病理组织学诊断核对.结果 89例针吸细胞学检查对肿大的淋巴结定性诊断恶性肿瘤39例(男21例、女18例)和良性病变50例(男24例、女26例),针吸细胞学检查定性诊断的准确率94.8%,误诊率5.2%,没有出现假阳性病例.结论 (1)针吸细胞学检查对肿大的淋巴结定性诊断简便安全、经济快捷,患者容易接受.(2)肿大淋巴结针吸细胞学检查对肿大的淋巴结定性诊断可靠性较高,操作简单,是值得临床医生依赖的一个诊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针吸细胞学检查法因其快速、安全、简便、经济,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病因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诊断方法很多,但对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细胞学诊断报道较少。我们对249例颈部淋巴结肿大针吸细胞学诊断作了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周峰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1):95-95
目的:探讨细针针吸细胞学(FNAC)检查诊断乳腺疾病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25例乳腺肿块进行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其中565例有病理组织学对照的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与组织学符合率98.5%,灵敏度(真阳性率)96.2%,特异性(真阴性率)96.6%。结论: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对诊断乳腺肿块性质存在一定程度的假阳性和假阴性,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在临床中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淋巴结是人类的重要免疫器官,也是机体重要防卫屏障,因此体内各种疾病都会累及淋巴结,引起不同程度的肿大。针吸细胞学可以正确诊断来自不同器官转移而来的各种疾病。我室在肿大淋巴结中对淋巴腺结核进行了分期,淋巴腺结核占淋巴结肿大的27.3%,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传统支气管针吸活检(cTBNA)与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针吸活检(EBUS-TBNA)对于肺部疾病伴有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2年8月—2014年6月对在我院行CT检查提示肺部伴有肺门和/或纵膈淋巴结病变的患者38例,分别利用cTBNA或EBUS-TBNA检查对肿大的淋巴结行TBNA,对所获得的标本进行相应的细胞学检查。结果 38例病例均经组织病理学诊断后确诊,并经过6个月的随访,其中cTBNA组(n=19)经组织病理明确诊断的包括:1例结核,5例小细胞肺癌,6例腺癌,3例鳞癌,1例大细胞癌,3例慢性炎症,cTBNA细胞学诊断阳性诊断率为63.16%(12/19),cTBNA组细胞学诊断肺癌的敏感度为66.67%(10/15),特异度为100%。EBUS-TBNA组(n=19)组织病理学诊断明确的1例为肺结核,1例为纵隔恶性肿瘤,1例为结节病,1例大细胞癌,1例小细胞癌,7例腺癌,5例鳞癌,2例为慢性炎症,EBUS-TBNA细胞学阳性诊断率为78.94%(15/19)。两种方法在诊断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的疾病中有差异(P<0.05)。EBUS-TBNA组细胞学诊断肺癌的敏感度为86.67%(13/15),特异度为100%。结论 EBUS-TBNA细胞学检查对肺部疾病伴有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的诊断率较cTBNA高,可明显提高检查阳性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吸细胞学检查对淋巴结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针吸细胞学检查对淋巴结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细针穿刺抽吸方法检查诊断淋巴结病变。结果  3 5 2例患者中 ,淋巴结炎 15 5例 (4 4 .1% ) ;淋巴结核 80例 (2 2 .7% ) ;恶性淋巴瘤 42例 (11.9% ) ;淋巴结转移癌 75例 (2 1.3 % )。结论 针吸细胞学检查对淋巴结病变的确诊率达 96%以上 ,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吸淋巴结是对肿大的淋巴结吸取少量组织液进行细胞学检查的诊断方法。此法操作简便、安全、痛苦少、诊断结果快、准确及无针道肿瘤扩散等系列优点 ,已成为重要的诊断手断 ,实践证明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1 ] 。现将我室 1 996~2 0 0 1年 340例针吸淋巴结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小结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针吸淋巴结标本采集系本院门诊及住院疑患肿瘤或肿瘤转移的病人 ,年龄 2~ 85岁。 340例中男性 2 1 8例 ,女性 1 2 2例。针吸部位有头颈部、锁骨上、颌下、腋窝、胸腹部、腹股沟及大小腿等。1 2 方法 :选择肿大的淋巴结 ,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吸细胞学诊断淋巴结结核的的价值和鉴别诊断。方法:常规细胞学穿刺后进行细胞学阅片,观察细胞学特点。结果:淋巴结细胞学镜下以干酪型和增殖型为主,类上皮样细胞、干酪样坏死物及郎罕氏巨细胞为淋巴结结核中常见的诊断成分。结论:针吸细胞学可以快速、简便的诊断淋巴结结核,对于结核病变非典型细胞学改变可辅助其他检查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在恶性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28例淋巴结肿大病例同时行细胞病理学、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其中38例同时行淋巴结细针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共诊断42例恶性淋巴瘤,其中霍奇金淋巴瘤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32例,淋巴结细针穿刺针吸细胞学结合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与组织病理结合免疫组化检查比较,对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中可发挥重要作用,是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2.
陈晔  张泽明  赵学琴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8):2179-2183
目的 对比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与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对支气管肺癌患者肿大淋巴结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支气管镜室接受TBNA或EBUS-TBNA的支气管肺癌患者113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接受活检方式将其分为TBNA组(66例)和EBUS-TBNA组(47例)。依据所选穿刺点,将TBNA组及EBUS-TBNA组患者再分别分为中央区组﹝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胸内淋巴结分区中的4R、4L、7﹞及周围区组(ACCP胸内淋巴结分区中的11R、11L)。TBNA组共穿刺87个部位,其中中央区组56个,周围区组31个;EBUS-TBNA组共穿刺63个部位,其中中央区组40个,周围区组23个。穿刺标本均于病理科行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涂片可见癌细胞并分型者为穿刺阳性,如未见癌细胞则定义为穿刺阴性。以手术或胸腔镜、纵隔镜淋巴结活检的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各组诊断肿大淋巴结性质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并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BNA中央区组穿刺诊断肿大淋巴结性质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80.8%、100.0%、82.1%)与EBUS-TBNA中央区组(91.9%、100.0%、9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NA周围区组穿刺诊断肿大淋巴结性质的灵敏度、正确率(55.2%、58.1%)低于EBUS-TBNA周围区组(85.0%、87.0%)(P<0.05);TBNA周围区组穿刺诊断肿大淋巴结性质的特异度(100.0%)与EBUS-TBNA周围区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可良好地耐受检查。TBNA组与EBUS-TBNA组咯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NA及EBUS-TBNA均可有效诊断ACCP胸内淋巴结分区中的4R、4L、7处肿大淋巴结性质;EBUS-TBNA诊断ACCP胸内淋巴结分区中的11R、11L处肿大淋巴结性质的价值要优于TBNA。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下针吸活检术(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在肺及纵隔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在常规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对照CT提示肺部病变同时有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的32例患者在常规支气管镜活检及刷检的基础上,在黏膜隆起及管腔外压处,采用TBNA检查,同时对纵隔、气管旁及肺门淋巴结肿大患者进行TBNA检查。结果:32例患者中,23例获得明确组织学及细胞学诊断,TBNA、活检、刷检术的阳性率分别为71%、46%和29%,三者联合病理诊断率为79%。TBNA在肺癌伴纵隔、气管旁淋巴结阳性率高于肺门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NA是一种阳性率高,特别是对纵隔淋巴结肿大或肺部阴影伴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而支气管腔未见明确病灶或管壁呈外压狭窄的诊断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US)在胃癌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8例胃癌患者先后行左锁骨上窝行临床触诊、超声检查,并与细针抽吸细胞学对照。结果:细胞学病理证实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4(8.33%)例。临床触诊发现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患者7例,6例为转移性淋巴结,1例为反应增生性。超声检出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患者19例,其中超声诊断阴性2例,阳性17例,超声阳性结果中转移性淋巴结14例,3例为反应增生性淋巴结,超声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符合率均明显高于临床触诊(100%、40%、84%vs 43%、0%、40%)。与临床触诊相比,彩超检查新增8例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性病灶,对胃癌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能显著提高胃癌患者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有助于提高分期准确性,对胃癌的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吸浅表淋巴结是对肿大的淋巴结吸取少量组织液进行细胞学检查的诊断方法,此法简便、快速、安全及没有针道扩散等优点,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实践证明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章再军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5,25(3):226-226,228
目的:总结淋巴结针吸细胞学特点以提高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分析经活检病理确诊、临床资料完整的淋巴结针吸细胞病例49例细胞形态特征,并分类总结。结果:49例中转移癌19例,急性淋巴结炎8例,慢性增生性淋巴结炎12例,淋巴结结核6例,淋巴瘤4例。结论:针吸细胞学技术简捷方便,取材容易,病检报告快。总结其镜下细胞特征,在结合病史、辅助检查的基础上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经支气管针吸术(TBNA)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分析61例支气管镜TBNA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常规胸部CT检查提示有纵隔淋巴结肿大55例,支气管外压性狭窄6例。结果 61例中,确诊肺癌43例,结节病7例,结核3例,感染性淋巴结肿大8例。43例经TBNA获取标本病理确诊为肺癌36例(36/43,83.7%)。36例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穿刺62例次,穿刺成功50例次(50/62,80.6%);气管右前、隆突前、右主支气管前淋巴结共穿刺49次(49/62,78%)。其中20例周围型肺癌TBNA诊断阳性率70%(14/20),活检诊断阳性率14.3%(2/14),刷检诊断阳性率25%(5/20),肺泡灌洗诊断阳性率25%(2/8)。TBNA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诊断方法(P〈0.01)。结论对于周围型肺癌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及支气管外压性狭窄的患者,TBNA为更好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分析了艾滋病患者体表淋巴结、皮肤黏膜肿物针吸细胞学病理的精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阳性预测值,同时分析艾滋病针吸细胞学病理的常见疾病谱。方法对85例艾滋病针吸细胞学病理标本进行分析,将病理结果分为阳性、阴性、可疑阳性和诊断不满意,并和临床病原学检查、临床疗效和随访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85例艾滋病针吸细胞学病理结果显示精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1%[95%CI(0.78,0.94)]、85.7%[95%CI(0.77,0.94)]、90.9%[95%CI(0.79,1.00)]、96.4%[95%CI(0.92,1.00)]和69.0%[95%CI(0.52,0.86)];艾滋病患者体表淋巴结、皮肤黏膜肿物针吸细胞学病理结果以淋巴结结核为主,其次为鸟分枝杆菌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隐球菌感染,体表弥漫大B型淋巴瘤和伯基特淋巴瘤也可通过针吸细胞学病理诊断。结论本研究发现艾滋病针吸细胞学活检病理精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高,对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诊断帮助较大;但阴性预测值低,要警惕假阴性结果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朱莺  徐有祖 《浙江医学》2019,41(9):895-898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取得的标本采用不同病理检查方法对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对90例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怀疑肺癌的患者行EBUS-TBNA,取得的标本分别行组织病理、涂片细胞学和液基细胞学检查,比较3种方法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结果90例患者穿刺94个部位,3种病理检查方法结合诊断阳性率为76.6%,单独一种方法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组织病理67.0%,涂片细胞学64.9%,液基细胞学60.6%,3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者结合和液基细胞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另外两种方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部位穿刺分层比较3种病理检查方法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者结合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与两者结合或任何单独一种方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EBUS-TBNA标本进行病理检查时,使用组织病理结合涂片细胞学就已足够。  相似文献   

20.
细针穿刺对肿瘤作出细胞学诊断,操作简便、迅速、安全。现将有病理对照的147例颈部肿块(不包括甲状腺肿物)针吸细胞学检查资料总结如下:147例全部为肿瘤门诊患者,对颈部肿块或颈淋巴结肿大作细胞学检查。取材用针吸法:用20ml消毒注射器,接6.5或7号针头,针管内吸入少量麻药作皮肤麻醉,快速刺入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