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高原地区胃癌组织中THBS4基因的表达,探讨THBS4基因对高原地区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为高原地区胃预后的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高原地区无化疗且临床资料完整的胃癌手术标本60例,采用RT.PCR及S.P法,检测60例胃癌标本中THBs4蛋白的表达。结果用RT—PCR技术分析的结果显示,10例高分化胃癌组织中THBS4mRNA有5例表达;29例低分化胃癌中24例表达,高分化癌与中、低分化癌组织中的表达有差异。中、低分化胃癌中的THBs4mRNA水平高于高分化胃癌(P〈0.05)。THBS4mRNA表达与淋巴转移有关。但与临床分期无关。免疫组化S-P法染色分析显示,THBS4蛋白在低分化29例中2l例表达;中分化阳性率8例;均高于高分化(4例),THBS4在高分化癌和中、低分化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分化胃癌中的的THBS4阳性高于高分化胃癌。THBS4基因在高原地区胃癌组织中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有关;与淋巴转移有关。结论THBS4基因可作为判断高原地区胃癌细胞分化不良的指标,对胃癌的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肾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mixed 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 of the kidney, MESTK)是一种罕见的由上皮和间质成分组成的双相分化的肿瘤,患者以女性为主,生物学行为良好,具有特征性的免疫表型。本研究通过对1例MESTK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并文献复习,以期提高人们对MESTK的认识。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患者,女性,33岁,1个月前自觉腰部疼痛,以左腰部为著,呈钝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穿活检的病理、临床意义。方法:对61例肾活检组织进行HE、Masson、PASM光镜观察及免疫荧光镜观察。结果:61例肾脏疾病患者以男性略多(57.37%),患者中以(31~40)岁较多(34.42%)。本组患者病理分型以MsPGN为多(36.06%),其它类型比例较小。结论:肾脏疾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肾活检资料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93.44%),病理类型以MsPGN最多,临床表现以CGN最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下冰醋酸联合靛胭脂染色对胃黏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常规内镜下发现胃黏膜异常的患者3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冰醋酸联合靛胭脂染色组(染色组),每组198例。对照组普通内镜观察判断病灶并活检,染色组采取染色观察后活检,对比两组一般情况、镜下表现、活检病理等。结果染色组早期胃癌18例(9.1%),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1例(5.6%),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6例(8.1%),肠上皮化生51例(25.8%);对照组分别为2例(1.0%)、4例(2.0%)、6例(3.0%)、41例(20.7%)。染色组对早期胃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 P<0.05);染色组检出早期胃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隆起型3例(1.0%),表浅型16例(55.2%),凹陷型10例(34.5%),三者中表浅型病变检出率高于其他两类(P<0.05)。结论冰醋酸联合靛胭脂染色可指导靶向活检,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等的检出率,同时有助于判断病变范围和深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发病状况、病理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复习近17年间在本院手术切除的涎腺标本进行分类、总结、分析。结果: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发病约占腮腺良性肿瘤的4.7%,约占涎腺肿瘤的2.5%。结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在高原地区虽亦为罕见腮腺肿瘤,但在涎腺肿瘤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报导,临床病理检验时应掌握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领,避免误诊和漏诊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报告1例疣状皮肤结核。患者男,39岁。右下肢膝关节内下方出现结节、红斑疣状增生、萎缩8年余。无明显自觉症状。皮肤组织病理:表皮角化不全,上皮细胞增生,部分区基底细胞松解,中性粒细胞浸润,真皮层内见由上皮样细胞、郎格罕氏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组成的肉芽肿性结节,其周围见组织细胞浸润,含铁血黄素沉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microRNA-101(miR-101)、microRNA-182(miR-18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8年1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随访5年。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所有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miR-101、miR-182的表达;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miR-101、miR-182的表达;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因素;分析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miR-101、miR-182表达与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 癌组织miR-101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miR-182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 <0.05);低分化、病理分期Ⅲ期、有浆膜浸润、有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miR-101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中高分化、病理分期Ⅱ期、无浆膜浸润、无淋巴结转移者(P <0.05),miR-182 mRNA相对表达量的比较结果则相反(P <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期[R^R =7.294(95% CI:3.001,17.726)、分化程度[R^R =5.150(95% CI:2.119,12.516)]、miR-101[R^R =4.477(95% CI:1.842,10.881)]、miR-182[R^R =4.495(95% CI:1.850,10.925)]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因素(P <0.05);miR-101高表达患者的无病生存率高于低表达患者(P <0.05),miR-182低表达患者的无病生存率高于高表达患者(P <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miR-101、miR-18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有关,miR-101低表达、miR-182高表达患者治疗后复发转移风险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内具有脊索样形态特征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40例脊索瘤及5例脊索样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组织形态学病例资料。结果脊索瘤多发于骶尾部与颅底,其镜下肿瘤组织主要呈现分叶状结构,而瘤细胞则易簇状、单细胞结构及条索状等形状漂浮于粘液样基质中。其瘤内能够看见液滴样形状的细胞,而脑浆内能看见空泡,瘤细胞的上皮膜抗原及细胞角蛋白呈现阳性。脊索样脑膜炎主要发于幕上,和脑膜关系较为密切,其组织学多数与脊索瘤相似,但能找到脑膜瘤的典型结构,其中瘤细胞的波形蛋白及上皮膜抗原表达为阳性,细胞角蛋白则表现为阴性。结论脊索样脑膜瘤与脊索瘤的脊索样特征相同,均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多发,其鉴别诊断以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为依据,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青海地区汉、藏、回族结直肠癌4种错配修复蛋白(MMR)(MLH1、MSH6、MSH2、PMS2)的表达情况,探讨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手术切除的312例结直肠癌标本(其中汉族164例、藏族83例、回族65例),取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MR表达情况。用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用正常的结直肠癌黏膜上皮作为阳性对照。结果 312例结直肠癌标本中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dMMR)56例,表达缺失率17.9%;其中仅MLH1蛋白表达缺失12例(3.8%),仅MSH2蛋白表达缺失25例(8.0%),仅MSH6蛋白表达缺失8例(2.6%),仅PMS2蛋白表达缺失11例(3.5%),MLH1和PMS2蛋白表达均缺失19例(6.1%),MSH2和MSH6蛋白表达均缺失18例(5.8%)。MMR蛋白表达情况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MMR蛋白表达缺失与年龄、性别、浸润深度、民族无关,与pTNM分期、发病部位、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组织学有关((印)P(正)<0.05);错配修复蛋白表达完整(pMMR)、dMMR患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期(DFS)分别是13.3个月和22.7个月,经Log-rank检验dMMR患者的DFS明显长于pMMR的患者(■=98.587,(印)P(正)<0.001)。结论青海地区结直肠癌患者dMMR在不同民族之间表达无显著差异,肿瘤发病部位、pTNM分期、病理组织学、淋巴结转移情况影响结直肠癌中MMR的表达,dMMR的结直肠癌患者DFS更长。  相似文献   
10.
胸椎原发性泡状棘球蚴病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性,19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背部隐痛、钝痛,持续性、渐进性加重并放射到下肢.经当地医院拍X光片检查示:胸椎结核.于2009年6月25日转青海省人民医院以"胸椎结核"收住院.查体:慢性病容,脊柱无外观畸形,活动轻度受限,双下肢活动自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