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双向转诊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综合医院双方面的互动,但目前却以社区卫生机构自发、无序地向综合医院单向转诊为主,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转诊。为贯彻落实深圳市政府《关于发展社区健康服务的实施意见》,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服务模式,构建以社区健康服务为基础,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与医院合理分工、密切配合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观澜街道积极进行社区与医院双向转诊流程等机制设计,以建立健全适合本地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真正实现双向转诊功能的运行机制。认真分析该地区社区与医院双向转诊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互动模式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了解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互动的主要构成因素及现状,为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互动机制模型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准备。方法依据系统理论,通过系统思考,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得出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互动问题的要素。结果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的主要互动模式有家庭医生专科化,协议转诊,医院、社区、家庭“三联动”卫生服务模式等;目前互动机制存在的问题有双向转诊标准不完善,补偿机制转变,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不健全、缺乏互动管理监督机制等。结论系统现状及结构分析完善,可作为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模式构建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以双向转诊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互动模式。方法 在卫生主管部门组织协调下,由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根据双方需求共同讨论后确定网络、互动内容、互动方式和流程。结果 4年中与城内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立了互动关系,实现双向转诊807次;开发了社区互动软件,并在因特网上实现互动195次。结论 以双向转诊为主要内容的互动模式能有效利用现存的医疗卫生资源,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和达到“小病放心在社区、大病顺利进医院”的目的;基于因特网的互动方式是可行的,应加以进一步的开发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创新模式下,建立社区与综合医院的双向转诊机制,提高双向转诊的有效性、及时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一家二级综合医院和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试点单位,建立在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创新模式下社区与综合医院双向转诊模式.结果 上转有效率为95.89%,下转有效率为100.00%,远程视频会诊率为100.00%,绩效考核合格率达94.34%,社区医生接受远程视频继续教育培训覆盖率为100.00%.结论 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创新模式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综合医院双向转诊示范应用研究,可为进一步完善社区与综合医院双向转诊提供规范性、可操作性强的支持依据.  相似文献   

5.
林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32(10):1442-1442
目前,我国深化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构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正在深入发展,本文就如何发挥医院-社区两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作用,为实现医疗区域优化整合,合理利用城市医疗资源,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两级双向”转诊机制试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武汉市某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向转诊现状,分析影响双向转诊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武汉市某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进行调查,调查数据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医院的“单向转诊”占大多数,缺乏互动;医疗费用和经济利益等问题仍困扰着双向转诊的实施;医院和社区医务人员对转诊认识存在差异,医院医务人员转诊意识不强。结论:实行社区卫生服务首诊制,医疗保险分级报销制,社区医疗人才流动和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为满足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研究开发了医院与社区的信息共享网络平台,以实现医院与所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双向转诊”及其他相关医疗信息的共享。  相似文献   

8.
城市医院双向转诊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王隽 《医学与社会》2008,21(2):38-40,59
双向转诊制度是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性、连续性的具体体现,它是根据病情和人群健康的需要而进行的上下级医院间、专科医院间或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间的转院诊治过程。“小病去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就是对双向转诊制度的简洁表述。如何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并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防病治病上实行双向转诊,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手段,建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与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双向转诊信息平台及与居民家庭互动信息平台,并依托三个平台实现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健康信息咨询、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家庭信息互动等医院与社区的新型卫生协同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0.
双向转诊是为实现“小病去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目标而根据病情和人群健康的需要所进行的社区与医院间转院诊治的过程。目前,基于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信息平台的双向转诊已成为发展趋势,国内不少城市已开始了相关研究和实践,如南京市鼓楼区双向转诊管理系统、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卫生双向转诊信息平台等,目前武汉市也正着手准备以33家医院为试点开展基于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信息平台的双向转诊系统。  相似文献   

11.
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建辉  张明  沈蔷  王培花 《西部医学》2010,22(6):1170-1173
目的探索建立一套政府、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居民四方满意、渠道畅通、切实可行、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新模式。方法以东城区2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区域内4家综合或专科医院作为参与单位,通过寻求医保等相关政策支持、强化社区卫生机构内涵建设、明确医院权利义务、规避转诊双方利益竞争、搭建信息平台支撑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建立一套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新模式。结果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了双向转诊管理和考评机制,制定了双向转诊流程和标准,畅通了信息共享和转诊通道。上转有效率为97.2%,下转有效率为100.0%,双向转诊率为72.8%。结论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充分调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居民的积极性才能建立渠道畅通、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基于医疗信息平台的双向转诊模式,实时共享患者信息.方法:将双向转诊系统与医疗机构HIS系统对接,实现患者病历信息的实时传送,并自动将出入院详细记录传送给接收医院.引入省级、市县级及社区三层次不同医疗等级医院,针对患者病情合理分配转诊方向.结果:基于医疗信息平台的三级双向转诊模式,实现了患者病历信息的实时共享.上转病例161例,下转病例95例,居家健康支持367例.结论:采用基于医疗信息平台的三级双向转诊模式,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了高等级医院的诊治效率.提供了较多居家健康支持服务,提高了基层医院的卫生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三级医院联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延续护理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为延续护理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工作的推进提供思路和借鉴。 方法 采用SWOT分析法,从理论层面深入分析三级医院联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延续护理的可行性和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同时结合宜昌市某三甲医院2012年5月以来的实践经验做进一步阐述。 结果 基于分病种三级医院联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整合现有卫生资源,尤其是在三级医院床位紧张而社区卫生机构利用率不足的情况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卫生资源优势,促进患者合理分流,提高三级医院的床位周转率,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任度,有利于分级诊疗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但是,社会对延续护理认识不足,双向转诊机制、延续护理体系不完善,社区专科护理发展不足,下转患者无力承接却是制约延续护理的关键。 结论 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政策、资源的支持下,充分发挥本地医疗资源优势,克服劣势,利用外部机会,化解各种挑战,采用三级医院联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延续护理,可以确保延续护理得到可持续发展,并为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工作的推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沈玉芹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1):2548-2550
由于心脏康复对心血管病的诸多益处,其已被诸多指南推荐用于心血管病患者的治疗,未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是心脏康复的主要场所,而目前国内主要是三级医院开展了心脏康复,在专科康复医院数量有限的情况下,需探索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脏康复转诊模式。本文就目前互联网+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脏康复转诊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推进方法进行了阐述,主要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医联体及联盟模式是可行的心脏康复转诊模式,旨在为推进互联网+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脏康复转诊模式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上级医院医疗卫生现状,从优化卫生资源配置角度阐述推行双向转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于远程医疗服务系统探讨如何实现双向转诊,实践证实基于远程医疗服务系统的双向转诊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是在新一轮医改突出"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分层就医"的背景下,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发挥各级医疗机构特定功能以改变"看病难、看病贵"的需求下,以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双向转诊的实际现状为研究对象,应用风险控制研究的方法,围绕合理有效的患者评价和转送标准的构建和应用,分析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双向转诊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缺少合理的转诊标准和程序,转诊的权责界定和分配,利益分配和补偿措施有限以及配套制度尚待完善等4个方面。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和措施,包括:制定双向转诊执行指南和流程,完善补偿和利益分配,明确双向转诊权责分配,完善双向转诊政策制度以及增进医疗机构间沟通,为合理高效地开展双向转诊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居民就医流向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上海市居民就医流向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选取上海市中心地区、城乡结合区和郊区各2个区,每个区在门诊部选取400名居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200人),在住院部选取200名居民(包括住院患者、该时间段内曾经在门诊就诊的陪同人员和未就医的陪同人员),共对3 600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资料、就诊时首选医院的级别以及选择该院就诊的原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 244份(90.1%)。门诊患者中,56.3%首选社区医院,34.0%首选三级医院;住院患者中38.3%首选社区医院,42.9%首选三级医院。门诊患者首选该院的原因:44.8%为就近方便,31.2%为医疗水平高,10.3%为服务态度好,5.2%为费用低;住院患者首选该院的原因:49.9%为医疗水平高,27.2%为就近方便,7.6%为服务态度好。结论应尽快构建改善上海市居民就医状况和提高就医满意度的新型特色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完善医疗服务网络,建立两级医疗服务网络架构——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居民就医流向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上海市居民就医流向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抽样,选取上海市中心地区、城乡结合区和郊区各2个区,每个区在门诊部选取400名居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200人),在住院部选取200名居民(包括住院患者、该时间段内曾经在门诊就诊的陪同人员和未就医的陪同人员),共对3 600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资料、就诊时首选医院的级别以及选择该院就诊的原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3 244份(90.1%).门诊患者中,56.3%首选社区医院,34.0%首选三级医院;住院患者中38.3%首选社区医院,42.9%首选三级医院.门诊患者首选该院的原因:44.8%为就近方便,31.2%为医疗水平高,10.3%为服务态度好,5.2%为费用低;住院患者首选该院的原因:49.9%为医疗水平高,27.2%为就近方便,7.6%为服务态度好.结论 应尽快构建改善上海市居民就医状况和提高就医满意度的新型特色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完善医疗服务网络,建立两级医疗服务网络架构--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医疗物联网的应用,认知其给区域卫生院的服务模式带来的变革,从而逐步转换职能,以治疗为中心的模式向预防为主服务模式转变。方法:区域卫生院以及居民家庭可以小规模应用医疗物联网设备、集成应用平台系统,检测、传送居民健康信息。结果:通过对其应用,增强社区医院以及卫生管理中心保健预防功能,以保健预防为主服务新模式。结论:通过探索行之有效的服务新模式,促进社区医院以及卫生管理中心职能转变,谋求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10年3月国家颁发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中提出,鼓励三级医疗机构建立全科医学科。2014年6月上海市卫计委批复同意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设立全科医学执业科目,医院设立全科医学科,开设全科门诊与全科病房。全科医学科致力于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全科医学人才培训与学术研究等,是上海2家具备全科医学诊疗资质的三级医院之一。本文通过介绍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全科医学科开设1年来门诊和病房的临床实践、总结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各项合作、开展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和面向我国全科医学发展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科学研究这四大方面分析三级医院中全科医学的临床功能定位,即体现在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综合性,符合全科思维、全科理念的具有人文关怀的医疗服务过程;指明三级医院建立全科医学科的必要作用,为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搭建沟通桥梁,并促使双向转诊顺利进行;指导社区全科医生理论和临床知识的学习,为广大全科医生搭建高层次培训平台;探讨构建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同发展模式,强调三级医院的全科医学科在区域卫生协同发展中产生的重要作用,实现资源互补和资源利用最大化,推进医疗机构间的互相协作、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