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童年丧亲对抑郁症患者个性和临床方面特征.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测评56例童年丧亲抑郁症患者(A组)及150例童年父母双全的抑郁症患者(B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A组E分(13.89±2.83)显著较低、N分(14.87±4.70)显著较高、焦虑(51例)和自杀行为(42例)显著较多、临床显效率显著较低(62.5%)、病程迁延者显著多于B组.结论童年丧亲患者个性更为内向且情绪更趋向不稳定,更易出现焦虑和自杀行为,临床疗效较差,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单、双亲家庭学龄期儿童个性特征的对照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单、双亲学龄期儿童个性特征的差异性以及影响儿童行为及心理过程的原因。方法 采用龚氏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 (幼年 )EPQ ,对单亲 (实验组 ) 6 3例与双亲 (对照组 ) 86例在校 3~ 5年级 8~ 13岁学龄期儿童进行个性测试。并经统计分析。结果 ⑴单亲组儿童N维度显著高于双亲组 (t =3.4 5 ,P <0 .0 0 1) ,提示单亲儿童具有明显的神经质倾向。E维度分低于双亲组 (t =2 .6 9,P <0 .0 1) ,提示单亲儿童性格多偏于内向。⑵单亲中丧亲与离异分组比较 ,P维度丧亲组显著高于离异组 (t =3.73,P <0 .0 0 1)。提示丧亲儿童多偏于精神质倾向。N维度离异高于丧亲 (t =2 .17,P <0 .0 5 ) ,提示离异组情绪稳定性差。结论 单亲 (丧亲、离异 )儿童个性偏异程度比双亲儿童个性偏异程度明显。单亲家庭环境要素对儿童个性的偏异有着直接影响。丧亲儿童个性发展易带有精神质倾向。离异比丧亲儿童的情绪易偏向不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门诊抑郁症患者的生命质量(QOL)及其抗抑郁治疗后生命质量的疗效.方法 多中心合作研究,180例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6月,采用HAMD-17、HAMA和SF-36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月和6月评价.结果 1)门诊抑郁症患者的生命质量较低(QOL评分<50分),尤其<30岁者;2)合并焦虑症状抑郁症组患者的QOL总分[(41.04±12.95)分]明显低于单纯抑郁症组[(48.36±15.76)分],特别在生理功能(PF)、活力(VT)、社会功能(SF)和精神健康(MH)等方面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抗抑郁治疗后QOL评分显著提高,6月后>70分(P=0.00),以<30岁者和合并焦虑症状者改善更为明显.结论 抑郁症患者生命质量有明显降低,抗抑郁药物治疗能显著提高其QOL水平和缓解抑郁和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4.
有精神病性症状老年期抑郁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有精神病性症状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将109例老年期抑郁症首发患者根据是否存在精神病性症状分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组(A组)15例和无精神病性症状组(B组)94例,并对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自杀行为发生率为53.3%,显著高于B组的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杀行为的相对危险度为3.53。妄想内容以罪恶妄想40.0%、被害妄想13.3%、疑病妄想6.7%为多见,其中伴有幻听40.0%;A组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20.0%,高于B组的2.1%(P=0.018)。两组近期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老年期抑郁症是否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者,在自杀行为、治疗方法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点,提高临床上对双相抑郁的诊断识别率.方法对临床上确诊的单相、双相抑郁各30例,予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评定,比较两组患者人格特点的差异,并分析人格评定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单相、双相抑郁患者抑郁、焦虑因子的平均值显示患者有轻度抑郁、焦虑情绪,并且严重程度相当.单相抑郁患者的E、N分及个性距离均显著低于双相抑郁患者[(46.67±7.91)分vs(54.67±12.66)分,(56.50±8.63)分vs(61.33±8.19)分,(11.77±6.69)分vs(18.06±7.15)分],而P分及L分的差异无显著性.双相抑郁患者在EPQ个性象限上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外向不稳定象限(60%),两组患者个性象限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总体而言,抑郁患者的E分与抑郁、焦虑因子分有显著负相关(r=-0.45,r=-0.26),而N分与抑郁、焦虑因子分有显著正相关(r=0.48,r=0.35).个性距离与抑郁因子有显著正相关(r=0.26),而与焦虑因子分相关性不显著(r=0.22).结论在病情程度相当情况下,单相抑郁患者与双相抑郁患者EPQ个性有明显不同.虽然抑郁影响EPQ结果,但是在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的鉴别方面对临床医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双亲学龄期儿童个性特征的差异性以及影响儿童行为及心理过程的原因.方法采用龚氏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幼年)EPQ,对单亲(实验组)63例与双亲(对照组)86例在校3~5年级8~13岁学龄期儿童进行个性测试.并经统计分析.结果⑴单亲组儿童N维度显著高于双亲组(t=3.45,P<0.001),提示单亲儿童具有明显的神经质倾向.E维度分低于双亲组(t=2.69,P<0.01),提示单亲儿童性格多偏于内向.⑵单亲中丧亲与离异分组比较,P维度丧亲组显著高于离异组(t=3.73,P<0.001).提示丧亲儿童多偏于精神质倾向.N维度离异高于丧亲(t=2.17,P<0.05),提示离异组情绪稳定性差.结论单亲(丧亲、离异)儿童个性偏异程度比双亲儿童个性偏异程度明显.单亲家庭环境要素对儿童个性的偏异有着直接影响.丧亲儿童个性发展易带有精神质倾向.离异比丧亲儿童的情绪易偏向不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对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A组(心理行为干预)29例、B组(单纯药物组)27例.2组均使用克罗米芬治疗,A组增加综合心理行为干预辅助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进行2组临床疗效、心理健康状况、家庭关怀度指数评分的比较.结果临床疗效,A组治愈23例,有效4,无效2例,B组治愈15例,有效4,无效8例,A组优于B组(u=2.0892,P<0.05);心理健康状况,治疗后A组与B组比较,强迫[(1.52±0.39)分,(1.75±0.31)分,t=2.4312,P<0.05]、抑郁[(1.65±0.61)分,(1.97±0.51)分,t=2.1213,P<0.05]、焦虑[(1.69±0.42)分,(1.92±0.36)分,t=2.1925,P<0.05],A组优于B组;家庭关怀度,治疗后A组与B组比较,APGAR总分[(9.38±1.52)分,(7.67±1.53)分,t=4.1934,P<0.01],合作度[(1.23±0.24)分,(1.09±0.27)分,t=2.0539,P<0.05],成长度[(1.39±0.32)分,(1.19±0.21)分,t=2.7431,P<0.01]情感度[(1.29±0.26)分,(1.13±0.27)分,t=2.2588,P<0.05],亲密度[(1.36±0.21)分,(1.19±0.26)分,t=2.6430,P<0.01],A组显著优于B组.结论心理行为干预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具有显著疗效,同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家庭支持功能和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激惹症状的特点.方法 使用激惹、抑郁和焦虑量表(IDA)对64例抑郁症患者,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67例健康人进行评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内向性激惹因子[(5.09±2.88)分]、外向性激惹因子[(4.23±2.80)分]、抑郁因子[(8.78±3.56)分]及焦虑因子[(8.45±2.96)分]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精神分裂症组除抑郁因子分外,其余因子分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抑郁症组比较,精神分裂症组的内向性激惹因子、抑郁因子及焦虑因子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对抑郁症患者激惹症状的防治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帕罗西汀对门诊抑郁症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门诊抑郁症患者的生命质量(QOL)及其抗抑郁治疗后生命质量的疗效。方法多中心合作研究,180例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6月,采用HAMD-17、HAMA和SF-36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月和6月评价。结果1)门诊抑郁症患者的生命质量较低(QOL评分<50分),尤其<30岁者;2)合并焦虑症状抑郁症组患者的QOL总分[(41.04±12.95)分]明显低于单纯抑郁症组[(48.36±15.76)分],特别在生理功能(PF)、活力(VT)、社会功能(SF)和精神健康(MH)等方面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抗抑郁治疗后QOL评分显著提高,6月后>70分(P=0.00),以<30岁者和合并焦虑症状者改善更为明显。结论抑郁症患者生命质量有明显降低,抗抑郁药物治疗能显著提高其QOL水平和缓解抑郁和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0.
何珊 《求医问药》2014,(3X):20-21
目的:探讨用帕罗西汀和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100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我们给A组患者使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给B组患者使用阿米替林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得分基本相同。在治疗的第2周、第4周和第6周,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得分均有明显的下降,而且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下降的幅度基本相同,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后,A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为76%,B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为78%,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治疗过程中,A组患者中有17例(占34%)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B组患者中有37例(占74%)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A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B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的第2周、第4周和第6周,A组患者TESS(不良反应表)的评分分别为7.5±1.3分、5.4±1.2分和5.1±1.4分,B组患者TESS的评分分别为9.1±1.7分、9.4±2.2分和10.3±2.6分。A组患者在治疗的第2周、第4周和第6周其TES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帕罗西汀和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大体相同,但帕罗西汀引起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症状较轻,因此可作为治疗抑郁症的优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伴或不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临床特征及对抗抑郁治疗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抑郁症患者319例,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分为抑郁症不伴焦虑症状组(HAMA<14分;A组,n=134)和抑郁症伴焦虑症状组(HAMA≥14分;B组,n=185),两组患者随机进入不同药物治疗组进行开放性治疗,疗程为8周,在治疗前以及第1、2、4、8周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HAMA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 A组与B组患者自杀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两组基线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后,两组HAMD和HAMA评分较基线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A、B两组有效率分别为65.3%和47.5%(P<0.01)。治疗第2周末A、B两组起效率分别为75.2%和 50.0%(P<0.01)。治疗每个时间点HAMD和HAMA评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A1(抑郁症不伴焦虑症状使用艾司西酞普兰)与A2(抑郁症不伴焦虑症状使用文拉法辛)组间的第2周起效率、第8周有效率及临床痊愈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B1(抑郁症伴焦虑症状使用艾司西酞普兰)与B2(抑郁症伴焦虑症状使用文拉法辛)组间的第2周起效率和第8周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痊愈率分别为3.7%和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高,病情更严重,抗抑郁治疗起效更慢,临床疗效相对于不伴焦虑症状者差,文拉法辛对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抑郁症合并焦虑症患者的自杀态度,并探讨其与病情、应对方式的临床关系。 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上海市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 000例抑郁症合并焦虑症患者为合并组,另单纯抑郁症、单纯焦虑症患者各600例,为抑郁组和焦虑组。采用自杀态度调查问卷(QSA)、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调查。对比3组自杀态度、病情、应对方式得分,分析合并组自杀态度与病情、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结果 合并组各维度自杀态度调查评分[(19.43±2.01)分、(20.07±2.11)分、(11.06±2.01)分、(11.01±1.85)分]、积极应对评分[(17.12±2.07)分],均明显低于抑郁组和焦虑组(均P<0.05);合并组SDS[(65.85±3.95)分]和SAS[(65.38±3.37)分]评分均高于抑郁组和焦虑组(均P<0.05),合并组消极应对评分[(13.56±1.50)分]高于抑郁组和焦虑组(均P<0.05);合并组中F1、F2、F3和F维度自杀态度与SDS、SAS、消极应对均存在负相关性(均P<0.05),而上述维度自杀态度与积极应对均存在正相关性(均P<0.05)。 结论 抑郁症合并焦虑症患者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对自杀者的态度、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对安乐死的态度排斥不明显,且与病情、应对方式呈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抑郁发作患者焦虑症状与自杀倾向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抑郁发作患者焦虑症状严重性与自杀倾向的关系。方法收集连续入院的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和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73例。根据2周内有无自杀行为,分自杀倾向组(32例)和无自杀倾向组(41例)。对两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自杀倾向、精神症状、焦虑症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之间的汉密顿抑郁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总分差异无显著性。但自杀倾向组的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25.5±4.5)分],精神性焦虑因子分[(13.5±2.8)分];无自杀倾向组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23.2±4.3)分],精神性焦虑因子分[(10.6±3.4)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01)。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发现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与自杀倾向的相关性较小(P>0.05),精神性焦虑因子分对自杀有显著性(P<0.01)。结论抑郁发作患者的焦虑症状与自杀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由于焦虑加重了抑郁发作患者的自杀倾向,还是焦虑和自杀作为抑郁发作患者同时存在的症状,目前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与老年抑郁症之间抑郁症状有何差异。方法 :应用老年抑郁量表 (G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及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 (MMSE)测定 4 8例伴有抑郁症状的老年慢性酒精中毒病人与 36例老年抑郁症病人。结果 :酒精中毒组的躯体症状、精神运动性抑制及自杀行为的发生率较抑郁症组低 ,其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焦虑与激越较抑郁症组高 ,其差异有显著性 (P <0 . 0 1)。酒精中毒组的HAMD总分明显低于抑郁症组 (P <0 . 0 1)。SCL 90中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及精神病性因子方面 ,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 0 1)。酒精中毒组MMSE总分较抑郁症组高(P <0 . 0 1)。结论 :老年慢性酒精中毒的抑郁症状程度较抑郁症轻 ,某些抑郁症状表现与抑郁症不同 ,其认知功能缺损较抑郁症为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与其童年期心理创伤之间关系。方法:选取70例符合DSM-5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依据有无NSSI,分为NSSI组和非NSSI组各35例,并选择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与之匹配的正常青少年35人作为健康对照组。通过渥太华自伤量表、童年创伤问卷(CT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进行临床症状评估。结果:NSSI组情感虐待、情感忽视及CTQ量表总分评分均高于非NSSI组,且2组上述3个评分及躯体虐待评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抑郁障碍亚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SSI组性虐待、躯体忽视评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NSSI组非自杀性自伤频率与CTQ中情感忽视评分、HAMD量表认知障碍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NSSI与童年期心理创伤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伴与不伴童年创伤抑郁症患者脑功能激活和人格特征的差异及其差异指标间关系。方法 采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通过年龄、性别、学历、抑郁严重程度等配对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门诊初发未治的伴(观察组)与不伴童年创伤抑郁症患者(对照组)各25例,以两组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自发低频振幅(mALFF信号)及大五人格问卷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及探索差异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学历、HAMD-24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在大五人格分量表的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责任心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神经质得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观察组较对照组存在左侧海马/海马旁回脑区及右侧楔前叶脑区的mALFF信号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素水平P<0.001,团块水平P<0.05的GRF校正);4.两组患者神经质得分与左侧海马/左侧海马旁回脑区及右侧楔前叶mALFF信号值均存在负相关关系(r=-0.397,P<0.01;r=-0.401,P<0.01)。结论 伴童年创伤抑郁症患者较不伴童年创伤抑郁症患者有更明显的神经质人格特征,且神经质水平越高,左侧海马/海马旁回脑区、右侧楔前叶脑激活越低,提示其更易感知压力,但同时可能存在屏蔽日常过度回忆创伤经历的脑保护神经影像学机制。  相似文献   

17.
王华侨  柴萌  王爱伟  孔永彪  张津津 《医学综述》2013,19(18):3447-3449
目的 探讨伴有自杀意念的酒精依赖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天津市安宁医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55例伴自杀意念的酒精依赖患者和同期68例不伴自杀意念的酒精依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对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 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HAMA-14)及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①伴或不伴有杀意念酒精的依赖患者间年龄、教育程度、HAMD-17评分及HAMA-1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自杀意念者与不伴有自杀意念者的婚姻状况不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13,P<0.05);②伴自杀意念酒精依赖患者患者视觉广度、注意因子、延时记忆因子分值及RBANS总分均显著低于不伴自杀意念酒精依赖患者组(t=3.567、4.903、6.007、3.103,P<0.05);③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视觉广度、注意因子是酒精依赖患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 伴自杀意念酒精依赖患者存在注意等认知功能损害,视觉广度、注意因子分值低的酒精依赖患者存在自杀意念的危险性可能更高,对有自杀意念的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有无精神障碍自杀未遂者的自杀行为学特征和心理社会学因素间的差异.方法 以在5家医院急诊室诊治的232例自杀未遂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有精神障碍组(105例)和无精神障碍组(127例),比较两组间的自杀行为学特征和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焦虑、抑郁、应付方式和行为的冲动攻击性等.结果 有精神障碍组平均年龄大于无精神障碍组[(37.9±l4.5)岁,(32.9±13.3)岁,t=2.710,P=0.007];女性所占比例较低(65.7%,81.1%,x2=7.099,P=0.008);自杀意向强度较高[(7.1±2.8)分,(4.8±2.3)分,t=6.498,P=0.000].有精神障碍组健康状况、抑郁、焦虑评分高于无精神障碍组,健康量表、冲动性及各因子的评分高于无精神障碍组,解决问题和求助的应付方式因子评分低于无精神障碍组,自责的应付方式因子评分高于无精神障碍组(均P<0.05).结论 有、无精神障碍自杀未遂者具有不同的自杀行为学特征和心理社会学特征,精神疾病在自杀行为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更大,自杀强度更强.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相关的情绪改变及其与病情控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现患糖尿病患者与糖尿病相关的情绪改变及其与病情控制的关系。方法 :采用糖尿病相关的问题量表 (PAID)以问卷形式调查 76名现患糖尿病患者与糖尿病相关的问题共 2 0道 ,同时将患者按最近 1- 2月的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水平分为病情控制良好组 (A组 ,HbA1c <7% )、病情控制一般组 (B组 ,9.0 % >HbA1c≤7 0 % )及病情控制欠佳组 (C组 ,HbA1c≥ 9.0 % )。比较三组患者PAID评分情况 ,分析PAID评分与HbA1c水平的关系。结果 :现患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 ,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愤怒等。三组患者PAID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直线相关分析显示PAID评分与HbA1c显著相关 ,表现为HbA1c水平越高PAID评分越高(P <0 .0 5 )。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与其情绪障碍密切相关 ,PAID评分有助于临床上更全面地评估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药物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焦虑抑郁药物对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与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选择糖尿病伴抑郁焦虑症状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黛力新组),B组(多虑平组)及C组(对照组),每组30例。经8周治疗后测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A组(黛力新组)及B组(多虑平组)的SDS、SAS评分明显降低(P<0.01),三组FPG、2hPG、HbAlc均有明显下降(P<0.01,P<0.05),但A组和B组较C组下降更明显(P<0.05)。A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较B组少(P<0.01)。结论抗焦虑抑郁药物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并有助于患者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