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许桂坤  黄艳玲  龙洁 《西部医学》2022,34(4):615-619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颌面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感染常累及颌面部多个潜在间隙,若感染不能有效控制,其会快速弥散到邻近组织器官引起严重并发症,如气道阻塞、纵隔炎及坏死性筋膜炎等,甚至出现患者休克或者死亡。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重,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系统性疾病的颌面部间隙感染发病率也不断升高。由于其发病急、进展迅速且多出现严重并发症,如何正确诊治该类疾病是口腔颌面外科医师需要应对的临床挑战。本文对影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发生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回顾分析,同时对致病病原菌的分布、细菌的耐药情况以及当前对该类急症的治疗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合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经验.结果 15例中2例死亡,其中1例因并发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死亡,1例因感染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13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口腔颌面部感染好发于中老年人,更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多学科的共同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咽旁间隙脓肿是口腔颌面颈部的重症感染之一,近年来已较少见,但如不及时处理,极易扩散引起多间隙及纵膈感染,甚至危及生命.现对昆明市延安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及耳鼻喉科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6例咽旁脓肿患者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咽旁间隙脓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从而提高对口腔颌面部重症感染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叶爱钦 《吉林医学》2014,(27):6205-6206
<正>扁桃体周脓肿为扁桃体周围间隙内的化脓性炎性反应,多继发于急性扁桃体炎。咽旁间隙感染即发生在咽旁间隙的化脓性感染,早期为蜂窝织炎,后发展形成脓肿。引起咽旁间隙感染的原因多为牙源性以及腭扁桃体炎和相邻间隙感染的扩散。偶继发于腮腺炎、耳源性炎性反应和颈深上淋巴结炎。发生在口腔颌面部的感染处理不及时可导致严重的颅内感染、纵膈炎、败血症和颈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并发症。2007年~2008年,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组织  相似文献   

5.
正颈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少见的的感染性疾病,该病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病情危重,临床上也比较容易误诊,感染灶往往可以沿着颈深筋膜间隙下行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纵隔炎、纵膈脓肿及心包炎等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我科自2010年至2013年共收治6例颈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伴下行性纵膈炎6例病人,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6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在30-50岁之间,其中2  相似文献   

6.
牙源性颌面间隙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口腔颌面部具有复杂而相互联系的筋膜间隙,上达颅底,下通纵隔,内含疏松的结缔组织,抗感染力低,而口腔颌面部的血液供应极为丰富,且颜面部的静脉通常无瓣膜,直接或间接与颅内海绵窦相通,颌面部的感染可随血液转向逆行,引起颅内感染.因此,加强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防治,降低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仍是口腔工作的一个重点.在颌面各种原因引起的诸多间隙感染中,临床工作中最多见的是由冠周炎、根尖周炎、根尖脓肿、牙槽脓肿等引起的颊间隙感染、嚼肌间隙感染、眶下间隙感染,其次为颌下间隙感染、颏下间隙感染、口底蜂窝织炎等.  相似文献   

7.
贾占涛 《河北医学》2015,(4):625-627
目的:观察分析下颌骨颈胸CT连续扫描在牙源性下行坏死性纵隔炎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牙源性下行坏死性纵膈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采用下颌骨颈胸CT连续扫描,并进行分析,探讨其在疾病诊治过程中的意义。结果:牙源性下行坏死性纵隔炎患者经下颌骨颈胸CT连续扫描可见组织间不规则气体阴影或蜂窝状软组织阴影,手术治疗后明显改善,临床胸腔积脓,心包积脓、积气,胸膜增厚,纵膈气肿现象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对于牙源性下行坏死性纵隔炎进行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提高基本治愈率,其中下颌骨颈胸CT连续扫描可科学判断感染范围,对确定引流部位具有指导意义,降低死亡率,应该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相似文献   

8.
涂晓宁 《广西医学》2005,27(10):1615-1615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口腔科临床上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其发病率有明显的下降,但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发病率仍然较高.治疗及时、方法恰当,绝大多数病人可在短期内治愈,但是如果误诊或是延误治疗时机,处理不当,就可导致感染的扩散,导致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甚至败血症.我科自1999~2004年共收治间隙感染患者139例,现将治疗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急性化脓性纵隔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除因纵膈内有许多重要器官受累外,还由于纵膈内复杂的病理生理改变和神经感受器受累而导致严重后果。我们根据此病病情重,病情变化快的特点,制定了综合护理措施,并成功地应用于1例因颈部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纵膈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  相似文献   

10.
奉颖  骆敏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2,33(7):705+711-705,711
口咽部感染经颈部内脏后间隙下行而引起的纵隔化脓性炎症,被称为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is,DNM),临床较少见.纵隔一旦感染,发展迅速,病情危重,不易及时诊断,死亡率高达30%-40%.我科于2011年3月8日收治1例舌根转移癌伴左肺部分切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笔者医院近年采用自制菊花三七膏外敷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98例 ,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 1 3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 98例 )和对照组 ( 34例 ) ,其中男38例 ,女 94例 ,年龄 1 6~ 6 7(平均 32 )岁。临床症状为口腔颌面部皮肤红肿 (无波动 )、疼痛明显、张口受限 ,伴有发热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增多 ,诊断为智齿冠周炎、牙根尖周围炎伴发局限性蜂窝炎 ,间隙或多间隙感染。1 .2 治疗方法  采集新鲜菊花三七全草 2kg ,洗净凉干用 95%乙醇浸泡 7~ 1 5d ,…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并探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临床治疗方法,以有效提高预防、诊断水平及治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65例临床治疗资料,综合分析患者病因,临床表现,易联合感染间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全部65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经有效治疗后,均顺利康复出院,无边缘性骨髓炎以及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切开引流患者伤口痊愈良好;患者治疗时间为6-11d,平均治疗时间为8.7d.结论 针对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采取早期明确病因,对症治疗,有效处理感染部位,同时根据实验室细菌培养结果,积极给予敏感抗生素,并结合手术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2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 及疗效.②方法 对120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给予不同程度的抗感染、切开引流及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检查结果 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③结果 口腔颌面部感染以牙源性最为常见,其次分别为腺源性、外伤性、医源性.感染部位以颌下间隙感染、眶下间隙感染最为多见.④结论 对重症多间隙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应采取积极抗感染与手术切开引流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刘志勇 《当代医学》2014,(16):67-6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治疗效果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2012年诊断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例158例,根据患者有无糖尿病分为2组,糖尿病组(n=55)和非糖尿病组(n=85),分别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牙源性感染是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最常见的病因;CT检查结果显示,2组受累间隙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治疗效果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应注意牙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就医条件不断改善,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呈明显下降趋势.但是,在一些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落后地区,该病仍有发生.下面就我科1998年8月至2002年8月收治的,52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袁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5):1135-1136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指口腔颌面部及颈上部各潜在性筋膜间隙中所发生的细菌性炎症的总称[1]。是颌面外科常见的疾患,间隙内充满脂肪或疏松的结缔组织,感染累及潜在的间隙内结构。初期表现为蜂窝组织炎,脂肪变性、坏死、形成脓肿,甚至沿血管、神经扩散,引起血栓性静脉炎、纵隔炎、败血症。最主要的感染源是牙源性、腺源性,好发年龄多为青壮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评价颌面部颈部筋膜间隙感染及其蔓延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临床颌面及颈部感染患者资料,观察病变MSCT表现及蔓延途径。结果蜂窝织炎MSCT征象为筋膜间隙脂肪密度增高、积液及积气,肌肉肿胀增厚;脓肿为中央低密度周围壁强化。病变位于咀嚼肌间隙14例、颈深筋膜包裹肌群7例、口底间隙6例、内脏间隙6例、颈动脉间隙5例、咽后间隙4例、舌骨上下广泛间隙3例和扁桃体周围间隙1例;其中5例下行性纵隔炎,1例坏死性筋膜炎。感染可蔓延入与其相通连的筋膜间隙,可累及邻近毗邻结构及下行入纵隔和胸腔。结论 MSCT能准确诊断颌面部颈部筋膜间隙感染,显示蔓延途径。  相似文献   

18.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是口腔颌外科常见病,但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标本在做一般需氧培养时,有部分标本不能检出致病菌或只检出部分需氧菌,而将厌氧菌漏掉,常给临床治疗带来许多困难,因此厌氧菌的培养越来越显得重要.近1 a来,我院细菌室对高度怀疑有厌氧菌感染和需氧培养未检出致病菌的46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脓液标本,分别进行了需氧与厌氧培养及药敏试验,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5年5月院收治的3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法与护理措施.结果:3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在相应的治疗与护理后均成功治愈,治愈成功率达100%;1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表现为酮症酸中毒症状,发生率为(3.33%).结论:老年糖呆病合并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经治疗与相关护理后的效果较好,患者均成功治愈,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保守治疗于素英,王俊吉,王新陆(附属医院口腔科,261031潍坊市人民医院)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近年来,由于应用抗生素不当筹因素的影响,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现就1989年至1992年治疗的颌面部间隙感染84例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