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通过三联疗法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观察Hp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型的变化,探讨三联疗法对Hp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型的影响,以指导中医药的治疗。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按三联疗法标准方案给予抗Hp治疗,14 d为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经三联疗法治疗后,脾胃湿热证型较治疗前增多,肝胃不和证型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虚弱证型较治疗前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经三联疗法治疗后中医证型发生了变化,具有向湿热转变的规律,三联疗法治疗后患者脾胃湿热证型较治疗前增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分析三联疗法在抗幽门螺杆菌(Hp)中的应用效果,使用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浅表胃炎,观察在治疗前后其中医证型的变化情况。并对幽门螺杆菌与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证型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收治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90例,采用三联疗法进行治疗。结果:在使用三联疗法治疗之后与治疗前相比,数量增加的是脾胃湿热证型患者,而数量减少的是肝胃不和证型患者(P〈0.05)。但是,虽然脾胃虚弱证型患者与治疗前相比有一定的增加,但是不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确诊之后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具有很好的抗Hp效果,并且在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中医证型出现了很大改变,大多数还是趋向于湿热型。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证型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晴清 《广西医学》2004,26(3):346-347
目的 分析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 (Hp)的感染情况。方法 对 85例胃镜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脾气虚证型 ,观察其与Hp感染的状况。结果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Hp阳性率以脾胃湿热型最高 ,占总感染 4 5 8% ,与脾气虚证组Hp感染率有显著差异 ,而与肝胃不和组Hp感染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由此证明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医分型有一定的科学性 ,脾胃湿热是本病的主要证型 ,且Hp感染率最高 ,提出湿热之邪与Hp在病因学上是相通的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观察慢性胃炎患者不同中医证型对其根除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Hp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分成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肝郁气滞型各60例,每组再随机分为三联组和四联组两个亚组,每个亚组30例。按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标准方案给予抗Hp治疗10 d,对其根除率进行比较。【结果】(1)Hp总根除率为78.3%,无论采用三联疗法还是四联疗法,均提示脾胃虚弱组Hp根除率最低,总根除率仅为61.7%,低于脾胃湿热组的88.3%和肝郁气滞组的85.0%(P0.05或P0.01);而脾胃湿热组与肝郁气滞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共有10例患者发生如恶心呕吐、胃痛胃胀等不良反应,其中脾胃虚弱组8例,脾胃湿热组及肝郁气滞组各1例,脾胃虚弱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脾胃湿热组和肝郁气滞组(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的慢性胃炎患者的Hp根除率不同,无论是三联疗法还是四联疗法,脾胃虚弱型的Hp根除率均低于脾胃湿热型和肝郁气滞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中医证型分布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胃镜像及病理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50例经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为CSG的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将其分为肝胃不和型(n=38)、脾胃湿热型(n=22)、脾胃虚弱型(n=46)、胃阴不足型(n=29)、胃络瘀阻型(n=15)。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Warrthin- Starry银染色法检测患者Hp感染情况,并收集患者的胃镜像及病理表现的相关资料,探讨CSG中医证型分布与Hp感染、胃镜像及病理表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SG患者Hp阳性率以脾胃湿热型和脾胃虚弱型最高,且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膜白相多见于脾胃虚弱型,血管透见多见于胃阴不足型,黏膜粗糙和颗粒增生多见于胃络瘀阻型,且各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患者炎症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炎症多见于肝胃不和型,中度炎症多见于脾胃虚弱型,重度炎症多见于脾胃湿热型。结论 CSG中医证型分布与Hp感染、胃镜像及病理表现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不同中医证型与Hp感染、COX-2、p53表达的相关性,找出其中的联系与规律。方法将2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病例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中医证候分类,将其病理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肝胃不和、脾气虚弱、脾胃湿热3组Hp总阳性率分别为32.08%、55.07%、55.10%,脾胃湿热、脾胃虚弱组显著高于肝胃不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COX-2表达率分别为75.47%、84.05%、71.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脾胃虚弱组显著高于肝胃不和组,P0.05;3组p53表达率分别为41.51%、59.42%、4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虚弱组显著高于肝胃不和组与脾胃湿热组。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中脾胃虚弱证是一个应予以特别重视的证型,尤其是同时见有Hp感染、COX-2、p53高表达时,应及时对该证进行干预,以防其向突变、恶化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观察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粘膜的炎症程度,探讨CSG中医证型与胃粘膜炎症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CSG提供依据。方法 对150例CSG按中医辨证分型,并依据胃粘膜炎症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级。结果 150例CSG中医证型以肝胃不和证居多;胃粘膜炎症中以重度炎症居多。轻度CSG肝胃不和证与脾胃虚弱证比较,P<0.05;肝胃不和证与脾胃湿热证比较,P<0.01;脾胃虚弱证与脾胃湿热证比较,P<0.05。中度CSG肝胃不和证与脾胃虚弱证比较,P>0.05;肝胃不和证与脾胃湿热证比较,P>0.05;脾胃虚弱证与脾胃湿热证比较,P<0.05。重度CSG肝胃不和证与脾胃虚弱证比较,P>0.05;肝胃不和证与脾胃湿热证比较,P<0.01;脾胃虚弱证与脾胃湿热证比较,P<0.01。结论 CSG轻度炎症患者中以肝胃不和证居多,重度炎症患者中以脾胃湿热证居多,CSG中度炎症患者各中医证型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人群中较为常见,目前普遍认为Hp是导致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 微观辨证 Hp阳性与证型关系:经胃镜病理确诊慢性胃炎1000余例,辨证肝气犯胃、气滞血瘀型(实证),肝胃郁热、阴虚血瘀型(虚中挟实),脾胃虚弱、气虚血瘀型(虚证),Hp阳性率分别为100%、84.6%、76.1%,虚实二型差异显著(P〈0.05)。危氏观察102例Hp感染阳性率及程度高低与证型有一定关系,排列次序是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脾胃虚寒〉脾胃阴虚。以脾胃虚证和脾胃湿热型作对比,前者50例中Hp阳性占48.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不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不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相关文献,制定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患者调查表,调查分析126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患者,对其中医症状、电子胃镜、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查结果等数据进行采集。通过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归类分析,归纳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 通过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5个中医证型,分别为脾胃虚弱型(44例,34.9%)、胃络瘀阻型(14例,11.1%)、脾胃湿热型(26例,20.6%)、肝胃郁热型(10例,7.9%)、肝胃气滞型(32例,25.4%)。中医证候虚证以脾胃虚弱为主,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呈强阳性的患者多为脾胃虚弱型,胃黏膜重度萎缩患者也是多为脾胃虚弱型。结论 脾胃虚弱证为胃癌前病变患者最为多见中医证型,也是临床癌变高危证候类型。  相似文献   

10.
益气和中法针药并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7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益气和中法针药并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益气和中法针药并用,对照组单纯服用三九胃泰颗粒,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和脾胃虚弱证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组各证型之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和中法针药并用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优于单纯内服三九胃泰颗粒。  相似文献   

11.
慢性胃炎的中医常见证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中医临床常见证型分布。方法:搜索阅读慢性胃炎证型分布相关的大量医学期刊文章,对其中证型分布归类总结,找出所占比例较大的证型即主要常见证型。结果:肝胃不和型在慢性胃炎的证型分布中所占比例最大,其余主要常见证型是: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寒型和胃阴不足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在广州地区诊断为FD的326例患者进行中医证型的调查,将所得数据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6例广州地区FD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别为脾虚气滞证占41.71%、肝胃不和证占26.07%、脾胃湿热证占11.96%、脾胃虚寒证占11.04%、寒热错杂证占9.20%,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医证型间的发病平均年龄和在广州居住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间的西医亚型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地区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候分布具有地域性,与居住广州年限、性别、年龄、西医亚型、Hp感染状况等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对幽门螺旋杆菌根除失败患者,用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含莫西沙星的三联疗法行补救治疗的效果及根除率。方法 入选者为经14C-呼气试验证实为Hp阳性患者56例,至少行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1次以上,所有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28例予标准三联疗法(克拉霉素+阿莫西林+雷贝拉唑)14d。另一组28例给予含莫西沙星的三联疗法(莫西沙星+阿莫西林+雷贝拉唑)14d加口服荆花胃康胶丸;2组治疗结束后,均停药1月后复查14C-呼气试验,比较2组患者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疗效及根除率。结果 2组Hp根除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的副反应,标准三联组Hp根除率74.6%(47/63),而含荆花胃康胶丸及莫西沙星的三联疗法组Hp根除率93.8%(60/64)。结论 对幽门螺旋杆菌根除失败患者,给予含莫西沙星的三联疗法加荆花胃康胶丸比标准三联疗法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CSG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浆MTL、GAS、SS水平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脾胃湿热三种中医证型与胃泌素、胃动素和生长抑素三种胃肠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将CSG患者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脾胃湿热三种中医证型各25例及健康成年人25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空腹血浆MTL、GAS、SS。结果CSG的三种中医辨证分型脾胃湿热、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的血浆MTL、GAS、SS水平,不仅与健康人有显著差异,且CSG的三种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浆MTL、GAS、SS存在着较密切的关系,并有一定的规律性。结论检测CSG患者的血浆MTL、GAS、SS水平,对提高CSG的中医辨证分型有积极意义,结果可作为中医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HPAG)患者在三联疗法治疗前后中医证型变化,探讨HPAG患者经标准三联治疗后中医证型的变化规律,指导中医药的后续治疗。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HPAG患者按三联疗法标准方案予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7天为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HPAG患者经三联疗法治疗后,脾胃湿热证型较治疗前减少,脾胃虚弱证型较治疗前增多,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PAG患者经三联疗法治疗后中医证型发生了变化,具有从实证向虚证转变的规律,三联治疗疗法治疗后患者脾虚证型较治疗前增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10天序贯疗法与经典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慢性胃炎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60例有慢性胃炎临床症状,胃镜检查为浅表性胃炎,HP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天序贯疗法组):前五天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后五天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及替硝唑治疗。对照组(三联疗法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三联治疗,疗程10天。结果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27例(90%),症状改善28例(93.3%),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24例(80%),症状改善27例(90%)。Hp根除,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序贯疗法Hp根除率高于三联治疗组。而两组间不良反应率及症状改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天序贯疗法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优于传统三联疗法,值得在儿童慢性胃炎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慢性胃炎中医证候归类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中医证候、症状与性别、年龄、发病因素、胃镜及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证候归类并作统计分析。结果:慢性胃炎证候出现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浊滞证、胃阴不足证、脾胃虚弱证。结论:慢性胃炎证候以实证和虚实夹杂证为主;证候分布与性别、年龄、饮食、情志、烟酒因素相关;证候虚实与胃炎类型、是否伴糜烂、肠化相关,与HP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