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60~69岁和70岁以上两组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辅助治疗模式,拟为70岁以上乳腺癌患者规范化辅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至12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60岁以上老年乳腺癌患者,将患者分为60~69岁和70岁以上2个年龄组,记录患者的年龄、临床合并症、病理类型、分期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患者手术方式、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及疾病复发率等资料.结果 60~69岁和70岁以上年龄组老年乳腺癌患者肿瘤大小(T2-T3)、受累腋窝淋巴结数目(N2-N3)、雌激素受体阳性率、表皮生长因子-2过表达率及2个以上合并症的比例2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岁以上年龄组患者p53基因突变和Ki-67比例大于30%的患者例数与60~69岁年龄组接近(分别为13.9%、16.7%和29.4%、33.3%)(P=0.09,P=0.08).70岁以上年龄组33.3%的患者采用了肿物扩大切除术,而60~69岁均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P<0.005).70岁以上年龄组与60~69岁年龄组术后进行辅助化疗的患者分别为25%和56.9%(P<0.005),术后进行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分别为77.8%和68.6%(P=0.347).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影响因素与年龄、受累腋窝淋巴结数目和雌激素受体状态有关,而肿瘤大小及合并症对患者术后进行辅助化疗无影响.2组患者2年无复发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60~69岁和70岁以上年龄组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大致相似,但在治疗方面,70岁以上年龄组患者接受辅助化疗的比例较低,更倾向于辅助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2.
65岁以上老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5岁以上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株洲市一医院病理科116例65岁以上的老年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老年乳腺癌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雌激素受体(ER)、孕酮受体(PR)表达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p53、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表达的特点,并与同期115例非老年患者比较。结果①老年乳腺癌肿块大小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老年组与非老年组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老年组与非老年组乳腺癌ER、PR、C-erbB-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ER、PR阳性表达率高,C-erbB-2阴性表达率高。老年组与非老年组乳腺癌p53、GSTπ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非老年组Ⅲ级(组织学分级)患者比例高于老年组,老年组Ⅰ级患者比例高于非老年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较低,组织学分级较低,ER、PR阳性表达率高,C-erbB-2阴性表达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方面的特点,以探讨各年龄段之间的病理差异。方法将454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分为青年组(≤35岁),中年组(36-59岁),老年组(≥60岁),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雌、孕激素受体(ER、PR)表达等临床病理特点。结果3组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青年组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理分期青年组乳腺癌Ⅲ期病例明显高于中老年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激素受体方面,青年组ER、PR阳性率明显低于中老年组,而Cer-b-2表达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和老年组间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年乳腺癌具有侵袭性强、生长快、恶性度高、易转移、病期晚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青老年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情况。方法:整理2008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67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8例青年乳腺癌(≤35岁,青年组)和89例老年乳腺癌(≥60岁,老年组),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病理学特点、治疗方案和随访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在临床分期、病理类型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和手术方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老年组,青年组肿瘤直径较大,组织分级差,腋窝淋巴结癌转移率高,行化疗和辅助放疗患者多(P<0.05),青年组中Ki67、P53高表达而E-cadherin低表达(P<0.05)。随访期间两组的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老年组中复发转移率低于青年组(P<0.05)。结论:青年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较老年三阴性患者具有组织病理学分级差、侵袭性强、易发生复发转移、预后差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方法收集整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确诊的25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年龄不同分成三组,年龄≥60岁为老年组(n=34),35岁<年龄<60岁为中年组(n=204),年龄≤35岁为青年组(n=20)。观察老年组、中年组和青年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肿瘤直径大小、分子分型以及临床分期;随访1年,比较老年组、中年组和青年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情况:总生存率以及无瘤生存率。结果老年组、中年组和青年组乳腺癌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肿瘤直径大小、分子分型以及临床分期有明显的差异(P<0.05);老年组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为88.23%(30/34),无瘤生存率为82.35%(28/34),中年组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为85.78%(175/204),无瘤生存率为80.88%(165/204),青年组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为80.00%(16/20),无瘤生存率为75.00%(15/20);老年组、中年组和青年组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中年组和青年组乳腺癌患者的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都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值得临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行肝癌根治术的老年肝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长期预后。方法 选取2004年1月-2014年12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行肝癌根治术的患者324例,其中277例患者年龄<70岁为非老年组;47例患者年龄≥70岁为老年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以及术后短期疗效(包括术后并发症、术后病死率)、长期预后(包括复发、死亡、5年无瘤生存率、5年总体生存率)。结果 非老年组和老年组患者性别、病程、Child-Pugh A级、甲胎蛋白>400 μg/L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老年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肝硬化发生率高于老年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并发症严重程度、TNM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广泛肝切除术率高于非老年组(P<0.05)。两组复发率、肿瘤复发部位、复发治疗措施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5年无瘤生存率及5年总体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937,P=0.333;χ2=0.602,P=0.438)。结论 老年肝癌患者行肝癌根治术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严重程度及长期预后与非老年肝癌患者类似,肝癌根治术可提高老年肝癌患者的预期寿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预后情况及治疗策略。方法:本文选择了88例老年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按照年龄的不同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70岁以上,对照组35~50岁。按照随机配对原则,各44例。两组主要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其次为乳头状癌。小叶癌以及髓样癌,两组分别采用单纯切除术、改良根治术等方法进行治疗,之后将其临床病理特点以及治疗策略、预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病理类型比较,差异经统计学处理不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预后2年无复发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分析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为,脉管瘤栓以及淋巴结的状态。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具有特定的临床病理特点,手术与内分泌治疗是老年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5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案进行分组,观察组患者8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患者7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乳腺癌患者患病特点,以及乳腺癌部位因素与生存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分析本院1988年~2005年经根治术或改良根治的非特殊乳腺癌214例,所有病例肿块≤3.0 cm,腋窝淋巴转移数≤4枚.根据乳腺癌部位分为中央和内侧组,外侧组.比较不同乳腺癌部位患者的术式、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雌激素受体(ER)表达等临床病理特点.从乳腺癌部位对生存率影响的角度作回顾性分析,探讨生存率改善的相关临床因素.结果:2组中淋巴结阴性者的生存率分别为88.5%和9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未行放疗者的生存率分别为83.9%和93.0%,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3年生存率2组分别为85.7%和9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组3年生存率无差异,中央和内侧组无淋巴转移的患者应常规进行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龄、超高龄胃癌患者根治性胃切除术后的临床病理特征、近期并发症和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1月544例接受胃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老年组(60~64岁,n=358)、高龄组(75~79岁,n=118)、超高龄组(≥80岁,n=68),以老年组为对照组,高龄组及超高龄组为试验组,比较其临床病理特征、围术期病死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 超高龄组合并症数目较老年组多(P=0.000),肿瘤以>5cm为多见(P=0.000),手术切除范围以远端胃切除术为主(P=0.042),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较低(P=0.036),术后总体并发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老年组(P=0.000,P=0.034),主要以术后肠梗阻和术后肺炎为多见(P=0.031;P=0.003);高龄组合并症数目也较老年组多(P=0.000),肿瘤平均直径为5.20±2.96cm(P=0.014),手术时间较老年组短(P=0.047),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较高(P=0.019)。超高龄组、高龄组患者与老年组比较,围术期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68;P=0.408)。在Ⅰ、Ⅱ、Ⅲ期胃癌患者中,高龄组、超高龄组的3年总生存期均较老年组低,但疾病特异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龄及超高龄患者因生理功能的恶化,胃根治术后多死于除胃癌复发以外的其他原因,对于以上患者来说,需谨慎考虑治疗的侵袭性与预后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改良根治术与典型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月~2011年2月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130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71例,接受改良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59例,接受典型根治术治疗。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3 a随访,对比分析2组患者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结果 ①观察组淋巴结清除个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术后上肢淋巴性水肿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术后乳房美容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2组患者随访期内局部复发率、转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 2组患者1 a生存率、3 a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根治术与典型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远期疗效无差异,但改良根治患者术后并发症较轻、乳房美容效果好,临床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青老年乳腺癌的特点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45岁以下青年女性、70岁以上老年患者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C-erbB-2癌基因蛋白、P53基因表达特点,并观察两组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加TAM 20mg术后口服3-5年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2007年49例老年乳腺癌(年龄在70岁以上)ER、PR、C-erbB-2、P53表达情况、病理学特点。选取同期45岁以下青年女性乳腺癌60例进行对照分析。老年组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加术后他莫昔芬片(TAM)20 mg口服1-5年,青年女性组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根治术加术后放化疗,随访6~36月。结果老年乳腺癌与青年女性乳腺癌病理组织学类型相似,但在老年组一些低恶性程度特殊类型癌更为多见。老年乳腺癌ER( )、PR( )、P53(-)、C-erbB-2(-)较青年女性乳腺癌有较高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复发、转移率、及1、3年存活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乳腺癌与青年乳腺癌病理组织学类型相似,但前者特殊类型癌更为多见,此类肿瘤进展缓慢,恶性程度普遍较低。而且老年乳腺癌的ER( )、PR( )、P53(-)、C-erbB-2(-)表达率高,老年患者乳腺癌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加TAM,20 mg,口服1-5年的疗效很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15例年轻(≤35岁)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选取同期老年(≥60岁)女性乳腺癌患者11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类型、免疫组化指标、分子分型、手术方式等。结果年轻组中晚期乳腺癌患者比例高于老年组(P<0.05)。年轻组淋巴结转移75例(65.2%),老年组淋巴结转移43例(42.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理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轻组ER阳性率低于老年组(P<0.05),PR、HER2阳性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轻组中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所占比例低于老年组,但三阴性乳腺癌所占比例高于老年组(P<0.05)。年轻组患者保乳手术率高于老年组(P<0.05)。结论年轻乳腺癌分期晚、淋巴结转移多见;ER阳性率高;Luminal A型及三阴性乳腺癌所占比例较高。年轻患者更倾向于保乳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年轻与中老年女性乳腺癌病理特征差异。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10年8月收治的64例年龄35岁的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与同期所有收治的35岁以上的291例中老年女性乳腺癌进行比较,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及病理确诊。结果:年轻组占同期收治病例的18.03%;年轻组雌激素受体(ER)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患者比例低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轻组无淋巴结转移及ER阴性患者比例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乳腺癌患者中病理组织类型、肿瘤大小、pTNM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R表达、PR表达、淋巴结未转移伴ER阴性的患者年轻组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轻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一般认为较年老乳腺癌相比更具侵袭性,预后差。本研究数据显示年轻组占同期收治病例的18.03%,需要提高我区年轻女性对乳腺癌的警惕,加强对乳腺癌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本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其中86例行保乳手术者为保乳组,72例行改良根治术者为改良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3年生存率等。结果保乳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优于改良组(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复发、远处转移和生存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保乳手术比改良根治术创伤更小,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可作为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年轻乳腺癌患者与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差异,以及影响年轻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为临床精准诊治提供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之间,在长治市人民医院和山西大医院诊治的170名乳腺癌患者,其中年轻组为70名乳腺癌患者(≤40岁),老年组为100名患者(≥60岁,80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差异,以及影响年轻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结果年轻组比老年组的肿瘤体积更小(P=0.025),Ⅲ级乳腺癌所占比例明显低(8.6%比30%)。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明显少(36.8%比57%,P=0.003)。但选择保乳术的比例高(P=0.01 10.05)。三阴性乳腺癌的比例更高(P=0.025),有更多的Ki67高表达(≥14%)和ER(-)。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均低于老年组(P0.05)。在组织学分类、组织学分级等指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通过分析,肿瘤大小、分子分型、淋巴结转移数目的情况是影响年轻乳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与老年组相比,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肿瘤生物学特点有更多的不良预后因素。年轻组患者较老年组患者总体预后较差。影响年轻乳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是肿瘤大小、分子分型、淋巴结转移数目的情况。在临床治疗中应该提高对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个体化综合治疗,提高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芳香化酶抑制剂和三苯氧胺对70岁以上绝经后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96例70岁以上原发性乳腺癌接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患者资料,肿瘤性质经病理组织学证实是ER阳性,其中57例接受三苯氧胺资料,39例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采用免疫组化SP法经行ER、PR和HER2检测。随访时间15~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2个月。结果: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组完全临床应答率35%,部分应答率为16%,疾病稳定为81%,3年生存率为78.3%;三苯氧胺治疗组完全临床应答率28%,部分应答率11%,疾病稳定为69%,3年生存率为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芳香化酶抑制剂对70岁以上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疗效好于三苯氧胺。  相似文献   

18.
曹博  朱晓萍  江琴 《浙江医学》2018,40(12):1331-1334,1342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和预后情况,为老年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纳入女性乳腺癌患者739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102例和非老年组(<65岁)637例。比较老年和非老年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和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家族史、首发症状、肿瘤大小、TNM分期、脉管侵犯、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Ki-67、分子分型、腋窝淋巴结状态、行新辅助化疗比例、乳房手术方式、腋窝手术方式和靶向治疗比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患者合并系统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术后更多予内分泌治疗,较少予以辅助化疗及放疗,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3.5个月,复发25例,死亡10例。老年组和非老年组3年无病生存期(DFS)分别为85.8%和93.9%,老年组3年DFS低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和非老年组3年总生存期(OS)分别为96.3%和97.6%,两组3年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与非老年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未见明显差异,但老年患者多选择乳房单纯切除术及内分泌治疗,较少予以辅助化疗及放疗,预后差别待更长时间的随访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8例采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38例采取乳腺癌根治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复发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复发率亦无差别。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化疗治疗早期乳腺癌在临床疗效方面与乳腺癌根治术相当,而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则具有显著优势,临床在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可考虑将其作为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在高龄胃癌患者(≥70岁)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所在医院2009-09/2012-09年间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49例高龄胃癌患者(≥70岁)及83例低龄胃癌患者(〈70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临床特点,术后近期恢复情况、并发症及远期生存质量。结果高龄组贲门胃底癌、胃窦癌发生率分别为41.1%、28.3%;低龄组发生率分别为25.3%、44.6%,高龄组贲门胃底癌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患者术中输血率为18.4%,低龄组为8.4%,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龄组术后并发症率为16.3%,低龄组为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高龄组患者发生不适症状6例(12.2%),低龄组患者发生不适症状9例(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在高龄胃癌患者的应用可行、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