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免疫三氧对105例病毒性疾病患者疗效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初步评价免疫三氧疗法对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生殖器疱疹两种免疫相关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6例,单纯给予免疫三氧治疗,联合应用自体血液回输法(AHT)和直肠注气法(RI)。冲击疗程4周,3次/周AHT+RI,治疗剂量:AHT40μg/ml,50ml血液,气血比例1:1;RI20μg/ml,共300ml气体。巩固疗程8周,2次/周AHT+RI,治疗剂量:AHT30μg/ml,50ml血液,气血比例1:l;RI20μg/ml。共300ml气体。治疗结束后4周进行抗病毒疗效评价和肝功能生化指标评价。生殖器疱疹患者,观察组39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微波照射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微波照射的基础上采用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同的免疫三氧治疗方案。评价两组患者疗效以及6个月内复发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免疫三氧治疗显效15例(22.7%),部分显效26例(39.4%),总有效率为62.1%。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殖器疱疹临床治愈30例(76.9%)。临床好转9例(23.1%),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6个月内复发率,观察组仅有2例(5.1%),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无严重不是反应记录。结论 免疫三氧疗法对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生殖器疱疹疗效安全、可靠,可以显著地降低生殖器疱疹的复发率。对这种新的疗法应进行进一步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电脑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方法 :对 14 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随机分组。选电脑肝病治疗仪、强力宁、肝泰乐、肝安为治疗组 (76例 ) ,选强力宁、肝泰乐、肝安为对照组 (69例 ) ,疗程均为 4周。电脑肝病治疗仪电刺激 9个穴位 ,每穴 4分钟 ,每日一次 ,强力宁 60ml、肝泰乐 2 66mg、肝安 2 5 0ml静滴 ,每日一次。结果 :电脑肝病治疗仪结合辅助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一定疗效。结论 :电脑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对改善临床症状有效 ,对降低ALT亦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干扰素-α与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2例采用干扰素-α300万IU每日肌肉注射2周(诱导期),后用300~500万IU每周3次肌肉注射6个月,苦参素0.6g静脉滴注1~3个月(其中26例使用苦参素胶囊0.2g口服,每日3次),在必要时加用护肝治疗。对照组45例不采用抗病毒而只给护肝治疗。观察两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的疗效,并和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ALT、AST、HBeAg转阴率、HBeAg与HBeAb转换率和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和文献资料分析进行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干扰素-α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既可以促进肝功能恢复,又能够较单用干扰素-α增强抗病毒的效果,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比较理想的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中联合使用WLGY801型电脑肝病治疗仪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式。方法 采取临床随机分组病例对照试验方法。治疗组95例病毒性肝炎,在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加用WLGY801型电脑肝病治疗仪治疗,每日1次。每次32min,10d为1疗程,连续治疗2~3疗程。对照组95例病毒性肝炎,采用常规保肝治疗。分别观察各组临床主要症状、检测肝功能及血脂。结果 联合WLGY801型肝病治疗仪治疗组常规保肝治疗的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和转氨酶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缩短,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WLGY801型电脑肝病治疗仪对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有良好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颗粒干预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内毒素血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肝、抗病毒治疗,而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谷氨酰胺颗粒10g,3次/a,疗程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内毒素、肝功能的变化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优于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肝功能、血清内毒素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谷氨酰胺颗粒治疗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内毒素血症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养肝口服液2号合胸腺肽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用胸腺肽注射液60mg足三里穴位注射,1次/d,同时配合养肝口服液2号口服,30ml/次,2次/d,并根据辨证论治原则,随症加减用药。对照组用甘利欣注射液150~20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肝功能正常后改为甘利欣胶囊1:3服,150mg/次,3次/d。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改善胁痛、腹胀、便溏、乏力、衄血、肝脾大等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降低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改善白蛋白/球蛋白(A/G)方面,以及促使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阴转方面,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肝1:3服液2号合胸腺肽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较好的疗效,可阻断或抑制HBV复制,且使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7.
干扰素-α(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干扰素-α与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2例采用干扰素-α 300万IU每日肌肉注射2周(诱导期),后用300~500万IU每周3次肌肉注射6个月,苦参素0.6g静脉滴注1-3个月(其中26例使用苦参素胶囊0.2g口服,每日3次),在必要时加用护肝治疗。对照组45例不采用抗病毒而只给护肝治疗。观察两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的疗效,并和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ALT、AST、HBeAg转阴率、HBe触与HBeAb转换率和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和文献资料分析进行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干扰素-α 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既可以促进肝功能恢复,又能够较单用干扰素-α 增强抗病毒的效果,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比较理想的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治疗48周,前24周同时给予胸腺肽α11.6mg,皮下注射,每周2次;对照组30例,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180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疗程48周。疗程中定期检测血常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HBeAg、抗-HBe,HBV DNA。结果全部患者完成48周治疗,治疗组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HBV DNA阴转率、ALT的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胸腺肽α1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外用血PBMC中HBVcccDNA检测判断乙肝抗病毒治疗的预后。方法采用MEIA法、PCR-微流芯片法检测25例抗病毒治疗的慢性肝病患者和与之匹配的65例未抗病毒治疗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M、HBVDNA、外周血PBMC中HBVcccDNA。结果43.3%(39/90)的慢性肝痛患者HBVcccDNA阳性;抗病毒治疗的慢性肝病患者HBVcccDNA阳性率20.0%(5/25)显著低于未抗病毒治疗者52.3%(34/65),P〈0.01,尤其在HBVDNA〈103copy/ml的慢性肝病患者中0(0/15)、31.3%(5/16),P〈0.05。无论HBeAg+/HBeAb-还是HBeAg-/HBeAb+,抗病毒治疗者HBVcccDNA阳性率均显著低于未抗病毒治疗者(P〈0.01、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病患者HB—VDNA高浓度、HBeAg+/HBeAb-者HBVcccDNA检出率高;外周血PBMC中HBVcccDNA与血清HBVDNA、HBVM联合检测能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判断的缝确性.  相似文献   

10.
李芹  陈玮  林恢 《肝博士》2012,(6):36-36
近年来,慢性肝病的一种非药物疗法—肝病治疗仪正悄然兴起,并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治疗方案的组成部分推广使用。肝病治疗仪临床研究的文献报道日益增多,疗效肯定。我院应用DSG-1型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简称大力神肝康保)治疗慢性肝病患者。经过临床观察,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及肝脾血瘀的患者疗效最佳。选取一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慢性肝衰竭的病例加以分析。该患者于2002年,因乏力、食欲减退、食量减少求诊我院。当时年龄23岁,诊断"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度",  相似文献   

11.
李卫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10):1015-1017
目的:观察2例接受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单药治疗,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血常规、乙肝五项、HBV-DNA及肝功能指标。结果:例1治疗至12周出现HBeAg阴转,48周实现HBeAg血清学转换,同时HBV-DNA阴转;例2治疗至6周HBV-DNA阴转,12周HBsAg阴转,24周HBsAg血清学转换。结论: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能够在有限的疗程调动免疫反应,获得血清e/s抗原的清除或转换,达到免疫控制,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医用三氧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医用三氧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护理特点。方法将18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给予传统内科保肝、降酶、退黄、抗纤维化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医用三氧治疗,包括自体血液回输法(AHT)和直肠注气法(RI),治疗结束后4周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病毒性肝炎应用医用三氧治疗在降酶、退黄方面有明显的疗效。结论三氧疗法是安全、高效和全新的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和三查七对,加强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有效剂量是医用三氧治疗取得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赵蕊  吴云海 《中国热带医学》2013,(12):1530-1531,1555
目的回顾分析乙型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96周的疗效。方法收集40例乙型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与0,4、12、24、48、72、96周的临床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恩替卡韦用药4、12、24、48、72、96周时HBVDNA在检测阴性的比率为32.5%、80.O%、90.O%、95.0%、100.O%、100.0%。e抗原阴转率于24、48、72、96周分别为18.7%、31.2%、43.7%、43.75%,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于48、72、96周分别为12.5%、12.5%、18.7%。ALT、AST、TBiL、ALB、PTA(凝血酶原活动度)复常率96周时分别为100.0%、85.0%、27.5%、100.0%、92.5%。96周时从C级变为A级、B级比例(%):低病毒载量组相对Child—pugh评分改善明显,两者有统计学意义。96周时合并症的有效控制率分别为:上消化道出血88.0%,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100.0%,肝性脑病80.0%。应用恩替卡韦安全性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衰竭患者能迅速地抑制HBVDNA复制,而且因为无耐药的发生,改善肝功能的同时,有效地控制了肝硬化合并症,并且药物安全性得到验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停药发生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对7例停用阿德福韦酯并在1年内发生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例患者均每日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疗程28~120(平均61.7)wk。治疗后6例HBV-DNA低于检测限(3log10copies/mL),1例获得病毒学应答后出现病毒反弹,6例获得生化学应答,2例发生血清学转换。2例患者认为病情稳定可暂停治疗而自行停药,4例由于经济困难而停药,1例因药物疗效不佳而停药。复发时间为停药后7-20wk,平均12.4wk。7例患者中4例复发后改用恩替卡韦抗病毒,2例继续使用阿德福韦酯,1例使用阿德福韦酯及拉米夫定联合抗病毒。治疗后4例好转,3例因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停药后易复发,治疗前肝功损害严重者,复发后易出现肝衰竭,复发后应尽早应用核苷(酸)类药物挽救治疗。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Host immune responses against hepatitis B virus (HBV) induced by antiviral therapy play a crucial role in viral clearance.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immun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differen...  相似文献   

16.
陈锋文 《河北医学》2011,17(5):625-628
目的:观察思美泰(SAMe)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黄疸型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9例黄疸型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思美泰组静脉滴注1000mg,1次/d;优思弗组口服优思弗50 mg,3次/d;联合组同时使用以上两种治疗方法,记录治疗前、第1、2周的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不同治疗效果组其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变化。方法:2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片治疗48周,据治疗结束和随访24周病毒学的结果分为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组和非SVR组。应用两步法对治疗前后肝组织中α-SMA及TIMP-1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对其结果采用BI-2000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SVR组,治疗后肝组织中的α-SMA及TIMP-1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在非SVR组,治疗后α-SMA及TIMP-1均较治疗前下降,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SVR组和非SVR组之间,α-SMA及TIMP-1表达的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可以通过降低α-SMA及TIMP-1的表达而具有抗纤维化的作用。获得SVR者其肝纤维化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慢性重型肝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保肝、利尿、降低门脉压、补充蛋白及抗菌药物等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1~3次,同时口服恩替卡韦片0.5 mg,每日1次。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包括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HBV-DNA定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73.3%(22/30)高于对照组的43.8%(14/32)(χ2=5.74,P〈0.05)。观察组在临床症状、体征、凝血酶原活动度(PTA)、HBV-DNA定量、肝功能改善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6.46;2.56,P〈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可加快肝功能好转,快速抑制病毒复制,提高生存率,具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恩替卡韦初治慢性乙肝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敏基 《河北医学》2010,16(3):293-295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对初次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10例接受抗病毒治疗前均未接受过核苷类芗药物或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使用恩替卡韦进行抗病毒治疗,观察治疗后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樗标志物及HBVDNA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2周、4周、12周、24周、48周、96周时转氨酶复常率分别为:14.76%、75.24%、92.38%、96.19、99.05%、95.24%、98.57%。疗程结束时HBeAg阴转率及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6.83%及21.95%,HBVDNA降到检测线以下分别为:7.62%、38.57%、52.86%、75.24%、95.24%、98.57%。结论: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及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硬化及肝癌等患者均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对丙肝肝硬化并发脾功亢进患者在脾栓塞术或脾切除术后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将38例丙肝肝硬化并发脾功亢进而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病人,在行脾栓塞术或脾切除术,脾功能亢进改善3个月后,皮下注射90μg或135μg Peg-IFNα-2a,1周1次,并口服600~1000 mg/d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持续1 a疗程.在治疗过程中,第1,4,6,8,12周随访,以后每1个月对患者随访1次,停药后继续观察半年.治疗及随访期间观察肝功能、血常规、肾功能、HCV RNA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停药后继续观察半年.结果丙肝肝硬化并发脾功亢进病人使用脾栓塞或脾切除术处理脾功能缓解后,应用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其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为63.88%.结论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患者,在脾切除或部分脾栓塞术后给予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有较好的SVR,延缓了丙型肝炎肝硬化的进展,减少了肝衰竭及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