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探讨ERCP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46例临床诊断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ERCP资料。结果46例PCS患者中42确(91.30%)成功胆道造影,确诊胆管结石26例(26/28),23例均行EST成功取石,成功率82.14%;确诊十二指肠乳头狭窄9例(9/11),均在内镜下治疗成功;确诊胰头癌2例、胆管癌2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例,其中1例行胆道支架内引流术取得成功。结论对于PCS患者ERCP是一种理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谢建平  辜天慧 《四川医学》2011,32(9):1447-1449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下行乳头切开取石术(EST)联合腹腔镜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方法自2007年4月~2010年6月以来我院B超或ERCP诊断为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70例患者,胆总管结石直径〈1.0cm,结石为1~2枚49例2,枚以上21例。用针刀或弓刀行乳头预切开,在X线透视下用取石网或气囊取石。术后3~4d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结果全组70例患者67例成功行十二指肠镜下行乳头切开取石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3例,术后并发轻型胰腺炎5例,乳头出血1例,无胆管感染,LC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日(10±3)d。结论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乳头切开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ERCP在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并发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楠  邹波  徐成新 《四川医学》2009,30(6):858-860
目的探讨ERCP在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2002年1月-2008年4月)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行乳头括约肌切开及气囊扩张术取石34例,LC术后胆漏行鼻胆管引流(ENBD)13例,胆管狭窄行胆管球囊扩张,放置胆管内支架4例。结果34例胆总管残余结石患者经乳头括约肌切开及气囊扩张术取石,其中有2例经2次操作取净结石。13例胆漏患者经鼻胆管引流6-11d后,胆漏均闭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4例胆管狭窄患者经胆管球囊扩张、放置胆管内支架治愈。结论ERCP在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并发症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胆漏及胆管狭窄的有效介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方法。方法对75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乳头Oddis括约肌切开(EST)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其中63例患者内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获得成功,成功率为84%,无严重并发症。7例十二指肠镜下胆总管结石治疗失败,转开腹手术。5例LC失败,行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结论内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是安全、微创、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芸  黄广智 《吉林医学》2012,33(24):5290
目的:探究内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ERCP)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ERCP检查的57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患者中53例插管成功,其中胆道结石30例,胆管扩张现象17例,胆管狭窄11例。3例胆囊管残留过长。1例胆道十二指肠瘘,1例胆管癌。结论:ERCP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病因的明确方面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老年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②方法选择罹患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老年患者56例,其中28例前瞻性地应用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治疗,另28例作为对照组,行传统胆囊切除术及胆总管切开加T管引流术。比较两组胆总管内径、胆总管结石最大径、胆总管结石数目、手术总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总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③结果两组患者在胆总管内径、胆总管结石最大径和胆总管结石数目方面无明显差异;ERCP+EST+LC组较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明显加快(P〈0.011),术后并发症明显少(P〈0.01),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1),住院费用有明显增加(P〈0.01)。④结论十二指肠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疗效好、痛苦少、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利于老年患者耐受手术。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 探讨非结石及肿瘤因素引起的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的病因及其防治。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逆行胰胆管造影 术(ERCP)检查的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测量患者胆管远端生理狭窄段的长度。③结果 24例患者中胆囊 管残端过长2例(8.3%),放置T管后胆管良性狭窄3例(12.5%),胆总管远端生理狭窄(NDS)>10mm14例(58.3%),<10mm而诊 为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SOD)者3例(12.5%),不明原因者2例(8.3%)。NDS>10mm及SOD者均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EST)术,且术后症状全部缓解。④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绝大多数可通过(ERCP)检查明确病因,并通过EST术而治愈;另外, 外科手术及腹腔镜手术者的技术水平亦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胆囊管结石的方法 和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6例胆囊管结石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方法 、手术处理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前经影像学诊断胆囊管结石17例,所有患者最后都被手术证实.其中2例中转开腹,另外54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本组病例术后均未发生胆管损伤、出血、胆瘘.1例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经术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结论 熟练掌握腹腔镜手术技巧及腔镜胆囊手术中对胆囊管认真检查,是减少胆囊管结石残留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2006年12月诊治的36例PC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肝内胆管结石7例,肝外胆管结石8例,胆管狭窄2例,十二指肠乳头炎2例,胆囊管残留过长2例,残株胆囊炎2例,分别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憩室1例,胆汁反流性胃炎7例,功能性消化不良3例,慢性胰腺炎1例,溃疡病1例,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好转。结论术前检查排除其他并存疾病,术中规范操作,避免损伤胆管及遗留胆总管结石可有效预防P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在诊断及治疗腹腔镜胆道术后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内镜诊治18例腹腔镜胆道术后并发症患者,根据并发症的具体类型进行针对性治疗,并对内镜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8例胆道并发症者中,胆道残余结石10例,10例结石排出;胆漏3例,3例治愈,避免开腹手术;胆总管下端狭窄2例,全部治愈,三管汇合处狭窄2例行胆道支架治疗,远期效果满意;胆管完全横断1例,经ERCP明确诊断后均行外科手术。本组总治疗成功率为88.79%,并发症发生率为11.1%,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十二指肠镜治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残余结石、胆漏、胆管狭窄,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飞 《中国医疗前沿》2013,(10):36-36,118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合并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3月-2012年8月间我院144例胆囊合并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2例,给予观察组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2例患者因为结石巨大且多发,EST取石失败而中转开腹手术;64例患者一次取尽结石,3例患者二次取尽结石,3例患者三次取尽结石。70例EST取石成功的患者,69例患者LC成功,1例患者因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而中转开腹手术。对照组患者则全部手术成功。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合并胆管结石的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应注意部分患者有一定的中转开腹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Mirizzi综合征的应用。方法:回顾总结1991年1月至2001年1月Mirizzi综合征31例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病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成功率100%。并发症6%(2/31),胆囊管残留结石1例,胆总管结石1例。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Mirizzi综合征效果满意,手术操作细致认真,能避免胆管损伤,胆瘘,术后胆和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胆囊管结石的诊断及腹腔镜手术的处理方法。方法对10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现并处理成功的36例胆囊管结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应用腹腔镜行胆囊管结石探查诊断后做胆囊切除术(LC)34例,2例中转开腹,未发生胆管损伤、出血、胆漏、胆总管结石等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术中仔细探查胆囊管可防止胆囊管结石的遗漏,谨慎解剖Calot三角可防止胆管损伤、出血、胆漏,慎重处理胆囊管结石可避免胆囊管结石掉入胆总管。  相似文献   

14.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syn—drome,PCS)是指胆囊切除术后原有的症状没有消失,或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症状发生的一组症候群,包括轻度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和特异性的胆道症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syndrome,PLCS)是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以无创性检查手段不能发现胆系内外有器质性病变而临床症状又持续存在的PCS。随着LC的广泛开展,PLCS患者也逐渐增多,现将我院对PLCS的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现代外科对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诊治方法。方法13年来我院对262例病人在准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行ERCP或MRCP检查。其指征为:近期有胰腺炎发生或黄疸史,肝功能异常,B超或CT示胆总管扩张或有结石者。结果在此262例中,有257例发现结石并行EST或网篮取石成功,待胆总管恢复正常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3例发现乳头狭窄或胆总管肿瘤,行EST、支架内引流或手术治疗。12例ERCP失败。结论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策略为术前先行ERCP或MRCP EST,取石成功后再行LC为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16.
EST联合LC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附73例病例报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患者常规行内镜胰胆管逆行造影术(ERCP)发现胆总管结石后,即行EST+网篮取石。根据EST术后并发症治愈的情况再行LC。结果全部病例EST均获成功,结石全部取出,术后出现胰腺炎1例,胆管炎2例,治疗1周痊愈后行LC术。结论EST联合LC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该微创治疗方法扩大了LC的指征,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囊管结石的方法 和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2年3月~2009年3月32例LC治疗胆囊管结石的临床资料. 结果 30例顺利完成LC术,2例中转开腹,1例胆漏,经已放置的引流管引流14d后治愈;1例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通过ERCP取石成功,无胆管损伤、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 术中灵活运用LC的处理技巧是腹腔镜胆囊管结石成功的关键,LC治疗胆囊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残留胆总管结石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LC术后残留胆总管结石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中发现残留总管结石时间最短为术后3d,最长为术后6个月.患者均为多发性胆囊结石,结石为2 ~13 mm不等的结石,胆囊管粗短,直径>5 mm,其中1例术前有胆绞痛发作,2例中1例采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后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取石(EST)处理,1例再次行剖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2例全部治愈.结论 LC术后残留胆总管结石虽不是常见并发症,但应引起重视.预防此并发症的发生关键在于术前正确的评估.结合术中正确的操作方法,可以有效预防LC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采用ERCP联合LC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成功率93.3%(28/30),胆总管结石残留率3.5%(1/28)。十二指肠乳头出血6.7%(2/30),ERCP术后胰腺炎16.7%(5/30)。LC术后无相关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78.1±20.5)min,平均住院时间(11±3)d。结论:ERCP联合LC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LC与EST联合治疗胆囊和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刚  李华  杨晓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11):1022-102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8例病人术前常规行B超或CT检查发现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后,3例先行LC治疗,1个月后行ERCP检查,再行EST治疗。5例先行B超、ERCP检查及EST治疗,1周后行LC.结果:全组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及严重并发症。结论:联合应用LC、和EST治疗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切实可行,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