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沙棘油联合夫西地酸软膏治疗皮肤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沙棘油联合夫西地酸软膏治疗33例皮肤溃疡患者,每日2次沙棘油湿敷皮损,湿敷间歇给予夫西地酸软膏外涂。用药后3、5、7、14d记录靶皮损与患者主观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疗效与安全性评价。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87.88%,治愈率为66.67%。所有患者在观察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沙棘油联合夫西地酸软膏治疗皮肤溃疡安全,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皮肤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15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康复新溶液湿敷,湿敷间歇外涂夫西地酸乳膏;对照组仅外涂夫西地酸乳膏,每日2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结果:经过2周治疗,试验组患者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有效率75.66%.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皮肤溃疡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典型病例 患儿,1岁,面部皮疹3月余,加重4天就诊。患儿3个月前面部开始出现针尖大小的红色小丘疹,皮损时轻时重,当地卫生院诊为“婴儿湿疹”,4天前患儿突然出现发热且面部皮损加重。当地卫生院给予肌注退烧针及消炎药(用药不详)后热退而皮损好转不明显。近2天患儿又出现低烧。患儿精神稍差,颈部淋巴结肿大,其余(一)。  相似文献   

4.
全小荣 《华夏医学》2007,20(6):1187-1187
1病例介绍患儿男,四个半月,因躯干、四肢皮疹1个多月,伴发热2d,于2006年7月13日来我院就诊。患儿于1个多月前躯干出现红斑,曾在私人诊所以“皮炎、湿疹”等治疗无效,皮疹逐渐增多。患儿母亲无非婚性生活史,父亲有非婚性生活史,有性病史并已治疗(具体不详)。体检:体温37.6℃,体重5kg,发育营养较正常婴儿差,精神欠佳,眼、鼻、耳无分泌物,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无肿大,心、肺、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头、躯干、四肢泛发0.5~3cm大小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上有少量糠状鳞屑,掌跖有鳞屑性红斑,生殖器、肛周无皮疹。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25岁。因掌跖部皮疹1周就诊。1周前掌跖部出现皮疹,不痛不痒,未予理会。后皮疹逐渐增多。无全身不适。无发热、咽痛、头痛。否认性乱史。询问其夫有不洁性交史。皮肤科情况:掌跖部见多个暗红色丘疹、呈疣状,表面呈松解状脱屑,触之较硬实,无压病,躯干四肢未见皮疹。外阴部见数个黄豆大小扁平丘疹,表面潮湿污黄,无压痛。全身浅表淋巴结未们及。检查其夫全身未见皮疹。实验室检查;USR强阳性。其夫USR亦强阳性。诊断:M期梅毒。夫妇同时常规青霉素驱梅治疗。1周后患者皮疹渐消退。讨论二期梅毒疹常见外阴部扁平湿疣、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卤米松乳膏和夫西地酸乳膏联合使用对烧伤后并发湿疹样皮炎的疗效。方法:使用0.05%卤米松乳膏及夫西地酸乳膏交替外涂皮疹处早晚各一次,两种药物使用时间间隔1小时以上,连续用药2周观察疗效。结果:本组病例连续用药2周后观察疗效,治愈19例,显效4例。结论:卤米松乳膏和夫西地酸乳膏联合使用是治疗烧伤后并发湿疹样皮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杨晓东  张晓丽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1):1066-1066
目的观察2%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红癣的效果。方法75例患者分治疗组37例,2%夫西地酸乳膏外涂治疗;对照组38例,5%硫磺软膏外涂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4.99%,优于对照组的3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夫西地酸乳膏对红癣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早期梅毒2例     
1 临床资料 例1,男,25岁,未婚.因外生殖器溃疡6周,于2005年12月30日来诊.患者诉6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生殖器溃烂,无疼痛感,自用红霉素软膏外涂无效.询问患者,发病前2月未有多次性接触史,未戴安全套.体检: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外阴生殖器发育正常,无包茎,阴茎冠状沟处见一直径约2cm呈暗红色椭圆形溃疡,边界清楚,触之有软骨样感觉,无疼痛,左侧腹股沟可触及蚕豆大小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无压痛、无破溃,躯干四肢泛发红褐色斑疹,直径约0.5cm,分布对称,压之褪色,外阴、肛周、掌跖等未见可疑皮疹.  相似文献   

9.
例1,女,38岁,已婚。因右腋下及颈项部出现结节状皮损2周就诊。无痛微痒。患者于出现皮疹前3个月有2次婚外性行为,2个月前躯干部出现散在暗红色斑疹,无痛痒,1周后部分皮疹自行消退,2周后右腋下出现2个小结节.颈项部出现1个类似小结节。就诊前未接受任何治疗。无外阴溃疡史。皮肤科情况:右腋下可见2个红色小结节,半球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2%夫西地酸乳膏和2%莫匹罗星乳膏治疗儿童面部脓疱疮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2%夫西地酸乳膏的临床使用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2月在安徽省立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面部脓疱疮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一组外用2%夫西地酸乳膏,另一组外用2%莫匹罗星乳膏,方法均为将药物直接涂抹在皮损表面,每天2次。分别在治疗第4天和第7天进行随访进行疗效判定,同时记录不良反应。 结果 共有116名患儿纳入最终的统计分析,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皮肤个数、皮损面积及病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4天随访,夫西地酸组的有效率为86.67%,莫匹罗星组为82.14%,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治疗第7天随访,夫西地酸组的有效率为96.67%,莫匹罗星组为92.85%,2组疗效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109)。随访后统计,所有患儿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无患儿因不良反应终止治疗,仅少数有轻微的局部不适。 结论 2%夫西地酸乳膏单纯外用治疗儿童面部脓疱疮,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可作为治疗儿童面部脓疱疮优先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徐钰  李卉 《安徽医学》2019,40(10):1144-1146
目的比较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儿童寻常型脓疱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的儿童寻常型脓疱疮患儿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复方黄柏液涂剂冷湿敷后,予以夫西地酸乳膏外涂,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冷湿敷后,予以夫西地酸乳膏外涂。比较两组患儿治疗4 d后和7 d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 d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84. 44%)高于对照组(62. 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7 d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3. 33%)与对照组(88. 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儿童寻常型脓疱疮可短期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2%夫西地酸乳膏与2%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儿童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疗效。方法:选取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患儿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2%莫匹罗星软膏均匀涂抹患处,3次/d;观察组患儿采用2%夫西地酸乳膏均匀涂抹患处,3次/d。两组患儿均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湿疹面积和严重度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评分及瘙痒评分,评价两组疗效,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EASI评分、瘙痒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EASI评分、瘙痒评分(2.44±0.76、0.94±0.11)与对照组(5.06±1.03、1.67±0.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观察组患儿的痊愈率(55.81%)显著高于对照组(30.23%),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总有效率(97.67%、95.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儿出现皮肤瘙痒1例、皮损局部灼热感1例;观察组患儿出现皮损局部灼热感1例。均未作特殊处理,自行缓解;未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2%夫西地酸乳膏与2%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儿童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均安全有效,但2%夫西地酸乳膏总体疗效优于2%莫匹罗星软膏。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27岁,从事个体运输。患者出生时即发现尿道口下方出现肿物,以后肿物逐渐增至蚕豆大。因排尿正常且无自觉症状,故未就医。患者既往健康,无家族史。3个月前,患者包皮处出现红色斑丘疹,未介意,后斑丘疹形成小的溃疡,无疼痛。自服消炎药(具体药名及药量不详)后,溃疡愈合。1个月前患者掌跖、腹部及阴茎部出现玫瑰色圆形或卵圆形及不规则形斑,上覆鳞屑,在诊所以“风疹”进行治疗(具体不详),病情无好转,皮疹增多,故来我科就诊。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38岁,因反复咽痛2年余,再发1周入院.患者于2年余前无诱因常出现咽痛、咽部溃疡,在当地医院予抗生素抗炎及中成药清热解毒治疗1月余无效,无发热、盗汗、消瘦,无皮损,相关检查未发现浅表及深部淋巴结肿大,免疫学检查阴性,后咽部溃疡仍进行性加重,数月不能愈合,到华西医院经多次咽部取材活检并经讨论最后诊断为"NK/T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男,49岁。因胸部暗红色结节1年,面部、双下肢斑块数月于2013年8月13日就诊。1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胸部出现1个黄豆大小的紫红色结节,皮疹缓慢增大,向外隆起,轻度瘙痒。曾在外院按"瘢痕疙瘩"治疗,效果不佳。4个月后双侧大腿内侧出现硬化性斑块,局部暗红色,无痛痒。自涂皮炎平无效。1个月前面部出现数处钱币大小的红斑,涂"夫西地酸软膏"无效。查体:一般状况良好,全身表浅淋巴结不肿大。皮肤科情况:右侧面颊与下颌处可见5个蚕豆至钱币大小的紫红色  相似文献   

16.
患儿,女,3个月。生后25天即在额部出现散发红色丘疹。基部水肿表面有黄色渗液,家长给予“一扫光”涂擦1周,无好转,皮疹波及颜面颈部,病儿无发热、烦躁。去乡医院给予0.1%呋喃西林湿敷后外涂利凡诺尔氧化锌软膏每日2次,病儿皮疹略有减轻。但数日后又复增多,表面渗出加重。片状糜  相似文献   

17.
1病例资料例1,男,6岁。因“腹痛半月”于2003年3月入院。患儿于入院前半月出现腹痛,以脐周及右下腹为甚,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当地医院行阑尾切除术,术后腹痛无缓解。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全身皮肤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腹平  相似文献   

18.
张春莲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1):294-294
1临床资料 患者,女,24岁,因无意间发现全身皮疹1周,于2006年3月20日08∶00来我院皮肤性病科就诊。患者未婚,在此前的1年多曾有多次性生活史,从未做过有关性病方面的化验检查,无生殖器溃疡及全身淋巴结肿大等病史。自发病以来,无发热、头痛及全身不适等症状,皮疹不伴瘙痒及疼痛。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病例 1.1 一般资料 女性患者,76岁。全身泛发环状水肿性红斑及大疱4月余,加重2周。于4月前发现背部出现环状红斑及豆大的水疱,伴瘙痒,搔抓后水疱破溃、结痂、愈合,无疼痛。在当地医院按“湿疹”给以输液及外用药(具体药物不祥)治疗未愈,皮损逐渐增多。于2周前就诊于私人诊所口服中药及外涂药,未能控制病情,皮损迅速扩展至全身,累及口眼及会阴部黏膜,伴破溃及剧烈疼痛,而于2006年6月15日来诊。  相似文献   

20.
张素玲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9):915-915
患者,女,56岁。右上肢红色丘疹、水疱逐渐增多2个月,于2008年1月20日就诊于我科门诊。2个月前患者因劳累后右腕部出现红色丘疹,无自觉症状,丘疹很快变成水疱,并逐渐蔓延至胸前。曾就诊于私人诊所,以“过敏”治疗,皮损无好转,遂就诊于我科。既往体健,无特殊嗜好,一般状况良好,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皮肤科检查:右前臂屈侧,右胸部群集红色丘疹、水疱,呈线状排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