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瑞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靶浓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靶控输注(TCI)全凭静脉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适宜TCI靶浓度。方法选择100例ASAⅠ~Ⅲ级择期行开颅手术的患者。丙泊酚麻醉诱导,初始血浆靶质量浓度(简称靶浓度)设为5 mg.L-1,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3μg.L-1,待患者意识消失后,将丙泊酚血浆靶浓度降低并维持在3 mg.L-1,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 mg.kg-1,3 min后行气管插管。术中持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调节瑞芬太尼靶浓度,将无创血压(MAP)维持在基础值的+10%~-20%范围内。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缝合硬膜时静注氯诺昔康8 mg。记录不同麻醉期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和效应室靶浓度,观察麻醉恢复期情况。结果开颅前期(麻醉诱导至切皮)、开颅期(切皮至剪开硬膜)、颅内操作期和关颅期(缝合硬膜至术毕)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分别为(2.98±0.39)μg.L-1、(3.44±0.86)μg.L-1(、3.55±1.00)μg.L-1和(3.33±1.08)μg.L-1,95%置信区间上限分别为3.01μg.L-1、3.52μg.L-1、3.63μg.L-1和3.43μg.L-1;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2.83±0.53)μg.L-1、(3.43±0.85)μg.L-1、(3.54±0.99)μg.L-1和(3.31±1.09)μg.L-1,95%置信区间上限分别为2.87μg.L-1、3.50μg.L-1、3.62μg.L-1和3.41μg.L-1。麻醉后呼吸恢复时间为(10±6)min,呼之睁眼时间为(13±8)min,拔管时间为(16±7)min,定向力恢复时间为(21±8)min。结论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神经外科手术诱导迅速,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麻醉恢复快。血浆靶浓度和效应室靶浓度达到平衡的时间短,数值接近,用血浆靶控能够满足临床需要;当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3 mg.L-1时,根据95%置信区间上限,建议在开颅前期、开颅期、颅内操作期和关颅期,将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分别设为3.0μg.L-1、3.5μg.L-1、3.6μg.L-1和3.4μg.L-1。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普鲁泊福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颈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颈椎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4组:地氟烷/瑞芬太尼(DR)组:地氟烷1~2 MAC 瑞芬太尼0.15~0.40μg·kg-1·min-1;地氟烷/芬太尼(DF)组:地氟烷1~2 MAC 芬太尼0.05 mg间断静推;普鲁泊福/瑞芬太尼(PR)组:普鲁泊福50~100μg·kg-1·min-1 瑞芬太尼0.15~0.40 μg·kg-1·min-1;普鲁泊福/芬太尼(PF)组:普鲁泊福50~100 μg·kg-1·min-1 芬太尼0.05 mg间断静推.记录术中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拔管时间、指令性活动恢复时间.术后90 min、24 h由专人应用简化的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e-trait anxietyinventory,STAI)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疼痛程度,并记录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应用瑞芬太尼的两组(DR组和PR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拔管时间、指令性活动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应用芬太尼的两组(DF组和PF组)(P<0.05);术后90 min,全凭静脉麻醉的两组(PR组和PF组)STAI评分显著低于吸入麻醉的两组(DR组和DF组)(P<0.05),但24 h后差异不显著;术后90 min、24 h,全凭静脉麻醉的两组恶心呕吐率显著低于吸入麻醉的两组(P<0.05),且VAS评分较低,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普鲁泊福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颈椎手术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速完全、术后精神状态好、恶心呕吐率低等优点,可广泛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李毓  邢群智 《重庆医学》2011,40(16):1627-1628
目的通过观察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腭咽成形术麻醉中的诱导插管期、维持期及恢复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术毕停药后麻醉恢复时间,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40例行腭咽成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组(n=20)和芬太尼组(n=20)。诱导开始时给予静脉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或芬太尼,设定其靶浓度为4 ng/mL,1 min后TCI丙泊酚,设定靶浓度为3μg/mL,观察全麻诱导插管期、维持期及恢复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记录术毕停药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瑞芬太尼组与芬太尼组患者的睁眼时间分别为(4.2±1.2)min和(10.1±3.9)min;拔管时间分别为(9.7±1.4)min和(15.6±1.9)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后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均未经处理,插管后恢复正常,术中平均动脉压(MAP)总体有下降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腭咽成形术麻醉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曹小平  陈兵  张玉龙  刘柳 《四川医学》2005,26(2):175-176
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 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LC手术60例 ,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 (静吸组 )和全凭静脉麻醉组 (全凭组 )。两组均以咪唑安定 0 .1mg·kg 1、异丙酚 2mg·kg 1、维库溴胺 0 .1mg·kg 1和瑞芬太尼 2 μg·kg 1诱导后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 ;静吸组用异氟醚吸入 ,全凭组按异丙酚8mg·kg 1·h 1和瑞芬太尼 0 .2 μg·kg 1·min 1混合抽入 5 0ml注射器中 ,并用浙大Lion WZ 5 0S微量泵输入。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前和气腹后 10min、气腹毕、术毕的SBP、DBP、HR、SpO2 、拨管时间、清醒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①两组病例拔管时间、清醒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 ;②静吸组在气腹后 10min的HR、SBP、DBP及术毕HR显著高于麻醉诱导前的基础值 (P <0 .0 5 ) ,全凭组术中无明显变化 ;全凭组气腹后 10min、气腹毕、术毕的HR显著低于静吸组 (P <0 .0 5 ) ;③全凭组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静吸组 (P <0 .0 5 )。结论 瑞芬太尼 异丙酚混合液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快轨道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婴儿眼科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焱  王蓉  冯燕  邵勇平  何欣  王欢  于军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0):1350-1351
目的:总结婴儿眼科手术麻醉处理的临床经验。方法:53例先天性白内障和先天性青光眼婴儿,男34例,女19例,年龄3~l1个月,体重5~11kg。静脉注射氯胺酮1~2mg/kg、咪唑安定50μg/kg、阿托品0.02mg/kg、舒芬太尼0.2μg/kg、丙泊酚2mg/kg、瑞芬太尼2μg/kg诱导气管插管全麻,采用控制呼吸,持续微量泵静注丙泊酚5mg·kg-1·h-1、瑞芬太尼0.2μg·kg-1·min-1维持。术毕在麻醉恢复室拔除气管导管。结果:全组患儿均一次气管插管成功,插管前后无紫绀、喉痉挛。51例患儿术中无体动、呛咳、屏气、呕吐及分泌物过多等情况。50例患儿苏醒期无呕吐、呼吸抑制、喉痉挛等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4.3±1.2min,拔管时间16.3±3.6min,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50~85min。结论:婴儿眼科手术应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控制呼吸。不使用肌肉松弛剂的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适用于婴儿眼科手术,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毕自主呼吸恢复较快,苏醒期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采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并比较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来该院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共100例,随机分组为A、B组,每组50例.A组麻醉靶控输注舒芬太尼,B组麻醉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且麻醉中联合使用丙泊酚.记录两组患者于麻醉前(t1)、诱导后(t2)、插管时(t3)、切皮时(t4)、腹腔镜探查(t5)、拔管时(t6)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等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在术后的恢复情况及丙泊酚用量.结果 两组患者于t2时的HR(59.1±9.1)、(58.2±8.2)次/min均较t1(75.2±10.9)、(76.4±8.9)次/min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3,t4,t5时的HR[t3(70.9±7.2)、(69.8±5.7)次/min,t4(74.2±5.6)、(72.3±6.3)次/min,t5(77.3±8.6)、(70.9±7.9)次/min]、SBP[t3(115.2±10.2)、(110.3±9.6)mmHg,t4(111.2±8.4)、(110.9±3.9)mmHg,t5(110.9±3.9)、(119.2±9.2)mmHg]、DBP[t3(70.2±3.2)、(72.3±6.4)mmHg,t4(70.9±9.6)、(77.2±8.4)mmHg,t5(75.9±6.3)、(68.4±7.4)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拔管时间(5.2±2.2)min要低于A组(14.5±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使用丙泊酚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使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均平稳,在术后应提前给予瑞芬太尼镇痛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新型麻醉深度监测仪SNAPTM用于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期间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ASAⅠ~Ⅱ级,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例,年龄21~65岁,随机分为3组SNAPTM组(S组)、BIS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设定诱导时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靶浓度为4 ng/ml和3 μg/ml.术中丙泊酚浓度根据SNAP值(55)或BIS值(50)调节,对照组则根据血压变化调节.术毕前15 min调节SNAP值至0.5或BIS值至60.观察全麻诱导插管期、维持期及恢复期的血液动力学变化、SNAP或BIS的改变,并记录术毕停药后麻醉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S组和B组较C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S组为(4.3±1.2)mg/(kg·h),B组为(4.4±1.1)mg/(kg·h),C组为(6.7±1.1)mg/(kg·h)(P<0.001).S组和B组恢复期比C组明显缩短其睁眼时间分别为(4.3±1.1)min、(4.5±2.8)min、(10.2±3.8)min;拔管时间分别为(9.6±1.3)min、(10.3±1.5)min、(15.5±1.8)min(P<0.001).3组术中MAP总体有下降趋势,但C组需升压药处理的病例(60%)多于S组(15%)和B组(20%)(P<0.01).结论SNAPTM和BIS一样都能有效地用于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期间麻醉深度监测,缩短全麻后恢复时间,并能较好地提供合理的麻醉深度和稳定的循环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老年病人麻醉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苏醒情况.方法 选择40例老年全身麻醉病人,随机分入瑞芬太尼组(R组,n=20)和芬太尼组(F组,n=20).麻醉诱导给予依托咪酯0.3 mg/kg,琥珀胆碱1.5 mg/kg,R组给瑞芬太尼1μg/kg,F组给芬太尼1.3μg/kg,R组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1μg·kg-1·min-1,F组给芬太尼0.03μg·kg-1·min-1,术毕停止输注.记录血压、心率、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后是否再入睡.结果 R组插管与切皮最高平均动脉压和最高心率明显低于F组(P<0.05);R组病人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F组(P<0.05);R组病人的再入睡率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 与芬太尼相比瑞芬太尼用于老年病人的麻醉可以提供满意的诱导效果,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迅速,清醒质量高.  相似文献   

9.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支撑喉镜手术麻醉中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科  王香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10,24(3):288-289,291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支撑喉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支撑喉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1)瑞芬太尼组(R组)丙泊酚4~10mg·kg-1·h-1复合瑞芬太尼0.3μg·kg-1·min-1持续泵注,(2)芬太尼组(F组)丙泊酚4~10mg·kg-1·h-1复合置入喉镜前芬太尼2μg·kg-1负荷剂量。记录诱导前(T0)、置入支撑喉镜前1min(T1)、置入支撑喉镜后1min(T2)、手术结束时(T3)、气管拔管时(T4)、气管拔管后3min(T5)6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变化。记录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拔管后患者在PACUAldrete评分,并记录在PACU停留时间。结果:两组在诱导前、支撑喉镜置入前血流动力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支撑喉镜置入后以及拔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F组(P<0.05)。Aldrete评分F组与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ACU停留时间相差不大(13.7±12.0min、14.3±11.7min)。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具有麻醉平稳、苏醒快、可控性好等优点,更适用于支撑喉镜手术中的麻醉维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临床观察并比较两岁以下及两岁以上儿童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全麻的苏醒时间,两岁以下儿童苏醒时间与体重、麻醉时间、瑞芬太尼用量及儿童月龄的关系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ASAl-2级两岁以下儿童77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组(观察组,n=43)和瑞芬太尼/氯胺酮组(对照组,n=34).术前用药苯巴比妥钠1~2mg/kg,阿托品0.02mg/kg.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及基本监测,不合作者面罩下吸入安氟醚作为基础.观察组术中分别连续泵注瑞芬太尼(0.05~0.15μg·kg-1·min-1)及丙泊酚(50~100μg·kg-1·min-1);对照组分别连续泵注瑞芬太尼(0.05~0.15μg·kg-1·min-1)及氯胺酮(50~100μg·kg-1·min-1).术毕停药后,观察患儿反射、体动、自主呼吸情况及哭闹发生的时间.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为t检验、F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 观察组苏醒较对照组迅速,苏醒质量更高.观察组术中最低心率和血压均较对照组低,两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对照组中苏醒延迟1例.结论 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用于两岁以下婴幼儿,苏醒迅速,苏醒质量高,作为快通道麻醉方法优于瑞芬太尼/氯胺酮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11.
瑞芬太尼用于术中麻醉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术中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54例择期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或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组,每组27例.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和瑞芬太尼(2 μg/kg)或芬太尼(2.5 μg/kg).麻醉维持采用吸入氧化亚氮和氧气(2:1),以及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2 μg·kg-1·min-1)或芬太尼(0.03 μg·kg-1·min-1).观察术中麻醉深度、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苏醒、术后镇痛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在气管插管和麻醉维持期间,瑞芬太尼组麻醉深度不足的病例数明显少于芬太尼组(P<0.05).在气管插管、切皮、麻醉维持和拔除气管导管期间,瑞芬太尼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显著小于芬太尼组(P<0.05,P<0.01).两组患者从手术结束到呼之睁眼和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相似.瑞芬太尼组需静脉注射吗啡行术后镇痛的患者数明显多于芬太尼组(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瑞芬太尼的麻醉和镇痛效果比芬太尼强,可使术中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同时不影响麻醉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瑞芬太尼在老年病人静吸复合麻醉中的作用.方法 60例病人随机分成用瑞芬太尼组(R组)和对照组(F组),术前用药阿托品0.5 mg、咪达唑伦2 mg,R组持续泵入瑞芬太尼1μg/kg,F组静脉给药芬太尼2μg/kg,10 min后推注异丙酚1.5 mg/kg,琥珀酰胆碱2mg/kg静推诱导插管.两组持续静脉输注异丙酚0.1~0.2 mg/(kg.min),间断推注阿曲库铵10~15 mg,吸入1%~3%的安氟醚;R组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10~0.30μg/(kg.min),F组30~60 min视情追加芬太尼半量维持麻醉.术后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恢复,睁眼摇头,潮气量〉6 ml/kg,吞咽、咳嗽反射恢复,脱氧5 min氧饱和度〉92%拔管.全程观察入室、用药后10min、插管时、切皮、手术开始后1 h及拔管前的血压、心率及氧饱和度.结果两组病人除用药10 min和拔管前收缩压对比P〈0.01,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是一种非常适用于老年病人的镇痛镇静药,合理利用其降压和减慢心率的作用,能减轻或消除老年病人气管插管、拔管期间的应激性不良反应,有效降低脑血管意外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末梢灌注指数(TPI)与血流动力学及儿茶酚胺的相关性,评价TPI在全麻应激监测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20例择期颅脑手术全麻患者,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诱导和维持,气管插管前和上头架前分别给予1次强直电刺激,记录诱导前(基础值)、电刺激前后、气管插管前后、电刺激前后和上头架前后TP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并计算每次应激前后各指标的最大变化值(△TPI、△SBP、△DBP和△HR).随机选择其中5例,在以上时间点采桡动脉测定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气管插管和上头架反应定为SBP高于基础值15 mm Hg(1 mm Hg=0.133 kPa).结果 △TPI与△SBP和△DBP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3和0.317,P值分别<0.01和0.05),而与AHR无相关性(P>0.05).电刺激后ATPI小于刺激前TPI10%的患者,气管插管和上头架反应显著减少.TPI与NE和E负相关(r值分别为-0.679和-0.364,P值分别<0.01和0.05).结论 (1)应激引起TPI变化与血压变化密切相关,而且电刺激后TPI变化对气管插管后和上头架后血压变化有一定预测作用.(2),TPI变化间接反映了血浆NE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结肠镜检查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结肠镜检查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80例接受结肠镜检查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均分2组,观察组应用雷米芬太尼加丙泊酚麻醉,对照组应用芬太尼加丙泊酚麻醉,观察记录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记录体动反应。结果2组麻醉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2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对照组诱导后1 min时心率除外)麻醉诱导后1 min、5 min、10 min、15 min时与麻醉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在麻醉诱导后1 min、5 min、10 min、15 min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 min时SBP除外),而2组血氧饱和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体动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效价强度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镇痛效果强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更适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诱导对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ASAI-Ⅱ择期全麻的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F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采用静注咪达唑仑0.1mg/kg,丙泊酚2mg/kg,维库溴胺0.1mg/kg,RF组予瑞芬太尼2ug/kg,F组予芬太尼2ug/kg,3min后气管插管。观察两组患者诱导前、诱导后、气管插管后即刻、1min、3min和5min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RF组血压和心率在诱导后和插管后均比诱导前降低(P〈0.05),而插管后与诱导后比无变化(P〉0.05);F组诱导后与诱导前比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但插管后即刻、1rain和3min比诱导前升高(P〈0.05)。RF组诱导后和插管后血压和心率的降低比F组更显著(P〈0.05)。结论瑞芬太尼2ug/kg复合丙泊酚能有效地抑制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瑞芬太尼在预防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64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
为A组(41例)、B组(43例)、C组(40例)和D 组(40例),A、B、C组分别于手术结束时给予0.05、0.10、0.20 μg·kg-1·min-1泵注瑞芬
太尼直至拔管,D组拔管前不给任何药物。观察患者麻醉前(T1),拔管时(T2)和拔管后1 (T3)、3 (T4)、5 min(T5)时的血流动力学
变化,苏醒时间及拔管后不良反应。结果各组在T2、T3时段的SBP、DBP及HR显著高于T1时段(P<0.05),A、B、C 3组显著低
于D组,且B组和C组显著低于A组(P<0.05)。各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和B组恶心呕吐、呛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和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0.10 μg·kg-1·min-1瑞芬太尼应用于预防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最佳,且不延长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艾司洛尔对光导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经鼻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有效抑制FOB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方法。方法:拟在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实施口腔和耳鼻喉科手术患者35例, ASAⅠ~Ⅱ级,随机分为FOB引导经鼻气管插管艾司洛尔组(艾司洛尔组)和单纯FOB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组(对照组),艾司洛尔组前者在气管插管前2 min静脉注射艾司洛尔1 mg•kg-1,测定麻醉诱导前后、插入气管导管时以及气管插管后1、2、3、4和5 min的SBP、DBP、MBP、HR和SpO2的变化。结果:艾司洛尔组在插入气管插管时的心率(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在插入气管导管后1 min 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B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BP、DBP、MBP和HR的最大值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插管前后的SpO2均保持在96%以上。 结论:临床常用麻醉深度不能完全抑制FOB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操作导致的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反应;在气管插管前2 min静脉注射艾司洛尔1 mg•kg-1可有效抑制FOB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8.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鼻内窥镜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比较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鼻内窥镜术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行鼻内窥镜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Ⅰ组)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Ⅱ组)。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0.05~0.1mg/kg、异丙酚2mg/kg瑞芬太尼2μg/kg或芬太尼4-6μg/kg,万可松0.1mg/kg、静脉诱导气管插管、术中用异丙酚4-6mg/(kg·h)、瑞芬太尼0.2μg/(kg·min)或芬太尼2μg/(kg·h)万可松0.6~0.8μg,(kg·min)维持麻醉。两组均待手术结束鼻腔填塞碘仿纱条后停止泵入麻醉药。观察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及术中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脉搏血氧饱和度、麻醉苏醒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基础值均明显降低(P〈0.05),麻醉维持过程中Ⅰ组收缩压、心率较Ⅱ组收缩压、心率低(P〈0.05),两组间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Ⅱ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过程中的心血管反应,麻醉维持期间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小,术中血压维持在适宜水平,减少了术中出血,且术后苏醒、拔管快。  相似文献   

19.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君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0):117-118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需全麻下行骨科(下肢及髋关节)手术的患者26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130例。A组麻醉诱导(丙泊酚1.0mg/kg+瑞芬太尼1.5μg/kg)、麻醉维持[丙泊酚(4~8)mg/(kg·h)+瑞芬太尼(0.1~0.8)μg/(kg·min)];B组则为麻醉诱导(丙泊酚1.0mg/kg+瑞芬太尼1.5μg/kg)、麻醉维衔丙泊酚(4~8)mg/(kg·h)+芬太尼0.15μg/(kg·min)。分别观察插管前、插管后、手术开始时、手术结束时的心率(HR)、血压(SBP、DBP)及术中疼痛反应。记录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镇静评分、丙泊酚用量、不良反应。结果插管前后、手术过程中,A组的SBP和DBP值较B组低(P〈0.05);B组患者苏醒和拔管所需时间明显较A组长,B组麻醉过程所需丙泊酚的量较A组多(P〈0.05)。两组间拔管后的镇静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均无疼痛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全静脉麻醉安全、有效,适用于骨科手术。  相似文献   

20.
彭丽云 《河北医学》2006,12(10):1001-1003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术中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拔管时间。方法:40例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R组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两组于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后,手术开始时,记录病人的MBP、HR,及术毕停药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拔管时间。结果:两组血压、心率变化不大,无统计学差异(P>0.05),R组病人恢复时间、清醒拔管时间比F组明显提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能明显缩短病人清醒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