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丽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2):2681-2682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10mg组)及20mg/d(20mg组),并于服药后1个月、3个月复查血脂、肝功、肾功,并记录临床症状如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再次入院、血管重建及心血管死亡等情况。结果:阿托伐他汀10mg/d及20mg/d,1次/d,口服,均能有效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有逐渐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趋势,三酰甘油(TG)有逐渐下降趋势。结论:两组剂量阿托伐他汀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均能安全有效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20mg/d的阿托伐他汀调脂及减少心脑血管事件作用更佳。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阿托伐他汀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  相似文献   

2.
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后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4例AC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阿托伐他汀80 mg/d,每晚1次,两周后改为20 mg/d;对照组阿托伐他汀20 mg/d,每晚1次。观察3个月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ACS患者早期强化降脂可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陈卓  吕美平 《海南医学》2013,24(15):2202-220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低剂量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d,高剂量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d,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脂变化情况、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阿托伐他汀和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均能有效的降低血浆TC、TG、LDL-C水平,HDL-C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3个月后高剂量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达标速度更快,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达标率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0.05)。随访1年,高剂量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1)。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能够使患者血脂水平迅速达标,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0mg/d的剂量是安全有效的,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早期应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ACS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10 mg组和40 mg组,每晚服药1次,观察4周、12周后的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随访3个月内的不良反应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①两组服药后4周、12周的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LDL-C)、hsCRp水平40 mg组比10 mg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ACS早期应用40 mg阿托伐他汀能够更有效地降低TC和LDL-C水平,降低炎症因子,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蒋翎 《广西医学》2013,(9):1212-121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ACS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负荷剂量(60mg/d)口服,对照组加用常规剂量(20mg/d)口服,均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肝功能及出院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H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7/30),对照组为10.0%(3/3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负荷剂量较常规剂量更能改善ACS病人血脂、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且安全性与常规剂量相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将78例ACS患者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各39例.在常规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晚或阿托伐他汀20 mg/晚,共6个月.测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6个月时的TC、LDL-C、HDL-C、TG、hs-CRP水平,观察6个月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TC、LDL-C、TG和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HDL-C水平有所升高(P<0.05),其中hs-CRP水平在4周时下降最明显,而血脂水平在6个月时下降最明显,瑞舒伐他汀作用强于阿托伐他汀(P<0.05).瑞舒伐他汀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0.51%)略低于阿托伐他汀组(30.77%),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可降低ACS患者TC、LDL-C、TG和hs-CRP水平,升高HDL-C水平,但瑞舒伐他汀作用强于阿托伐他汀.两者都能明显减少ACS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安全性及近中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PTCA术后患者随机入选10mg组40mg组,分别于服药后6周、3个月、6个月时复查血脂,并对临床事件做随访登记,同时观察安全性。结果:阿托伐他汀10mg与40mg剂量均能安全有效降低PTCA术后患者TC、LDL-C水平。结论:阿托伐他汀40mg组疗效及达标率明显优于10mg组;40mg组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135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分组,瑞舒伐他汀组45例(10mg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A组45例(10mg阿托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B组45例(20mg阿托伐他汀),对比三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变化。结果: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B组患者的PAI-1、MMP-9、TC、LDL-C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A组,P<0.05;瑞舒伐他汀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血脂水平变化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采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ACS均能够有效促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下降,且其效果同药物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治疗后炎症因子、调脂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10 mg组(A组)24例,20 mg组(B组)26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空腹采血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钙蛋白I(CTnI)浓度以及血脂水平.结果 阿托伐他汀20 mg组较10 mg组治疗后hs-CRP和CTnI浓度降低更明显(P<0.01).两组服药后血脂水平较服药前均有降低,但阿托伐他汀20 mg组较10 mg组治疗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和CTnI水平较正常人升高 阿托伐他汀能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和CTnI、LDL-C水平 2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较1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住院治疗符合标准的ACS患者112例随机分为10mg/d阿托伐他汀组和20mg/d阿托伐他汀组,同时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CRP、血uA和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CRP、血U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轻度升高,20mg/d阿托伐他汀组效果更好,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除均能有效降低ACS患者血脂水平外,同时具有抗炎、降低UA作用,其降低CRP〈UA作用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对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一定的作用。20mg/d阿托伐他汀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孙波  韩纪平 《吉林医学》2012,33(7):1415-1416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8月~2011年9月收治的ACS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标准剂量10 mg,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标准剂量20 mg。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住院期间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各血脂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院期间复发性心绞痛、心力衰竭以及心率失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ACS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20mg/d比10 mg/d的调脂效果好,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两种常规剂量他汀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6例ACS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单双号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20mg/d)68例和瑞舒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10mg/d)68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观察血脂、肝功能及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临床随访12个月,评价两组心血管死亡、非心血管死亡、因心血管再住院和因肾脏病住院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TC、TG、LDL-C水平显著下降(均P<0.05),HDL-C、ALT、AST水平显著上升(均P<0.05);治疗后两组间TC、TG、LDL-C、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血肌酐(Cr)水平明显降低,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瑞舒伐他汀组Cr、eGF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常规剂量他汀治疗ACS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相似,都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但阿托伐他汀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发生后24h内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20例U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与40mg/d,用药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血脂达标情况、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两组治疗l个月后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40mg/d组在各时间段血脂达标情况优于20mg/d组,住院及随访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也明显减少;(2)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ACS患者应用20mg/d及40mg/d的阿托伐他汀均能有效降脂,40mg/d辛伐他汀调脂及减少心血管事件更佳,且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强化降脂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70例中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阿托伐他汀30mg/d)和对照组(阿托伐他汀10mg/d),观察患者服药前及服药后12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药物不良作用。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治疗组TC、L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管重建、冠心病死亡者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血ALT轻度升高者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阿托伐他汀30mg/d能降低TC、LDL-C水平,明显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急性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住院治疗的ACS患者133例(男性110例,女性23例),分为4组:治疗应用瑞舒伐他汀10 mg/d 32例(A组),瑞舒伐他汀20 mg/d 37例(B组),阿托伐他汀20 mg/d 33例(C组),阿托伐他汀40 mg/d 31例(D组)。比较、分析治疗6~8周后各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基线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8周后,各组TC、LDL-C、non-HD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各组间治疗前后LDL-C改变量(△LDL-C)和non-HDL-C改变量(△non-HDL-C),B组和D组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1),但B组和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治疗期间发生1例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升高,由33 U/L升高至1 120 U/L,其他3组均无不良反应报告。结论对ACS患者急性期应用大剂量他汀(瑞舒伐他汀20 mg/d和阿托伐他汀40 mg/d)较常规剂量他汀(瑞舒伐他汀10 mg/d和阿托伐他汀20 mg/d)降脂疗效更佳,且均具有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黄璟  熊龙根  李国强 《广东医学》2012,33(10):1481-1483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60例ACS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30例.在常规ACS治疗基础上,分别予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或辛伐他汀40 mg,1 次/d,共12周.测定其治疗前和治疗4、12周时的TC、LDL-C、HDL-C、TG和hs-CRP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结果 治疗后两组TC、LDL-C、TG和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HDL-C水平有所升高,但hs-CRP水平在4周时降幅最明显,而血脂水平在12周时变化幅度最大.两组均能改善LVEF和LVEDVI,在12周时作用最为明显,阿伐托他汀组较辛伐他汀组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不但能降低ACS患者TC、LDL-C、TG水平和升高HDL-C水平,而且能降低血清hs-CRP浓度和改善患者的心室重构,阿托伐他汀效果明显优于辛伐他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中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月于该院住院行择期PCI术的ACS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试验组患者在术前12h服用阿托伐他汀80 mg,此后80mg/d,连续服用6个月.对照组在术前12 h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此后20 mg/d,连续服用6个月.于PCI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测定两组患者的血脂、肝肾功能,并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两组患者有无出现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果 PCI术后3个月、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TC、TG和LDL-C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HDL-C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与术前基数值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比较,术后3个月、6个月试验组TC、TG和LDL-C水平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HDL-C水平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试验组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 >0.05).结论 早期强化剂量的阿托伐他汀(60 mg/d)能著降低ACS患者PCI术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使ACS患者获益,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患者炎症因子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入选82例合并糖尿病的ACS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46例和强化治疗组36例;常规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强化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空腹采血,对两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脂进行分析.结果 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Hey及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强化治疗组血清hsCRP、Hey及LDL-C浓度下降更加明显(P<0.05).结论 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能更好地降低ACS合并糖尿病患者炎症因子及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MMP-2和TIMP-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5例ACS患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40 mg组(25例,40 mg/d)、阿托伐他汀20 mg组(25例,20 mg/d)及对照组(15例,不用他汀类药物)。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3组患者血清MMP-2、TIMP-2的水平,并观察3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3组治疗后MMP-2水平及MMP-2/TMIP-2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阿托伐他汀20 mg组和阿托伐他汀40mg组治疗后TIMP-2水平均治疗前明显增高。组间比较,阿托伐他汀20 mg组和阿托伐他汀40 mg组治疗后MMP-2水平及MMP-2/TMIP-2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IMP-2水平明显升高(P<0.05)。阿托伐他汀40 mg组较阿托伐他汀20 mg组治疗后MMP-2水平及MMP-2/TMIP-2比值明显降低,TIMP-2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40和20 mg组治疗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阿托...  相似文献   

20.
孟庆成 《中原医刊》2006,33(20):79-80
目的随机对比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生后使用两种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临床确定为ACS患者入院48h内采空腹静脉血测血脂等生化指标,对总胆固醇(TC)≥4.68mmol/L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mmol/L患者按随机原则入选辛伐他汀10mg组与20mg组分别为48、49例。分别于服药后4、8周时复查血脂,观察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辛伐他汀10mg与20mg剂量均能有效地降低ACS患者血清TC及LDL-C水平,其中20mg剂量组降TC及降LDL-C疗效均明显优于10mg剂量组,两组之间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较少。结论两种剂量辛伐他汀应用于ACS早期均能安全、有效地降低ACS患者血清TC及LDL-C水平;辛伐他汀20mg剂量组的疗效明显优于辛伐他汀10mg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