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游离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方法通过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22例手背软组织缺损患者给予游离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4%。其中,痊愈9例,比例为40.9%;显效7例,比例为31.9%;有效3例,比例为13.6%;无效3例,比例为10.6%。术后所有皮瓣均完全成活,创面均为Ⅰ期愈合,术后6-14 d,1例患者出现远端表皮坏死,经及时换药治疗后愈合,1例患者出现远端表浅坏死,经修复愈合。术后8-20 d出现皮瓣远端坏死患者4例,1例患者经植皮修复愈合,1例患者二期缝合愈合,1例患者出现感染,创面未愈合,皮瓣移位修复后愈合,供区的植皮全部成活。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2.8±0.7)月。术后均无明显肿胀和淤血,肌腱损伤患者未出现粘连,骨折患者愈合良好。结论游离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质地优良,操作简便,恢复效果好,外形美观,供血可靠,为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的首选方法之一,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口腔癌病人同期应用下腹部浅动脉穿支皮瓣和前臂皮瓣供区术后远期并发症,评价下腹部浅动脉穿支皮瓣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病灶扩大切除而行游离下腹部浅动脉穿支皮瓣(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或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口腔癌病人15例(观察组)临床资料,以及同期行前臂皮瓣修复的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病人15例(对照组),比较2组病人术后供区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感觉异常、瘢痕增生以及色素沉着等,并评估供区远期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供区创面经潜行分离后,直接拉拢缝合,术后仅遗留线形瘢痕,对美观和功能影响较小;对照组病人供区创面均植皮修复,术后供区瘢痕增生和色素沉着较明显。病人皮瓣术后供区主观感受比较显示,2组肌力减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异常、供区外观主观评价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病人供区感觉与功能、外观的客观检查中,观察组肌力减退、感觉异常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瘢痕色泽、厚度、血管分布、柔韧度和总分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下腹部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供区并发症少,对供区美观、功能影响小,是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股前外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的手术疗效。方法:2015年12月-2018年12月,诊治8例手背软组织缺损合并骨肌腱外露患者,患者接受股前外穿支皮瓣游离移植的手术时间为创伤后即刻-2周,平均8天。手背软组织缺损创面大小7cm×8cm-9cm×11cm,应用股前外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皮瓣切取大小8cm×9cm-11cm×13cm。结果:8例患者皮瓣均成活好。患者随访时间12-48个月,随访时间平均约30个月,皮瓣移植后外形良好,质地软。对患手进行功能评定,手功能优5例,良3例。结论:应用股前外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胸背临近皮瓣修复电烧伤致颈部缺损的手术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5例电烧伤患者,颈部皮肤软组织严重毁损,比照清创后缺损创面大小,在颈胸背设计供瓣区域、大小及转移长度、扭转角度,切取临近皮瓣修复创面.[结果]临床应用于14例手术成功,预期皮瓣大小(20.7±6.2) cm× (10.8±5.2) cm,1例术后皮瓣淤血后感染坏死,供瓣区伤口愈合良好,成活皮瓣较瘢痕与邻近部位皮肤色泽、质地与缺损区组织更近似.[结论]复杂颈胸背临近皮瓣适合于电烧伤致颈部缺损的修复,术后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创伤后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9例,其中男15例,女4例;年龄13∽55岁,平均33岁;伤后至入院时间为1 h∽55 d;损伤部位:小腿9例,足部5例,前臂2例,手部3例;缺损范围3 cm &#215;8 cm∽13 cm &#215;25 cm,均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创面。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皮瓣稳定时间、二次手术整形率、患者满意度,随访6∽24个月。结果:纳入病例19例,平均手术时间(239±3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36±45)mL,平均输浓缩红细胞(0.74±0.3)U;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皮瓣稳定时间(6.4±1.2)d;术后需二次手术整形修整皮瓣1例,修整率5.1%。术后8个月11例获保护性感觉,患者满意率95%。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是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臀上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的效果。方法收集采用臀上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大面积骶尾部压疮创面20例,压疮形成时间3个月至10年,创面大小为8 cm×7 cm~16 cm×12 cm,皮瓣切取范围14 cm×6.5 cm~20 cm×18 cm。结果3例皮瓣出现远端小面积坏死,经换药等对症处理后Ⅱ期愈合,1例皮瓣在术后2 d出现静脉淤血及肿胀,采用部分清创及对侧臀上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余16例皮瓣均Ⅰ期愈合,供区游离皮片生长良好,术后随访1年,皮瓣区外形良好,臀大肌外形及功能完好,无局部复发。结论臀上动脉穿支皮瓣血供丰富,成活率高,设计灵活,是目前修复骶尾部压疮创面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叶松林  覃晓峰  陈国成  冯飞 《吉林医学》2013,34(24):4971-4972
目的:观察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进行治疗足踝部软组织损伤患者20例,实施创面清洁与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术,做好术后护理。结果:20例转移皮瓣18例存活情况良好,2例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治疗后愈合情况良好,皮瓣总体存活率为100%。术后患者均未出现创面感染,2例出现张力性水泡,比率为10%,治疗后好转。术后随访皮瓣皮质好,血管运行好,耐磨,患者对修复效果较为满意。结论: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具有多种优势,术后皮瓣存活率高,对于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欧阳阳钢 《海南医学》2013,24(9):1348-1349
目的观察小腿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中大部分皮肤软组织缺损严重伴有骨外露,采取游离小腿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结果 35例患者中皮瓣存活34例,1例由于皮瓣远端的静脉回流出现障碍而失活,存活率高达97.14%。根据修复后的手部的功能评定,18例优,13例良,3例可,1例差。移植手术后,34例均I期愈合,2例发生切口感染,经适当药物治疗后痊愈,5例出现皮瓣臃肿。结论游离小腿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VSD结合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足踝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优点。方法将40例足踝部软组织创伤性缺损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病例采用传统创面换药+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另一组采用VSD+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通过对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住院时间、疼痛评分、抗生素使用时间等指标的对比,研究VSD结合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优点。结果 VSD组中皮瓣边缘部分坏死2例;创口感染2例,踝关节功能Kphoed评分平均为92.0±6.7分,住院时间平均为16.0±3.1天;对照组中皮瓣部分坏死6例,皮瓣感染6例,踝关节功能评分Kphoed评分平均为83.0±5.5分,住院时间平均为28.0±4.2天。结论 VSD结合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足踝部创面软组织缺损可以减少创面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获得更好的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游离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修复24例手和足部软组织缺损,其中手掌侧缺损4例,手背12例,足背8例,供区均选用同侧小腿。结果:4例术后发生表浅感染,经交换敷料逐渐愈合,皮瓣全部成活,没有发现明显的供区功能障碍。结论:该皮瓣以腓肠内侧动脉的肌皮穿支为血供,具有血供丰富,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皮瓣较薄的优点,适宜修复手和足背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主要皮穿支为血管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在治疗手部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2年6收治的手部外伤患者46例,观察组25例采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主要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进行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掌背链型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术后定期随访,对两组患者的皮瓣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皮瓣全部成活。术后3、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皮瓣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主要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和掌背链型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具有相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比较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接受穿支皮瓣与腹部带蒂皮瓣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2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及适应证。 方法 选择武冈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42例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选用皮瓣不同分为2组:A组(21例)接受腹部带蒂皮瓣,B组(21例)接受穿支皮瓣,比较2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6个月,平均6.8个月。B组的皮瓣修复优良率为100.0%,显著高于A组的66.7%(χ2=6.171,P=0.013),B组愈合时间为(18.4±1.2)d,较A组的(35.9±1.4)d显著缩短(t=42.895,P<0.001)。B组术后发生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8%,显著低于A组的52.4%(χ2=11.667,P<0.001)。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评价术后效果,A组功能恢复及格率为66.7%,B组功能恢复及格率为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9,P=0.018)。 结论 相比腹部带蒂皮瓣,穿支皮瓣对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效果更加理想,且愈合时间较短、并发症较少,值得推荐。但对于基层医院尚未开展显微外科技术的情况下,腹部带蒂皮瓣不失为治疗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替代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与掌背动脉穿支皮瓣对手指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 将在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92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46例对照组患者行掌背动脉穿支皮瓣治疗,46例观察组患者行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功能优良率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两点辨别觉比较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修复外观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与掌背动脉穿支皮瓣在手指软组织缺损修复中均可发挥较为理想的效果但相对于掌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法而言,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可更好地改善患者指端外观及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游离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中小面积皮肤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彻底清创,设计与切取皮瓣,皮瓣切取面积2.0 cm×3.6 cm至4.0 cm×8.0 cm。端端或端侧吻合血管,供区进行直接缝合。结果:19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及手部功能优良,供区仅留线状瘢痕。结论:骨间背动脉穿支皮瓣具有穿支动脉解剖学稳定、质地软、厚薄适中等特点,适合手部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可视化穿支皮瓣制取日益成熟,通过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舌癌术后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为腓动脉穿支皮瓣设计及临床应用提供新方法。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2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36~73岁),术前根据三维重建后的CTA检查结果进行腓动脉穿支的测量,选取符合移植条件的穿支血管,根据术前数据资料在术中对腓动脉穿支进行血管定位后应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舌部软组织缺损。术后按时定期进行随访,通过观察有无肿瘤复发、转移、供区小腿运动功能等,来评价患者术区与供区的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12例患者术中腓动脉穿支均成功进行定位并顺利完成手术,所有移植穿支皮瓣均存活;1例患者术后皮瓣渗血,经急诊探查止血后恢复良好。移植皮瓣平均制取时间为47 min,血管蒂长度平均为6.2 cm。术后9个月,12例患者张口度Ⅲ度,咀嚼、言语基本恢复正常;术后12个月,12例患者下肢供区小腿恢复良好,无明显的运动不适。  结论  术前3D-CTA能准确的提供腓动脉穿支的解剖特征,为术中腓动脉穿支皮瓣的制取提供良好的影像学支撑,可以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舌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在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手部软组织损伤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随访6 ̄8个月,观察手部功能、外形和感觉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观察皮瓣全部成活,手部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感觉部分恢复。结论: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手术操作简单,易于成活,可加以推广用于治疗手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足背皮瓣修复手背部软组织缺损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3月至2015年11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骨外科,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足背皮瓣移植修复手背部软组织缺损25例,其中一期急诊行游离足背皮瓣修复19例,一期清创封闭负压引流( 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二期游离足背皮瓣修复6例。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及并发症。随访1~2年,观察皮瓣外观及皮瓣两点的分辨觉。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术后平均随访1.3年,皮瓣质地较薄,弹性适中,感觉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为4~7 mm。结论采用游离足背皮瓣移植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确切,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