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COPD和CPHD患者血浆ET—1变化及L—Arg对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放免分析法测定了COPD、CPHD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浆中ET1含量及应用盐酸精氨酸治疗前后血浆ET1水平变化。结果提示,COPD、CPHD急性发作期外周静脉血ET1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01),且CPHD急性发作期ET1水平较COPD患者显著增高(P<0001)。急性发作期患者ET1含量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与PaO2、pH值呈显著负相关。LArg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浆ET1含量无显著差异,而治疗后LArg组ET1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01)。提示ET1可能参与了COPD、CPHD的发病过程,测定血浆ET1的水平变化可望作为判定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LArg可能作为NO供体通过增加NO的生成而拮抗ET1的产生,有可能成为COPD、CPHD治疗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硝普钠治疗难治性心衰后血浆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的变化。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普钠治疗难治性心衰58例,应用分光光度法及放免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NO及ET1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有效组血浆NO水平明显升高(P<001),ET1明显下降(P<001);无效组NO、ET1无明显变化(P>005);心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8793%。结果提示:NO、ET1是观察心衰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Gao X  Huang S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5):366-368
目的探讨吸入一氧化氮(NO)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作用。方法10例患者行机械通气、漂浮导管,观察吸入35ppmNO前后血液动力学、血气和血氧运输的变化。结果吸入NO后,患者平均肺动脉压和肺循环阻力分别由36±06kPa和32±11kPa·s1L1下降至27±05kPa和22±9kPa·s1·L1(P均<0001),心排血量、血压及体循环阻力无明显变化;肺内分流率和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分别由31%±9%和37±6kPa下降至25%±8%和34±6kPa(P<001),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均有上升。结论吸入NO对ARDS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大鼠断流术后胃粘膜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基因表达,探讨ET1、NO是否参与断流术后PHG局部微循环改变。方法取Wistar大鼠36只,分正常对照组12只;肝硬化合并PHG组12只,模型复制是硫代乙酰胺60mg·kg1,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16周;断流手术组12只,按上述复制出模型,作联合断流术,术后饲养3个月。采用Dotblot杂交技术定量研究3组胃粘膜ET1、NOSmRNA表达。结果大鼠在肝硬化合并PHG时,ET1mRNA较正常减少(P<001),断流术后其变化更加明显(P<001);NOSmRNA在肝硬化PHG时含量轻度增加(P>005),断流术后增加明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断流术后胃粘膜ET含量不足使缩血管能力下降、NO释放过多使血管过分扩张,ET/NO表达比例失调可能至少部分是断流术后PHG微循环紊乱再出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用酶解法和H2O2分解法分别测定28例风心瓣膜病变患者红细胞膜钠泵(Na+、K+-ATP酶)、钙泵(Ca2+、Mg2+-ATP酶)活性和膜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患者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患者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和Ca2+、Mg2+-ATP酶活性分别显著低于正常人34.75%(P<0.01)和26.77%(P<0.01);CAT活性显著低于正常人20.07%(P<0.01);而患者LPO含量却显著高于正常人97.50%(P<0.01)。结果提示风心病患者瓣膜病变与质膜钠、钙泵活性变化以及膜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在正常妊娠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中的作用。方法应用Gries法及放射免疫法对60例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45例正常妊娠妇女和15例正常非孕妇女(对照组)的血浆及新生儿脐静脉血中NO代谢产物亚硝酸盐/硝酸盐(NO-2/N-O3)及ET1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正常妊娠妇女血浆NO-2/NO-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在孕中期增高最明显;妊高征患者血浆NO-2/NO-3明显低于正常孕晚期妇女(P<001)和对照组(P<005),NO-2/NO-3水平随妊高征病情的进展逐渐下降,与平均动脉压呈负相关(P<001);重度妊高征患者脐静脉血NO-2/NO-3明显低于正常晚孕妇女(P<001)及轻、中度妊高征患者(P<005)。妊高征患者血浆ET1明显高于正常晚孕妇女及对照组(P<001),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平均动脉压无明显相关(P>005);脐血ET1水平各组差异无显著意义。母血NO-2/NO-3水平与ET1水平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妊高征的发病可能与NO合成、释放减少及ET1合成、释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7.
应用兔大脑中动脉阻断模型,分离出突触膜(SPM),线粒体(Mit)并测其Na^+-K^+-ATP酶活性,同时以放免法测定脑组织内皮素-1(ET-1)含量。结果发现脑缺血后脑组织ET-1含量显著增加,SPM、Mit Na^+-K^+-ATP酶活性下降,两者呈显著负相关(r1=-0.9776,P〈0.05;r2=-0.9980,P〈0.02)。提示ET-1在脑缺血脑水肿中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a^2+K  相似文献   

8.
用酶解法和H2O2分解法分别测定28例风心瓣膜病变患者红细胞膜钠泵(Na^+、K^+-ATP酶)、钙泵(Ca^2+、Mg^2+_-ATP酶)活性和膜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用硫代巴比妥和Ca^2+、Mg^2+-ATP酶活性分别显著低于正常人34.75%(P〈0.01)和26.77%(P〈0.01);CAT活性显著低于正常人20.07%(P〈0.01);而患者LPO含量却显著高于正常人97.50  相似文献   

9.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及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30例肺心病人血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两者比值(ET-1/NO)。治疗前肺心病患者ET-1明显高于正常人,NOM是氏于正常人,均P〈0.01,ET-1/NO经正常人高;治疗后,ET-1显著降低,但仍高于正常人,NO无明显变化,ET-1/NO与 比较仍存在差异。表明肺心病治疗前后均有ET-1和NO失衡。提示ET-1,NO含量及比值变化 与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硫氮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所致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1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给予静脉注射硫氮酮治疗并作动态血流动力学及氧动力学监测。结果发现静脉注射硫氮酮可迅速降低肺动脉压、肺血管阻力指数和右心房平均压(分别降低062~127kPa、140kPa·s-1·L-1和027~040kPa,P均<005);心率明显下降(下降25~30次/分,P<005),同时心脏指数、每搏射血指数均上升(分别增加03~06L·min-1·m-2和5~9ml·beat-1·m-2,P均<005);用药后外周动脉血压、氧动力学指标及肺血分流率均无显著变化。结论静脉注射硫氮酮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对合并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的病例有积极的应用指征  相似文献   

11.
Zafirlukast,aleukotriene (LT)receptorantagonist,wasconsideredasanalternativetotreattheasthmainrecentyears Ithasbeendemonstratedthatleukotrienereceptorsexistnotonlyinairwaybutalsoinpulmonaryvasocular 1Pangetal’sstudyshowedthatZafirlukastcanloweranoxicpulmonaryhypertensioninrats 2  ToinvestigatethepossibleclinicaltherapeuticefficacyofZafirlukaston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 (COPD )inducedanoxicpulmonaryhypertension ,westudiedthehemodynamic ,oxygen dynamicandventilativeeffectsofZafir…  相似文献   

12.
Previousresearchessuggestthatchroniccorpulmonale(CCP)patientstendtosuferfrompulmonaryarteryembolism.InautopsycasesofCCP,thein...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肺心病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及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程度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组(50例)、肺心病缓解期(38例)和正常对照组(37例)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含量。结果: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浆GMP-140和vWF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在缓解期血浆GMP-140和vWF均比正常对照三升高,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体内血小板被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可能惯穿着肺心病的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认识并纠正上述病理变化可能有助于肺心病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心病患者膳食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肺心病患者营养不良与膳食营养物质摄入的关系,以提出相应的饮食治疗和支持措施。方法:采用24h膳食回忆调查法对北京地区和唐山地区共156例缓解期COPD和肺心病患者进行逐个入户调查。结果:热能和26种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锌、硒、镁、铜、锰、钠、钾、铁、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PP、维生素E和8种必需氨基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的摄入量与每人每天营养素标准供给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只有铁和维生素E摄入尚足。同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供热营养素的产热百分比也存在明显不合理。结论:对缓解期COPD和肺心病患者进行正确的膳食指导和营养干预治疗是其综合治疗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脑钠肽在COPD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脑钠肽水平在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急性发作时及治疗后2周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75例COPD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在常规治疗前、后检测血中BNP及CRP水平及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结果:治疗前的BNP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后(P<0.01),治疗后PaO2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结论:COPD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中BNP及CRP水平明显增高,可以作为急性发作及好转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及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71.9%,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H值未见明显变化,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优于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可显著改善肺心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具有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肺心病患者 2 1例、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 2 3例和 2 4例正常人血清 b FGF水平进行检测 ,以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测定肺心病和 COPD患者的平均肺动脉压 (m PAP)。结果 肺心病组 m PAP水平 (33.33± 7.0 3m m Hg)明显高于 COPD组 (13.13± 2 .34mm Hg) ,P<0 .0 0 1;肺心病组血清 b FGF水平 (6 9.84± 16 .2 9pg/m l)明显高于 COPD组 (43.94± 7.5 7pg/ml)和正常对照组(44 .6 4± 6 .31pg/m l) ,P<0 .0 0 1;肺心病血清 b FGF水平与 m PAP之间呈明显正相关 ,r=0 .730 ,P<0 .0 0 1。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 b FGF水平明显升高 ,可能与其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血清心肌酶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血清心肌酶活性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动脉血气间的关系。方法以正常人20例为对照,检测20例缓解或、20例急性发作期肺心病患者的血清HB.DH、LDH1、CPK-MB活性,并同时予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肺心病患者血清HBDH、LDH、CPK-MB活性均显著高于正常人,且发作期高于缓解期;肺心病患者血清HBDH、LDHI、CPK-MB活性与PaO2呈负相关而与PaCO2呈正相关。结论肺心病患者存有心肌受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越明显心肌受损越严重。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观察了289例肺心病急性期患者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PCV和BV增高对PPA的影响,结果78.9%患者PPA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PPA值与PaO_2呈负相关,与PaCO_2,PCV及BV呈正相关。缺氧、酸中毒和BV增高均为引起PHT的可逆性因素,故长程氧疗,纠正酸中毒和改善高粘血症对防治肺心病PHT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黄林锋  蔡建生  叶志华  曾昭孟 《河北医学》2010,16(10):1160-1163
目的:了解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高凝状态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探讨肺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有效的降纤、抗凝治疗,是否有利于改善肺心病患者肺功能。方法:将78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常规治疗同时采用氯吡格雷钠和低分子肝素进行干预性治疗,39例)和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39例),另设一健康人组。治疗前后同步检测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和肺功能(FEV1),并与32例同龄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①两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分别与健康组比较,Fb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PT、APTT、TT和FEV1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此两组间上述指标无差别(P〉0.05);②治疗组(常规治疗同时加用氯吡格雷钠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后较治疗前Fb显著降低(P〈0.01),PT、APTT、TT和FEV1显著升高(P〈0.05);③对照组治疗前后PT、APTT、TT、Fb各项指标略有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功能(FEV1)有改善(P〈0.05);④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检测指标的比较,PT、APTT、TT、Fb和FEV1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其血液呈高凝状态,肺功能明显下降;②常规治疗并配合有效的抗凝、降纤治疗能有效改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液的高凝状态,同时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肺心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