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前,医学已发展至"循证化-规范化-个体化"的医学模式。以病人为中心,以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规范中医临床诊疗行为,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规范中医临床诊疗行为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中医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付费制和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的中医骨伤科临床路径的制定。[方法]兼顾DRG付费制、ERAS理念和中医特色治疗,从挖掘中医骨伤科优势病种、日间病房建设、长住院时间病例管控、疑难病例管控和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等五个方面探讨中医骨伤科临床路径的制定。[结果]临床路径是DRG付费制、加速康复外科及中医特色治疗之间的桥梁。基于DRG付费制和ERAS理念的有效中医临床路径,能够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同质化诊疗水平。临床路径通过挖掘中医骨伤科优势病种和疑难病例管控,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通过日间病房建设和长住院时间病例管控,以降低平均住院日;同时有效控制病种均次住院费用,并为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腾出空间。[结论]中医骨伤科应大力推广实施中医临床路径并不断优化,这既能体现中医特色治疗和ERAS理念,又能应对医保DRG付费制。  相似文献   

3.
中医临床思维是指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收集疾病信息,分析病因、病机,判断疾病与证候,确立治则治法及处方用药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中医临床辨治过程是一个完整、复杂的思辨过程,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极吸收了东西方各类逻辑思维并不断加以运用来指导临床实践的整个过程,逐渐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逻辑形态[1].其特殊的思维方式也决定了医生在诊治过程中的行为范式.因此,笔者从中医临床中所运用的思维方法与医生的诊疗行为角度,探讨中医的诊疗过程,以期对临床医生提高辨治水平及疗效有所裨益.中医临床思维贯穿于整个诊疗过程中,大致可分为观察体悟、过程分析及理性思维3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如何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培养学生辨证思维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中医院校学生毕业实习类似传统的中医师承,在诊室随老师侍诊、抄方、心悟或聆听教师的心得,学生从病例中体会的基础知识常常是零散的、片段式的并缺乏整体观念。带教老师更愿意将自己的临床经验和诊疗特色教给学生,却忽略了对实习学生中医诊疗基本功的培养与训练。临床实习带教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基本的的辨证思维流程,第二步才是学习老师的诊疗经验和特色。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流程是引导学生进入中医临床的的重要教学工作。通过强化内科杂病辨证体系的应用、善用舌脉辨别虚实寒热、结合西医诊断依据、以及"十问歌"拾遗补阙,可以更快地培养实习学生建立临床诊疗的辨证思路流程,较快地掌握临床辨证施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过敏性紫癜,又称"葡萄疫",是临床常见疾病。中医诊治该病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优势,常遵循个体化原则,进行辨证论治。文章结合中医古籍及当代医家观点,从过敏性紫癜的命名、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来深入探究中医诊疗思路,以进一步体现中医诊疗特色,为中医诊治本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柳州医学》2009,22(3):157-157
2009年1月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肿瘤中医诊疗指南》,这是我国第一部指导中医肿瘤临床诊疗技术的规范性文件。《肿瘤中医诊疗指南》共分为21个部分,每一部分为一个具体肿瘤病种的中医诊疗指南。《指南》在编写制定过程中注重突出中医特色优势,坚持辨证论治,病症结合,方证相应;注重吸收新的学术成果,简明扼要,操作性强,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指南》的发布实施对于规范中医肿瘤诊疗活动、提高中医肿瘤诊疗水平、更好地维护患者的健康权益、促进中医肿瘤的学术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西医耳鼻喉科一向以手术治疗为主,属于外科体系;中医耳鼻喉科源自中医喉科,逐步吸取了中医内、外科及现代医学的相关内容,有了不少发展和提高,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手术治疗的比例在不断增加,而传统的中医诊疗特色却日趋萎缩。如何在耳鼻喉科领域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无论对于中医还是西医都是一个面临的实际问题,对促进临床水平的提高乃至学科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结合临床实践,认为针对目前耳鼻喉科的临床实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辨证论治临床思维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灵魂,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诊疗体系。它既是对中医理论法则的高度概括,又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是中医临床治疗学的特色,也是临床诊疗的思维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9.
当前,开发具有中医特色临床路径系统的需求紧迫,从数据库、功能实现等方面突破,开发了融合中医辨证论治诊疗的临床路径系统。通过实现患者情况实时监控,病情变异实时分析,临床路径全程实时监控,临床路径管理维护共4个方面论述其实现了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临床医师对重点专科中医住院病历书写的认知与需求,寻求针对性解决方案,以便提高重点专科中医住院病案的管理质量。方法制定某医院重点专科中医住院病案质量评价调查问卷,于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对全院120名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进行调查,对结果分析汇总,了解临床医师对重点专科中医住院病案书写的认知与需求。结果超过60%的医师认为,虽然病案书写任务繁重,但应严格要求;超过90%的医师认为专科病案书写有助于诊疗思维的梳理与提高、对重点专科建设与优势病种的诊疗具有积极意义。超过66%的医师认为应在病案首程中病例特点、辨病辨证依据、鉴别诊断、诊疗计划、上级医师查房方面,突出专科及中医特色。书写难点主要集中在鉴别诊断、辨病辨证依据、专科查体、理法方药一致性。结论临床医师对重点专科中医住院病案书写的重要性认识统一、难点清楚、需求明确,可从加强信息化技术支持、提高一线医师的临床水平、加强病历书写专项培训方面,提高重点专科中医住院病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根据耳鼻咽喉科的学科特点,结合中、西医临床,阐述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临床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指导研究生切实掌握中医和西医临床技能,拓展临床诊治思路,探索有效可行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提高研究生的临床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同时更是观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目前,中医临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在改善症状、提高疗效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目前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尚无明确的中医辨证分型。文章就近年来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辨证分型研究做一综述,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辨证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中医决策证据知识的研究着手,分析了制约中医诊疗决策知识集成和共享的难点问题,认为诊疗决策信息的数学建模和集成可视化研究是医疗信息平台智能性拓展的主要方向;并结合中医医生的诊疗实践,分别从经典著作的引渡和触发机制、临床指南和诊疗规范的集成可视化、优势疗效报告动态反馈等几个方面,阐明了中医诊疗集成可视化研究的关键问题,为中医决策信息的建模研究提供新思路.在方法学研究层面,探索出一个适合中医原创思维传承的系统理论框架;在技术科学层面,应用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对中医诊疗信息、专家经验、病人诊疗资料进行优化集成,打破阻隔于不同区域医院、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间的信息壁垒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诊疗决策信息交互和共享.  相似文献   

14.
中医诊察疾病应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作为诊察手段,重视人体的自我感觉,全面、细致地挖掘临床资料,注重人与时间、空间的多维关系以及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即全时程、多维时空、因人制宜,反映了患者的真实状态,是区别于现代检测手段的不同维度的精准。基于以上特点,开展中医计量诊断,需要建立在对中医基础知识的要素解析、临床资料的多维诊察基础上,规范基于主诉的中医临床诊疗基本路径,再进一步进行量化,对单一症状进行主次、诱因、程度、频率、持续时间、范围、缓解方式等定量,同时边问边辨,对症对、症队进行关联分析,根据症状的主次、贡献度进行加权与赋值,使辨证过程更为规范、标准、客观,中医诊断更为精准,为中医诊疗路径规范化、诊疗自动化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医诊断学》中的恒动观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恒动观念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 ,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有着深刻的影响。中医学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非常强调以恒动观念来把握疾病过程及病理变化。主要从诊法、辨证方面入手 ,具体阐释恒动观念在中医诊断学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中医药界当前的首要任务。以建立名老中医工作室为载体,通过对经典著作的学习、跟师门诊、申请科研课题以及撰写学术论文等途径,有利于加强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与创新,促进中医人才与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壮大。通过上述途径已经取得了部分成绩,但仍需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虽然中医药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中医服务”方面仍存在许多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如:低廉的诊疗费反而限制了中医医疗机构的发展,中医临床使用率持续下降,中医的民间基础越来越松散,缺乏科学的临床评价体系,中医院的建设标准不符合中医学科特色等。并对如何促进中医服务科学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烧心、反酸、胸痛等症状伴或不伴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其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在缓解临床症状、减轻副作用、降低复发率等方面展现出其独有的优势。该文从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实验研究3个方面论述了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优势与特点,总结分析了近几年有关本病的中医诊疗经验与实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学分属于不同的医疗体系,认识其差异,有利于寻求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交融的契合点,从而促进医学的发展.国医大师孙光荣通过系统的对比,得出两者之间在学科属性、医疗模式、诊疗思维、发展特点、治疗特点五个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从学科属性而言,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西医学则属于单纯的自然科学;从医疗模式而言,中医学为整体医学模式,西医学为生物医学模式或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诊疗思维而言,中医学是包容性思维,主张非定点清除致病因子,西医学则是对抗性思维,主张定点清除致病因子;从发展特点而言,中西医学呈现出起点高、发展慢与起步晚、发展快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从治疗特点而言,中医学以"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与"中和"为特点,西医学则强调数据支持,临床路径、介入和干预.  相似文献   

20.
介绍在综合性中医院利用传统强项和特色学科,建设专病诊疗中心的情况。实践证明,这种诊疗模式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各学科的诊治水平,促进学术梯队的形成,为更好地发扬中医特色和提高中医内涵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