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科近年将颈丛阻滞一点法用于 36例锁骨骨折的手术 ,取得较好的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36例 ,年龄 1 8~ 62岁 ,31例患者行克氏针内固定术 ,5例行钢板内固定术。麻醉方法 :取平卧位 ,患者肩下垫薄枕 ,头偏向健侧 ,取胸锁乳突肌与颈外静脉交点上 1cm紧贴胸锁乳突肌外缘为进针点 ,皮肤常规消毒 ,左手摸清C4横突后右手进针 ,用 6号针头带注射器垂直皮肤刺入到C4横突结节 ,回抽无血后注入 1 %利多卡因加0 2 5 %布比卡因混合液 4ml,然后退针至皮下 ,再进针少许 ,当有少许突破感时穿过颈浅筋膜 ,注入局麻药 5ml。完成操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与罗哌卡因混合用于肌间沟神经阻滞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接受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以以下麻醉药物:0.5%罗哌卡因30 mL、1%利多卡因15 mL与0.5%罗哌卡因15 mL、1%利多卡因30 mL。记录3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及感觉阻滞持续时间。结果混合液组的阻滞起效时间慢于利多卡因组,快于罗哌卡因组;混合液组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长于利多卡因组,短于罗哌卡因组。结论临床应用1%利多卡因15 mL与0.5%罗哌卡因15 mL在药效动力学上优势并不明显,需综合考虑手术、患者情况审慎使用。  相似文献   

3.
一、颈神经丛一针阻滞麻醉法: 体位平卧,头偏向对侧。穿刺部位在第四颈椎横突处,即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和中斜角肌的前缘肌沟内(平甲状软骨),或颈外静脉与胸锁乳突肌后缘交点上方约0.5Cm处,可触及颈四横突(颈四横突大多圆而尖,用手指推开覆盖在其上方的肌肉后,便可触到)。皮肤常规消毒。用7号针于该处垂直进针直抵颈四横突骨质,不必寻求异感,进针深度一般为1~1.5Cm。穿刺针抵达横突深度越浅,麻醉效果越好。穿刺针抵达横突骨质后,固定好穿刺针头,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后,注入麻药7毫升,然后将针退至皮下筋膜处行浅丛阻滞:即颈四横突深丛之上注麻药2毫升,阻滞中支。针不出皮下筋膜平转至针头向同侧乳突方向,在皮下筋膜内边进边推入麻药3毫升,阻滞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辅加腰1脊神经椎旁阻滞用于单侧大隐静脉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行单侧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手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A,B两组(n=15).A组患者腰丛穿刺成功后给予0.5%利多卡因和0.25%罗哌卡因混合液共40 ml,坐骨神经穿刺成功后给予1%利多卡因和0.5%罗哌卡因混合液共15 ml;B组患者腰丛穿刺成功后给予0.5%利多卡因和0.25%罗哌卡因混合液共33 ml,腰1椎旁穿刺成功后给予0.5%利多卡因和0.25%罗哌卡因混合液共7 ml,坐骨神经穿刺成功后给予1%利多卡因和0.5%罗哌卡因混合液共15 ml.结果 两组患者腰丛阻滞给药后下肢曲膝动作消失时间以及坐骨神经阻滞给药后跖屈动作消失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A组中有6例患者腰1脊神经感觉分布区在切皮测试时感明显疼痛(VAS评分7分以上),术中实施局麻;3例患者腰1脊神经感觉分布区在切皮测试时无痛觉;5例患者腰1脊神经感觉分布区在切皮测试时诉有轻微痛觉(VAS评分在3~5分),辅加静脉镇痛药后可行手术.B组14例患者腰1脊神经感觉分布区获得满意阻滞效果.A组患者中共有11例患者术中需要辅加局麻、静脉镇痛药等完成手术.B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中有1例患者麻醉完成、平卧后发现单侧T9平面以下感觉消失.B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对侧T11,L1,L2和L3平面感觉消失.结论 大隐静脉手术患者采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辅加腰1脊神经椎旁阻滞,操作简单,效果确切,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张建强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6):790-791
目的观察臂丛肌间沟法加颈浅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不同神经阻滞法均注入1%利多卡因+0.5%罗哌卡因混合液(含1:20万U肾上腺素),根据患者对手术的耐受程度来评定阻滞效果。结果试验组中麻醉效果为优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5)。结论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手术,阻滞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或颈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0.447%罗哌卡因20ml+1%利多卡因20ml用于成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的临床效果及穿刺成功率。方法选择成人上肢手术患者2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组和不同浓度布比卡因组各50例。A、C组推注1%利多卡因10ml,0.447%罗哌或0.375%布比20ml;穿刺有异感结束推药。无异感继续推1%利多卡因10ml,共计30-40ml;B、D组同样穿刺后注入2%利多卡因20ml+0.894%罗哌或0.75%布比10ml;共计30ml。4组均观察5-20min,阻滞不全或无效,加强化或改麻醉方法。观察4组穿刺成功率,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及用药后局麻药不良反应。结果 4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0.447%罗哌卡因组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与镇痛维持时间和穿刺成功率优于B,C,D组(P<0.05)。0.447%罗哌卡因组感觉与运动阻滞分离较明显。结论 0.447%罗哌卡因20ml与1%利多卡因20ml联合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穿刺成功率高,感觉运动阻滞起效快,术中维持时间长,术后镇痛时间长,毒性低,经济安全有效。用于上肢臂丛麻醉是一种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0.447%罗哌卡因20ml+1%利多卡因20ml用于成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的临床效果及穿刺成功率。方法选择成人上肢手术患者2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组和不同浓度布比卡因组各50例。A、C组推注1%利多卡因10ml,0.447%罗哌或0.375%布比20ml;穿刺有异感结束推药。无异感继续推1%利多卡因10ml,共计30-40ml;B、D组同样穿刺后注入2%利多卡因20ml+0.894%罗哌或0.75%布比10ml;共计30ml。4组均观察5-20min,阻滞不全或无效,加强化或改麻醉方法。观察4组穿刺成功率,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及用药后局麻药不良反应。结果 4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0.447%罗哌卡因组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与镇痛维持时间和穿刺成功率优于B,C,D组(P0.05)。0.447%罗哌卡因组感觉与运动阻滞分离较明显。结论 0.447%罗哌卡因20ml与1%利多卡因20ml联合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穿刺成功率高,感觉运动阻滞起效快,术中维持时间长,术后镇痛时间长,毒性低,经济安全有效。用于上肢臂丛麻醉是一种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与0.375%盐酸罗哌卡因用于颈丛神经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0.375%盐酸罗哌卡因颈丛神经阻滞;试验组应用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颈丛神经阻滞。结果在感觉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效果及效果维持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方面,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与0.375%盐酸罗哌卡因未见明显的差异。结论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与0.375%盐酸罗哌卡因应用于颈丛神经阻滞,具有相似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9.
1病历报告患者,女,‘z岁,体重song。临床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拟在预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一般情况佳,各项实验室检查均在正常范围。术前肌往安定l加吧。进入手术室后血压15/10kPa,心率96/ndn,呼吸19/nun。采用颈4一针穿刺法,行双侧颈深浅丛神经阻滞。局部麻醉药为2%利多卡因Ind和0.5%布比卡因Ind混合液。穿刺点选择在胸锁乳突肌后绿与颈外静脉交点外Icm处。常现消毒、穿刺。在左侧遇到颈4横突后退针少许,回吸无血、无脑脊液后,注入混合液6nil。退针至皮下注药4nd阻滞颈浅丛。然后准备行右侧颈深浅…  相似文献   

10.
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颈丛阻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低浓度(0.25%)罗哌卡因用于颈丛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术40例,随机分为R组20例颈丛阻滞注入罗哌卡因,L组20例注入1%利多卡因+0.19%布比卡因.观察临床效果、并发症及其恢复时间,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结果: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并发症声音嘶哑的恢复时间R组快于L组(P<0.05)。结论: 0.25%罗哌卡因用于颈丛阻滞在临床效应和安全方面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本院自2010年3月到9月,随机抽取锁骨手术60例分为三组,每组20例,第一组颈丛浅深丛阻滞,第二组单纯臂丛肌间沟阻滞,第三组颈5加高位肌间沟阻滞,均注入1%利多卡因和0.25%罗哌卡因30m1混合液.结果 各组麻醉效果有差异,并发症也不同.结论 第三组优于前两组.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疾病患者在颈丛阻滞麻醉下施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时 ,因手术时间较长和术中牵拉甲状腺上极 ,病人常出现难以忍受的不适。本文就 0 2 5 %罗哌卡因与 0 2 5 %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用于颈丛神经阻滞 ,观察其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拟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病人 4 0例 ,男性 2 0例 ,女性 2 0例 ,年龄 2 4~ 6 2岁。体重 5 2~ 75kg ,ASA 1~ 2级。随机均分为罗哌卡因组 (R)和利多卡因加罗哌卡因组 (LR)。术前 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 0 5mg ,安定 10mg。1 2 药液配制1 2 1 罗哌卡因组 (R) :1%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丁丙诺菲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ASA 1、2级拟行单侧下肢关节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以0.5%罗哌卡因+0.15 mg丁丙诺菲和0.5%罗哌卡因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行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观察患者阻滞后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阻滞时程,术中患者自觉症状.结果 两组患者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但0.5%罗哌卡因+0.15mg丁丙诺菲组比0.5%罗哌卡因组运动和感觉阻滞时程明显延长,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0.5%罗哌卡因+0.15 mg丁丙诺菲组用于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时比0.5%罗哌卡因作用更完善,持续时间更长,对于下肢手术和术后镇痛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混合液应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 0 .375 %罗哌卡因与 1%利多卡因混合液用于成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4 0例上肢手术成人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混合液组 (RL组 ,n =2 0 )和布比卡因与利多卡因混合液组 (BL组 ,n =2 0 ) ,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均注入局麻药 2 5 ml(含 1∶ 4 0 0 0 0 0肾上腺素 ) ,RL组为 0 .375 %罗哌卡因和 1%利多卡因混合液 ,BL组为 0 .2 5 %布比卡因和 1%利多卡因混合液。观察臂丛神经 C5~ T1 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肩关节、肘关节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臂丛神经阻滞维持时间及镇痛维持时间。结果 :两组的 C5~ T1 神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 ,RL组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和镇痛维持时间明显长于 BL组 (P <0 .0 5 )。两组均无毒性反应发生。结论 :0 .375 %罗哌卡因与 1%利多卡因混合液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感觉、运动阻滞起效快 ,作用维持时间长 ,术后镇痛时间长。  相似文献   

15.
孙朝辉  孙传良  黄强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2):2669-2670,2676
目的:以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三种不同局麻药用于颈丛神经阻滞,比较观察其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三组均于入室20min后行双侧C4横突一针法颈丛神经阻滞,局麻药分别用0.25%布比卡因(A组),0.25%罗哌卡因(B组),0.25%左旋布比卡因(C组),三组均加入舒芬太尼0.2μg/kg,混合液共20ml。每侧C4横突注药6ml,后退针至颈阔肌表面扇形注射4ml,双侧同时阻滞。记录颈丛神经阻滞前(T0)、颈丛神经阻滞5min(T1)、10min(T2)、15min(T3)、30min(T4)、60min(T5)时的SBP、DBP、HR、SpO2。结果:T1~T4时三组SBP、DBP、HR均明显高于T0时(P<0.05),T0~T4时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pO2三组各时段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均维持于95%以上。三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均为100%。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用于颈丛神经阻滞均能增强麻醉效果,并使循环更趋稳定,但罗哌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安全性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16.
我院采用臂丛肌间沟法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对 2 5例患者行锁骨手术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5例中 ,男 1 5例 ,女 1 0例 ,年龄 1 8~ 65岁 ,平均 42岁。锁骨横断或粉碎性骨折急诊入院。1 2 麻醉方法 术前常规 ,仰卧 ,头偏向健侧 ,麻药为 1 %利多卡因和 0 2 5 %布比卡因混合液 (含 0 1 %肾上腺素 )。肌间沟法阻滞 :在第六颈椎和环状软骨水平线 ,与前中斜角肌及肩胛舌骨肌组成肌间沟交点进针 1 5~ 2cm ,触及异感 ,回抽无血 ,注药 1 5ml;颈浅丛阻滞 ;胸锁乳突肌锁骨头中点后缘 0 5cm…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0.33%罗哌卡因与1%利多卡因用于颈丛阻滞麻醉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利多卡因组(L组),分别使用0.33%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各30 ml,行双侧颈丛阻滞(一点法即C4横突深丛浅丛)。评价麻醉效果和麻醉后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观察心率、血压变化及使用血管药物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R组发生心动过速、血压增高,使用艾司洛尔及硝酸甘油的比例明显低于L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用于颈丛阻滞麻醉效果确切,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较利多卡因轻微,在颈丛阻滞麻醉中更具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方法:病人仰卧,头转向对侧,令其抬头,在紧缩的胸锁乳突肌后缘定出其中点。用7号注射针头接20ml注射器,与皮肤垂直进针,当针尖过颈阔肌筋膜时有阻力消失感,回抽无血即可注入0.3%布比卡因或1%利多卡因、0.1%地卡因、1/20万肾上腺素混合液每侧10~15ml。进针不宜过深,针不宜伸向胸锁乳突肌深面。锁骨上区阻滞不全时,可沿切口缘浸润3~5ml。 资料:男9例,女20例;年龄18~72岁。甲状腺手术25例,舌骨以下其它颈前手术4例。手术  相似文献   

19.
颈丛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107例并发症的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祥云  谢建梅 《右江医学》2004,32(3):256-257
目的 探讨颈丛神经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的麻醉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 颈丛阻滞均采用一针法 ,颈深丛注射麻药1%利多卡因 +0 .2 5 %罗哌卡因 6~ 8ml,颈浅丛注射麻药 5~ 6ml。双侧颈深加双侧颈浅阻滞 2 1例 ,一侧颈深双侧颈浅阻滞 86例 ,术中均用哌替啶与氟哌利多合剂辅助麻醉。结果 全组麻醉效果尚满意 ,能顺利完成手术 ,有 45例 (占 42 .1% )出现心率、血压增高 ,4例颈丛阻滞 2 0~ 3 0分钟后出现呼吸困难改全麻插管。全组病人痊愈出院。结论 颈丛阻滞麻醉下行颈部手术存在一定的缺陷 ,在临床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及时发现并准确处理 ,防范于未然。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不同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应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应及不良反应的比较,验证甲磺酸罗哌卡因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纳入病例分为四组,分别采用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0.298%甲磺酸罗哌卡因和对照组0.25%布比卡因,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的安全有效性.结果 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的与其他各组比较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具有起效快、作用完善、不良反应少的特点,为临床使用的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