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微量清蛋白尿(MAU)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EH病人92例,按照尿微量清蛋白(UmAlb)水平分为两组,MAU组38例,正常组(NAU组)54例,应用超声检查两组病人颈动脉IMT,并检测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UmAlb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AU组病人的尿Cr水平、颈动脉IMT及斑块形成率均高于NAU组,差异有显著性(t=22.598、21.730,χ2=4.165,P<0.05)。EH病人颈动脉IMT与MAU呈正相关(r=0.415,P<0.01)。结论 EH病人MAU水平可能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及硬化程度的敏感指标,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项危险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
刘漪  唐灵  刘树娇 《四川医学》2012,33(3):434-436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并微量清蛋白尿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尿酸、血脂的关系。方法 1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尿清蛋白水平分为两组,正常组75例,微量清蛋白尿组67例。对两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发生率、尿微量清蛋白(MAU)水平、血中尿酸、(U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微量清蛋白尿组的IMT、斑块发生率、MAU水平、血UA、TC、LDL-C浓度均高于正常清蛋白尿组(P<0.05);微量清蛋白尿组IMT和血尿酸浓度与MAU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并微量清蛋白尿患者多合并高尿酸及高脂血症,微量清蛋白尿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心脑血管病变早期预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病患者52例,根据24h尿白蛋白定量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NMCA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MCA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24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其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结果](1)MCA组较NMCA组患者的收缩压(SBP)、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MAU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而其他指标年龄、体重指数(BMI)、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本实验中无统计学差异。(2)MCA组较NMCA组患者的IMT、斑块发生率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3)平均IMT和最大IMT与年龄、MAU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指标无明显相关。[结论]EH患者MAU和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对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与亚临床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运用高频超声观察55例不伴有微量白蛋白尿MAU(-)的2型糖尿病,25例伴有微量白蛋白尿MAU(+)的2型糖尿病及30例对照者(对照组)的右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含服硝酸甘油后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内径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两组病人较对照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显著降低(P<0.01);MAU(+)较MAU(-)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显著下降(P<0.01)。结论:微量白蛋白尿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害密切相关,是导致动脉硬化发生,加速动脉硬化进程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王巍  曹久妹  沈琳辉  赵咏桔 《上海医学》2007,30(11):834-836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将21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AU)组、微量白蛋白尿(MAU)组和临床白蛋白尿(CAU)组,以100名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NC)组,检测各组的hs-CRP,并对UAER与有关因素进行单因素线性相关分析。结果NAU、MAU和CAU组的hs-CRP分别为(1.5±0.2)、(3.0±0.9)和(4.4±1.9)mg/L,均明显高于NC组的(0.2±0.1)mg/L(P值均<0.01),MAU和CAU组均明显高于NAU组(P值均<0.01)。进一步线性相关分析表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UAER水平与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s-CRP和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呈正相关(r=0.368、0.376和0.289,P值分别<0.01、0.05)。结论hs-CRP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明显相关,在2型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预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U)与颈动脉内膜厚度的相关性。方法对14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MAU组42例和非白蛋白尿(NAU)组104例,并以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比较各组血压、IMT、MAU、TG、LDL-c,并对高血压患者进行MAU与其他指标的Pearson相关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MAU组血压、IMT、TG、LDL-c和MAU高于NAU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AU组TG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IMT、SPB和TG与MAU具有相关性(r=0.486,03115,0.339,P<0.05);对Pearson有意义指标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仅IMT为MAU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MAU和IMT密切相关,可作为高血压的诊断和预后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7.
银杏叶提取物对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心绞痛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血管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76例心绞痛患者分为2组: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A组,41例)和对照组(B组,35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颈总动脉IMT和休息时、肱动脉反应性充血时以及含服硝酸甘油后颈总动脉内径。结果治疗前两组颈总动脉IMT、内径、血管舒张功能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1年后,A组颈总动脉IMT(0.834±0.54mm)与B组(1.72±0.67mm)比较,P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测量不同水平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放免法测定UAER。结果微量白蛋白尿组颈动脉IMT较单纯糖尿病组、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厚[(0.89±0.21)mm、(0.74±0.16)mm、(0.62±0.06)mm,P<0.01],单纯糖尿病组颈动脉IMT较正常对照组稍增厚P<0.05。糖尿病患者UAER与颈动脉IMT成显著正相关(r=3.21、P<0.01)。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的糖尿病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UAER可作为糖尿病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筛查和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检查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13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按造影结果分成非冠心病组(对照组,46例)及冠心病组(67例),其中冠心病组根据病变支数进一步分为单支病变组(29例)和多支病变组(38例).通过超声对所有拟诊患者行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及双侧颈动脉、股动脉IMT检查,并与CAG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MD)[(7.8±2.1)%]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NMD)[(12.9±3.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5.4±2.8)%与(22.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病变组患者FMD[(4.2±2.0)%]和NMD[(7.6±3.1)%]均显著低于单支病变组[FMD(9.9± 2.5)%,NMD (16.8±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患者中单支病变组颈动脉、股动脉IMT分别为(0.87±0.15)mm和(1.16±0.20)mm,多支病变组颈动脉、股动脉IMT分别为(0.96±0.21)mm和(1.60±0.23)m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69±0.13)mm与(0.87±0.1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组患者的IMT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超声检测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及颈动脉、股动脉IMT,发现FMD和NMD的降低及颈动脉、股动脉IMT的增厚均与冠心病程度有关,可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变化、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的改变,及二者相互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包括60例EH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血流介导的肱动脉EDD及颈动脉IMT和斑块。分析肱动脉EDD与颈动脉IMT相关性。结果颈动脉IMT,EH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斑块检出率EH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反应性充血引起的肱动脉内径的变化EH组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P<0.01)。颈动脉IMT与肱动脉EDD呈显著负相关(r=-0.646,P<0.01)。结论 EH患者早期即存在肱动脉EDD减低及颈动脉IMT增厚。颈动脉IMT增厚与肱动脉EDD减低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李宏波  欧阳畅 《当代医学》2010,16(30):86-8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U)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的关系。方法 215例高血压患者分别测定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并行颈动脉超声等检查。按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分为两组,正常组116例,微量白蛋白尿组99例。结果微量白蛋白尿组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率均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硬化程度密切相关。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越高,颈动脉粥样病变越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微量白蛋白尿(MAU)的转归及其危险因素。方法296例T2DM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AU)组和MAU组,分别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析其临床和生化特征,随访4.1年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在(NAU)组中,维持NAU者占73.57%,进展至MAU者占24.28%,进展至大量白蛋白尿(MaAU)者占2.15%;而MAU组的病人中,回归NAU者占53.20%,维持MAU者占43.59%,进展至MaAU者占3.21%。根据UAER转归情况将所有的NAU和MAU的病人分为进展组和无进展组,比较2组病人有关临床资料可以发现,2组病人在舒张压、sCr、UA、CCr等方面差别有显著性,提示这些因素可能为UAER进展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舒张压、FPG、TG、LDL、HDL为UAER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AU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预测和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肥胖型糖耐量减低(IGT)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高胰岛素血症的关系。方法: 将肥胖型IGT(体重指数>25)患者分为微量白蛋白尿(MAU)组和正常白蛋白尿(NAU)组。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空腹胰岛素和C肽值,OGTT试验测定餐后2h血糖,DSS糖化血红蛋白仪测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MAU组的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高于NAU组(P<0.01)。结论: 糖耐量减低且肥胖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存在与高胰岛素血症和糖代谢异常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微量白蛋白尿(MAU)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臂踝脉搏波传播速度(baPWV)之间的关系。方法 T2DM患者160例,男性84例,女性76例;根据尿白蛋白检测分成2组,即MAU组42例和正常白蛋白尿组(NAU组)118例。动脉硬化诊断仪测量baPWV。结果 MAU组年龄、血压、baPWV均较NAU组高(均P%0.05),MAU与baPWV正相关(r=0.58,P%0.05)。调整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心率、血压、血糖、血脂和糖基化血红蛋白后,多元逐步回归提示只有MAU与baPWV独立相关(SE[B]=0.376,P%0.005)。结论 MAU与T2DM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U)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2012年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测过尿微量白蛋白的1 259例住院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分为MAU组(n=352)及正常白蛋白尿(NAU)组(n=907),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MAU的危险因素。 结果 住院患者MAU的患病率为27.9%。MAU组患者的年龄以及2型糖尿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NAU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2型糖尿病为MAU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龄(≥80岁,OR=1.668,95%CI 1.185~2.348)、2型糖尿病(OR=1.718,95%CI 1.334~2.211)患者MAU的风险升高。 结论 住院患者MAU与年龄、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提示严格控制血糖、及时干预治疗有助于延缓糖尿病肾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前期患者大血管病变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超声检查糖尿病前期(葡萄糖耐量低减IGT和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患者的大动脉声像图表现情况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探讨该期患者大血管的损害程度。方法:选择经临床诊断为IGT、IFG患者55例,同时选择健康人群30例作为对照。采用超声检查颈动脉、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情况,然后测定肱动脉内皮依赖性(EDV)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糖尿病前期组颈动脉及股动脉内中膜厚度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厚,回声不均匀。糖尿病前期患者颈动脉和股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33%)高于正常对照组(16%)。糖尿病前期各组EDV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而IFG伴IGT组又较IFG组和IGT组减低。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扩张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性。结论:糖尿病前期患者即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并存在着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而同时有IGT和IFG的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损害更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