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白细胞介素-2受体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健  王瑜  叶松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2):241-245,249
白细胞介素-2(IL-2)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通过相应细胞表面的受体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是一种重要的免疫信号传递分子,由α、β、У三条链组成,分别可形高、中、低亲和度的受体,主要表达于T细胞表面,主要通过STAT途径、MAP激酶途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径,或Ras/MAPK途径)、PI-3激酶途径(磷酸肌醇3激酶途径)诱导T细胞活化,参与宿主抗病毒、抗细菌等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IPA)感染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90例COPD急性加重住院患者,筛查患者IPA感染情况,41例合并IPA感染的患者作为感染组,余49例作为无感染组,比较两组血清IL-10、IL-17、IL-23水平,分析其对IPA感染的诊断价值;并统计感染组死亡情况,分析血清IL-10、IL-17、IL-23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感染组IL-10水平低于无感染组(P<0.05),IL-17、IL-23水平高于无感染组(均P<0.05);血清IL-10、IL-17、IL-23及IL-10和IL-17联合、IL-10和IL-23联合、三项指标联合诊断COPD合并IPA感染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2、0.685、0.762、0.836、0.884、0.893,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6.45%、45.24%,70.50%、52.60%,78.05%、71.43%,60.98%、93.88%,87.80%、77.5...  相似文献   

3.
孙燕  苏琳  陈佩  李佳荃  岳锦春 《广东医学》2012,33(11):1563-1566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8(IL-18)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探讨RSA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63例RSA妇女(RSA组)及50例正常早孕妇女(正常组)绒毛组织中IL-6 mRNA和IL-18 mRNA的表达水平,并将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RSA组绒毛组织中IL-6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IL-18 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相关分析显示,RSA组IL-6与IL-18 mRNA两者之间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49,P<0.01)。IL-6 mR-NA的表达水平与RSA患者流产次数无关,而IL-18 mRNA表达水平随着流产次数增多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妊娠较RSA患者绒毛组织IL-6水平高,当IL-6表达降低或IL-18升高时,可能导致RSA,其中IL-18水平与流产次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3受体α1(interleukine-13 receptor α1,IL-13,Rα1)在造血细胞的表达及其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3(recombmant human ineterleukine-13,rhIL-13)作用下的表达变化.方法 细胞培养, 提取细胞总RNA, 用RT-PCR及图象分析法检测Dami细胞白细胞介素-13受体ɑ1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 Dami细胞均表达白细胞介素-13受体α1;rhIL-13作用Dami细胞4h后,白细胞介素-13受体α1 mRNA表达降低12h后,IL-13Rα1 mRNA表达恢复.结论 ①Dami细胞表达IL-13Rα1.②rhIL-13短暂下调Dami细胞IL-13Rα1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6):158-161
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浙江台州318020[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7和白细胞介素-23在狼疮性肾炎预测中的应用。方法对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狼疮性肾炎患者120例及健康体检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三组,统计分三组人员的一般资料、血清IL-17、IL-23水平及活动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L-17、IL-23水平。结果活动组者的SLEDAI评分、24 h尿蛋白、AI、CI均显著高于稳定组(P0.05),病理类型II型、III型比例均显著低于稳定组(P0.05),IV型比例显著高于稳定组(P0.05),活动组、稳定组、对照组的Scr水平逐渐降低(P0.05),白蛋白、C3C4水平逐渐升高(P0.05)。活动组患者的血清IL-17水平显著高于稳定组、对照组(P0.05);活动组患者的血IL-23水平显著高于稳定组、对照组(P0.05),稳定组患者的血清IL-23水平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活动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IL-17、IL-23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完全缓解患者的血清IL-23水平显著低于部分缓解、未缓解患者(P0.05),部分缓解患者的血清IL-23水平又显著低于未缓解患者(P0.05)。结论血清白细胞介素-17和白细胞介素-23在狼疮性肾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10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各30例,分为三组,此外选择30例同期的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四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组冠脉综合征患者的IL-6、TNF-α及IL-10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之间对比也有不同的差异。结论: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10水平的异常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重要因素,也是机体炎性反应的重要反映指标。  相似文献   

7.
白细胞介素-2及其受体与食管癌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2(IL-2)是1976年Morgan和同事在诱生培育外周血单核细胞时首先发现的,当时被命名为T细胞生长因子(T cell growth factor,TCGF),从发现至今国内外学者对其结构、生物学特性、作用机制、纯化鉴定、基因分析及临床应用等做了大量研究,1979年统一命名为IL-2,由于IL-2所具有的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和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受到广泛关注。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是1985年由Rubin首先发现的一种蛋白,它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位于细胞膜mIL-2R(membrane IL-2R),另一种出现于血液和培养上清液中即可溶性sIL-2R(soluble IL-2R),sIL-2R的增高与许多疾病相关联,并且检测容易而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现就IL-2及其受体在食管癌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介素-12(IL-12)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主要由激活的炎性细胞产生。IL-12具有调节Th1/Th2细胞免疫应答的作用,这种细胞因子的减少或缺失导致Th2细胞的优势分化,诱发哮喘发生。因此深入研究IL-12在哮喘中的发病机制,有可能为哮喘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骨性关节炎(OA)是以关节软骨的合成与降解失衡导致软骨丢失为特点的慢性疾病。白细胞介素-1(IL-1)在其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作为IL-1特异性的天然拮抗物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作者对IL-1Ra与OA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白细胞介素-2(简称白介素-2、IL-2)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其可溶性受体(sIL-2R)通过与细胞受体竞争性结合对IL-2起调节作用。血清中sIL-2R的浓度能灵敏地反映出机体的免疫状态,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因此,临床检测血清sIL-2R可作为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淋巴瘤、实体瘤、自身免疫病、感染及器官移植等的辅助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测定细胞因子IL-6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泰素诱导下体外培养卵巢癌细胞局部环境中细胞因子IL-8、IL-6的表达,以探求细胞因子IL-6、IL-8在卵巢上皮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①应用MTT比色测定法对30例卵巢癌患者血清、腹水中细胞因子IL-6进行生物活性测定;②应用ELISA方法定量测量5个卵巢癌细胞系及10例初代培养卵巢癌细胞局部环境中细胞因子IL-8在泰素作用后水平的变化。结果 ①腹水中IL-6水平明显高于血清中IL-6水平(P<0.0001);②腹水或血清中IL-6水平与卵巢癌分期呈正相关;③在5个卵巢癌细胞系中,泰素选择性诱导3个细胞系IL-8水平显著增高,IL-6水平无明显变化;在10例初代培养卵巢癌细胞中,5例IL-8水平显著增高。结论 ①腹水或血清中IL-6生物活性的测定有可能成为卵巢癌疾病状态的评估及选择化疗药物的根据;②泰素可以选择性诱导IL-8的释放,调节局部炎症反应和肿瘤组织的生长及转移。  相似文献   

12.
黄芪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白细胞介素-2及其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通过测定黄芪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白细胞介素 2 (IL 2 )及白细胞介素 2受体 (IL 2R)的影响 ,以探讨黄芪治疗肾病的免疫机制。 方法 :ELISA法测定血清IL 2、血清和尿可溶性IL 2R ,PAP四层法测定肾间质中表达IL 2R的细胞。 结果 :实验 4周时 ,治疗组血IL 2及尿IL 2R明显低于肾病组 (P <0 .0 5 ) ,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肾病组肾间质中表达IL 2R的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治疗组 (P <0 .0 5 )。多因素相关分析提示 ,黄芪治疗 4周时 ,血IL 2水平与尿蛋白、血清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呈正相关 (P <0 .0 5 ) ,与血清清蛋白呈负相关(P <0 .0 5 ) ;尿IL 2R与尿蛋白呈正相关 (P <0 .0 5 ) ;肾间质中表达IL 2R的细胞数与血IL 2及血IL 2R呈正相关(P <0 .0 5 )。 结论 :黄芪可能通过IL 2及IL 2R系统对肾病产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PBMC培养上清IL-2与IL-10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采集 7例急性病毒性肝炎、12例慢性乙型肝炎、1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和 10例健康献血员血清 ;分离 15例慢性乙型肝炎、14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和 10例健康献血员PBMC ,在PHA P刺激下培养 72h ,收取培养上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和PBMC培养上清IL 2与IL 10水平。结果 急性肝炎血清IL 2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1)、高于慢性乙型肝炎 (P <0 .0 5 )、高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P <0 .0 5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血清IL 2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1)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PBMC培养上清IL 2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5 )。血清IL 2与ALT呈正相关 (P <0 .0 1) ,PBMC培养上清IL 2与ALT呈正相关 (P <0 .0 5 )。血清IL 10与PBMC培养上清IL 10与ALT无相关性 ,血清IL 2与IL 10呈正相关 (P <0 .0 1)。结论 Th1型细胞因子IL 2上调与乙型肝炎肝脏的炎症活动相关 ,IL 2的分泌低下可能造成细胞免疫力低下 ,与HBV的持续感染有关。IL 10可能作为IL 2的拮抗因子随IL 2分泌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4.
余咏文  张强英  李呜 《海南医学》2003,14(10):29-30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血清白细胞介素6、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26例急性期和18例缓解期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进行检测,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紫癜性肾炎患儿急性或血清白细胞介素6、8与缓解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缓解期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8有助于监测紫癜性肾炎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了解干燥综合征的病因,作者用ELISA法检测了干燥综合征患者的泪腺和血中的白介素2(IL-2),白介素2受体(IL-2R),白介素6(IL-6),白介素6受体(IL-6R),并与正常人相比较.结果:干燥综合征患者泪腺中的IL-2,IL-2R,IL-6R的含量比正常人明显升高,其血中的IL-2,IL-2R有改变.以上显示,干燥综合征患者泪腺中的白介素升高及血中的白介素的改变与该病的免疫性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IL-1)对骨髓瘤细胞粘附诱导骨髓基质细胞(BMSCs)分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和正常对照BMSCs分泌IL-6的差异.方法建立人BMSCs培养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BMSCs培养上清中IL-6量.结果(1)MM患者BMSCs具有异常增殖能力;(2)单纯KM3细胞培养上清中IL-6量为7±2.3u/ml;(3)单纯BMSCs培养时,MM患者BMSCs分泌IL-6量为26±7.5u/ml,高于正常对照16±4.7u/ml(P<0.01);(4)KM3细胞与MM患者或正常对照BMSCs共培养24小时后,其培养上清中IL-6量分别为49±181u/ml和27±6.9u/ml,均高于单纯BMSCs培养上清中IL-6量(P<0.01);(5)将BMSCs经1%多聚甲醛固定,再与KM3细胞共培养24小时后,其培养上清中IL-6量与单纯KM3细胞培养上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6)单纯BMSCs培养体系中加入IL-1,IL-6分泌量差异无显著性;(7)在KM3细胞与BMSCs共培养体系中加入IL-1,IL-6分泌量达74±20.5u/ml(MM组)和46±10.5u/ml(正常对照组),均高于单纯KM3与BMSCs共培养(P<0.01).结论MM患者BMSCs具有异常增殖和分泌IL-6能力,IL-1通过骨髓瘤细胞介导可促进BMSCs分泌IL-6.  相似文献   

17.
IL-6、IL-8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免疫病理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炎性细胞因子IL—6、IL—8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27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23例正常人血清IL—6、IL—8浓度。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6、IL—8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结论 患者体内高水平的IL—6、IL—8可能参与糖尿病的免疫病理损伤,两者相互作用,促进2型糖尿病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大剂量干扰素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 - 10 ( IL- 10 )、白细胞介素 - 12 ( IL - 12 )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 EL ISA法测定应用大剂量干扰素治疗前后的乙肝病人血清 IL - 10、IL - 12水平。结果 :治疗前 IL- 10、IL - 12水平分别为 ( 35.3± 13.5) pg/ L,( 51.3± 31.5) ng/ L ,治疗后分别为 ( 18.7± 11.3) pg/ L ,( 92 .7± 61.5) ng/ L。疗程结束 ,血清 HBV- DNA与 HBe Ag阴转率为53.8% ,明显高于对照组 12 .5% ( P<0 .0 1)。结论 :应用大剂量干扰素治疗后的乙肝患者 IL - 12水平升高 ,IL - 10水平下降 ,抗病毒免疫状态增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消溃散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IL-8、IL-10的影响.方法:UC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并设健康对照组.观察组以消渍散治疗;对照组以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疗程均为2个疗程,观察消溃散疗效及其对患者IL-8、IL-10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在改善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以及结肠镜下粘膜修复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可降低血清IL-8、血清IL-10的水平接近健康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溃散可能通过降低血清IL-8水平和IL-10的水平,从而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排便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氨茶碱对哮喘缓解期患儿体外单个核细胞(PBMC)合成IL-4和IL-10释放的影响以及与血清IgE水平的关系。方法:采集20例缓解期过敏性哮喘患儿PBMC与氨茶碱培养,按不同浓度(0、5、10、20mg/L)分为哮喘对照组(ACG)、处理组1(ATG1)、ATG2和ATG3,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NCG)。采用ELISA检测培养24h后各组PBMC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IL-10浓度,同时留取血清测IgE。结果;ACG PBMC合成和分泌IL-4、IL-10、血清IgE明显高于NCG,ACG血清IgE与PBMC上清液中IL-4浓度呈显著正相关,IL-4与IL-10呈正相关。氨茶碱抑制PBMC I-14、IL-10合成,在20mg/L时具有显著性。结论:20mg/L的氨茶碱可以抑制IL-4的生成,发挥抗炎作用,同时氨茶碱可能通过对IL-10的抑制,相应地降低IL-10对IL-4的促进作用,从而增加其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