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盐酸贝那普利(洛汀新)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及血清脑钠肽(BNP)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仅存在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52例,按有无左室肥厚(LVH)分为LVH组及非LVH组,均给予盐酸贝那普利口服20周,用药前后分别检测血清BNP浓度,并采用超声心动图及彩色多普勒技术测定心脏结构、左室舒张功能参数。结果:两组用药后左室舒张功能各参数较用药前均有显著改善,其中E峰减速时间(DT)显著降低(P〈0.05),E/A值显著增高(P〈0.05),E峰减速度(DC)显著增高(非LVH组P〈0.01,LVH组P〈0.05),血清BNP浓度显著降低(非LVH组P〈0.05,LVH组P〈0.01),左室质量指数(LVMI)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其BNP降低与E/A增高具有负相关关系(非LVH组r=-0.409,P〈0.05;LVH组r=-0.483,P〈0.01)。结论:盐酸贝那普利能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降低血清BNP浓度,且左室舒张功能障碍越重,血清BNP浓度降低越明显;血清BNP浓度可作为评价盐酸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疗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与左室肥厚(LVH)和舒张功能不全(LVD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114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左室重量指数(LVMI)标准分为LVH组和正常组,根据LVDD诊断标准分为舒张功能不全组和正常组。测定各组患者BNP水平,并检测其各项心脏超声指标[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LVEF、舒张早期血流播散速率(FPV)、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液流速峰值(E)以及舒张晚期流速峰值(A)],对比分析两组间的各项检测指标,以及BNP水平与各项心脏超声指标的关系。结果LVH组较正常组BNP水平及LVPWT均显著增加(均P〈0.01),E/A及FPV均显著降低(均P〈0.01);舒张功能不全组较正常组BNP浓度、LVPWT和LVMI均显著升高(均P〈0.01),E/A及FPV均显著降低(均P〈001);BNP与高血压患者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LVEDd、IVST、LVEF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LVPWT和LVMI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E/A和FPV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结论EF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左室肥厚或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时,其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BNP可作为反映LVH和LVDD状态的一种有价值的生化指标,对其进行检测有助于LVH和LVDD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醛固酮和纤维蛋白原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0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年龄、LVMI、LVEF、E/A比值、DT等指标与纤维蛋白原水平的相关性。结果:LVMI与不同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LVEF和舒张功能(E/A比值和DT)与血纤维蛋白原水平无关(P〉0.05)。与正常LVMI的患者相比,LVMI升高的患者年龄更大、收缩压更高、血清醛固酮和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均升高(P〈0.05)。LVMI与患者年龄、收缩压、体质量指数、纤维蛋白原水平和醛固酮水平独立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醛固酮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增加,且与LVMI相关。  相似文献   

4.
谭丽玲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4):499-500,510
目的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脑纳肽的含量来评价甲亢性心脏病左室功能受累情况。方法测定并比较甲亢心23例(甲亢心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9例(甲亢纽)以及对照纽14例的血清脑纳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频谱E/A比值等指标,并以BNP为诊断指标,对甲亢心进行诊断试验评价。结果甲亢心组患者治疗前血清BNP水平均显著高于甲亢组(RO,01),LVEF及E/A比值明显低于甲亢组(P〈0.05),甲亢心组血清BNP水平与FT3、FT4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01,P〈0.05;r=0.578,P〈0.05),与LVEF、E/A比值呈显著负相关(r=-0.48,P〈O.05,r=-0.35,P〈0.05)。甲亢心组和甲亢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清BNP、FT3、FF4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IJVEF、E/A比值显著高于治疗前(P〈O.05)。结论血清BNP检测是患者甲亢心比较快速、实用、无创、有效的诊断指标,其水平的高低结合LVEF、E/A比值可反映甲亢心的严重程度以及心肌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并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100例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并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硝苯地平组(对照组)和厄贝沙坦+硝苯地平组(观察组),各50例,分别给予硝苯地平、厄贝沙坦+硝苯地平治疗1年,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最大血流速度(E)和舒张晚期二尖瓣最大血流速度(A),计算E/A值。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LVMI均有明显下降(P〈0.01),LVEF均有明显上升(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LVMI低于对照组(P〈0.01),LVEF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治疗后E较治疗前有所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E和E/A均高于治疗前(P〈0.01),A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治疗后3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具有延缓作用,并可降低血压,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重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伴有冠心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伴有冠心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60例(A组)和贝那普利组60例(B组),分别予以替米沙坦口服(80~160mg/d)和贝那普利口服(10~20mg/d),疗程均为2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血压、血脂、hs-CRP和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结构和功能,对比分析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①A、B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P〈0.01);②A组治疗后,甘油三酯(TG)、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明显降低(P〈0.05);hs—CRP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显著下降(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增加(P〈0.01);B组治疗后TG、IVST、LVPWT、LVDd无明显的变化,但hs—CRP、LVMI下降水平及LVEF升高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③直线相关分析显示:hs-CRP与LVMI呈正相关(P〈0.05)。结论替米沙坦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显著降低hs-CRP和改善血脂代谢水平,使伴有冠心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VH显著逆转和心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张光星  林云 《中国热带医学》2007,7(9):1572-1573,1587
目的已有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荆(ACEI)和β-受体阻滞荆联用均可逆转左心室肥厚(LVH),观察比索洛尔和缬沙坦联合应用逆转原发性高血压(EH)伴左室肥厚的临床效果,与用比索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比较,效果无差异。方法将84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患者随机分为比索洛尔加贝那普利组(A组)46例和比索洛尔加缬沙坦组(B组)38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出量(CO)、A峰/E峰比值(AE比值)、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A组、B组治疗前后LVEF、CO、LVDd无变化(P〉0.05);AE比值、LVMI、IVST、LVPWT两组均明显下降(P均〈0.01),两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比索洛尔和缬沙坦联合应用与和贝那普利联用一样能显著逆转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血压引起左室肥厚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对正常对照组56例及高血压组98例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分别测定左室内径(LAD)、舒张末左室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及左室壁厚度(PWT),计算左室肌重、左室肌重指数(LVMI)。分别测定LVH组、NLVH组二尖瓣下血流E峰及A峰,并计算A/E比值,判定为左室舒张功能。结果:高血压组较正常对照组的LVST、PWT及LVMI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98例高血压组病人中有48例LVH,占49.0%,其中34例二尖瓣下血流A/E〉1判定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占70.8%;而NVLH50例,二尖瓣下血流A/E〉1仅10例,占20.0%,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左室肥厚可使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相似文献   

9.
史伟文  吴永贵  沈裕欣 《安徽医学》2013,34(11):1628-1630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检查在腹膜透析(PD)患者心功能评价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101例住院的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组)患者及30例正常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心脏彩超测定CAPD患者及对照组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室间隔厚度(IVST)、肺动脉压力(PAP)及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二尖瓣口最大血流速度之比(E/A)等,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CAPD组LAD、LVDd、LvDs、IVST、PAP、及LVMI高于对照组(P〈0.05),E/A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APD组LVEF与BNP呈负相关(r=-0.467,P=0.000);LVMI与BNP(r=0.416,P=0.006)旱正相关。结论心脏彩超可用于CAPD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期血流传播速度与脑钠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满红 《现代医学》2010,38(4):366-368
目的:应用舒张期左室内血流传播速度(Vp)和血清脑钠肽(BNP)水平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左室舒张功能。方法:用彩色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19例EH患者和20正常对照者的V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BNP浓度,并用频谱多普勒法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速度E峰、A峰及E/A值,分析其变化并比较几种方法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组E峰、E/A和Vp明显降低(P〈0.05),A峰和BNP明显升高(P〈0.05)。高血压组BNP浓度与Vp呈负相关(r=-0.748,P〈0.05),BNP浓度与E/A无明显相关性(r=-0.185,P〉0.05),Vp与E/A无明显相关性(r=-0.048,P〉0.05)。结论:BNP和Vp均能反映高血压患者舒张功能的变化,两者结合可为无创性估测无症状性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提供一个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Tei指数评价不同脉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郭清  关浩增  莫永秀  杨珈玲 《广西医学》2005,27(11):1723-1726
目的探讨应用Tei指数评价不同脉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功能的临床研究。方法对6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及24例血压正常老年人对照者进行24h动态平均脉压(24hMPP)测定,按24hMPP不同将高血压病患者分为24hMPP〈60mmHg组(Ⅰ组,32例)和24hMPP≥60mmHg组(Ⅱ组,30例)。所有观察时象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内径(IVS、LVPW、LVDEd)。计算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二尖瓣血流频谱图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比(E/A)、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主动脉射血时间(ET)、左室射血分数(EF)以及Tei指数。结果Ⅱ组LVEDd与Ⅰ组和时照组比较增大(P〈0.05)。Ⅰ、Ⅱ组IVS、LVPW、LVMI与对照组比较增加(P〈0.05)。Ⅰ、Ⅱ组E/A与时照组比较减小(P〈0.05),Ⅱ组减小更为明显(P〈0.05)。Ⅰ、Ⅱ组的IVRT、Tei指数较对照组延长(P〈0.05),且Ⅱ组的延长幅度比Ⅰ组大。脉压与IVRT、Tei指数正相关(r=0.48,r=0.47,P〈0.05),与EF、E/A轻度负相关(r=-0.32,-0.36,P〈0.05)。结论脉压增大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功能。Tei指数能直观、简便、敏感、综合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B型利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心房颤动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10月连续诊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9例,根据超声心动图(UCG)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根据ECG将患者分为房颤组(AF组,105例)及无房颤组(NAF组,104例),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BNP、hs-CRP水平。结果 AF组中阵发性房颤48例,持续性房颤24例,永久性房颤33例。AF组患者的BNP[(198.66±118.85)ng/L与(86.37±66.96)ng/L]与LVMI[(127.19±28.04)g/m2与(83.70±17.23)g/m2]明显高于NAF组(P〈0.01)。永久性房颤患者BNP明显高于阵发性房颤患者[(242.45±134.36)ng/L与(178.95±102.73)ng/L,P〈0.05],而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患者BNP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hs-CRP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房颤患者BNP与患者LVMI、LA、房颤持续时间成正相关,与LVEF成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BNP水平升高,房颤的可能性增大。hs-CRP与房颤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BNP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房颤之间关系密切。BNP可作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心肌肥厚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刘雪玲  伍业冬  骆峰  雷蓓  李坚 《广西医学》2009,31(5):642-644
目的探讨Tei指数检测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脉冲多普勒及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对30例正常对照组、40例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左心室Tei指数测定,用二维Simpson法测定左室射血分数(EF),用脉冲多普勒测定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与A峰的比值(E/A)。结果高血压组左室Tei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左室EF、E/A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高血压患者早期即存在心功能改变;Tel指数能准确定量评价青年高血压患者整体心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含量及其与左心室肥厚(LVH)、左心室舒张功能(LVDF)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122例EH患者和36例对照组血浆BNP浓度;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测定EH患者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E/A比值。对BNP与LVMI、E/A比值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EH患者BN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EH伴LVH者BNP浓度明显高于EH无LVH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H伴LVH者血浆BNP浓度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r=0.45,P〈0.01),与E/A比值呈显著负相关(r=-0.68,P〈0.01)。结论 EH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且与LVH、LVDF密切相关;BNP浓度的测定可望成为EH患者LVH及LVDF障碍的一项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和培哚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86例。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和培哚普利组。在服药前和服药后4周、12月测血压、服药前和服药后12个月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D)、左室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口舒张早、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比值。结果:服药4周后,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12个月后两组LVEF、FS无改变,LVD、IVST、LVPWT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明显降低(P〈0.01),E/A比值明显升高(P〈0.01)。结论:厄贝沙坦、培哚普利不仅能有效降低老年人高血压,而且能明显减轻左心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血压引起左室肥厚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对正常对照组56例及高血压组98例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高血压组较正常对照组的LVST、PWT及LVMI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高血压组有48例LVH(49.0%),其中34例二尖瓣下血流A/E〉1判定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70.8%);而NVLH50例,二尖瓣下血流A/E〉1仅10例(2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压升高可使左室后负荷增加,使左室收缩遇到的阻力增大,久而久之出现左室肥厚。左室肥厚可使左室舒张功能减低,而且常出现在收缩功能障碍之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舒张性心功能不全(DHF)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与超声心动图所测指标、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 V1)的相关性。方法将289例住院患者分为心功能正常组(91例)、单纯舒张功能异常组(149例)和舒张合并收缩功能异常(49例)三组,其中又将单纯舒张功能异常组根据二尖瓣舒张期E峰与A峰流速比值(EV/AV)分为三组:DHF1级组EV/AV〈0.75(52例)、DHF2级组EV/AV为0.75—1.5(54例)、DHF3级组EV/AV〉1.5(43例)。采用心力衰竭诊断仪测定每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利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每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及左房内径,常规描记十二导联心电图并计算V1导联P波终末电势,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心功能正常组、DHF1级组、DHF2级组、DHF3级组、舒张合并收缩功能异常组之间全血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心功能恶化,BNP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与单纯舒张功能异常组中左心房前后径(LAD)与BNP呈显著正相关(r=0.711,P〈0.01),PtfV1与BNP呈显著负相关(r=-0.615,P〈0.01)。与舒张合并收缩功能异常组中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BNP呈显著正相关(r=0.862,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与BNP呈显著负相关(r=-0.926,P〈0.01)。结论临床上对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血浆BNP水平测定,并结合EV/AV比值分级、超声心动图测定指标、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有助于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及对心功能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ei指数评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将临床确诊为甲亢的63例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分为单纯甲亢组(n=35)和甲亢心组(n=28),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测算出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二尖瓣瓣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及E/A;Tei指数。并与正常对照组(n=34)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甲亢组相比,甲亢心组的LVDD、LVSD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甲亢组相比,甲亢心组的LVEF及LVFS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甲亢心组的E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甲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心组的A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甲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甲亢心组的E/A值降低,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甲亢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甲亢各组的Tei指数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甲亢心组高于单纯甲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甲亢患者早期即有收缩及舒张功能改变;Tel指数能敏感、客观、无创、早期评价甲亢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19.
陈云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6):51-52,54
目的探讨心功能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人院日行2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24h动态脉压水平分为Ⅰ组50例(动态血压〉60mmHg),1/组40例(动态血压≤60mmHg),比较两组的LVEF、SV、CO、E峰、A峰、E/A的变化结果。结果Ⅱ组E峰、A峰均较Ⅰ组明显提高,且E/A比例低于I组,随着病程的进展出现倒置(P〈0.05)。Ⅱ组的LVEF(%)明显高于Ⅰ组,Ⅱ组的CO明显低于I组,经t检验处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心律失常、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以及脑血管损害(脑出血、脑梗死)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Ⅱ组的血尿酸、血肌酐的平均值均明显高于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的临床特点,以及与心功能的关系,对高血压的治疗及靶器官损害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岑强  杨明  王青 《北京医学》2011,33(1):5-8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B型利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心房颤动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2月连续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10例,根据超声心动图(UCG)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根据ECG将患者分为房颤组(AF组,116例)及无房颤组(NAF组,104例),测定2组患者的血清BNP、hs-CRP水平。探讨高血压患者的血清BNP、hs-CRP水平其与房颤之间的关系。结果 AF组中阵发性房颤59例,持续性房颤24例,永久性房颤33例。AF组患者的BNP(198.66±118.84pg/mlvs.86.37±66.97pg/ml)与LVMI(127.19±28.05g/m2vs.83.70±17.22g/m2)明显高于NAF组(P〈0.01)。永久性房颤患者BNP明显高于阵发性房颤患者(242.45±134.37pg/mlvs.178.95±102.72pg/ml,P〈0.05),而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患者BNP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间hs-CRP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房颤患者BNP与患者LVMI、LA、房颤持续时间成正相关,与LVEF成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患者血清BNP水平升高,房颤的可能性增大。hs-CRP与房颤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BNP与高血压房颤之间关系密切。BNP可作为高血压左心室心肌肥厚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