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4月包头市中心医院住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76例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临床疗效。结果本组资料显示:①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绝大部分有发热,本组69例(占89.40%)。②仍以年长儿发病最多,本组7~14岁44例(57.89%)。③咳嗽有特征性,早期干咳,部分较剧烈。本组咳嗽76例(100.00%)其中刺激性干咳48例(63.15%),有咳痰9例(11.84%),剧烈咳嗽19例(25.00%)。④肺部阳性体征多不明显,本组肺部呼吸音粗55例(72.36%)。⑤X线胸片显示肺呈肺叶或节段性大片密度增高影或肺实变浸润性病变增多,本组46例(60.52%),其次为肺门阴影增浓的改变、间质性肺炎改变及支气管肺炎改变。⑥血常规白细胞大多正常,本组白细胞(4~10)×109/L55例(72.36%),而中性粒细胞比例多高于相应年龄范围值,本组64例(84.21%)。结论对于:①起病急、高热不退、肺大叶实变,已应用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反应不佳者要考虑肺炎支原体肺炎,要在寻找MP感染的证据的同时,果断加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②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例细胞比例增高要考虑支原体肺炎;③血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增高者要考虑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同时要积极寻找其他病原感染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成人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0例成人MP感染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与转归情况进行数理分析.结果与结论:60例MP感染成人患者,年龄(34±9)岁,女43例,占72%,秋冬季发病49例,占82%,发热22例,占37%,听诊双肺可闻及干、湿性罗音14例,占23%;白细胞总数正常40例(67%),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34例(57%);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MP-IgM)抗体检测均为阳性;46例行X线胸片检查,28例(61%)正常;肺炎9例;用阿奇霉素(35例)或罗红霉素(25l例)治疗后痊愈.成人MP感染以青壮年为多,女性多于男性,秋冬季发病多见,症状相对较轻,白细胞总数多正常,肺炎比例少,阿奇霉素疗效满意,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3.
报告78例支原体肺炎,以年长儿童多见(71.8%),婴幼儿亦可发病。临床以发热(100%),咳嗽(100%)为主要表现,频繁刺激性干咳为多见(50%);持续性高热>39℃者占50%;有肺外表现者不多(17.9%),且程度较轻;肺部体征不重;X线改变较多;末梢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者占84.6%;冷凝集试验>1:32者72例(92.3%);间接血球凝集试验血清抗体滴度均>1:32。随机分为红霉素组(38例)和白霉素组(40例),用药剂量及方法相同。白霉素平均疗程8天,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5%)而轻。重点讨论白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  相似文献   

4.
60例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成人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60例成人MP感染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与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60例MP感染成人患者发热22例,听诊双肺可闻及千、湿啰音14例;白细胞总数正常40例,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34例;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MP—IgM)抗体检测均为阳性:46例行胸部X线片检查。28例(61%)正常;肺炎9例;用阿奇霉素或罗红霉素治疗后痊愈。结论 成人MP感染以青壮年为多,女性多于男性。症状相对较轻,白细胞总数多正常,肺炎比例少,阿奇霉素疗效满意,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成人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及治疗,减少误诊.方法 对2008年1月~2009年6月呼吸科血清学证实的45例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CT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情况.结果 45例患者多无基础疾病,男,21例,女,24例,以青壮年为主;临床表现以发热、刺激性咳嗽为主要临床特点,18例(40.0%)出现肺外表现,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烦躁、皮疹、关节痛等.CT影像改变多种多样,如磨玻璃影、球形结节病灶、团块影、斑片状浸润影、病变肺内游走、纵膈淋巴结增大及胸腔积液.所占比例分别为20例(44.5%)、12例(26.7%)、7例(15.5%)、6例(13.3%)、20例(44.5%)、4例(9.0%)、15例(33.3%).外周血白细胞(4.0~10.0)×109/L8例(17.8%)、≥10.0×109/L32例(71.1%)、≤4.0×109/L 5例(11.1%);C反应蛋白(CRP)升高36例(80.0%);肺炎支原体抗体1∶160 12例(26.7%),1∶320 24例(53.3%),≥1∶640 9例(20.0%).结论 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CT影像改变多种多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血清Mp-lgM 有利于早期诊断,大环内脂类、呼吸喹诺酮类抗生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好,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上海市莘庄地区不同年龄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征。方法:731例MPP患儿按年龄分成0~3岁组186例、3~5岁组266例及5~12岁组279例。对比分析3组临床症状、体征、胸片、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结果:0~3岁组MPP患儿多为无热,咳嗽多痰,肺部痰鸣音及喘鸣音明显,胸片以小斑片状渗出为主,CRP基本正常;3~5岁组以高热为主,热程与0~3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体征及胸片与0~3岁组相仿,但间质性炎症有所上升,CRP可正常或轻度升高;5~12岁组患儿以高热为主,热程长,约6 d左右,刺激性干咳,肺部罗音不明显,CRP正常或轻度升高,混合细菌感染或节段性肺炎及胸腔积液时可明显升高,胸片提示节段性浸润较前2组明显增加。3组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或轻度偏高;随着年龄增长,各年龄组患儿痰鸣音、喘鸣音的发生率逐渐下降,CRP逐渐升高,节段性浸润逐渐增多趋势。结论:不同年龄组肺炎支原体肺炎特点各不相同,临床工作中应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结合年龄特点综合分析,尽早作出病原体诊断而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与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多西环素治疗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治疗组(38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多西环素静脉滴注。通过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退热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胸片病灶吸收和治愈天数的情况,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退热时间、症状消失消失时间及胸片病灶吸收和治愈天数的情况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多西环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马爱英  谭红梅  薛卫斌  高照波 《医学争鸣》2002,23(20):1883-1883
0 引言 小儿心脏术后并发支原体肺炎者不常见 ,2 0 0 0 - 0 4 /2 0 0 1- 0 4月 ,我科共行小儿心脏病手术 4 5 6例 ,并发支原体肺部感染者 4例 ,占 0 .87% ,经对症处理 ,加强肺部护理 ,效果满意 ,均痊愈出院 .1 临床资料 本组 4 (男 3,女 1)例 ,年龄 3~ 6岁 ,其中室缺2例 ,室缺合并肺高压 1例 ,动脉导管未闭 1例 .术后 4~ 6 d发热 ,体温 38~ 39.5℃ ,痉咳或剧烈干咳、无痰 .查体 :肺部无阳性体征 ,精神差 ,哭闹、发热、恶心、饭后易呕吐 .X线呈肺部炎症表现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 ,支原体抗体阳性 .用抗病毒药物及头孢菌素抗…  相似文献   

9.
陈保红  翁家武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2):1345-1346
目的探讨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1例患者中,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29例,增高4例,降低8例;C反应蛋白正常l5例,升高26例。41例患者全部治愈,所有病例一经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结论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症状、体征、X线表现及一般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改变,导致其经常被漏诊、误诊,应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警惕及时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10.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对11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儿童, 6~12岁占48.28%,但年幼儿童感染率有所增加,3岁以下占15.52%.发热伴咳嗽的患儿占87.07%,平均发热8.42 d.早期多无明显阳性体征,随病程的进展,83.62%的患儿肺部出现湿啰音.MP-IgM阳性率为45.69%, 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阳性率53.45%,MP-IgM阳性和或MP快速培养阳性患者共86例,阳性率74.13%.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正常(占58.62%).胸片以一侧大片状阴影为多见,占72.41%,右侧(59.48%)多于左侧,下叶(70.23%)多于中上叶.42例(36.21%)患儿有并发症.所有病例均用阿奇霉素或红霉素治疗,效果大多较好.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学龄儿童,大多数患儿肺部出现湿啰音,血清特异性抗体MP-IgM检测结合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胡小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4):38-39,4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感染规律,为小儿MP肺炎的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院75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检测,调查肺炎支原体肺炎流行情况,并对入院的118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进行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呼吸道疾病患儿抗-Mp-IgM阳性率为60.0%(450/750),女性患儿阳性率(68.0%),高于男性患儿(54.7%,χ2=48.1,P0.01)。婴幼儿MP肺炎以气促、喘息为主要临床表现,肺部啰音多见,发热并不明显,肺外并发症少;年长儿患儿的MP肺炎以发热、咳嗽为主,肺部体征不明显,肺外并发症多。51.7%的患儿有肺外合并症。结论小儿MP肺炎在不同年龄组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早期无明显的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呈现多样性改变,肺外合并症多,因此对疑似患儿应常规检测MP-IgM抗体,有利于早期诊断,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阻塞性肺炎57例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隆辉 《安徽医学》2007,28(4):323-325
目的探讨阻塞性肺炎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阻塞性肺炎5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引起阻塞性肺炎的病因中肺癌占71.93%,支气管内膜结核占19.30%、异物占7.02%,支气管乳头状瘤占1.75%。肺癌患者以咳嗽、咳痰、痰血为主要症状,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主要表现低热、干咳。部分肺癌、异物患者WBC、N%增高。X线表现:肺癌伴炎症多以段、叶支气管分布,支气管内膜结核跨叶分布为主,异物嵌顿右侧多见。结论中老年阻塞性肺炎,以肺癌居多。纤支镜对阻塞性肺炎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确诊率94.74%。  相似文献   

13.
肺炎支原体诱导儿童哮喘的免疫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诱发儿童哮喘的临床免疫学特点,以阐明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间的密切联系。方法:将9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3组进行比较,MP伴哮喘组30例,单纯MP不伴哮喘组30例,支气管哮喘组30例。检测每组的外周血WBC及分类,胸片,痰中嗜酸性细胞计数,血清IgE定量。结果:全部病例WBC总数无显著性差异,MP伴哮喘组和支气管哮喘组在外周血和痰嗜酸性细胞计数、IgE等方面高于单纯MP不伴哮喘组(P<0.05)。结论:MP感染可以诱导患儿哮喘,发病机理与免疫机制紊乱有关,抗感染治疗MP的同时可应用支气管扩张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急性肺炎患者血清相关生物标志物含量,为建立一种快速鉴别诊断临床急性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的免疫胶体金检测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临床病原学诊断明确的急性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为检测样品,采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杀菌渗透增强蛋白(bactericidal/permeability-increasing protein,BPI)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上述血清中相关生物标志物含量。结果 (1)正常人群血清78份,急性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46份,病毒性肺炎和细菌性肺炎患者血清42份,其中病毒感者患者血清35份,细菌感染患者血清7份;(2)正常人群血清PDGF最大值<6 000 pg/mL;血清BPI最大值<80 ng/mL;(3)以血清PDGF值6 000 pg/mL作为鉴别诊断急性支原体感染的基线值,支原体感染患者阳性检出率为93.47%(43/46);病毒和细菌感染患者出现支原体感染的假阳性率为7.14%(3/42);(4)以血清BPI值80 ng/mL作为鉴别诊断急性细菌感染的基线值,细菌感染患者阳性检出率为85.71%(6/7);病毒感染患者出现细菌感染的假阳性率为3.22%(1/31)。结论 以血清PDGF 6 000 pg/mL和BPI 80 ng/mL作为鉴别诊断不同病原体感染的基线值,对临床急性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鉴别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儿童嗜肺军团菌(LP)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从2012年10月~2013年4月在我院就诊为LP和MP分别感染及合并感染的患者中挑选100例,其中LP20例、MP30例、LP与MP混合感染的50例,并对其血清进行检测,对比三组患者的症状并总结儿童LP肺炎合并MP感染I临床特征。结果LP感染的患者发热咳嗽18例MP患者23例,LP与MP合并感染的患者咳嗽、发热、精神衰弱的有34例,且为首要症状,大多数患者处于38℃左右。LP合并MP组与LP及MP组在咳嗽、发热、热峰、热程、腹痛、肺部阳性体征、心率增快、颈淋巴结肿大以及肝脏增大等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LP肺炎合并MP感染症状复杂多样,伴随着身体各个组织功能的损害。我国学前儿童病情较严重,且城镇儿童发病率较高.在医学上应予重视.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在呼吸内科住院的有食管癌病史的肺炎患者疗效差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3月—2014年2月共6年来在呼吸内科住院的94例食管癌合并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疗效差定义为死亡,或者症状、体温、血常规、血气分析、肺部影像学中任一项差的结局。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各种危险因素。结果有食管癌病史的肺炎的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常见的体征为呼吸音降低和湿啰音。痰病原菌多样。影像学特征包括肺炎的多肺叶浸润、胸腔胃、胸腔积液、气管支气管受压、肺气肿、肺间质改变、支气管扩张、心包积液、可疑肺转移瘤等。差疗效组54例(占57.4%),好疗效组40例(占42.6%)。2组的基线人口学特征、食管癌治疗史、肺炎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发现,呼吸困难(P=0.022, OR=3.791,95%CI:1.215~11.826)是疗效差的独立危险因素,咯血(P=0.007,OR=0.143,95%CI:0.035~0.593)是疗效好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早期识别疗效差的危险因素可能有助于改进治疗策略,提高有食管癌病史的肺炎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7.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体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效果.方法 对2005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180例MP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及效果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刺激性咳嗽为主,肺部体征多不明显,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正常,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CRP)正常或稍升高;X线胸片改变明显,此外尚有血液、肝功能、心肌、肾脏、神经系统等损害.患者均行阿奇霉素治疗,部分患者加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糖皮质激素,全部临床治愈.结论 小儿MP肺炎好发于学龄儿童,小儿MP肺炎临床症状重而体征轻,X线胸片阴影明显是MP肺炎的特点,血清学检测为诊断的主要手段,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影像、肺功能及纤维支气管镜改变,研究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7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并对其中135例胸部X线片表现为肺部大片浸润或肺不张的急性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随访研究,其中61例给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病变局部介入治疗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内科治疗(治疗组),74例仅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内科治疗(对照组),随访比较治疗组、对照组肺部病变吸收情况。结果207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207例(100%),发热185例(89.4%),气促49例(23.7%),喘息29例(14.0%),胸痛28例(13.5%),皮疹13例(6.3%);肺部有阳性体征73例(35.3%),外周血白细胞正常93例(44.9%),轻度增高97例(46.9%),血清CRP多有升高;支原体肺炎胸片最常见表现为肺实质阴影(57%,118/207),其中大片浸润阴影98例(47.3%);肺不张37例(17.9%)。139例肺通气功能(75.1%,139/185)有不同程度异常,主要表现为小气道功能改变;纤维支气管镜下均可见黏膜粗糙、肿胀、分泌物附着,管腔分泌物多数呈半透明或灰...  相似文献   

19.
小儿支原体肺炎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肺炎支原体核酸聚合酶联反应(MPDNA-PCR法)及培养确诊的小儿支原体肺炎96例,占同期肺炎总数的15.87%。发病年龄<5岁者86.45%,而3岁以内者为64.58%,最小年龄仅l20/30月。除肺炎外有肺外多器官损害者21例(21.88%)。96例中合并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者23例(23.96%),其中腺病毒(ADV)及呼吸道台胞病毒(RSV)各5例,副流感病毒ⅠⅢ或Ⅱ(PⅣ-ⅠⅢ,Ⅱ)13例。全部病例均用红霉素治疗,治疗好转率达10O%。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科住院并被确诊为老年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的患者(肺炎组)80例和同期入院的老年非肺炎患者(对照组)80例为研究对象,肺炎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PCT、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及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肺炎组血清PCT阳性率(80.0%)明显高于外周血WBC计数(50.0%)、ESR (45.0%)及痰培养(2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肺炎组和对照组血清PCT水平分别为(3.12±1.05) ng/mL和(0.45±0.13) ng/mL,两者比较,治疗前肺炎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外周血WBC计数及ES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肺炎组血清PCT水平分别为(3.12±1.05) ng/mL、(0.48±0.16) ng/mL,两者比较,肺炎组经治疗后血清PCT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外周血WBC计数及ES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较外周血WBC计数、ESR水平更敏感地反映老年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患者炎症变化情况,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