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ADR在我市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方法:采用Excel电子表和手工筛选方法,按患者性别、年龄、涉及药品种类、与ADR有关的抗微生物药种类、中药注射剂情况、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其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ADR的药品抗中,微生物药物居首位,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主要的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其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中药注射剂的ADR共87例。结论:ADR现象比较普遍,应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慎重选择静脉滴注给药治疗,中药注射剂的ADR不容忽视,应加强对国家通报品种的监测,加快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传递,保障公众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镇江市127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ADR在我市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方法:采用Excel电子表和手工筛选方法,按患者性别、年龄、涉及药品种类、与ADR有关的抗微生物药种类、中药注射剂情况、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其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ADR的药品抗中,微生物药物居首位,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主要的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其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中药注射剂的ADR共87例。结论:ADR现象比较普遍,应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慎重选择静脉滴注给药治疗,中药注射剂的ADR不容忽视,应加强对国家通报品种的监测,加快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传递,保障公众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关注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中心编制的《2005年全市药品医疗机械监测结果通报》中,有11475份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中成药有2046例,中药注射剂为1459例,占中成药不良反应的71.3%。鉴于中药注射剂频繁地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近几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在《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通报了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剂、葛根素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参脉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莪术油注射液、莲必治注射液等8个中药注射剂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剥脱性皮炎、呼吸困难、过敏性哮  相似文献   

4.
赵艳芳  杨烈霞 《实用医技》2007,14(35):4849-4850
目的:探讨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及其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年度《药物不良反应杂志》刊载的ADR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6例药品不良反应中,抗感染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为中药注射剂,受损害的系统以消化系统为最多。结论: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加强监测,减小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赵艳芳  杨烈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5):4849-4850
目的:探讨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及其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年度《药物不良反应杂志》刊载的ADR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6例药品不良反应中,抗感染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为中药注射剂,受损害的系统以消化系统为最多。结论: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加强监测,减小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2004年11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第7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通报内容为:莪术油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和警惕抑肽酶注射剂的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7.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因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付慧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8):1416-1417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层出不穷,不仅仅是新的中药注射剂的不断增加,而且中药注射剂的剂型也在不断更新,同时中药注射剂在不良反应方面病例数也在不断的增加,据国家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报告数据显示,2001年至2003年中药注射剂的ADR报道占中药ADR报告总数的77.12%(中药ADR数量占ADR总数的13.15%)。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是目前临床关注的重要问题。临床一线的护士对中药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85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所致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表进行分析,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安全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上报85例中药注射剂所致的ADR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DR报告涉及14个中药注射剂品种,以皮肤过敏及多器官损害为主,发生不良反应最多的是注射用双黄连。[结论]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要加强ADR监测,最大限度减少ADR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日前发布第21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醒警惕清开灵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清开灵注射剂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临床用于急性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治疗。提醒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应警惕清开灵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109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药剂型的不断改进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使用也日趋广泛 ,在对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其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 (ADR)也日渐增多 ,为了促进临床的合理安全用药 ,减少ADR的发生 ,本文收集了近 10年来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杂志所报道的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文献进行统计分析 ,以供临床用药参考。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国期刊网CNKI数据库检索系统全文数据库及《中国药学文摘》 ,本文收集 1994~ 2 0 0 3近 10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 10 9例 (不包括综述 ) ,按照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ADR判断标准 ,对…  相似文献   

11.
133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春晓  徐涛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5):114-116,121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降低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收集的133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的ADR呈多发性,临床表现多样,个体差异、临床使用不规范等原因均可导致ADR的发生。结论:应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规范管理,重视中药注射剂ADR监测工作,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正确认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将能避免社会民众产生误解或认识错位。目前中药注射剂的生产原料、生产工艺以及突出安全性的质量监控是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关键所在,针对各品种临床存在的问题,加强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基础研究,在说明书明确临床药物配伍及使用规范,强化相关物质、不溶性微粒、热原、过敏物质等注射剂安全性质控,确实保证中药注射剂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中药注射剂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其所引发的不良后果事件逐渐增多,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文章首先对中药注射剂的安全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了中药注射剂所引发的不良后果,并重点从生产环节?流通存储环节?使用环节?监管环节入手分析了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的因素,最后从管理的视角提出了中药注射剂的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中药注射剂(TCMI)在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但随着其应用的发展,不良反应也日益被关注。有关TCMI不良反应报道的不断增加,人们越来越担心其安全性,TCMI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何以理性的态度来看待TCMI及其安全性,为TCMI寻找符合时代精神、切合科学发展规律的道路是目前中药研究者的迫切任务。本文通过分析TCMI常见不良反应的表现及产生原因,对药物组成、安全性、有效性、药物经济学、质量标准、与化学药的联合应用和TCMI的上市后的再评价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提高TCMI质量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减少其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杨国正  何燕  高天  齐方洲 《四川医学》2012,33(2):248-250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07~2010年354例ADR报告,从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体重、家族史、既往史、药品名称、所涉及的器官及系统、临床表现、国内文献及说明书记载、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354例报告中涉及38种中药注射剂,5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最高(58.19%),刺五加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大(10.73%),ADR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和瘙痒(41.24%),中药注射剂用于循环系统疾病产生的不良反应最高(21.75%)。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多样,应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特点,并分析原因,为我院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2009年上报的ADR报告分别就患者性别、年龄、不良反应类型、药品种类、严重程度分级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413例ADR中,男性患者有198例(47.94%),女性患者有215例(52.06%),女性略高于男性;发生ADR的患者中年龄最小为7个月,最大为81岁,60岁以上的患者有147例(占35.59%);413例ADR共涉及药品14类115种,其中以抗微生物药最多占62.96%,中药制剂占16 22%:ADR主要发生于静脉滴注343例(83.05%)和口服给药49例(11.87%)为主;413例ADR中,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病例最多,其次为胃肠系统损害、神经系统等;新的ADR有36例(8.72%),严重的ADR有7例(1.69%)。结论:ADR的发生与患者体质、药品种类、临床应用途径等多种因素相关,应积极开展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ADR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计算机技术,建立药品不良反应临床简报系统,简化药品不良反应的上报程序,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数量和及时性。方法: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制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提取必须由临床提供的信息。应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以提问形式实现程序设计。结果:药品不良反应临床简报系统操作简便,适用于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上报。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reviews an approach to the evaluation and documentation of suspected 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 I propose an algorithm for the evaluation of suspected ADR. I recommend that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 scoring system(ASS) or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s probability scale(APS) be used when evaluating suspected ADR. In these two scoring systems, points are allotted according to response to a series of questions on events relating to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e suspected ADR. Depending on the total points scored the probability of the suspected ADR are classified as definite, probable, possible and unlikely. When a patient's suspected ADR is classified as definite, then no further investigation is necessary. The patient should be considered sensitive to the drug. In a case where the suspected ADR is classified as probable or possible then further investigations should be considered to confirm the diagnosis. If the nature of ADR is life threatening only in-vitro test should be done. If the nature of ADR is not life threatening, in-vivo and oral provocative test dosing may be considered. It should be considered if the suspected drug in question cannot be substituted and when it is very frequently prescribed.  相似文献   

19.
薛锦花 《当代医学》2010,16(31):141-142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2004年1月~2009年6月的82例ADR报告表。结果抗菌药物的ADR发生率最高,静脉用药是发生ADR的主要途径。结论应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登记,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开展药物警戒,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汇总统计我院2012年上报的178例注射剂ADR,对患者情况、药品种类、注射方法、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8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物品种共有70种,其中抗感染药类药物19种(27.14%),居引发ADR的品种数首位;ADR发生以大分子量药物、中药复方制剂、抗感染药最为常见;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常见。【结论】临床使用注射剂应关注药物的种类、适用人群、临床表现等,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加强ADR监测报告工作,确保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