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秀美  苏家茹 《中外医疗》2008,27(22):27-28
目的 研究中西医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80例偏头痛患者根据中西医的有关理论进行治疗.结果 总体疗效有效丰显著,无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方式是防治偏头痛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针灸治疗流行感冒的几种有效方法.方法 观察采用体针疗法、灸法、电针体穴疗法的治疗效果,研究治疗操作手法.结论 作为非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非淋菌性宫颈炎合并盆腔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50例确诊为非淋菌性宫颈炎合并盆腔炎患者,采用甲磺酸帕珠沙星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及病原体的检测.结果总有效率78.0%.结论磺酸帕珠沙星能有效清除病原体,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合并锰腔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椎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研究推拿治疗颈椎病60例,并作疗效评定.结果 有效率93.3%.结论 采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有效缓解内痔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内痔. 方法分析研究患者经过中西药外敷、熏蒸、回纳复位及急症手术配合内痔注射治疗,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结论 将药物的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有机结合的方法,不失为找到了解决这一急症的捷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进一步提高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疗效的方法.方法:采用同期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比较复方皂矾丸联合环孢菌素A(CsA)与单用雄激素治疗CAA的疗效.结果:复方皂矾丸联合CsA治疗CAA有效率为85.0 %,明显高于单用雄激素对照组的44.4 %.治疗有效者骨髓BFU-E、CFU-E、CFU-GM数量恢复较好.结论:复方皂矾丸联合CsA是治疗CAA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压氧综合治疗放射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和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高压氧治疗放射性脑病15例,与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的11例患者对照研究.结果 采用和不采用高压氧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66.66%和54.54%.患者接受的放射剂量与高压氧治疗疗效无明显关系.2个疗程以上高压氧治疗症状改善增加.出现症状后尽快使用高压氧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结论 高压氧治疗放射性脑病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精制颗粒经有氧雾化机雾化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以期找到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更有效的方法.方法本研究共观察5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中药精制颗粒经有氧雾化机雾化治疗的方法,观察治疗2个疗程后的疗效情况,同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50例患者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全部有效,治愈42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结论本方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见效快、疗程短、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治疗喉咽返流合并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吗丁啉,中西药治疗组加服"利咽消滞汤"治疗.结果 西药治疗组,17例显效,19例有效,39例无效,总有效率48%;中西药治疗组,45例显效,13例有效,另有17例无效,其总有效率达77.33%.结论 喉咽返流合并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咳嗽患者采用中药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 12月收治的500例慢性咳嗽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250例,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胶囊治疗)和对照组(25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225例(90%),对照组治疗有效195例(78%),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胶囊治疗慢性咳嗽可取得相对理想的治疗效果,不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也可有效缩短患者病程,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小活络丹加减在脑栓塞后遗症治疗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小活络丹加减治疗脑梗塞后遗症214例,基本痊愈79例,占36.9%;显著进步110例,占51.4%;进步18例,占8.4%;无变化7例,占3.3%。  相似文献   

12.
旨在深化络脉研究,在络脉分为气络与血络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津络学说.认为津络是经络的一部分,与气络、血络相伴而行,以流通和渗灌津液为主要功能的、密布于全身的网络.气络以运行气机为主,血络以运输血液为主,气络、血络、津络三者功能上互补,结构上相伴,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络脉网络系统.本学说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膜性肾病是以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一类肾小球疾病,是临床上难治性肾病之一,其病史缠绵,病程长久。邹燕勤教授认为此类疾病常表现为水瘀互结,应当以保肾气、维护肾元为先,在淡渗利水的同时提出"治水必和络""经主气,络主血",常"从血论治"膜性肾病,根据不同证型及病程长短分别采用活血和络、活血化瘀、逐瘀破血法。瘀血证轻或不明显者,药用当归、丹参、牡丹皮等养血和血;病程较长且存在血黏度和血脂高但无明显瘀血癥块者,常用川芎、泽兰、三七、桃仁、红花等活血散瘀;而对久病难愈、瘀血明显者,常选用虫类药如水蛭、虻虫、土鳖虫等破血逐瘀。同时配以理气补益之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梅核气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表现为咽中如有物堵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可见于西医的慢性咽炎、反流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症.临床尤以慢性咽炎为常见,因其每因情绪变化或季节变换而发作,发病率较高,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笔者在临床上应用启膈散以化瘀、行气、散结为大法对此证进行治疗,效果尚佳.  相似文献   

15.
涤痰祛瘀通络开窍法治疗急性脑梗塞3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涤痰祛瘀通络开窍法治疗痰瘀交阻型中风的疗效。方法 :将 6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31例 ,用丹参注射液和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 31例 ,除上述治疗外 ,加服中药。测定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 、血小板聚集功能(PAG) 。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 .0 5 ) ,治疗后的实验室检查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 1) 。结论 :中医涤痰祛瘀通络开窍法治疗痰瘀交阻型中风确实有效。  相似文献   

16.
刘建秋教授认为,肺间质纤维化是多种肺疾病的最终病理结局,为中医肺痿之证。肺纤维化由外邪诱发,痰瘀壅阻肺络,日久因实致虚,致肺叶痿缩,肺痿气虚,痰瘀互结。主张在临床辨证中,应“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予与解表通络、益气养阴、补益肺脾肾、化痰通络、活血化瘀等治法,加减用药。  相似文献   

17.
介绍王行宽教授对于偏头痛病因病机的认识及诊治特色.王教授认为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脑络不荣是偏头痛的发病之本,风气内动、外风侵袭、内外合邪所致脑络舒挛失利、脑络绌急是偏头痛的发病之标,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脑络不通是偏头痛缠绵难愈的重要病理因素.治当益肾填精以补络、养肝祛风以柔络、理气活血以通络,针对病机创制头痛宁方治疗偏...  相似文献   

18.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选用发病2周之内的急性脑梗塞、中医辨证属中经络瘀血阻络证的患者,共计464例,随机分组.疏血通治疗组313例,三七皂苷对照组151例,观察中风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治疗前后变化.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临床治愈35例,显效134例;对照组临床治愈11例,显效54例.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9%,86.75%,2组比较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临床观察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注射液用于中风病(脑梗塞)中经络瘀血阻络证急性期的治疗,其主要机理为活血化瘀通络,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狮马龙"活络油对小鼠二甲苯所致耳肿胀的对抗作用,及大鼠由角叉菜胶所致的足跖肿胀的抑制作用,为该制剂治疗跌打损伤瘀血水肿的功能提供药效学依据.方法:采用二甲苯涂抹小鼠耳面,致使毛细血管渗出导致耳肿胀的实验方法和角又菜胶注射大鼠足跖部位致芡方法,观察"狮马龙"活络油对大鼠足跖肿的抑制作用和"狮马龙"活络油对二甲笨耳肿胀的对抗作用.结果:"狮马龙"活络油以1mL/Kg剂量涂抹小鼠耳面,能显著对抗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与大豆油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别"狮马龙";活络油能显著抑制大鼠角叉菜胶所致的足跖肿胀.结论:"狮马龙"活络油能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及活络油能显著抑制大鼠角叉菜胶所致的足跖肿胀,这一作用可能是该制剂化瘀消肿,治疗跌打损伤的药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
瘀血是血液凝滞体内而形成的病理产物与致病因素。根据临床实际,提出瘀血形成过程中存在“微瘀”这一早期病态,可存在于多种疾病的初起阶段,认为“微瘀”是血行轻微停滞或瘀血积于微处的一种病理状态,归纳其“有形而不易见”“积滞而未壅塞”“缠邪而久不愈”“作病而易夹邪”的病邪特征。间质性肺疾病(ILD)早期病情较轻,瘀血表现并不显著,但治以和络化瘀法可取得较满意疗效。因此提出ILD早期与“微瘀”密切相关,其核心病机在于经络相倾、气滞痰凝、微瘀初成,其咳嗽、气短、胸闷等症状,杵状指(趾)、听诊爆裂音等体征及影像学改变即“微瘀”之表现;进而以“微瘀”立论,探讨早期ILD的防治思路,采用和络化瘀法,通过益气、养血、活血、理气、化痰等治法以和调肺络,祛邪蠲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终以化解微瘀渐成之态,逆转肺间质纤维化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