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中医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易化牵伸术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易化牵伸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电磁波治疗仪照射和针刺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比较患者Baird- 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压痛程度评分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压痛程度评分、Baird- 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各评价指标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易化牵伸术可以改善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中医导引术对中风患者呼吸肌功能与整体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12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呼吸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联合中医导引术治疗,检测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呼吸肌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上肢、下肢、总评分、SS-QOL评分、平衡能力评分、膈肌厚度、膈肌活动度、腹外斜肌、腹横肌水平高于治疗前,腹内斜肌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肢、下肢、总评分、SS-QOL评分、BBS评分、膈肌厚度、膈肌活动度、腹外斜肌、腹横肌水平高于对照组,腹内斜肌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联合中医导引术联合及呼吸训练治疗可有效改善中风患者呼吸肌功能及生活水平,调节其瘫痪肢体的运动能力,避免预后发生各种不良反应,为临床诊治此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消瘀接骨散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消瘀接骨散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中频电联合消瘀接骨散治疗。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对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疼痛进行评分,采用压痛仪测定患者主诉最为疼痛部位的数值,采用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检测仪及其配套电脑软件采集并分析治疗前后中位频率(median frequency,MF)和积分肌电(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iEMG)的值,采用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改善程度,并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减少,压痛数值、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各项评分、腓骨长短肌iEMG值和MF值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指标减少或增加程度,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理筋正骨手法结合消瘀接骨散可有效减轻陈旧性踝扭伤患者的疼痛,改善踝周肌肉募集程度,降低踝周肌群疲劳度,改善踝关节功能,且疗效优于中频电疗法结合消瘀接骨散。  相似文献   

4.
周相莲  何园园  许林海 《浙江医学》2017,39(24):2280-2284
目的观察MOTOmed训练结合运动视觉反馈训练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MOTOmed训练和运动视觉反馈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功能独立性量表评分(FIM),采用量角器测量患侧踝背伸活动度(AROM),采用MyoTracInfiniti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评估训练系统测定患者主动踝背屈时胫前肌等长收缩时的肌电积分值(IEMG),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法(MAS)评定患者痉挛的严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FMA、MAS、FIM、AROM、IEM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NIHSS(12.23±2.78)分,FMA(22.37±7.39)分,FIM(38.10±8.33)分,AROM(15.33±3.42)度,IEMG(85.22±17.25)滋V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0.01),MAS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NIHSS、FMA、MAS、FIM、AROM、IEMG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OTOmed训练结合运动视觉反馈训练能改善ICU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踝背屈能力,降低肌肉痉挛,提高患者偏瘫侧下肢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治疗期望值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采用Herth希望指数量表(herth hope index, HHI)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后,根据问卷中患者对治疗期望分数的高低,分为A组(12~30分,低治疗期望,n=40)和B组(31~48分,高治疗期望,n=40)。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基础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和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 BBS)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ALD评分和BB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B组患者上升幅度较A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经相同康复治疗后,治疗期望值高的患者相较于治疗期望值低的患者能在肢体功能恢复中取得更优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治疗期望值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采用Herth希望指数量表(herth hope index, HHI)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后,根据问卷中患者对治疗期望分数的高低,分为A组(12~30分,低治疗期望,n=40)和B组(31~48分,高治疗期望,n=40)。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基础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和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 BBS)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ALD评分和BB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B组患者上升幅度较A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经相同康复治疗后,治疗期望值高的患者相较于治疗期望值低的患者能在肢体功能恢复中取得更优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双侧重复经颅磁刺激(BL-rTMS)联合镜像视觉反馈疗法(MVF)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在嘉兴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VF组24例、BL-rTMS组24例及联合组2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治疗,在此基础上,MVF组给予MVF治疗,BL-rTMS组给予BL-rTMS治疗,联合组则同时给予BL-rTMS及MVF治疗,1次/d,每周治疗5d。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下肢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患者平衡功能及踝背伸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评定患者踝关节活动范围。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下肢FMA评分、MBI评分、BBS评分及踝关节AROM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且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两比较发现,联合组患者又均优于MVF组及BL-rT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BL-rTMS联合MVF治疗可以改善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张相锋 《大家健康》2016,(10):70-71
目的:探讨“靳三针”疗法配合康复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脑病心病科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100例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联合组和康复组,各50例。联合组接受靳三针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康复组接受单纯康复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上、下肢FMA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联合组患者ADL评分高于康复组(P<0.05);两组患者上肢和下肢FMA评分值均高于治疗前,联合组患者上肢和下肢FMA评分值高于康复组(P<0.01)。结论:“靳三针”疗法配合康复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效果更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肌内效贴联合静态进展性牵伸技术对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疗效。方法 选取下肢骨折术后存在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患者6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患者都采用关节松动、常规物理因子、功能训练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肌内效贴联合进展性牵伸设备(JAS)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膝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膝关节被动活动度(PROM)、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关节活动度和Lysholm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治疗后的3种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 肌内效贴联合进展性牵伸治疗能有效增强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吕金龙 《浙江医学》2016,38(23):1913-1914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早期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早期合并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及神经肌肉电刺激,对照组仅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估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提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虚拟现实技术联合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一侧下肢肢体偏瘫,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干预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同时对照组应用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干预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联合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评价两组疗效;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ERP N100、N200、P200、P300潜伏期及P300波幅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FM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及N100、N200、P200、P300潜伏期及P300波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增高,N100、N200、P200、P300潜伏期较治疗前缩短,P300波幅较治疗前增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FM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增高,N200、P200、P300潜伏期缩短,P300波幅增高(P<0.05)。结论 虚拟现实技术联合康复机器人训练可以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并提高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程度、运动功能、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8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针灸、按摩、理疗为基本治疗,治疗组基本治疗同对照组,加用自制舒筋药酒外敷及辨证内服中药。评价标准采用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量表(FMA)、Barthel指数(BI)。结果两组治疗后上下肢MAS评分均明显下降,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BI也明显提高,活动能力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能降低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程度,有效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三位一体牵伸技术联合Mulligan关节松动术对原发性冻结肩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在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原发性冻结肩患者9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行Mulligan关节松动术治疗,治疗组行三位一体牵伸联合Mulligan关节松动术治疗,持续4周。比较两组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关节活动度(ROM)、功能[日本骨科学会(JOA)肩关节功能评分(以下简称JO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最终治疗组46例,对照组47例完成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78.72%)(P <0.05);治疗组治疗前后ROM(外展、后伸、内旋、前屈、外旋)、JOA评分(疼痛、功能、活动度、X线评定、关节稳定性、总分)、VAS评分和ADL评分的差值均大于对照组(P <0.05);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未发生皮下出血、肌肉拉伤、关节脱位等不良事件。结论 三位一体牵伸技术联合Mulligan关节松动术治疗原发性冻结肩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改善肩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活动能力,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接受针刺与PNF治疗,对照组接受针刺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分级、Fugl-Meyer 运动功能(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MAS分级明显降低,FMA评分及MBI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和MBI评分升高值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于MAS分级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结合PNF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疗效确切,效果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5.
李小平 《河北医学》2014,(7):1108-1110
目的:探讨中药活血止痛熏洗剂结合功能康复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术后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病历资料完整的踝关节骨折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依据术后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于术后15 d开始采用活血止痛熏洗剂结合功能康复训练以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对照组术后单纯采用功能康复训练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康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5、30、45 d VAS疼痛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肿胀消退率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AOFAS 踝-后足评分改善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5d AO-FAS 踝-后足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第30、45天AOFAS踝-后足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活血止痛熏洗剂结合功能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疼痛、肿胀及关节活动度,促进患者康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芒针透刺督脉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芒针透刺督脉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共21 d。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 痉挛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临床痉挛指数(clinic spasticity index,CSI)评价患者肌张力情况;采用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及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价患者的活动能力。并用MAS分级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MAS、CS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FMA、MB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MAS评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FMA、MBI评分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芒针透刺督脉可改善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患者的肢体痉挛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速牵伸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患者肱二头肌痉挛状态的疗效,为该方法的推广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56例脑卒中后肱二头肌痉挛状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40min/次,2次·d-1,每周6d)和慢速牵伸训练(15min/次,2次·d-1,每周6d)。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给予假性体外冲击波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和4周后分别采用简化的上肢Fugl-Meyer评分法(FMA)、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和改良Ashworth量表(MAS)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后2组患者MAS评分明显降低(P<0.05),FMA和MBI评分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M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6),但FMA和MBI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2周后比较,治疗4周后2组患者MAS评分明显降低(P<0.05),FMA和MBI评分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FMA评分和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M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速牵伸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肱二头肌痉挛状态,且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慢速牵伸训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下肢康复机器人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早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时间为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髋关节和膝关节活动度、FMA下肢评分、FAC步行功能评分、ADL评分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前各临床评价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周后,2组的髋关节和膝关节活动度、FMA下肢评分、FAC步行功能评分、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髋关节和膝关节活动度、FMA下肢评分、FAC步行功能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可改善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提高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9.
吴梦婷  金永喜 《浙江医学》2019,41(17):1868-1871
目的探讨肉毒素注射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足下垂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用肉毒素注射治疗,疗程共6个月。治疗期间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MAS)评价患者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价患者站立和步行能力、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价下肢运动功能、综合肌痉挛强度和足下垂的度数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AS评分、GMFM评分、FMA评分、步行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均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MAS评分、GMFM评分、FMA评分、步行速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肉毒素注射后无明显并发症,3个月后出现不同程度复发,重复注射后症状持续改善。治疗组显效率为52.00%,高于对照组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肉毒素注射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能有效降低患肢肌张力,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及步行速度,增加站立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恢刺肌起止点对脑卒中后患者肌肉痉挛及肢体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针灸科就诊的90例脑卒中后痉挛期患者,均给予解语丹、补阳还五汤、左归丸合地黄进行中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常规用药基础上采用恢刺手法的患者为研究组,常规基础上进行针灸法的患者为参照组。对比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4周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肌肉痉挛(MAS)、下肢功能(FAM)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2周、4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患者膝关节、踝关节屈曲活动度及伸展度得到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4周膝关节、踝关节活动度及伸展度指数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2周、4周膝关节、踝关节MAS指数显著优于本组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4周后显著MAS指数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2周、4周两组患者FAM指数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2周、4周FAM指数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恢刺肌起止点有利于下肢关节活屈曲活动度,提升肢体功能,缓解肌肉痉挛,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