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八卦脐灸干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n=30)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干预组(n=30)则应用八卦脐灸疗法。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COX痛经症状和持续时间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VAS评分、COX痛经症状评分、COX痛经持续时间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干预组COX痛经症状及持续时间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八卦脐灸及布洛芬缓释胶囊均可降低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和痛经持续时间评分,但八卦脐灸在减轻痛经症状及持续时间方面效果优于布洛芬。  相似文献   

2.
戈晓东  吴安石 《北京医学》2015,37(8):759-762
目的 观察神经阻滞在临床治疗亚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中的作用.方法 42例亚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A组)和神经阻滞加药物治疗组(B组).A组常规治疗用药:缓释曲马多50 mg,每12h口服1次,甲钴胺0.5 mg,每8h口服1次,腺苷钴胺1 mg,每24 h肌注1次.B组在A组的基础上应用神经阻滞治疗,根据皮肤疱疹和疼痛部位,确定其相应的支配神经给予药物阻滞;配方:2%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腺苷钴胺1mg+倍他米松注射液7 mg+0.9%生理盐水至15 ml,每2周1次.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对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及8周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后8周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A组VAS评分下降缓慢,8周时才降至3分以下;而B组在治疗后第1周VAS评分即降至3分以下,且治疗后1~8周B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PSQI评分也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B组治疗后第1周PSQI评分就开始明显改善,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用神经阻滞可以缩短带状疱疹神经痛和疼痛症状解除的时间,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有助于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下隧道硬膜外腔置管注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38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分为两组,A组(16例)接受药物治疗;B组(22例)采用皮下隧道硬膜外腔置管注射复合镇痛液联合药物治疗,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P>0.05).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分别测评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时VAS评分,同时评估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时,A、B两组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1);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在3个月和6个月时B组较A组降低(P<0.05),且B组有效率高于A组(P<0.05).结论 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经皮下隧道硬膜外腔置管注射复合镇痛液方法 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代燎原  朱慧锋  冯庆生  张浩 《浙江医学》2015,37(16):1360-1362
目的 比较经骶管与椎间孔硬膜外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短期疗效。方法 将48例腰椎管狭窄症伴有坐骨神经痛患者分为两组:骶管注射治疗(A组)18例,经椎间孔注射治疗(B组)30例。由同一组医生进行操作治疗,于注射后1周、3、6个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除注射1周后的VAS评分(P>0.05)外,注射后经椎间注射治疗组的VAS评分、ODI评分、疼痛缓解率及功能改善评分均优于经骶管注射治疗组(均P<0.05)。结论在腰椎管狭窄症伴坐骨神经痛的糖皮质激素治疗中,经椎间孔注射法的疼痛缓解及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骶管注射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髁间窝成形术对老年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68例,分为A组和B组,每组34例.A组给予关节镜下清理术,B组给予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髁间窝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ysholm评分、WOMAC评分和关节活动度,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及其发生率.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WOMAC评分均显著性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患者在术后12个月VAS评分和WOMAC评分更低(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均升高(P<0.05),B组患者在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B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A组(P<0.05).术后早期关节肿胀是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清扫联合髁间窝成形术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关节疼痛,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颈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硬膜外腔连续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颈源性头痛住院患者60例,将其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A组患者采用颈神经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硬膜外腔连续阻滞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B组患者采用颈神经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3、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治疗后1周、3、6个月与治疗前VS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患者VAS评分下降优于B组(P<0.05),全部患者无神经和动脉损伤及感染并发症.结论 颈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硬膜外腔连续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并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90例。随机分为三组,三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A组的麻醉药物采用0.75%罗哌卡因10 m L,B组麻醉药物采用0.75%罗哌卡因10 m L与舒芬太尼10μg,C组麻醉药物采用0.75%罗哌卡因10 m L与舒芬太尼20μg。观察并比较三组产妇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术中肌松等级、取胎时VAS疼痛评分情况及不良反应,同时观察娩出时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B组与C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快于A组(P0.05或P0.01),而C组较B组起效更快(P0.05);B组与C组镇痛持续时间均长于A组(P0.05或P0.01),而B组与C组镇痛持续时间相当(P0.05);B组与C组取胎时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或P0.01),而C组较B组VAS评分更低(P0.05);三组孕妇Bromage评分、术中肌松评分、新生儿娩出1 min、5 min时Apgar评分、术后并发症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0.75%罗哌卡因复合20μg舒芬太尼能取得最好的麻醉效果,产妇感觉与运动阻滞快、镇痛持续时间长、取胎时VAS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颈椎硬膜外腔阻滞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CSA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采用颈椎硬膜外腔阻滞治疗,B组采用SGB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VAS评分)、疗效及并发症。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B组的7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低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SGB治疗,颈椎硬膜外腔阻滞能更有效地缓解CSA患者的疼痛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静脉滴注高乌甲素与硬膜外腔单次注入吗啡联合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妇产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吗啡组(A组)和高乌甲素-吗啡组(B组),每组50例.A组在腹膜缝合结束时,硬膜外腔注入含吗啡2.5mg的生理盐水5ml.B组于麻醉前,将8mg高乌甲素溶于500ml乳酸林格液中,在20min内快速静滴,再于腹膜缝合结束时硬膜外腔注入与A组相同剂量的吗啡.术后4、8、16、20、24、28、32、36 h记录VAS评分、Prince-Henry评分、镇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B两组镇痛持续时间分别为(22.74±4.83)h和(28.71±5.2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种评分方法中,B组镇痛评分均低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组相比,B组在24、32 h的评分降低(P<0.05),在28h的评分显著降低(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滴注高乌甲素与硬膜外腔单次注入吗啡,联合用于术后镇痛具有协同作用.与单独应用吗啡相比,可延长术后镇痛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0.
连续硬膜外腔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杰  沈永波 《海南医学》2010,21(10):49-50
目的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两组,神经阻滞治疗组(A组,n=32)与连续硬膜外腔阻滞治疗组(B组,n=32),连续治疗3-4周。使用药物:B组0.4%-0.8%的盐酸利多卡因+地塞米松2mg+0.9%生理盐水共250ml,流速为5ml/h。A组0.4%-0.8%的盐酸利多卡因+地塞米松2mg+0.9%生理盐水共20ml,1次/3d,连续治疗3-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分别测评治疗前、硬膜外镇痛、神经外镇痛、神经阻滞结束后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的VAS评分、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从而评估两种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6个月时,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VAS评分比较,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6个月时B组较A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神经阻滞、连续硬膜外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明显缓解作用,连续硬膜外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通过辨证论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原发性痛经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复方通过辨证论治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痛经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及随访3、6个月,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痛经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及随访3、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与痛经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后与随访3个月(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痛经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后(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中药复方通过辨证论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更好,可明显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痛经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神经刺激仪引导腰骶丛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6年3月~2010年3月北京航天总医院疼痛门诊和同时期骨科住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1例(疼痛门诊30例为A组,男24例,女6例;骨科住院31例为B组,男23例,女8例),A组应用神经刺激仪引导腰骶丛阻滞疗法,B组应用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规保守治疗方法,即卧床休息、物理疗法、镇痛药物、营养神经药物、活血药物等.两组均记录一般状况、静止走动疼痛VAS评分、ODI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 A、B组治疗末次后走动疼痛VAS评分分别为(1.6±0.6)、(3.2±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治疗末次后ODI评分分别为(12.1±6.8)、(24.6±1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治疗末次后患者满意率分别为10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刺激仪引导腰骶丛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临床安全.  相似文献   

13.
曹正培  王玲  王晓英 《当代医学》2021,27(21):59-61
目的 分析腰骶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25例.参照组在疼痛科无菌操作治疗室行腰硬膜外灌注治疗,观察组采取腰骶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同时间的疼痛(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周、1个月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应用腰骶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情况,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针刺关元和同时针刺关元、三阴交两穴对原发性痛经镇痛效果的影响,并探讨其镇痛作用机制。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20例针刺关元、三阴交,B组20例针刺关元。观察针刺前、针刺后及起针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的变化,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后A组和B组VAS各项指标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针刺30 min内,两组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起针后60 min、90 min、120 min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优于B组。结论:针刺能有效缓解原发性痛经的疼痛症状,针刺关元配伍三阴交较单针关元穴镇痛效果显著,说明关元配三阴交在治疗原发性痛经中可能有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胶原酶溶解术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分为3组,各20例:A组单纯行胶原酶溶解术;B组胶原酶溶解术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C组单纯行硬膜外阻滞治疗.治疗前1 d,治疗后3 d,2个月,6个月测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直腿抬高试验(SLRT)与治疗优良率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后3 dVAS值、SLRT值均较治疗前1 d明显改善(P〈0.01或P〈0.05);A组与B组治疗后2个月、6个月VAS值、SLRT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和提高(P〈0.01或P〈0.05),C组无明显变化;B组治疗后2个月、6个月较A组与C组的VAS值明显降低、SLRT值明显提高(P〈0.05).A组治疗后3d、2个月、6个月时治疗优良率分别为:17/20,16/20,13/20;B组分别为:20/20,18/20,16/20;C组分别为:20/20,9/20,6/20;B组2个月,6个月优良率较A组与C组提高.结论 胶原酶溶解术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优良率100%,远期优良率达80%,均较单纯行胶原酶溶解术与单纯硬膜外阻滞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温经汤口服联合自制温宫贴穴位贴敷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妇产科门诊就诊,确诊为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1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2例),分别接受温经汤口服联合自制温宫贴穴位贴敷治疗和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定疼痛缓解程度;检测血清疼痛介质水平及计算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痛经持续时间以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痛经持续时间以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P 0.05)。两组治疗后血前列腺素F_(2α)(PGF_(2α))、催产素(O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明显降低,β-内啡肽(β-EP)明显升高(P 0.05);治疗组治疗后前列腺素(PGE_2)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温经汤联合自制温宫贴穴位贴敷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证候,调节血清疼痛介质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肋间神经阻滞治疗开胸手术后疼痛综合征(PTPS)的效果,并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完成5次肋间神经阻滞治疗的PTPS患者285例.采用疼痛缓解程度评分法.以总疼痛缓解总百分率50%为界分为治疗有效(A)组和治疗无效(B)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有无胸背部疼痛、手术部位、术后放化疗、术后情绪、治疗前疼痛持续时间、治疗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等,分析上述因素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患者总疼痛缓解总百分率>50%者占29.5%(84/285).两组间年龄,术前有胸背痛、手术取右侧胸部切口、治疗后行化疗、治疗前疼痛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组治疗后接受胸部放疗和术后情绪低落者的构成比均显著低于B组(P值均<0.05),治疗前疼痛持续时间亦显著短于B组(P<0.05).性别、手术部位、术后接受胸部放疗、术后情绪低落、治疗前疼痛持续时间与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的总相关性为76.4%,其中治疗前疼痛持续时间的相关性为69.7%.治疗前疼痛持续时间与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呈负相关(r=-0.635,P<0.05).结论 PTPS的病因主要为直接或间接的肋间神经损伤,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涉及整个围术期,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椎旁神经阻滞联合三氧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组24例.两组均采用2%利多卡因3~5 ml,甲钴铵0.5 mg,复方倍他米松1 mg,稀释至15 ml,行椎旁神经阻滞.此外A组同时以浓度为30%三氧10 ml行椎旁注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内各时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并记录疼痛程度.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下降,且治疗后A组VAS评分较B组低(P<0.05);A组的总有效率为100%(24/24例)明显高于B组75%(18/24例),且A组的治疗次数少于B组(P<0.05).结论 椎旁神经阻滞联合三氧注射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硬膜外单次注射吗啡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lTl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Ⅰ~Ⅱ级硬膜外阻滞效果满意的妇科择期全子宫切除患者60例,随机等分为A、B组(各30例),A组硬膜外注射吗啡2mg+布比卡因12.5mg;B组经硬膜外导管给予负荷量吗啡0.5mg+布比卡因12.5mg,并经硬膜外导管接自控止痛泵.观察A、B组45h内的镇痛效果、肛门排气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不良反应.结果 镇痛时间B组明显长于A组(P<0.01),B组肛门排气明显快于A组(P<0.01),B组(12~45h)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1).两组在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EA能产生良好的术后镇痛,且肠蠕动恢复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CT导向下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CT导向下将穿刺针安全准确进入靶点突出物中,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温度测试后启动热凝治疗.对照组用生理盐水25 ml+利多卡因3 ml+曲安奈德20 mg+维生素B12 100 μg行骶管封闭.观察两组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结束时、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术后两组均随访3个月,均无复发,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CT导向下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